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润土复合材料对水中Cd^(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丽群 梁斌珺 +4 位作者 何春林 樊丽琳 张凤懿 王燕华 李妍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
以膨润土为原料,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气流膨化技术制备膨润土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考察膨化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以膨润土为原料,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气流膨化技术制备膨润土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考察膨化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气流膨化显著提高了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当膨化度为2.197时吸附效果最佳。在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时间6 h,pH值7,Cd^(2+)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下,对Cd^(2+)的去除率达98.43%,吸附量为9.77 mg/g。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材料对Cd^(2+)的吸附过程主要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多分子层吸附,材料表面存在不均匀的吸附位点。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材料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剂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气流膨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吸附性能优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膨润土复合材料 cd^(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
2
作者 朱砚 李薇 邱小燕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3-580,共8页
以硫化镉(CdS)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dS/g-C_(3)N_(4)复合材料。CdS/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1.0 nm,带隙能2.43 eV。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出现明显... 以硫化镉(CdS)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dS/g-C_(3)N_(4)复合材料。CdS/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1.0 nm,带隙能2.43 eV。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出现明显的红移,光谱吸收范围变得更加广泛。荧光光谱典型发射峰强度明显低于纯相材料,实现了光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将刚果红(CR)染料作为目标靶污染物进行光催化实验,CdS/g-C_(3)N_(4)复合材料30 mg投加量,pH=7.0,100 mL质量浓度20 mg/L的CR染料溶液去除率为95.99%,且CdS/g-C_(3)N_(4)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机理分析表明S型电荷转移机制内电场和高活性超氧自由基(·O_(2)^(-))等自由基协同作用下实现了CR染料的高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g-C_(3)N_(4)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刚果红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组配改良剂对早稻和晚稻Cd-As吸收转运影响的比较
3
作者 陈伟盛 黄连喜 +6 位作者 高双全 李大伟 魏岚 李翔 梁杰聪 刘忠珍 刘传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7-1169,共13页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东省常用的杂交水稻‘软华优6100’(早稻)和‘野香优9号’(晚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对照)、BO(生物炭∶有机肥=1∶1)、BS(生物炭∶海泡石=1∶1)、BB(生物炭∶膨润土=1∶1)和BA(生物炭∶碱渣=1∶1),测定水稻产量和主要器官的Cd和As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炭基组配改良剂显著提升了早稻产量,增幅为26.87%~48.93%;晚稻产量只有BO处理下显著增加26.16%。炭基组配改良剂降低早稻和晚稻糙米Cd含量(40.23%~67.89%和7.64%~32.91%),但提高了早稻糙米As含量(44.09%~67.73%),而对晚稻糙米A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其中BS处理降Cd效果最好,但升As效果也最高,而且对早稻和晚稻的影响表现一致。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有效态As则与土壤理化性质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糙米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稻壳/茎叶/稻根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糙米中As含量与糙米/稻壳/茎叶中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控制Cd-As复合污染土壤上糙米中Cd和As含量必须根据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转运机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其吸收和转运。