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Placenta Previa Complicated with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Liang-kun Ma Na Han +2 位作者 Jian-qiu Yang Xu-ming Bian Jun-tao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placenta previa complicated with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complicated with a previous c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placenta previa complicated with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complicated with a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RCS group) admitted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during a period from 2003 to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243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without a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FCS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mean age (28.9±3.6 vs. 28.1±4.5 years) and the average gravidity (2.35±1.48 vs. 2.21±1.53) between RCS group and FCS group (all P>0.05). The RCS group had more preterm births (24.1% vs. 13.2%), complete placenta previa (55.2% vs. 4.9%), placenta accreta (34.5% vs. 2.5%), more blood loss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1412±602 vs. 648±265 mL), blood transfusion (51.7% vs. 4.9%),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13.8% vs. 2.1%), and obstetric hysterectomy (13.8% vs. 0.8%) than the FCS group (all P<0.05). The preterm infant rate (30.0% vs. 13.0%), neonatal asphyxia rate (10.0% vs. 4.9%),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6.7% vs. 0.4%) of the RC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CS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s More patients had complete placenta previa and placenta accreta,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ansfusion, uterine packing, obstetric hysterectomy, and perinatal morbidity in the placenta previa patients with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The patient should be informed of the risk and unnecessary first cesarean sections should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nta previa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perinatal com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mortem caesarean section: A case report of an out-of-hospital arrest pregnant woman
2
作者 Chung-yan Lee Shu-wing Ku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Dear editor, In July 2015, a 39-year-old gravida 2, para 0 lady at 35 weeks' gestation was found collapsed at home and sent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by ambulance. She had a background of chronic hypertensio... Dear editor, In July 2015, a 39-year-old gravida 2, para 0 lady at 35 weeks' gestation was found collapsed at home and sent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by ambulance. She had a background of chronic hypertension on anti- hypertensives and aspirin, but repeatedly refused in- patient treatment for her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She had received pre-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for 17 minutes en route to the 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mortem caesarean section A case report of anout-of-hospital arrest pregnant wo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术与宫腔内水囊压迫结合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芳 董媛媛 +2 位作者 仝玉珠 高晓琼 白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4-56,92,共4页
目的:探讨B-Lynch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48)与研究组(n=52)。常规组... 目的:探讨B-Lynch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48)与研究组(n=52)。常规组采用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研究组再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B-Lynch术。比较两组止血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2 h、24 h阴道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前与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应激反应指标(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明显较常规组高,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常规组少,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止血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术后24 h,两组APTT、PT、TT均缩短,研究组短于常规组,血清ALD、E、NE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B-Lynch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可改善凝血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止血有效率,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nch术 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 剖宫产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PCIA中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红梅 宋雪 樊勇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2月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PCIA镇痛用药方案为舒...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2月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PCIA镇痛用药方案为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布托啡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司氯胺酮。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镇痛补救率及术后2、6、12、24、48 h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变化;记录开始泵注时、泵注20 min时、泵注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于术后3、5、7 d评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并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初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镇痛补救率更低(P<0.05,P<0.01)。2组NR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术后2、6、12、24 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MAP、HR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2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5、7 d EP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9/80)]与对照组[8.75%(7/8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PCIA中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促使产妇术后快速恢复,改善抑郁情绪,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高龄产妇 剖宫产 静脉自控镇痛 平均动脉压 疼痛程度 抑郁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徐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子宫动脉结扎...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实施Bakri球囊填塞术。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凝血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前,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TGF-23)、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IB、PT、TGF-23、CPR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止血,减少患者出血量,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ri球囊填塞术 剖宫产 前置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周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5±13.05)ml少于对照组的(85.35±14.00)ml,手术时间(1.02±0.54)h、住院时间(4.95±2.05)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5±3.80)d短于对照组的(1.65±0.68)h、(7.50±2.15)d、(27.05±5.85)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2例、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5例、大出血3例、下腹痛2例、低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1/36)。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17<0.05)。结论临床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的不适感减轻,且术后血清中β-HCG恢复正常水平较快,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泌乳量的影响
7
作者 任文倩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两组连...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两组连续干预7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汁量、血清泌乳素水平、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P<0.05);两组乳汁量增加(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能提高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不足 中药熏蒸 穴位按摩 剖宫产 血清催乳素 泌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对剖宫产术母婴结局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8
作者 吴惠言 李集源 +3 位作者 陈添辉 梁颖心 李曙佳 张奕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14-1321,共8页
目的探讨与传统间断无创袖带动脉压监测(NCAP)相比,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CNAP)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024年1~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开展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手... 目的探讨与传统间断无创袖带动脉压监测(NCAP)相比,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CNAP)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024年1~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开展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入选284例产妇,随机分机两组,142例/组,由于体动、寒战或其他原因14例产妇被剔除研究,最终NCAP组139例、CNAP组131例产妇进行分析。NCAP组:手术过程中使用间断袖带监测血压,每隔3 min测量1次血压;CNAP组:使用CNAP连续监测血压。当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80%或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Hg,立即通过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6~10μg纠正低血压,并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适时重复给药。记录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产妇不良反应、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和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结果与NCAP组相比,CNAP组能更早发现低血压(P=0.008),低血压检出率更高(P=0.024);因CNAP组能更早更频繁地发现低血压,并及时阻止血压进一步下降,产妇严重低血压发生率更低(P=0.005),需要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中位剂量(P=0.014)和使用频率(P=0.012)更高。在麻醉后4~28 min内,CNAP组的收缩压始终高于NCAP组(P<0.05);CNAP组在麻醉后的多个时间点(第7、10、13、16、19、22、25分钟)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NCAP组(P<0.05);与NCAP组相比,CNAP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17);胎儿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脐动脉阻力指数、脐动脉搏动指数均较麻醉前升高,且麻醉后3 min NCAP组比CNAP组升高更明显(P<0.001),而对于平均动脉压低于60 mmHg的产妇,NCAP组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低于CNAP组(P=0.026);麻醉后6 min的胎儿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脐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BE、PaO_(2)和PaCO_(2)等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AP能通过提供产妇的实时血压情况,有效提高麻醉医生对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快速识别及应对能力,减少术中产妇低血压发生,提高手术安全及舒适性,降低新生儿酸中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低血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配合剖宫产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李树云 刘玉霞 李焕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73-29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IABO)配合剖宫产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并胎盘植入(P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PPP并AP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剖...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IABO)配合剖宫产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并胎盘植入(P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PPP并AP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60例)在剖宫产的基础上接受IABO,对比手术指标、产妇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手术出血量和手术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入重症监护、子宫切除、产褥感染以及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O配合剖宫产术可有效降低PPP并胎盘植入产妇在剖宫产中的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改善产妇结局的同时还可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胎盘植入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最佳麻醉方式选择
