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翔 刘庆华 +4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王建萍 唐启和 刘天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78-1080,共3页
采用TTC法测定“长柱耐冬”、“深红皱瓣”、“花团锦簇”、“霜红”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个耐冬山茶品种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深红皱瓣’花粉活力在开花期间显著优于‘长柱耐冬’、‘花... 采用TTC法测定“长柱耐冬”、“深红皱瓣”、“花团锦簇”、“霜红”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个耐冬山茶品种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深红皱瓣’花粉活力在开花期间显著优于‘长柱耐冬’、‘花团锦簇’、‘霜红’3个品种,4个品种的花粉寿命最长可达到37d。4个品种的耐冬山茶柱头在开花1~7d内均具可授性。在1~4d可授性较强,不同的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花粉活力 柱头 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丕睿 刘永芝 +1 位作者 翟敏 郭忠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2-1030,1035,共10页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育种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将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结合运用,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华东山茶的油用和药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山茶 遗传多样性 育种 药用 油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花粉活力测定及人工授粉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成利 刘庆华 +3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张永帅 闫伟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0-72,75,共4页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去雄 授粉 杂交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茵茵 周继磊 +5 位作者 张元莉 夏阳 庞彩红 哈新英 张恩博 李双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5-50,98,共7页
对槐树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和现状,以及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的资源调查收集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表型、细胞和生理生化、分子水平3个方面,对槐树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以选择育种、人工杂交授粉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为例... 对槐树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和现状,以及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的资源调查收集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表型、细胞和生理生化、分子水平3个方面,对槐树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以选择育种、人工杂交授粉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为例,对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分布和现状 评价 创新利用 存在问题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玫(Camellia japonica)作为扦插砧木的评价
5
作者 韩文炎 《中国茶叶》 2004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茶玫 camellia japonica 扦插砧木 品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Camellia sinensis L.)对铜的吸收与累积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海生 张志权 席嘉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对广东省5个大型茶场中不同土壤背景值的8个茶园进行了土壤及茶(CamelliasinensisL.)树各部位的铜含量分析调查。地处我国南方的广东省茶园,土壤中铜含量在2.39~53.05mg kg之间。有效态铜含量相对较低,仅在0.45~3.17mg kg之间。茶树... 对广东省5个大型茶场中不同土壤背景值的8个茶园进行了土壤及茶(CamelliasinensisL.)树各部位的铜含量分析调查。地处我国南方的广东省茶园,土壤中铜含量在2.39~53.05mg kg之间。有效态铜含量相对较低,仅在0.45~3.17mg kg之间。茶树中各部位铜含量大小依次为枝条>幼叶>根>成熟叶。茶树枝条和幼叶铜含量较高,平均分别达14.5和14.3mg kg,远高于成熟叶铜含量水平(9.7mg kg)。而同时期相应茶场的茶叶制成品铜含量则较幼叶(一芽两叶)铜的含量高。土壤中的总钾、有效磷和总铜等都对茶树各部位铜的累积产生较大影响,但只有土壤有效磷含量对铜在茶树体内向枝条部分的转移和累积影响达显著程度,枝条铜含量与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相关系数r=-0.74,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累积 土壤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心黄杨(Euonymus japonica L. cv. aureo-pictus)叶片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强 葛秀秀 +2 位作者 田宇 颜粤 关雪莲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13,共5页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IEF蛋白上样量150μg,SDS-PAGE采用12.5%T凝胶,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Melanie 7.0软件分析后得到约274个可分辨蛋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叶片蛋白提取 金心黄杨 植物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序Sentinel数据多特征优选的南方丘陵区油茶种植区提取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恒凯 王洁 +1 位作者 周艳兵 龙北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251,共11页
油茶作为江西省经济林树种之一,也是江西省特色优势产业,准确获取其空间分布在产量估算、生产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南方多云多雨气候导致光学影像不足,以及丘陵山区地形破碎问题,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为研究区... 油茶作为江西省经济林树种之一,也是江西省特色优势产业,准确获取其空间分布在产量估算、生产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南方多云多雨气候导致光学影像不足,以及丘陵山区地形破碎问题,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为研究区,采用时序Sentinel系列影像数据和SRTM DEM数据为数据源,构建和优选了光谱特征、植被-水体指数、红边指数、雷达特征、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共125个特征变量,其中,纹理特征采用累计差法(Δf)对比15种不同尺度窗口,计算Sentinel-1和Sentinel-2影像最佳纹理特征。