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掺铝酸钙水泥和硅灰石对磷酸钾镁水泥耐腐蚀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亮 栗远航 +2 位作者 王鑫 郑辉 梁兴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物以无定形的铝凝胶形式包覆在MKPC水化产物六水磷酸钾镁(MgKPO_(4)·6H_(2)O)表面并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间的孔隙中,改善了MKPC的微观结构,抑制腐蚀性介质的侵蚀。WS作为惰性组分不参与MKPC的水化反应,但通过填充作用使MKPC孔隙结构更加致密。CAC和WS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MKPC在NaCl、MgSO_(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当CAC和WS的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和5%时,改善效果最佳。在NaOH和H_(2)SO_(4)溶液中,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之间的CAC反应产物被腐蚀,导致晶体之间形成了相互连通的通道,影响了耐腐蚀性能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铝酸钙水泥 硅灰石 耐腐蚀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椎体骨质量及生物力学研究
2
作者 张鑫 马朋朋 +4 位作者 刘肃 李伟 张麦粒 赵立春 张春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组[10 nmol/(kg·w)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和二甲双胍组[100 mg/(kg·d)二甲双胍灌胃]。干预8周后收集血清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取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体并检测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最大负荷、刚度,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核转录因子-κB受体配体(RANKL)、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司美格鲁肽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CTX-I、TRACP-5b水平,椎体Tb.Sp及TRA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TRAP、AGEs、RANL及核蛋白中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OC、PINP水平,椎体BMD、BV/TV、Tb.N、Tb.Th及AL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ALP、p-PI3K、p-AKT、p-GSK-3β及核蛋白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司美格鲁肽组与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司美格鲁肽组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DOP大鼠椎体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的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激活PI3K/AKT/GSK-3β/β-catenin成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形成、抑制AGEs/RANKL/NF-κB破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吸收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磷酸钙骨水泥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成骨分化 破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联合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疗效:临床和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昕莹 程雪原 +3 位作者 张勇 李菲 段晋瑜 乔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明确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为载体]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骨下袋缺损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CGF+CPC进行治疗(n... 目的:明确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为载体]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骨下袋缺损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CGF+CPC进行治疗(n=18),对照组单独使用CPC进行治疗(n=18)。在基线和术后1年时评估两组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硬组织充填情况,比较CGF和血清中主要生长因子的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CBCT硬组织充填测量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CBCT硬组织充填测量值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CGF+CPC在探诊深度降低[(4.5±1.3)mm vs.(3.2±1.1)mm]和临床附着获得[(3.8±0.9)mm vs.(2.0±0.5)mm]方面比单独使用CPC更有效(P<0.05)。与单纯CPC组相比,CGF+CPC组CBCT显示硬组织充填程度明显增加[骨袋深减少(3.9±1.2)mm vs.(2.1±0.7)mm,P<0.01]。术后1年时,CGF+CPC组CBCT显示骨下袋体积减少(0.0318±0.0041)mL,显著优于单纯CPC组[(0.0197±0.0012)mL,P<0.05]。此外,CGF中主要生长因子的含量高于血清(P<0.001)。结论:术后1年的观察结果显示,CGF可显著促进CPC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牙周组织再生 骨下袋缺损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PMMA双向骨水泥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包利 唐海 +3 位作者 王炳强 朱富强 董益鹏 邓介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制成一种注射型混合骨水泥,利用各自的特性,优势互补,从而使该混合骨水泥成为理想的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方法实验材料为注射型PMMA骨水泥和注射型CPC骨水泥。... 目的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制成一种注射型混合骨水泥,利用各自的特性,优势互补,从而使该混合骨水泥成为理想的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方法实验材料为注射型PMMA骨水泥和注射型CPC骨水泥。首先将PMMA与CPC按质量比1∶2、1∶1、2∶1均匀混合,制成不同比例的混合骨水泥,然后将PMMA、CPC、混合骨水泥(1∶2、1∶1、2∶1)制成标准试件(直径6mm、高12mm),最后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凝固温度、凝固时间、电镜扫描、X线衍射、动物肌肉内植入实验,初步评估混合骨水泥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 PMMA与CPC在1∶1比例混合时理化性能满意,其抗压强度较CPC提高约120%,凝固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低于45℃,凝固时间约12~14 min,微观结构与CPC相似,孔径在100~300μm之间分布最多(约70%),大部分孔与孔之间有10~20μm小孔贯通。