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minescent properties dependence of water-soluble CdTe quantum dots on stabilizing agents and reaction time
1
作者 李峥 汪勇先 +1 位作者 张国欣 韩彦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stabilizing agents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CdTe quantum dots(QDs) was discussed.The thioglycolic acid(TGA)-CdTe O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XRD and FTIR.It i... The influence of stabilizing agents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CdTe quantum dots(QDs) was discussed.The thioglycolic acid(TGA)-CdTe O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XRD and FTIR.It is found that larger-size QDs can be synthesized more easily when L-cysteine(Cys) or golutathione(GSH) is chosen as stabilizing agent and TGA is proper to prepare highly luminescent QDs because of the effect between Cd2+ and sulfhydryl group.Furthermore,the absorption wavelength,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stokes shift,photoluminescence(PL) quantum yield and PL stability of TGA-CdTe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reaction time,in which the absorption wavelength changes against reaction time with an exponential function.The TGA-CdTe QDs prepared at 2 h possess more excellent luminescent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quantum dots stabilizing agent reaction time luminescent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ZnS QDs-PDDA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纪梅 魏猛 祁世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高荧光强度的Cd Te量子点(Cd Te QDs),再以硫化钠和硫酸锌分别为硫源和锌源对其进行包裹得到Cd Te@Zn S量子点,研究了回流时间和p H值对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高荧光强度的Cd Te量子点(Cd Te QDs),再以硫化钠和硫酸锌分别为硫源和锌源对其进行包裹得到Cd Te@Zn S量子点,研究了回流时间和p H值对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再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加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制得PDDA功能化的石墨烯.利用静电力将量子点和功能化的石墨烯连接在一起得到Cd Te@Zn S QDsPDDA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 H=9、回流时间为140 min条件下,Cd Te@Zn 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最大;Cd Te@Zn S量子点均匀负载在PDDA功能化石墨烯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石墨烯 荧光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器官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蒙海妹 房志家 +3 位作者 李勇斌 孙力军 邓旗 赵云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同时监测42 d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氧化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注射CdTe/CdS/SiO_(2)量子点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荧光观察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器官中的早期积累为肺>脾>肝>肾>心,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注射后在小鼠主要器官积累42 d,且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脾和肺,后期主要分布在肝和肾。量子点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大部分血细胞计数和氧化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CdTe/CdS/SiO_(2)量子点处理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简而言之,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发现为量子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SiO_(2)量子点 毒性 分布 蓄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olloidal Quantum Dots 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4
作者 He Shao-Jian Lin Jun Tan Zhan-Ao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41,共18页
关键词 物理学 进展 征订 启事 征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荧光MSA-CdTe QDs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防伪中的应用
5
作者 殷学风 杜恒丽 +2 位作者 林涛 魏潇瑶 王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1,共8页
量子点(QDs)作为典型的无机荧光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新型发光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稳定的亚碲酸钠作为Te源、氯化镉为Cd源,并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简便的一锅法水相合成巯基丁二酸(MSA)稳定的CdTe ... 量子点(QDs)作为典型的无机荧光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新型发光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稳定的亚碲酸钠作为Te源、氯化镉为Cd源,并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简便的一锅法水相合成巯基丁二酸(MSA)稳定的CdTe QDs.探讨了反应前驱体溶液的pH、Cd/Te的摩尔比、Te/BH_(4)^(-)的摩尔比等反应条件对CdTe QDs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CdTe QDs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体溶液pH值为6,Cd/Te的摩尔比为1/0.2,Te/BH_(4)^(-)的摩尔比为1/26.5时制备的CdTe QDs的荧光性能最优异.此外,以纳米晶体纤维素(CNC)为载体,以MSA-CdTe QDs为荧光客体制备出了CNC/CdTe QDs荧光纳米复合膜,不同的薄膜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高饱和度的绿色、黄色、橙色以及红色荧光,与在自然光下的颜色形成明显的对比,且其制备成本低、低毒性以及制备方法简单,有望作为新型绿色激光防伪标签在防伪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qds 水相合成 优化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WO6量子点(QDs)修饰Bi2MoO6-xF2x异质结的构筑及其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丹军 申会东 +4 位作者 付梦溪 王婵 郭莉 杨晓 付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2,共10页