研究结果为华南地区糙米Cd和As含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d-As复合污染 早稻 晚稻 生物炭 组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剂对湘中稻田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佳 曹雪莹 +4 位作者 谭长银 蔡润众 程学宇 刘路路 黄硕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为了揭示不同钝化剂对湘中地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湘中地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钝化材料,采用盆栽和大田两种试验方式,分别研究了巯基化海泡石(SGP)、海泡石复合材料(ISS)、铁改性木本泥炭... 为了揭示不同钝化剂对湘中地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湘中地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钝化材料,采用盆栽和大田两种试验方式,分别研究了巯基化海泡石(SGP)、海泡石复合材料(ISS)、铁改性木本泥炭(IMP)和生物有机肥(OF)4种钝化材料对中度和轻度Cd污染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Cd形态、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不同时期水稻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盆栽试验中:与CK相比,施用钝化剂的处理,在水稻分蘖期、灌浆期与成熟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1.59%~25.40%,3.57%~26.79%和15.67%~37.32%;与CK相比,水稻成熟期弱酸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4.29%~7.27%,可氧化态Cd含量提高了6.86%~11.00%;水稻根系、茎和稻壳中Cd含量分别降低26.45%~44.34%,35.79%~59.01%和21.24%~45.36%;2)在大田试验中:与CK相比,在水稻分蘖期与灌浆期,ISS和OF处理土壤pH值提高了约0.3个pH单位;水稻灌浆期与成熟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15.11%~35.95%和27.19%~49.24%;水稻根系、茎叶和糙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61.29%~84.86%,41.00%~84.42%和26.47%~85.29%;水稻根—茎、茎—壳转运系数分别为0.18~0.31和0.32~1.11。研究结果表明,施用SGP、IMP和ISS处理均可显著降低中轻度Cd污染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影响水稻各部位对Cd的转运吸收,从而降低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和积累,使Cd在叶片中富集而减少在稻米中的积累。ISS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cd 水稻 有效性 吸收转运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Cd、Pb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奇 王晟 +3 位作者 陈文 赵炫越 包立 张乃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钝化材料组合及用量对玉米吸收Cd、Pb的阻控效果,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以“华兴单88”为供试玉米,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喷施叶面阻控剂(JGL)、不同用量有机肥(YJF1和YJF2)、腐植酸(FZS)和土壤重金属钝化剂(DHJ)以及... 为探究不同钝化材料组合及用量对玉米吸收Cd、Pb的阻控效果,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以“华兴单88”为供试玉米,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喷施叶面阻控剂(JGL)、不同用量有机肥(YJF1和YJF2)、腐植酸(FZS)和土壤重金属钝化剂(DHJ)以及YJF、FZS和DHJ与JGL的组合(YJF1^(+)/YJF2^(+)、FZS^(+)和DHJ^(+))对玉米生物性状和各部位Cd、Pb含量以及富集系数(BCF)、转运系数(TF)的影响,并根据玉米籽粒Cd、Pb的BCF推算土壤Cd、Pb风险阈值(T)作为阻控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9种阻控措施处理玉米产量较CK提高14.4%~32.3%,增产能力表现为JGLDHJ>YJF1>DHJ^(+)>YJF1^(+)>YJF2>FZS>YJF2^(+)>FZS^(+);供试玉米各部位Cd、Pb含量及富集能力均表现为根部最强,籽粒最弱,Cd、Pb转运能力均表现为茎部-叶部最强,根部-茎部最弱。通过田间试验证明,10种处理供试玉米产量和Cd、Pb阻控效果均表现为FZS+>YJF2^(+)>FZS>YJF2>YJF1^(+)>DHJ^(+)>YJF1>DHJ>JGL>CK;9种阻控措施处理供试玉米土壤TCd和TPb分别介于11.0~23.1 mg·kg^(-1)和109.9~218.0 mg·kg^(-1)之间。在该试验条件下,FZS作为增产以及Cd、Pb阻控效果最好的钝化材料,建议在Cd轻中度污染土壤的玉米产区推广使用,FZS^(+)作为增产以及Cd、Pb阻控效果最好的组合措施建议在Cd重度污染土壤的玉米产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材料 玉米 cd PB 富集转运 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d(Ⅱ)的吸附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君浩 李振兴 +4 位作者 田志国 曾礼强 邓朝政 吴江岳恩 韩海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0-652,共13页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_(3)配合物从而实现脱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NH_(4))_(2)SO_(4)和NH_(3)·H_(2)O浸出可以有效脱附Fe≡Cd表面的Cd(Ⅱ)。脱附改性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成了大量吸附活性强的铁(羟基)氧化物,且—NH_(2)基团成功修饰在材料表面,为Cd(Ⅱ)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改性磁性材料(MFe)对Cd(Ⅱ)的吸附量较Fe^(0)(Q_(e)=23.5 mg/g)明显提升,达47.0 mg/g,且循环再生性能良好,可高效循环6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 氨性浸出 cd(Ⅱ)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dS复合材料的原位生长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7
作者 谭岑 黄相如 +3 位作者 陈明英 苏亚斌 陆星羽 陈丛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9-2198,2205,共11页