动物肌肉内植入实验显示混合骨水泥(1∶1)的组织相容性满意,但降解速度缓慢。结论 PMMA与CPC在1∶1比例混合能有效克服单一材料缺点,优势互补,从而使该混合骨水泥有望成为理想的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磷酸钙骨水泥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s_2O_3)磷酸钙骨水泥(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亮 王靖 +2 位作者 刘昌胜 陈统一 黄晓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As2O3粉末与CPC粉末的混合物或载As2O3壳聚糖微球与CPC粉末的混合物加入固化液制备载药CPC... 目的探讨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As2O3粉末与CPC粉末的混合物或载As2O3壳聚糖微球与CPC粉末的混合物加入固化液制备载药CPC。分别在不同固化液和固液比的条件下,测定载药CPC的固化时间及抗压强度。结果固化液为4%磷酸氢二钠(Na2HPO4)时,无论CPC直接荷载As2O3或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CPC的固化时间都有明显延长。CPC直接荷载As2O3时,药物含量和固液比越大,其固化时间也越长。将固化液改进为含柠檬酸混合溶液后,复合载药微球的CPC的固化时间延长不明显。直接荷载As2O3使CPC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而固化液的改进和壳聚糖微球的复合则能显著提高CPC的抗压强度。结论相比直接荷载As2O3的CPC,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的CPC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并在固化液改进后能维持适宜的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As2O3) 磷酸钙骨水泥(cpc)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ew tissue engineering bone-CPC/PLGA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bone defects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治 王剑龙 +4 位作者 米雷 刘咏 侯光辉 陈旦 黄伯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202-210,共9页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anting the biocomposite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polylactic acid-polyglycolic acid(PLGA) into animals for bone defects repairing,the biocomposite of CPC/PLGA was prepared ...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anting the biocomposite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polylactic acid-polyglycolic acid(PLGA) into animals for bone defects repairing,the biocomposite of CPC/PLGA was prepared and its setting time,compressive strength,elastic modulus,pH values,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s,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in vitro were tested.The above-mentioned composite implanted with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was used to repair defects of the radius in rabbits.Osteogenesis was histomorphologically observed by using an electron-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PC,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PC/PLGA composite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which CPC/PLGA composite has better biological properties.The CPC/PLGA composite combined with seed cells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new bones formed after CPC/PLGA composite is implanted into the rabbits,as well as the speed of repairing bone defect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ed CPC/PLGA composite basica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aterials and that the CPC/PLGA composite implanted with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may be a new artificial bone material for repairing bone defects because it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bone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TERIA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polylactic acid-polyglycolic acid (PLGA) bone de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辛伐他汀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BMSCs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于祥茹 韩晓谦 +3 位作者 程梁 高幸 张晓晓 刘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载辛伐他汀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颅骨临界尺寸骨缺损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在大鼠颅骨人字缝两侧各做一直径5mm的骨缺损。每组16个骨缺损再随机分... 目的:探讨载辛伐他汀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颅骨临界尺寸骨缺损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在大鼠颅骨人字缝两侧各做一直径5mm的骨缺损。每组16个骨缺损再随机分为:载辛伐他汀PLGA/CPC/BMSCs(Brdu标记的BMSCs)组(n=4);载辛伐他汀PLGA/CPC组(n=4);单纯PLGA/CPC组(n=4)以及空白对照组(n=4)。术后4、8、12周取标本分别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评价骨再生情况。