采用简单沉积-沉淀法合成了Bi_2WO_6@Bi_2MoO_(6-x)F_(2x)(BWO/BMO_(6-x)F_(2x))异质结,借助XRD、XPS、TEM、SEM、EDS、UV-Vis-DRS、PC和EIS等测试技术对其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并以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 采用简单沉积-沉淀法合成了Bi_2WO_6@Bi_2MoO_(6-x)F_(2x)(BWO/BMO_(6-x)F_(2x))异质结,借助XRD、XPS、TEM、SEM、EDS、UV-Vis-DRS、PC和EIS等测试技术对其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并以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 B)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来评价Bi_2WO_6@Bi_2MoO_(6-x)F_(2x)异质结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制。形貌分析表明,所得Bi_2MoO_6微球由大量厚度为20~50 nm的纳米片组成;FE-SEM和HR-TEM分析表明,尺寸约为10 nm的Bi_2WO_6量子点均匀沉积在Bi_2MoO_(6-x)F_(2x)微球表面,形成新颖的Bi_2WO_6@Bi_2MoO_(6-x)F_(2x)异质结;与纯Bi_2MoO_6或者Bi_2WO_6相比,1∶1Bi_2WO_6@Bi_2MoO_(6-x)F_(2x)异质结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光电流性质,其对RhB光催化降解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纯BMO和BWO的6.4和11.6倍。PC和EIS图谱分析表明,Bi_2WO_6量子点表面沉积显著提高Bi_2MoO_(6-x)F_(2x)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和迁移速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了·O_2^-和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F-掺杂和Bi_2WO_6量子点之间的协同效应对Bi_2MoO_6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沉淀法 量子点修饰 Bi2WO6/Bi2MoO6-xF2x异质结 光催化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s标记免疫调节肽及其与T细胞作用的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凤 王丽萍 +2 位作者 陈洁 房学迅 李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1-273,共3页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QDs) were used for labeling many biomacromolecules and small molecules,but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couple it with short active peptides without any limitation,which play critical roles in ...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QDs) were used for labeling many biomacromolecules and small molecules,but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couple it with short active peptides without any limitation,which play critical roles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Several coupling methods known about QDs and short peptides have some limitations.In this research,we report a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QDs labeled peptides to be appropriate to any short peptide.The QDs(CdTe)-labeled short peptides were verified and characterized by RP-HPLC.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T cell treated with QDs-TP5 emits yellow fluoresence.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QDs-TP5 tends to aggregate on the surface of T cells.They were applied to monitoring the specific binding between the immune peptides and T cell surface receptors.The binding and the resultant fluorescence were observed and monitor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in vitro.The QDs-labeled immune peptides provide a powerful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immune modulating activity of TP5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qds) 荧光标记 免疫调节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对稀土元素铕的快速检测
8
作者 赵文浩 王蓉蓉 +2 位作者 何杨 何文涛 尚可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5-961,共7页
铕(Eu)作为地球储备较少的稀土元素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并基于稀土元素铕离子对于荧光探针的特异性猝灭作用,建立了水环境中对稀土元素铕离子的快速检测。在最佳... 铕(Eu)作为地球储备较少的稀土元素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并基于稀土元素铕离子对于荧光探针的特异性猝灭作用,建立了水环境中对稀土元素铕离子的快速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在49.97nmol·L^(-1)~1088.03nmol·L^(-1)的浓度的范围内,CdTe荧光探针猝灭强度与Eu^(3+)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6.47nmol·L^(-1),相关系数为0.9992。该方法对水环境中Eu^(3+)检测中回收率为108.2%~112.4%,具有响应速度快、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稀土元素铕 荧光探针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胺稳定的水溶性CdTe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秦元斌 杨曦 于俊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1-855,共5页
用巯基乙胺(cysteamine,CA)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发光可调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这些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纳米粒子表面带有大量的正电荷。实验结果表明,稳定剂与Cd的比例以及pH等实验条件对CdTe纳米粒子体系的荧光发射强度影响较... 用巯基乙胺(cysteamine,CA)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发光可调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这些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纳米粒子表面带有大量的正电荷。实验结果表明,稳定剂与Cd的比例以及pH等实验条件对CdTe纳米粒子体系的荧光发射强度影响较大。在pH为6.1时,纳米粒子体系在橙红波段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了9%左右。控制实验条件,合成了各种尺寸的CdTe纳米粒子,荧光发射光谱在520 ̄600nm范围连续可调。分别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了CdTe粒子的分散性、形貌、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巯基乙胺 荧光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的Ⅰ-Ⅱ型结构转变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7
10
