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歙县山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汪则纯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3-56,共4页
歙县是山核桃重点栽培地区之一,山核桃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阐述了歙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加大病虫害... 歙县是山核桃重点栽培地区之一,山核桃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阐述了歙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推广科学采摘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品牌意识等促进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歙县山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产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产业的发展过程、动因及展望 被引量:29
2
作者 吕秋菊 沈月琴 +1 位作者 高宇列 黄坚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3,共7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对产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以及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动因。结果表明:山核桃产业发展经历了1988年以前、1989-2...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对产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以及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动因。结果表明:山核桃产业发展经历了1988年以前、1989-2002年和2003年以后等3个阶段,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技术、市场和组织等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表现在:①生态化经营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可有效促进山核桃可持续经营;②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可大力推进山核桃产业链的延伸;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显著提升山核桃产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山核桃 动因 生态化经营 天目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提高山核桃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家森 张金池 +1 位作者 钱进芳 黄坚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1-117,共7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免耕4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栽培后,山核桃林地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分数显著增加,与免耕相比,种植油菜、黑麦草、紫云英4 a后土壤TOC分别提高了23.12%,26.61%和24.74%,增加的组分以羰基碳为主,但并未改变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的质量分数,MBC增加了138.61%~159.68,WSOC提高了56.24%~69.47%%。3种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显著高于免耕,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H)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E)则表现为油菜、紫云英处理显著高于免耕。研究表明,生草栽培能有效提高林地土壤TOC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为山核桃林地土壤修复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微生物学 山核桃 生草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成花过程基因表达的cDNA-AFLP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有军 周丽 +4 位作者 陈芳芳 周秦 黄坚钦 黄敏仁 王明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为缩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童期,促进成花,探讨木本植物成花机制,以山核桃为材料,采取成花决定前、成花决定期和成花决定后共3个时段的雌花芽,利用互补脱氧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技术克隆成花相关的特异基因片段(TDFs)... 为缩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童期,促进成花,探讨木本植物成花机制,以山核桃为材料,采取成花决定前、成花决定期和成花决定后共3个时段的雌花芽,利用互补脱氧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技术克隆成花相关的特异基因片段(TDFs)。试验共获得278个TDFs,经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分析,其中65个TDFs为未知基因序列,213个TDFs具有同源序列,其功能涉及激素合成、酶合成、细胞信号转导、叶绿体合成和光诱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成花基因 CDNA-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AFLP实验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金剑 池伟 +3 位作者 赵鑫珠 王丽 曾燕如 张秋月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2-537,共6页
以充分展开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与CTAB裂解-硅珠吸附法提取山核桃总DNA,对适合于山核桃叶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体系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适用于... 以充分展开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与CTAB裂解-硅珠吸附法提取山核桃总DNA,对适合于山核桃叶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体系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适用于从山核桃叶中提取高质量的DNA,提取的DNA可用于AFLP的分析;#"采用EcoR I/MseⅠ酶切组合,酶切连接一步法与两步法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一步法操作更为简便;&%适合于山核桃叶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为E-ACT+M-CAT,E-ACT+M-CTG,E-ACG+M-CAT,E-ACG+M-CTG。扩增产物经60 g.L-1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银染,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清晰,分辨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DNA提取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AFLP技术分析山核桃嫁接过程中的CcARF基因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郑炳松 陈苗 +4 位作者 褚怀亮 艾雪 黄有军 李雪芹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区段有81%的同源性,命名为CcARF。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山核桃嫁接前砧木和接穗中都有强烈表达,但在嫁接后3d急剧下降,在这之后砧木中的表达增强不大,而接穗中嫁接后7d表达开始增强,到嫁接后14d表达明显,比嫁接后3d增强了4.7倍。该CcARF片段可能对山核桃嫁接起到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CDNA-AFLP 山核桃 嫁接 生长素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SRAP体系的建立及与RAPD和ISSR标记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元春 沈林 曾燕如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512,共8页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各组分进行了梯度实验,优化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扩增体系,并筛选了引物。该体系(25.00μL)为:1×缓冲液0.20 mm...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各组分进行了梯度实验,优化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扩增体系,并筛选了引物。该体系(25.00μL)为:1×缓冲液0.20 mmol.L-1,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0.20μmol.L-1引物,2.00 mmol.L-1镁离子(Mg2+),33.34 nkat Taq DNA聚合酶,0.80 mg.L-1基因组DNA(以上均为终浓度)。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35℃退火30 s,72℃延伸2 min,5个循环;94℃变性30 s,50℃退火30 s,72℃延伸2 min,30个循环;72℃延伸8 min,4℃保存,反应时间比其他体系缩短了一半。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了适用于山核桃的引物15对。