结果:术后4、8、12周组织学观察表明载辛伐他汀PLGA/CPC/BMSCs组的成骨质量和速度明显优于其他3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载辛伐他汀PLGA/CPC/BMSCs组骨钙素(OC)阳性表达IOD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载辛伐他汀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BMSCs可以诱导大鼠颅骨临界尺寸骨缺损内的新骨形成,成骨质量优于其他3组,而且可以明显缩短骨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磷酸钙骨水泥 临界尺寸骨缺损 辛伐他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CPC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兴炎 厉孟 +2 位作者 刘旭东 郝晓东 葛宝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rhBMP-2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卵巢切除法对10只成年山羊去势,低钙膳食6个月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手术去除每只动物L2、L4椎体部分侧方骨质,造成约5mm×10mm×10mm大小骨缺损,将动物...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rhBMP-2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卵巢切除法对10只成年山羊去势,低钙膳食6个月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手术去除每只动物L2、L4椎体部分侧方骨质,造成约5mm×10mm×10mm大小骨缺损,将动物随机分成2组,一组植入rhBMP-2/CPC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植入CPC作为对照组;术后1周、9周分别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检测手术椎体骨密度、CT三维成像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9周手术椎体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制作椎体不脱钙切片进行骨组织计硅学分析。结果术后骨密度榆测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实验组在骨缺损愈合状况、骨小梁微结构及骨牛物力学性能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rhBMP-2/CPC能改善局部骨质疏松,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愈合,达到治疗骨质疏松骨折骨缺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形成蛋白-2 磷酸钙骨水泥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SF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谢瑞娟 邓启明 詹鸿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在磷酸钙骨水泥(CPC)粉末中加入丝素(SF)粉制备CPC/SF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研究材料的结构,用ISO水泥标准维卡仪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CPC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 在磷酸钙骨水泥(CPC)粉末中加入丝素(SF)粉制备CPC/SF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研究材料的结构,用ISO水泥标准维卡仪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CPC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钙、磷酸四钙,在固化过程中磷酸氢钙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当液固比相同时,丝素比例在0-3%范围内,在CPC粉末中加入SF粉制成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随着丝素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当丝素比例由3%增加到4%时,CPC/SF复合材料调制不匀,不具注射性。在本实验条件下,CPC中加入SF粉可增加骨水泥的抗弯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丝素 制备 凝固时间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复合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忠 孙国栋 +1 位作者 吴波文 洪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190,共5页
目的:研究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制备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联合培养,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 目的:研究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制备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联合培养,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以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示细胞在新型支架上吸附、生长良好。MTT示BMSCs在材料上和单纯诱导的细胞增殖能力基本相同。结论: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磷酸钙 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框架/CPC/BMP复合人工骨的钙磷碳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亚雄 李涤尘 +2 位作者 连芩 王会友 靳忠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了解决磷酸钙骨水泥(CPC)/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植入体强度低的缺陷,提出一种钛框架/CPC/BMP复合结构的植入体,参考犬桡骨半月形断面及尺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方法完成了相似形状的钛框架设计与制造,并将糊状CPC填充晾干后植入... 为了解决磷酸钙骨水泥(CPC)/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植入体强度低的缺陷,提出一种钛框架/CPC/BMP复合结构的植入体,参考犬桡骨半月形断面及尺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方法完成了相似形状的钛框架设计与制造,并将糊状CPC填充晾干后植入犬桡骨部位.通过动物实验,分析研究了钙磷碳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植入体钙磷碳变化模型.研究表明:植入体内的碳含量按二次抛物线增长,钙和磷的含量按线性规律递减,钙磷比则保持稳定;钛框架上有孔处的钙磷碳变化效率明显高于无孔处的变化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为设计钛框架的形状提供了依据,而且证实了这种植入体的钛框架在不明显影响降解速度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因此扩大了CPC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配方的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在体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民 范清宇 +6 位作者 马保安 王春梅 吕荣 龙华 吴进 陈烁 周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B组,n=10)、医用骨水泥(C组,n=7)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骨缺损,在植入后第6、12、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第6周,A组中复合材料-骨界面模糊,宿骨发出纤维连续通过界面,编织骨样结构开始向材料内部长入。第12周,A组中血管和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内部生长,产生新骨。