以生物质气化炭渣为原料,采用原位水热生长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BC)负载CdS复合材料(BC@Cd S),通过XRD、SEM、BET、XPS、UV-Vis DRS、PL、EI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左氧氟沙星(LVF)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m(BC)∶m(CdS)对BC@CdS光催化性能... 以生物质气化炭渣为原料,采用原位水热生长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BC)负载CdS复合材料(BC@Cd S),通过XRD、SEM、BET、XPS、UV-Vis DRS、PL、EI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左氧氟沙星(LVF)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m(BC)∶m(CdS)对BC@CdS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对影响BC@CdS光催化降解LVF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测试了其循环稳定性和对不同污染物的适用性,推测了BC@CdS光催化降解LVF的机理。结果表明,CdS纳米颗粒均匀生长在BC表面上,有效防止了自身的团聚;以m(BC)∶m(CdS)=1∶2制备的BC@CdS-2具有最优光催化性能,在90 min可见光照射下,20 mg BC@CdS-2对5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 LVF进行降解,LVF降解率为90.87%,循环使用5次,LVF降解率仍可达85.45%;BC@CdS-2对质量浓度为20mg/L的不同污染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罗明丹B)降解率在83.57%~93.65%之间;对体系环境的pH和共存离子有抗干扰能力。BC@CdS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基团是空穴和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BC@cdS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左氧氟沙星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棒/酞菁氧钛复合光导体的光电导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景志 曹健 +2 位作者 李寒莹 洪剑 汪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2-1725,共4页
采用以溶剂热方法合成的CdS纳米棒与酞菁氧钛复合制备的复合光导体,在570nm光照下其光电导性能明显提高,将质量分数为5%的CdS纳米棒与TiOPc复合使光敏性能提高32%.电子结构的数据和表面光电压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体系中存在从CdS纳米棒... 采用以溶剂热方法合成的CdS纳米棒与酞菁氧钛复合制备的复合光导体,在570nm光照下其光电导性能明显提高,将质量分数为5%的CdS纳米棒与TiOPc复合使光敏性能提高32%.电子结构的数据和表面光电压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体系中存在从CdS纳米棒到TiOPc的光致空穴转移,TiOPc因被CdS纳米棒敏化而表现出高的光电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棒 复合材料 电荷转移 光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dS/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碧桃 董娜 +4 位作者 慕红梅 雷自强 佟永纯 白洁 王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6-859,89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和CdS半导体复合相结合的技术,可以使TiO2对光的响应拓展到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当n(Fe3+)∶n(CdS)∶n(TiO2)=0.005∶1∶1、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1 h、光源为太阳光时,Fe3+-CdS/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 h内可以使亚甲基蓝(MB)溶液的降解率达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cdS/TiO2 复合半导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罗炬 赵惠忠 李轩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5,49,共3页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镉、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CdS纳米粒子。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镉、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CdS纳米粒子。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后,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cdS纳米粒子 结构表征 羧基络合 透射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扩散对InSb晶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豫东 邹红英 +3 位作者 杜红燕 董硕 朱继满 马莒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InSb材料在Cd扩散后于表面产生了密度较高的小浅坑 ,对小坑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结果对小坑的成因作了初步的推断。实验发现坑中Cd浓度约 4 4%。
关键词 InSb材料 cd扩散 缺陷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CdS纳米杂化材料的组装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云辉 纪欣 +2 位作者 章伟光 钟昀 范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4-6,共3页
