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匀浆法提取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史伟国 祖元刚 +2 位作者 赵春建 杨磊 李佳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喜树果和喜树叶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得率分别为... 以喜树果和喜树叶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得率分别为0.0801%和0.0679%。将该法与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常温冷浸提取、水浴振荡提取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匀浆提取具有得率高、时间省等优势,是一种高效提取喜树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法 喜树果 喜树叶 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匀浆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2
作者 祖元刚 史伟国 +3 位作者 赵春建 杨磊 李晓娟 李佳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88-1090,1124,共4页
以喜树果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 m 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分别为0.801‰和0.546... 以喜树果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 m 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分别为0.801‰和0.546‰。将该法与超声提取、回流提取、常温冷浸提取、水浴振荡提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匀浆提取具有得率高、省时间等方面的优势,是一种高效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 喜树果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酸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谡 付玉杰 +2 位作者 王黎丽 刘威 顾成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同时采用HPLC分析了生物柴油产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成分及其质量分数。通过实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对反应的影响,并...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同时采用HPLC分析了生物柴油产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成分及其质量分数。通过实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出了在微波辐射下硫酸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摩尔比15∶1、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反应温度70℃、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与原料油)3%,转化率可达95%以上。结果表明,与传统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相比,该方法具有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少、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和转化率高等优点,对工业化制备生物柴油提供了科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酸催化 酯交换反应 微波辐射 喜树种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不同种源苗高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石柏林 周国模 +3 位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储家淼 许绍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来自10 个省的喜树地理种源, 在浙江临安进行了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种子品质以云南昆明种源为最优: 净度89-3 % , 千粒质量71-26 g , 发芽率94 % , 发芽势83 % , 平均发芽速度7-2 d 。苗木生长6 月中旬进入速生期, 9 月为最高峰。1年... 来自10 个省的喜树地理种源, 在浙江临安进行了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种子品质以云南昆明种源为最优: 净度89-3 % , 千粒质量71-26 g , 发芽率94 % , 发芽势83 % , 平均发芽速度7-2 d 。苗木生长6 月中旬进入速生期, 9 月为最高峰。1年生苗高生长量最优的有江苏南京种源(134-97 cm) 、福建屏南种源(133-97 cm) 和浙江丽水种源(132-18 cm) 。图1 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种源 种子品质 1年生苗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洋 阎秀峰 +3 位作者 张玉红 于涛 马梅芳 魏焕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日本KYAHIQ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mL/min,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15min流...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日本KYAHIQ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mL/min,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15min流动相乙腈-水的体积比由10%线性增加至40%,在随后的3min乙腈-水的体积比线性降至10%并保持恒定3min,在21min时停止该程序。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54nm,10-羟基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66nm,进样量10μL。样品制备以60%的乙醇作溶剂,在60℃下超声波提取喜树种子50min。利用以上方法分别测定了喜树种子胚乳、胚轴、子叶和种皮中的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胚轴,子叶>种皮,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种皮>胚轴>子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喜树种子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处理对不同种源喜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颖 徐彩平 +3 位作者 曹影 卢宁 韦万轩 孙鹏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昆明、南京和贵阳3个种源的喜树种子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铝对不同种源喜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铝的情况下,昆明种源种子发芽能力最好,各项发芽指标都显著优于其他2个种源,昆明种源在3个铝(AlCl3.6H2O)质量浓度处理下... 以昆明、南京和贵阳3个种源的喜树种子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铝对不同种源喜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铝的情况下,昆明种源种子发芽能力最好,各项发芽指标都显著优于其他2个种源,昆明种源在3个铝(AlCl3.6H2O)质量浓度处理下种子萌发都受到一定的抑制,在5.0g·L-1质量浓度处理下胚根长、活力指数相对对照分别下降了68.2%和71.1%;3个铝处理质量浓度促进了南京种源种子的萌发,但各处理的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都显著下降,5.0 g·L-1铝处理的下降最为严重;2.0 g·L-1铝处理对贵阳种源种子的发芽是有利的,但在3.55、.0 g·L-1铝处理下根长和活力指数都显著地下降;3种源种子胚根的相对电导率和MDA质量摩尔浓度、POD酶活性在3.55、.0 g·L-1铝处理下都比对照明显地增加,而SOD酶活性是在2.03、.5 g·L-1处理下都比对照增加,高于3.5 g·L-1后出现下降;3个种源种子都能够在2.0 g·L-1的AlCl3.6H2O存在下正常发芽生长,高于2.0 g·L-1的铝处理质量浓度对胚根产生一定的伤害,胚根根尖变黑、褐化,贵州种源胚根更易受高质量浓度铝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处理 喜树种子 种源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喜树种子中喜树碱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玉红 周志强 王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喜树种子中提取喜树碱。在CO2流量20 L/h的条件下,探讨了夹带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喜树种子中喜树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验证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喜树种子中喜树碱的最佳工艺条件...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喜树种子中提取喜树碱。在CO2流量20 L/h的条件下,探讨了夹带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喜树种子中喜树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验证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喜树种子中喜树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乙醇体积分数90%。在该条件下,喜树碱平均提取率为76.98%,所得到的萃取物中喜树碱的质量分数达4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超临界CO2萃取 喜树种子 夹带剂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涛 王洋 +1 位作者 殷丽君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利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树种子挥发油,得率0.35%。并进行GC/MS/DS研究,鉴定出占挥发油总组成83.74%的55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主要成分为:反-芳樟醇氧化物(8.94%)、苯乙醇(8.81%)、顺-芳樟... 利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树种子挥发油,得率0.35%。并进行GC/MS/DS研究,鉴定出占挥发油总组成83.74%的55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主要成分为:反-芳樟醇氧化物(8.94%)、苯乙醇(8.81%)、顺-芳樟醇氧化物(7.11%)、大牦牛儿烯D(5.16%)、β-甜没药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种子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凋落叶对4种乔木树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晋仙 郭庆学 +4 位作者 王玉平 何泽 张腾达 刘文丹 陶建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研究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4种冠层乔木香樟、栲树、喜树和罗浮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竹类凋落叶对森林更新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凋落叶上方和下方播种对4种乔木树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而凋落... 研究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4种冠层乔木香樟、栲树、喜树和罗浮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竹类凋落叶对森林更新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凋落叶上方和下方播种对4种乔木树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而凋落叶厚度和凋落叶类型对4个树种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不同。播种在凋落叶上方的种子萌发率都很低甚至萌发失败,而播种在凋落叶下方的种子萌发率较高。竹类凋落叶下方种子的萌发速率高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种子,但是竹类凋落叶下方的出苗速率和最终出苗率低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研究表明:竹类凋落叶覆盖不利于乔木幼苗存活,且对落叶树种的影响更明显,从而会降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的结构和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种子萌发 香樟 栲树 喜树 罗浮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喜树种子形态及发芽率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瑞坤 程照明 +5 位作者 莫木信 梁远楠 张丽君 陈水莲 韩东苗 高东莲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5期92-96,共5页
以8个种源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统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发芽率等性状,以探讨不同种源喜树种子的形态及发芽率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喜树的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发芽率在... 以8个种源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统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发芽率等性状,以探讨不同种源喜树种子的形态及发芽率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喜树的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发芽率在不同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发芽率的变化范围为23.6%~91.3%,浙江省温州市种源发芽率最高;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种源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6.28%;发芽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10%;种子厚度与纬度、年均温度、无霜期呈显著性相关(P<0.05);对种源性状进行聚类,可将8个种源划分为3个类群。喜树种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源选择潜力大,有利于良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种子 种子形态 发芽率 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