第24周,A组中骨缺损已修复,形成骨性连接,材料大部分被新骨替代。B组术后第6周CPC-骨界限清晰,未见新骨向材料内部长入,第24周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出现。C组材料直至第24周尚未与宿骨形成任何连接。A组材料在成骨细胞活性、血管化程度和新骨生长速度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将DBM质量比为0.2的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内可以促进细胞、血管、新骨的长入,且易降解及被自体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脱钙骨基质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超微结构 骨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治疗中CPC填充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计超 苏汝堃 +1 位作者 潘滔 李佛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增加椎体强度、解除疼痛,在脊柱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已证实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作为骨填充物是种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高的替代材料。但单纯CPC作骨填充物仍不理想,文章从现阶段磷酸钙骨水泥的...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增加椎体强度、解除疼痛,在脊柱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已证实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作为骨填充物是种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高的替代材料。但单纯CPC作骨填充物仍不理想,文章从现阶段磷酸钙骨水泥的临床应用出发,总结分析出磷酸钙骨水泥的常用方式及最新的改性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磷酸钙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有杜仲叶提取物CPC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靖宏 陈虹 +1 位作者 李万红 林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利用杜仲对成骨的有利作用,采用浸提法将杜仲叶水溶性提取物载入到磷酸钙骨水泥(CPC)中,旨在通过CPC协同形成高效骨修复材料。用XRD和FTIR检测了其理化特性,同时也测量含杜仲叶提取物CPC的抗压强度、水中溶解度和pH值。实验结果显... 本文利用杜仲对成骨的有利作用,采用浸提法将杜仲叶水溶性提取物载入到磷酸钙骨水泥(CPC)中,旨在通过CPC协同形成高效骨修复材料。用XRD和FTIR检测了其理化特性,同时也测量含杜仲叶提取物CPC的抗压强度、水中溶解度和pH值。实验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载入对CPC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和pH值变化、相组成均无明显影响,这些反映了杜仲叶提取物的载入对CPC的理化特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骨水泥 杜仲叶提取物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CPC/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楷忠 王宸 沈伟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清洁大鼠10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96只,对照组1...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清洁大鼠10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96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行双能X线骨扫描确定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形成。然后将实验组96只大鼠制作右侧股骨远端松质骨骨折,将上述动物随机分成3组,每组32只(1)克氏针组,从髁间窝穿入直径1mm克氏针固定;(2)CPC组,将CPC从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3)CPC-BMP组,将CPC与rhBMP-2复合材料用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术后第2、4、6、8wk三组各取8只动物处死,取手术侧股骨远端标本行压缩实验。结果在上述4个时间点,CPC-BMP组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及CPC组增高(P<0.05);第2周CPC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增高(P<0.05)。结论(1)局部注射CPC-BMP复合材料可以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后的强度;(2)CPC局部应用可以对骨折起到即时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质疏松症 骨折愈合 磷酸钙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液-CPC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文茹 赵红艳 李延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研究胎盘组织液-CPC(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方法:在W istar大白鼠切牙远中牙槽骨处做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胎盘组织液-CPC复合物为实验组、生理盐水-CPC复合物为阳性对照组和缺损区不加任何物质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研究胎盘组织液-CPC(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方法:在W istar大白鼠切牙远中牙槽骨处做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胎盘组织液-CPC复合物为实验组、生理盐水-CPC复合物为阳性对照组和缺损区不加任何物质为空白对照组。同等条件饲养下,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分析。结果:经组织学观察与分析,术后2、4、8周实验组的成骨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它们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胎盘组织液-CPC复合体能够积极地促进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液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膜内化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配方的CPC/DBM/rhBMP-2复合材料修复兔大段长骨缺损的长期观察
17