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兼具聚合物材料的可加工性和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性与结构特征,已成为目前材料学科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聚合物/CdS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并对这种杂化材料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cdS 聚合物 纳米杂化材料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
13
作者 金云飞 施维林 +1 位作者 仓龙 陈睿涵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以市场主流的吸水材料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水材料对溶液的吸收量和对镉的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东洋纺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其对溶液的吸收量可达46.2~49.4 mL/g,对溶液中镉... 以市场主流的吸水材料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吸水材料对镉溶液的吸收性能及对土壤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水材料对溶液的吸收量和对镉的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东洋纺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其对溶液的吸收量可达46.2~49.4 mL/g,对溶液中镉的吸收量可达0.009~0.016 mmol/g;不同吸水材料对镉离子溶液的吸收要优于对络合态镉溶液的吸收。结合活化剂EDTA和GLDA,东洋纺对土壤镉的去除率(30.4%~48.7%)均高于针刺棉(27.6%~43.1%),且处理后土壤pH略有上升,而土壤电导率则先上升随后逐步下降至与土壤原始电导率持平,不会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综上,与其他吸水材料相比,东洋纺具有最优的镉溶液吸收性能和土壤镉去除能力,这为重金属原位活化–表面吸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材料 活化 土壤 减量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料及覆土中总Cd^(2+)浓度对蘑菇子实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政辉 廖剑华 +2 位作者 蔡志英 陈丹红 王泽生 《农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了解双孢蘑菇子实体中Cd2+来源途径和吸附能力,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对象,分别向培养基和覆土中添加一定浓度的Cd2+浓度,研究双孢蘑菇第一潮、第二潮子实体对分别来自培养基和覆土中Cd2+的吸收富集规律,求证栽培过程中对Cd浓度的临界含... 为了解双孢蘑菇子实体中Cd2+来源途径和吸附能力,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对象,分别向培养基和覆土中添加一定浓度的Cd2+浓度,研究双孢蘑菇第一潮、第二潮子实体对分别来自培养基和覆土中Cd2+的吸收富集规律,求证栽培过程中对Cd浓度的临界含量值。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对Cd2+不具有富集作用,第一潮子实体对培养料中Cd2+的平均吸收系数为0.329,是对覆土中Cd2+的平均吸收系数(0.0156)的21.1倍;第二潮子实体对培养料中Cd2+的平均吸收系数为0.122,是对覆土中Cd2+的平均吸收系数(0.0128)的9.5倍;且当培养料中Cd2+含量大于40mg/kg将会抑制蘑菇子实体的纽结成长,导致绝收,说明在蘑菇栽培过程中,对培养基Cd2+浓度的检测尤为重要。通过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得出子实体Cd2+含量符合中国蘑菇无公害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时,其来自培养料和覆土中的Cd2+临界含量值分别为6.70mg/kg、1.45mg/kg、32.66mg/kg、5.39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料 覆土 蘑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VS/CD++的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仿真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琦 何中市 余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67-2969,2977,共4页
突发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抢险救灾行动是典型的离散事件系统,在分析离散事件系统规范(DEVS)模型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抢险救灾物资保障DEVS仿真模型,分析了仿真实体,设计了仿真流程,给出了耦合模型和主要原子模型结构。并在CD++中对该模型... 突发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抢险救灾行动是典型的离散事件系统,在分析离散事件系统规范(DEVS)模型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抢险救灾物资保障DEVS仿真模型,分析了仿真实体,设计了仿真流程,给出了耦合模型和主要原子模型结构。并在CD++中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到了较为合理的仿真结果,为开展抢险救灾应急保障模拟训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建模 物资保障 离散事件系统规范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娄向东 贾晓华 王晓兵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24,共3页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dS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投射电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在608℃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采用静态配气法测定了材料的气敏性能,发现CdS对C2H5OH有很高...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dS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投射电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在608℃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采用静态配气法测定了材料的气敏性能,发现CdS对C2H5OH有很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是一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的气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材料 气敏性能 室温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水泥固化Cd污染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正义 孙树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8-253,共6页