10
作者 郎秀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比较三组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入室至切皮时间及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结果C组围麻醉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围麻醉期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入室至切皮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分别为(8.2±1.6)、(5.3±0.7)min,均短于A组的(15.7±2.6)、(12.2±2.5)min和B组的(15.6±2.7)、(11.5±2.3)min(P<0.05)。C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8±1.4)、(8.6±0.4)、(9.1±0.7)分,均显著高于A组的(7.0±0.7)、(7.4±0.6)、(8.0±0.5)分和B组的(7.1±0.8)、(7.5±0.6)、(8.1±0.5)分(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分娩失败中转剖宫产者,具有并发症少,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风险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分娩失败 中转 剖宫产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莉 范造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56-3559,共4页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于手术后12、24、48 h,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能够减轻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 宫腔镜 病灶清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在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2
作者 孙瑞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在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拟于包钢第三职工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全身麻醉,对照...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在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拟于包钢第三职工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组给予七氟烷。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开始、手术切口开始、手术结束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开始时,两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高于术前,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低于术前,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在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七氟烷麻醉诱导迅速,停药后苏醒较快;右美托咪定则能够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临床可综合判断实际需求及产妇麻醉适应情况选择麻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剖宫产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
13
作者 武琳 舒伟安 周文琳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产妇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产妇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输...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产妇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产妇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质量、各时点镇静Ramsay评分、血液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两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到最高麻醉平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10 min、20 min及术后24 h,观察组镇静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各时点两组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前两组产妇心率(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10 min、术后24h观察组H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h两组血清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麻醉前(均P<0.05)。术后1 h观察组血清Cor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剖宫产的子痫前期产妇行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可提高麻醉及镇静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有助于产妇顺利度过围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硬麻醉 子痫前期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杨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结果:术后,两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5 h,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促进产后恢复,缓解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人性化护理 剖宫产 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减轻剖宫产产妇疼痛程度、抑郁情绪中的价值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李继成 李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97-99,共3页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在减轻剖宫产产妇疼痛程度、抑郁情绪中的价值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筛选300例样本,依照随机法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对照组150例患者不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应激反应、抑郁状态、母婴...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在减轻剖宫产产妇疼痛程度、抑郁情绪中的价值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筛选300例样本,依照随机法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对照组150例患者不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应激反应、抑郁状态、母婴并发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疼痛度、应激反应、抑郁状态均差异甚微(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度评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产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应激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术后应激 产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子宫动脉栓塞辅助治疗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李富永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诊断剖...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磁共振检查影像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6例受试者确诊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50例,32例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1类型,18例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2类型,6例为宫内怀孕。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为89.29%(50/56),灵敏度为96.00%(48/50),特异度为33.33%(2/6),阳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阴性预测值为50.00%(2/4)。有38例患者磁共振表现为单纯型妊娠囊型,子宫切口内嵌入妊娠囊下端组织,可见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且边界清晰度高的长T1WI、长T2WI信号。有12例表现为混杂包块型妊娠囊,子宫切口内嵌入妊娠囊下端组织,且呈现不规则形状长T1WI、高低T2WI信号。结论: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有利于鉴别疾病类型,为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提供依据,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方式对早发型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及情绪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莹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早发型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早发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剖宫产,60例)和观察组(阴道分娩,60例)。分析比...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早发型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早发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剖宫产,60例)和观察组(阴道分娩,6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围产儿不良结局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EP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分娩方式对早发型胎膜早破围产儿影响较小,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在患者身体条件适宜时可鼓励其优先选择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胎膜早破 剖宫产 阴道分娩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剖宫产术后疤痕修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邱露 苏勋 邹亭亭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58-1460,1503,共4页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点阵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剖宫产术后疤痕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技...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点阵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剖宫产术后疤痕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治疗时长均为9 m。采用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测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疤痕修复[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疤痕修复VSS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联合使用二氧化碳点阵技术与A型肉毒毒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点阵技术 A型肉毒毒素 剖宫产 疤痕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型的诊断
19
作者 车富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806-2808,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由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分型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由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分型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检查,并以临床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分型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一致性及准确度。结果:CSP患者中Ⅰ型22例,Ⅱ型37例,Ⅲ型19例。经腹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696,P<0.05);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9,P<0.05);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强(Kappa=0.919,P<0.05);二者联合检查诊断CSP分型的准确度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的一致性更强,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经腹超声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73
20
作者 吕建萍 张帆 +1 位作者 方玟 汪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三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按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均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仪器护理,观察组A同时结合乳房湿热敷综合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术后第24、48、72h的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平均泌乳始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或P<0.01);术后24、48、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术后72h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和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乳汁分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促进了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康复治疗仪 乳房按摩 泌乳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