在山核桃中,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SRAP等3种标记,以SRAP标记每对引物扩增的位点数及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数为多,但SRAP多态性引物的比例、多态性位点比例居于另2种标记之间。在山核桃研究中可以考虑使用SRAP及RAPD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山核桃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中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4 位作者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共12页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标准差变小,变异程度降低;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而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增强,自相关距离增加;海拔、母岩类型、不同乡镇的人为经营对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P〈0.1),海拔和人为经营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P〈0.1),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人为经营的影响显著(P〈0.1);岛石镇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大,p H值则以清凉峰镇和岛石镇降低最多。【结论】2008—2013年,临安市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今后在山核桃林生产经营中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并通过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等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p H值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解性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对山核桃挥发性组分的触角电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杜和芬 王佩星 +2 位作者 徐华潮 张娓娓 王紫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1,共6页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近年来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给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为给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对α-蒎烯、β-蒎烯、对二氯苯、邻二甲苯、莰烯...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近年来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给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为给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对α-蒎烯、β-蒎烯、对二氯苯、邻二甲苯、莰烯、柠檬烯、樟脑、罗勒烯、对乙基苯乙酮等9种山核桃植株挥发物5个浓度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雌虫触角对β-蒎烯的EAG活性高于其他化合物,而雄虫触角对柠檬烯、罗勒烯有明显的EAG反应。此外,光肩星天牛雄虫触角对柠檬烯的EAG反应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大,而光肩星天牛雄虫触角对樟脑的EAG反应活性则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天牛触角对不同种挥发物质的不同浓度所产生的EAG活性都存在差异,且雌雄差异显著(P<0.05)。这些特性很有可能为研发高效特异性光肩星天牛引诱剂与趋避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光肩星天牛 山核桃 植株挥发物 触角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仁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憬 陈冠林 +3 位作者 杨璐齐 王煜坤 何春梅 高永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109-2112,2130,共5页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辅助超声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确定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多酚...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辅助超声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确定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5℃。FRAP、DPPH和ABTS法测得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08.94、184.71和175.92μmol Trolox/g。山核桃仁多酚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 多酚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的主要肥力因子及其临界区间 被引量:16
11
作者 袁紫倩 叶正钱 +3 位作者 李皓 董建华 胡俊靖 赵伟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镇的山核桃林采集土样,测定了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12个肥力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它们对山核桃生长、感病等级、产量等级的影响以及丰缺临界区间。【结果】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素(PC1、PC2、PC3、PC4、PC5)的累计贡献率达78.49%。PC1的主要荷载为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PC2的主要荷载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PC3是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PC4和PC5分别是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林分生长性状中,生长势等级与pH、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显著负相关(P <0.01),干腐病感病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显著负相关(P <0.01),产量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磷、有效锌显著正相关(P <0.01)。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是当前栽培措施水平下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综合评价后发现,研究区现有约57%的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其次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山核桃主产区的林地土壤关键指标丰缺范围:pH 5.19~5.70、速效钾87~129 mg/kg、有效钙817~1374 mg/kg、有效镁93~145 mg/kg、有效铜1.36~4.39 mg/kg、有效锌0.78~2.3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生产性能 主要肥力因子 养分临界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歙县山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清国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
本文从歙县基本自然条件入手,分析了歙县发展山核桃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科技支撑、加强抚育管理与低产林改造、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生态型基地、推广先进的采摘技术等一系列提升山核桃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 本文从歙县基本自然条件入手,分析了歙县发展山核桃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科技支撑、加强抚育管理与低产林改造、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生态型基地、推广先进的采摘技术等一系列提升山核桃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产业 歙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方30号”果用林的栽培试验
13
作者 游世宏 徐奎源 戴羚 《绿色科技》 2023年第9期119-121,126,共4页
通过对建德市不同立地条件薄壳山核桃“方30号”品系果用林的种植试验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等立地条件较好的果用林,7年生产量540 kg/hm^(2),往后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第11年起产量均在1890 kg/hm^(2)以上;果实饱满度97... 通过对建德市不同立地条件薄壳山核桃“方30号”品系果用林的种植试验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等立地条件较好的果用林,7年生产量540 kg/hm^(2),往后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第11年起产量均在1890 kg/hm^(2)以上;果实饱满度97.8%以上;基本无大小年现象;成熟期早,在9月下旬左右;病虫害危害轻;果实品质好,商品价值高;十分适宜建德市及我国南方地区种植;为建设早实、丰产、稳产、优质的薄壳山核桃果用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方30号 果用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