作者 任民 任玉 +3 位作者 甄平 周勇 杨彤涛 范清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植入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长期X线变化和组织学特征。方法预制兔DBM,将其与rhBMP-2充分混匀,真空下形成DBM/rhBMP-2复合物,后者与CPC按质量比2∶8(DBM∶...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植入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长期X线变化和组织学特征。方法预制兔DBM,将其与rhBMP-2充分混匀,真空下形成DBM/rhBMP-2复合物,后者与CPC按质量比2∶8(DBM∶CPC)的比例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其中含rhBMP-2的量约1.2mg/cm3。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制作15mm桡骨缺损模型,A组旷置骨缺损,B组植入CPC,C组植入复合材料。于术后6、12、24、36周追踪X线摄片,第36周全部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摄片显示:A组术后各期骨缺损均未修复,最终骨断端萎缩。B组术后各期骨痂均稀少,CPC材料外形、密度无明显变化。C组术后6周复合材料周围形成少量骨痂,材料-骨界面模糊,材料边缘不规则、密度减低、体积缩小;第12周骨痂生长丰富,材料-骨界面消失,材料失去原有外形,轮廓变小;第24周骨痂连续通过骨缺损,桡骨一侧已形成连续的骨质,材料大部分被吸收,髓腔部分再通;术后36周桡骨缺损区两侧均形成连续的骨皮质,且髓腔完全再通,外形恢复满意。术后第36周组织学观察见A组骨缺损为瘢痕样软组织所填充;B组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和纤维组织出现;C组骨缺损已修复,材料残留少部分未被吸收,大部分被新骨替代。结论优化配方的复合材料能够较好地修复兔大段桡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粘合剂 骨基质 脱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缺损 骨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骨水泥(PMMA/CPC)与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美超 张红军 +4 位作者 张中卒 徐海涛 屈一鸣 廖娟 邵高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5-662,共8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采用混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1∶1]与单独采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采用混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1∶1]与单独采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8月在我科行PVP手术满2年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9例,其中36例填充物为混合骨水泥(混合组),33例填充物为PMMA(PM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并发症(临近椎体骨折和骨水泥渗漏)以及放射学指标(椎体矢状指数和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期随访未出现严重的后凸畸形。混合组和PMMA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椎体分布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混合组低于PMMA组(11.1%vs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混合组的渗漏多于PMMA组(27.8%vs 1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同时,随访CT发现混合填充物在椎体中有部分被骨组织吸收替代。结论 PVP采用混合骨水泥治疗OVCF安全有效,且混合骨水泥在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水泥 磷酸钙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固化中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对细胞的保护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芳芳 乔朋艳 +3 位作者 董利民 刘玉华 徐韬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浆料固化过程中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ouse preosteoblastic cell line,MC3T3-E1)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包封MC3T3-E1细胞的海藻...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浆料固化过程中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ouse preosteoblastic cell line,MC3T3-E1)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包封MC3T3-E1细胞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与CPC浆料和固化块复合培养2 d,CCK-8检测MC3T3-E1细胞活性,钙黄绿素-AM(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溶液分别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比较CPC浆料和CPC固化块、CPC固化后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不同换液时间对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CPC浆料组和固化块组的光密度值无显著差异(1 d:P=0.827;2 d:P=0.965),荧光图片见两组细胞数及形态无明显区别。CPC固化后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不同换液时间对细胞活性有不同影响。结论:在CPC浆料固化过程中,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对MC3T3-E1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CPC浆料固化后可能仍持续影响细胞增殖,这种影响可能主要集中在固化后24 h内。CPC浆料固化后1 d内每6 h换液,有利于细胞的活性;2 d内每6 h换液可能对细胞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黏合剂 磷酸钙类 微球体 海藻酸钙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磊 刘畅 +3 位作者 韩晓谦 周倜 何盼 吴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2-755,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PLGA/CPC)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评价其物理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方法:通过调整高分子量、低分子量PLGA以及CPC这3种组分的比例将实验分为3组,采用冷冻干燥溶剂挥发技术合成复合... 目的:制备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PLGA/CPC)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评价其物理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方法:通过调整高分子量、低分子量PLGA以及CPC这3种组分的比例将实验分为3组,采用冷冻干燥溶剂挥发技术合成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模拟体液中pH值变化的结果筛选优化配比方案,最后将辛伐他汀载入制备载药复合支架材料,并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药物释放情况。结果:按质量比PLGA/CPC(2∶1)的配比所制备的复合支架材料平均孔径大小约120μm,且各孔之间有微孔相互贯通,8周时的pH值可稳定在6.5左右,同时该载药支架材料的缓释效果明显,体外药物释放达48d以上。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材料,能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可应用于剩余牙槽嵴骨吸收修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磷酸钙骨水泥 辛伐他汀 剩余牙槽嵴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