利用钢渣-水泥胶凝系统固化Cd污染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钢渣-水泥掺量、不同Cd^(2+)浓度以及养护龄期对固化土体的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且在7~28 d之间强度增长迅速;2掺入... 利用钢渣-水泥胶凝系统固化Cd污染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钢渣-水泥掺量、不同Cd^(2+)浓度以及养护龄期对固化土体的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且在7~28 d之间强度增长迅速;2掺入钢渣-水泥后,固化土体的强度显著增长,并在掺量为30%时强度最大,变形较小;3 Cd^(2+)浓度对固化土体也有影响,当Cd^(2+)浓度为0.2%时,固化后土体的强度较之其他浓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土 钢渣-水泥胶凝系统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2O3/CdS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淑玲 严薇 +1 位作者 郭洁 王月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2-1477,共6页
以氧化铟(In2O3)纳米球作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铟/硫化镉(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等对所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由立方相的In2O3纳米球和六方相CdS棒状结构组成,且In20,... 以氧化铟(In2O3)纳米球作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铟/硫化镉(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等对所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由立方相的In2O3纳米球和六方相CdS棒状结构组成,且In20,纳米球附着于CdS棒状结构表面上。光学性能测试和光降解实验发现:所得复合光催化剂与纯In2O3和纯CdS相比,不仅光响应范围增加,而且光催化亚甲基蓝(MB)的活性也得到显著改善。当In2O3/CdS中n(In2O3,):n(CdS)=1:4时,光催化效率改善尤为明显,当复合催化剂的质量为0.05g时,MB转化率达到96.2%;这可能是由于CdS接受In2O3表面上的光生电子,减少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机会,因而提高了光催化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 水热法 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包装防伪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锴洋 王红蕾 +5 位作者 仲芸芸 张雪琴 程峥 陈国健 肖乃玉 肖更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69,共15页
目的为应对假冒伪劣产品对社会经济和消费者权益造成的严重威胁,开发新型包装防伪技术,总结近年来上转换发光防伪材料研究进展,从而为后续包装防伪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简述上转换发光防伪技术的背景及防伪原理,并对上转... 目的为应对假冒伪劣产品对社会经济和消费者权益造成的严重威胁,开发新型包装防伪技术,总结近年来上转换发光防伪材料研究进展,从而为后续包装防伪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简述上转换发光防伪技术的背景及防伪原理,并对上转换发光材料的主要制备、表征方式进行介绍,随后详细分类论述稀土类、碳点类、有机类等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一一分析其特点,并进一步讨论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单模、双模及多模防伪上的应用。结论上转换材料具有多模发光与抗仿制的独特优势,但仍面临成本与环保挑战,未来应在碳点上转换与多模集成上持续突破,以拓展其包装防伪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掺杂材料 包装防伪技术 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手性多孔材料的CD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吸附
20
作者 郝洪庆 彭梦侠 +2 位作者 温欣荣 黄敏文 李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5-1648,共4页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圆二色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Zn(H2O)(glu)]n.nH2O(1);研究了其倍频效应、热稳定性及气体吸附等性质。圆二色光谱表征表明了其手性特征,固体粉末倍频测试显示1具有中等强度的倍频效应(与KDP相当);热稳定性和气体...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圆二色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Zn(H2O)(glu)]n.nH2O(1);研究了其倍频效应、热稳定性及气体吸附等性质。圆二色光谱表征表明了其手性特征,固体粉末倍频测试显示1具有中等强度的倍频效应(与KDP相当);热稳定性和气体吸附实验表明1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吸附材料。该配合物的手性特征引起的倍频效应(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由多孔性特征所引起的气体吸附性能,将为功能分子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cd光谱 非线性光学 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