基于ReliefF特征优选算法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设计了8种特征组合方案开展实验,探讨不同特征类型对油茶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累计差法计算出的Sentinel-1和Sentinel-2的最佳纹理特征窗口尺寸均为35×35,最佳纹理特征组合为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和对比度(Contrast);在光谱特征、植被-水体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特征对油茶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特征对油茶提取的有利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S2纹理特征、S1纹理特征、地形特征、雷达特征、红边指数,相比于单一光谱和指数特征,纹理特征的加入可大幅度提高分类精度。多特征协同分类结果优于单特征分类结果,基于特征优选的油茶提取精度最高;基于ReliefF算法特征优选后的方案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8.29%,Kappa系数为0.81。本研究利用时序Sentinel系列遥感影像和DEM地形数据,构建了针对多云雨南方丘陵山区的大范围油茶遥感提取方法,可为中国南方丘陵区域油茶资源调查与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植区提取 Sentinel-1 Sentinel-2 特征优选 累计差 RElIEF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诱导茶树(Camellia sinensisL.)耐热性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治鑫 李鑫 韩文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965,共7页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叶面喷施EBR能显著提高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叶面喷施EBR能显著提高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_(c,max))、Rubisco的最大再生速率(J_(max))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同时外源EBR处理后,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而MDA含量则显著下降。外源EBR主要通过解除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促进光合碳反应的进行来缓解高温胁迫对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同时EBR能够有效利用多种抗氧化途径以清除其细胞内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最终缓解高温胁迫对茶树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温 油菜素内酯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花SEPALLATA(SEP)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赖恭梯 潘若 +4 位作者 贺丽媛 林俊璇 郭奥琳 车建美 赖呈纯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8-36,共9页
花型特征是山茶花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为了揭示山茶花SEP基因结构特征及其与山茶花重瓣花型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方法进行山茶花SEP基因克隆,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P基因在不同花型山茶花品种中的... 花型特征是山茶花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为了揭示山茶花SEP基因结构特征及其与山茶花重瓣花型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方法进行山茶花SEP基因克隆,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P基因在不同花型山茶花品种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从山茶花胭脂牡丹中克隆得到3个SEP基因CjSEP1a(1235 bp)、CjSEP3(967 bp)、CjSEP4a(1725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P172861、OP172863、OP172864,分别编码249、185和243个氨基酸。山茶花3个SEP基因的编码蛋白均呈不稳定、亲水、细胞核定位特征,具有MADS-box和K-box保守结构域,与同属物种茶树的SEP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qPCR分析表明,完全重瓣型品种胭脂牡丹3个SE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半重瓣品种和单瓣型品种,3个特异重瓣花型品种的SEP表达量总体较低,因此,随着花型规则重瓣程度的加深,SEP基因的表达量呈上调表达。CjSEP基因与山茶花规则重瓣性状存在紧密关联性,不同CjSEP成员具有协同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 重瓣 E类基因 SEPAllATA(SEP) RACE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山茶属植物PYL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1
作者 刘丹丹 王雷刚 +4 位作者 吴琼 孙明慧 焦小雨 阮旭 王文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9-1932,共14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PYL基因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本研究针对5种山茶属植物的PYL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分析。基于公布的浙江红山茶、狭叶油茶、‘云抗10号’、野生大树茶、‘铁观音’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55个PYL基因。系统发育结果显示,PYL...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PYL基因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本研究针对5种山茶属植物的PYL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分析。基于公布的浙江红山茶、狭叶油茶、‘云抗10号’、野生大树茶、‘铁观音’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55个PYL基因。系统发育结果显示,PYL基因可分为4类。共线性分析表明,PYL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压力较小,主要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密码子偏好指数和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差分析,59个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PYL基因偏好使用GCC、ATC、CTC、ACC、GTC等以G/C结尾编码疏水性氨基酸的密码子。通过ENC plot、PR2-plot、GC3-GC12分析表明,自然选择在PYL基因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异源表达时,PYL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相似性高的受体为最佳受体。本研究揭示PYL基因在山茶属植物中的密码子使用特点和进化关系,为深入理解其功能及适应性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PYl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共线性分析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提取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增芹 刘希光 +3 位作者 牛锡珍 张虹 张全斌 李智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3,共4页