作者 安利民 曾庆辉 +2 位作者 赵家龙 宋维斯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9-1792,共4页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等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峰展宽、大幅度红移以及荧光寿命大幅度增加现象.根据能带的位置关系,随着CdS厚度的增加,CdTe从Ⅰ型结构逐渐过渡到Ⅱ型核壳结构.对于Ⅱ型CdTe/CdS核壳量子点,不仅存在CdTe核区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间的直接复合,还存在CdS壳层导带电子与CdTe核价带空穴界面处的间接复合,发光机制的变化导致荧光峰的展宽、明显红移和荧光寿命的增加.当壳层过厚时,壳层表面新引入的缺陷会阻碍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碲化镉/硫化镉 量子点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核壳量子点与蛋白质荧光标记 被引量:20
11
作者 曾庆辉 张友林 +4 位作者 杜创 宋凯 孙雅娟 刘晓敏 孔祥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8-1161,共4页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两种方法,实现了量子点的生物标记,电泳技术已证明,应用这种量子点成功地实现了对蛋白质分子的生物标记.通过对量子点与蛋白质偶联前后的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量子点与蛋白质作用后荧光增强是由于蛋白质对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从而降低了表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跃迁几率所致.通过共价连接量子点的荧光峰位红移,主要是由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量子点与蛋白质静电吸附作用引起的荧光峰位蓝移主要起因于量子点表面电荷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 核壳量子点 荧光增强 红移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黄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元晓云 王天伦 +5 位作者 关婷婷 王金龙 黄昊文 易守军 唐春然 曾云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基于链霉素使Cd Te量子点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以Cd 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链霉素检测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链霉素的浓度在5.0×10^-12-1.0×10^-10mol/L范... 基于链霉素使Cd Te量子点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以Cd 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链霉素检测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链霉素的浓度在5.0×10^-12-1.0×10^-10mol/L范围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检出限达5.0×10^-13mol/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6%。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出限低、简单快速等优点,用于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抗生素残留 cdte量子点 荧光探针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自组装制备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明贤 孙颖 +3 位作者 甘礼华 王京红 徐子颉 陈龙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7-561,共5页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表面带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5nm的CdTe量子点.通过CdTe量子点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石英基片表...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表面带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5nm的CdTe量子点.通过CdTe量子点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石英基片表面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多层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以荧光分光光度计、UV-Vis、XPS、AFM等测试手段对所得的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dTe量子点自组装多层薄膜的UV-Vis吸光度与组装层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薄膜成膜质量良好.自组装薄膜基本上规整并均匀地覆盖在石英基底表面,但薄膜中存在部分CdTe量子点聚集现象.通过在相邻的两层CdTe量子点之间引入基本结构单元为PDDA/PSS/PDDA的聚电解质复合层,可有效提高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的成膜质量.所得的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具有良好的荧光光致发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cdte量子点 静电自组装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卫海 李万万 孙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1-6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以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简单制备路线.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产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达到19.7%,接近已报道的其它方法的2倍.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及产物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巯基乙胺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对水相制备CdTe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和细胞毒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峥 汪勇先 +1 位作者 张国欣 韩彦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用巯基乙酸(TGA)、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这三种巯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Te量子点(QDs).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都成功地利用Cd2+与巯基之间的配位与QDs相结合并起到保护及稳定的作用.利用荧光光谱对不同QD... 用巯基乙酸(TGA)、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这三种巯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Te量子点(QDs).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都成功地利用Cd2+与巯基之间的配位与QDs相结合并起到保护及稳定的作用.利用荧光光谱对不同QDs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GSH作为稳定剂时,QDs的生长速率较快,且最大发射波长能够达到约680nm;L-Cys-CdTe的生长速率次之,也能生成具有较大发射波长的QDs;TGA-CdTe的生长速率最慢,且最大发射波长只能达到约620nm,但是其荧光强度较高,适于制备对荧光强度要求较高的QDs.通过MTT(噻唑蓝)比色法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显微镜对细胞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量子点都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TGA-QDs对细胞的伤害作用更大,以20μg/mL的浓度对细胞培养24h后,细胞存活率只有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cdte 量子点 荧光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Te/ZnS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孔雀石绿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效兰 范萍 +2 位作者 吴有丽 刘冰 张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0-845,共6页
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ZnS量子点,发现CdTe/Zn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孔雀石绿的吸收光谱能有效重叠,且该量子点与孔雀石绿能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满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条件,据此建立了以CdTe/ZnS量子点为供体,孔雀石绿为... 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ZnS量子点,发现CdTe/Zn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孔雀石绿的吸收光谱能有效重叠,且该量子点与孔雀石绿能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满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条件,据此建立了以CdTe/ZnS量子点为供体,孔雀石绿为受体的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孔雀石绿含量的测定。研究发现,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1.6×10-4mol/L时,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孔雀石绿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8~3.2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8μmol/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3%~102%。并对CdTe/ZnS量子点与孔雀石绿之间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ZnS量子点 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量子点荧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雪花 高楼军 +2 位作者 柴红梅 马红燕 王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4-346,共3页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基于铝敏化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了诺氟沙星与CdTe量子点的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诺氟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86nm...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基于铝敏化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了诺氟沙星与CdTe量子点的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诺氟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86nm。诺氟沙星溶液的浓度在9×10-3~2.4μg·mL-1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5×10-3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0.9%。本方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的,可用于药物中诺氟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诺氟沙星 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CdTe量子点的水相快速合成 被引量:33
18
作者 梁佳然 钟文英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系统考察了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无水乙醇-水体系的体积,提高NaHTe的合成质量,并调整反应温度,改变反应的初始pH值,在水相中快速合成了量子产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的CdTe量子点,实现了对量子点发光性质的调控,在... 系统考察了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无水乙醇-水体系的体积,提高NaHTe的合成质量,并调整反应温度,改变反应的初始pH值,在水相中快速合成了量子产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的CdTe量子点,实现了对量子点发光性质的调控,在最佳条件(无水乙醇3mL,水1mL,反应初始pH8.0,反应温度40℃)下,最高量子产率达68%.量子点胶体溶液在回流过程中有时产生白色沉淀,放置7d后,未过滤白色沉淀的量子点比过滤后的量子点荧光强度提高15%,白色沉淀还有减小粒径分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水相快速合成 无水乙醇-水体系 白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核-壳型CdTe/CdS及CdTe/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纪梅 许世超 +3 位作者 宋秀云 代昭 孙波 姚翠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5-910,共6页
在水相中制备了半导体CdTe纳米晶,核-壳型CdTe/CdS和CdTe/ZnS纳米晶(即量子点;QDs).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荧光光谱(FS)对合成的纳米晶量子点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FS的数据进行了量子效率的计算.STM的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直径约为3n... 在水相中制备了半导体CdTe纳米晶,核-壳型CdTe/CdS和CdTe/ZnS纳米晶(即量子点;QDs).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荧光光谱(FS)对合成的纳米晶量子点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FS的数据进行了量子效率的计算.STM的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直径约为3nm并且分布良好.为了提高量子效率,对Cd2+浓度和Cd2+∶S2-比例等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时间的增加,核-壳型量子点CdTe/CdS的量子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dTe/CdS在pH8.5,Cd2+∶S2-=10∶1(摩尔比)时可获得80.0%的最大量子效率.同时制备了核-壳型量子点CdTe/ZnS,其最大发射波长由551nm(CdTe)红移到635nm(CdTe/ZnS)表明量子点的尺寸在增长,但是量子效率下降到14.4%.当前研究的量子点可适用于生物标记,生物成像,以及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生物传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合成与表征 cdte/CdS及cdte/ZnS核-壳型量子点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肼还原二氧化碲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益林 刘声燕 +1 位作者 莫凤萍 潘华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氯化镉为镉源,二氧化碲为碲源,水合肼为还原剂,一步合成了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与镉的摩尔比及巯基乙酸与镉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生长过程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氯化镉为镉源,二氧化碲为碲源,水合肼为还原剂,一步合成了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与镉的摩尔比及巯基乙酸与镉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生长过程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量子点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及反应物的相对用量对量子点的生长和荧光光谱有明显影响,所得CdTe量子点具有立方晶型,发光颜色从绿色到红色连续可调,荧光量子产率可达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水相合成 发光 水合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