建立快速而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海带 (Laminariajaponica)提取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L 褐藻糖含量。海带多糖经酸解后 ,转化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采用SGEAC22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 ,实验中以肌醇为内标物。从青岛产海带提取的褐藻多... 建立快速而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海带 (Laminariajaponica)提取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L 褐藻糖含量。海带多糖经酸解后 ,转化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采用SGEAC22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 ,实验中以肌醇为内标物。从青岛产海带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酯中仅含有L 褐藻糖和D 半乳糖2种单糖 ,样品10 1,10 2,10 3 ,10 4中的L 褐藻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072 % ,32.3147% ,31.2924% ,32.3571% ,回收率为97.1%~99.9% ,变异系数为0.23 %~0.6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多糖中的L 褐藻糖含量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laminaria japomica) 褐藻多糖硫酸酯 l-褐藻糖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不同地区野生槐花花蕾中芦丁与槲皮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俊鹏 张宝婵 +4 位作者 李瑞明 林颖 刘怡 林银奎 陈小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73-257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野生槐花花蕾中芦丁与槲皮素的量。方法采用碱水提取法提取槐花花蕾中的芦丁和槲皮素。采用Agilient H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52∶4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9 m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野生槐花花蕾中芦丁与槲皮素的量。方法采用碱水提取法提取槐花花蕾中的芦丁和槲皮素。采用Agilient H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52∶4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9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25℃。结果芦丁在2.5-80μg/m L范围内,槲皮素在0.625-2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1%;RSD分别为2.1%和1.1%(n=6)。来自10个产地的槐花花蕾中芦丁的量在21.48%-28.21%之间,槲皮素的量在1.15%-1.74%之间。结论不同产地槐花花蕾中芦丁和槲皮素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河南新郑的槐花花蕾中芦丁与槲皮素含有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花蕾 芦丁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瓣山茶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CjAPL1的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迎坤 李纪元 +2 位作者 殷恒福 范正琪 周兴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9,共7页
为研究A功能基因在山茶花重瓣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扩增方法,从重瓣山茶花品种‘金盘荔枝’发育早期的花芽中获得了山茶花AP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CjAPL1,GenBank登录号JX657332。该基因全长1 149 bp,其中,开放阅读... 为研究A功能基因在山茶花重瓣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扩增方法,从重瓣山茶花品种‘金盘荔枝’发育早期的花芽中获得了山茶花AP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CjAPL1,GenBank登录号JX657332。该基因全长1 14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41 bp,5’非编码区长度206 bp,3’非编码区长度202 bp。经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jAPL1基因编码一条含有2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猕猴桃、八仙花等植物的Ap1蛋白同源性均在75%以上。Rea-time PCR结果显示,CjAPL1基因在‘金盘荔枝’不同发育时期花芽中的表达量为:花芽发育早III期>花芽发育早II期>花芽发育早I期>现蕾期,表达趋势表现为先逐渐升高而后急剧降低;花器官不同部位中的表达量为花柱最高,其次为子房和萼片,在雄蕊下部和外轮花上部中的表达量最低。这些差异表明,CjAPL1基因可能在‘金盘荔枝’重瓣花形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 CjAPl1基因 序列分析 相对荧光定量PCR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AFLP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超艺 周李华 +2 位作者 罗军武 黄建安 谭和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9-252,258,共5页
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选用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5对引物对25个广东茶树群体品种和5个对照品种进行选择性扩增,获得了较清晰的DNA指纹图谱。5对引物共扩增出36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3条带,多态性条带338条,占总带数的92.6%。扩... 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选用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5对引物对25个广东茶树群体品种和5个对照品种进行选择性扩增,获得了较清晰的DNA指纹图谱。5对引物共扩增出36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3条带,多态性条带338条,占总带数的92.6%。扩增片段大小在50-600bp之间。采用DPS2000软件进行聚类,30份供试材料以清凉山茶和清远笔架茶遗传距离最近(0.12752),桂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5),本实验结果表明广东地方茶树群体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AFlP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rbcL和trnH-psbA序列的湖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振 成杨 +2 位作者 赵洋 杨培迪 杨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DNA序列分析在物种进化、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筛选的叶绿体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对湖南新收集的26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在去除边缘不准确的部分后,分别... DNA序列分析在物种进化、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筛选的叶绿体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对湖南新收集的26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在去除边缘不准确的部分后,分别获得了582 bp(rbc L)和426 bp(trn H-psb A)的片段序列,rbc L序列的变异位点共27个,占扩增位点数的5.15%,trn H-psb A序列的变异位点共134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31.46%。rbc L序列在26个参试材料中共产生17个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961和0.008 32,trn H-psb A序列共产生26个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998和0.046 79,收集的茶树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MEGA 6.0软件按照UPGMA法分别对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各序列对参试材料的聚类结果有一定差异,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在自展数值大于50%情况下分别将参试材料分为了3个类群和4个类群。参试资源除部分江华苦茶由于亲缘关系较近而聚在一起外,大部分资源都单独形成1个分支,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PDNA 序列分析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花色形成中的表达分析
17
作者 宋志欣 范梦龙 +2 位作者 姜泓 张莹 李辛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6,共9页
【目的】WRKY基因家族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山茶是重要的观赏植物,花色丰富,鉴定分析山茶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探讨其在不同颜色山茶花瓣中的表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茶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茶W... 【目的】WRKY基因家族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山茶是重要的观赏植物,花色丰富,鉴定分析山茶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探讨其在不同颜色山茶花瓣中的表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茶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茶WRK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并基于山茶花色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CjWRKYs在不同颜色山茶花瓣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山茶全基因组中鉴定出94个WRKY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CjWRKY1~CjWRKY94;系统发育树将其分为Ⅰ、Ⅱ和Ⅲ 3组,Ⅱ组又分为Ⅱ-a、Ⅱ-b、Ⅱ-c、Ⅱ-d和Ⅱ-e5个亚群;Ⅰ组成员含有2个WRKY结构域,Ⅱ组和Ⅲ组成员仅含有1个WRKY结构域;共鉴定出10个保守基序和5个保守结构域,同一亚群内CjWRKYs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CjWRKYs启动子区域含有光响应、胁迫、激素响应等38种作用元件,包括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MYB结合位点;94个CjWRKYs不均匀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存在13对基因串联重复事件;共线性分析表明,94个CjWRKYs基因中存在72个片段复制事件,片段复制基因Ka/Ks值均小于1;与拟南芥WRKY基因家族存在116个共线基因对;CjWRKYs在不同山茶花色中的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87个CjWRKYs呈现表达差异,其中32个CjWRKYs随山茶花瓣颜色加深显著上调表达,6个CjWRKYs下调表达,推测这些CjWRKYs在山茶花青苷合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推测CjWRKY48、CjWRKY53和CjWRKY66通过与MYB转录因子互作正向调控花青苷合成,进而影响山茶花色。【结论】在山茶全基因组中鉴定出94个CjWRKYs基因,大多数CjWRKYs参与山茶花青苷合成,在山茶花色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WRKY基因家族 花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茶树花蕾发育基因差异表达片段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余梅 江昌俊 +5 位作者 叶爱华 王朝霞 朱林 邓威威 高轩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利用cDNA-AFLP技术,对茶树花蕾发育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蕾在发育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表达中有明显差异,共显示1110条带,早期发育花蕾和晚期发育花蕾显示的特异条带分别为35条和87条;选取特异表达的晚期发育花蕾重复性... 利用cDNA-AFLP技术,对茶树花蕾发育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蕾在发育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表达中有明显差异,共显示1110条带,早期发育花蕾和晚期发育花蕾显示的特异条带分别为35条和87条;选取特异表达的晚期发育花蕾重复性较好的15个TDFs(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在GenBank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9个分别与氧化还原酶、染色体13、14-3-3蛋白、Amyrel基因、钙网蛋白、ATP硫化酶、接触反应/铁离子结合蛋白及花粉特异蛋白的序列有相似性;2个与假拟蛋白相似,4个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相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蕾发育 cDNA—AFlP 茶树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山茶属植物化学成分的HPLC-MS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俊蓉 薛春迎 李永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4-981,共8页
采用HPLC-MS技术,对2种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华东山茶(C.japonica)、茶梅(C.sasanqu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质荷比及质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推测华东山茶19个色谱峰中的12个峰、茶梅20个色谱峰中的12个峰的成分。... 采用HPLC-MS技术,对2种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华东山茶(C.japonica)、茶梅(C.sasanqu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质荷比及质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推测华东山茶19个色谱峰中的12个峰、茶梅20个色谱峰中的12个峰的成分。结果表明:这两种山茶属植物含有酚酸类、儿茶素类、黄酮醇及糖苷类物质。为科学开发利用山茶及茶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山茶 茶梅 化学成分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CsbHLH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永涛 肖斌 +1 位作者 钱文俊 梁少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90,共10页
植物bHLH(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陕茶一号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陕茶一号叶片cDNA中克隆了1个bHLH转录因子CsbHLH2。生物... 植物bHLH(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陕茶一号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陕茶一号叶片cDNA中克隆了1个bHLH转录因子CsbHLH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bHLH2开放阅读框(ORF)为714 bp,编码1个297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分子量58.4 kD,等电点为5.14,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b HLH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表明,CsbHLH2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CsbHLH2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bHLH2受SA、ETH、MEJA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bHlH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进化分析 定量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