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滑石基复合氧化物Ce@MgAl-LDH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1
作者 黄兆城 刘斌 +1 位作者 冯泽桐 郭玉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3-1198,共6页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组织形貌与显微结构,同时探究了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表明,Ce可进入Mg-Al水滑石层板;焙烧后得到三元复合氧化物,经还原后仍能保持层状结构;当PMS用量为60 mg,催化剂用量为16 mg,罗丹明B浓度为3 mg/L,最佳降解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三元复合氧化物 罗丹明B 过硫酸盐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g-Al类水滑石衍生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氨分解性能
2
作者 连敏丽 苏佳欣 +5 位作者 黄鸿杨 嵇玉寅 邓海帆 张彤 陈崇启 李达林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氨分解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现场制氢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出廉价、高性能的催化剂。本研究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系列Ni_(x)Mg_(75–x)Al_(25)类水滑石化合物(HTlc)作为前驱体,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制备负载型高分散Ni/Mg(Al)O催化剂并用于氨分解制... 氨分解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现场制氢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出廉价、高性能的催化剂。本研究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系列Ni_(x)Mg_(75–x)Al_(25)类水滑石化合物(HTlc)作为前驱体,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制备负载型高分散Ni/Mg(Al)O催化剂并用于氨分解制氢,采用不同研究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i含量和氨还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HTlc前驱体经过焙烧分解形成Mg(Ni,Al)O固溶体,Ni物种与载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经750℃氨还原得到高分散Ni金属纳米颗粒,其平均晶粒尺寸为5.9~7.7 nm。质谱分析表明,氨还原过程中无氮氧化物(NOx)生成,同时750℃氨还原与氢还原催化剂的活性相当,说明氨是一种合适的还原气。催化剂活性随着Ni含量和还原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750℃氨还原Ni_(20)Mg_(55)Al_(25)催化剂在30000 m L·g^(–1)cat·h^(–1)、600℃下的氨转化率为98%,且在100 h反应过程中转化率保持不变,Ni金属无明显烧结现象,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氨分解 镍催化剂 类水滑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LDHs结构调控及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淑媛 赵东民 +2 位作者 尹玲玲 高志华 黄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为解决Cu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过程中的Cu物种分散度较低等问题,分别采用4种插层方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和返混沉淀法)对[Cu(EDTA)]^(2-)插层ZnAl类水滑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调控。通过XRD、N_(2)物理吸/脱附、TEM... 为解决Cu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过程中的Cu物种分散度较低等问题,分别采用4种插层方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和返混沉淀法)对[Cu(EDTA)]^(2-)插层ZnAl类水滑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调控。通过XRD、N_(2)物理吸/脱附、TEM、H_(2)-TPR和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加氢制取低碳醇的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插层方法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的Cu分散度、Cu比表面积和氧空位相对含量等,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采用焙烧复原法制备的催化剂Cu分散度最高,Cu比表面积最大,氧空位相对含量最多,且Cu物种与层板上的ZnO相互作用较强,其在反应条件为温度280℃、压力4.0 MPa、反应空速2000 h^(-1)和V(H_(2)):V(CO)=1:1时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总醇时空收率高达17468.7 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EDTA)]^(2-) 类水滑石 分散度 合成气 低碳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gAl三元类水滑石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鲜梅 刘洁翔 +2 位作者 安霞 武正簧 王志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0-623,共4页
在Ni(NO3)2 Mg(NO3)2 Al(NO3)3 NaOH体系中,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NiMgAl三元类水滑石的合成规律。考察了pH值、Ni Mg Al比、沉淀生成温度及水热处理条件对合成NiMgAl HTLcs的影响,借助XRD、ICP、FT I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 在Ni(NO3)2 Mg(NO3)2 Al(NO3)3 NaOH体系中,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NiMgAl三元类水滑石的合成规律。考察了pH值、Ni Mg Al比、沉淀生成温度及水热处理条件对合成NiMgAl HTLcs的影响,借助XRD、ICP、FT I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NiMgAl HTLcs的适宜pH范围为5 5~7 0,Ni Mg=2 0~4 0,水热处理条件为100℃,7h。通过对合成物热行为研究表明,NiMgAl HTLcs结构开始破坏温度为300℃,经焙烧后可得Ni元素高度分散的复合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gAl化合物 三元类水滑石 阴离子黏土 层状化合物 共沉淀法 复合氢氧化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Cd_xMg_(6-x)Al_2(OH)_(16)]^(2+)[S·2 被引量:13
5
作者 包玉敏 李连生 +4 位作者 马淑杰 熊德成 傅戈妍 冯守华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类水滑石[Cd_xMg_(6-x)Al_2(OH)_(16)]^(2+)[S·2H_2O]^(2-),探讨了pH值、投入Cd^(2+)离子的量以及硫化时间等条件对合成的影响,并用XRD、FT-IR、DT...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类水滑石[Cd_xMg_(6-x)Al_2(OH)_(16)]^(2+)[S·2H_2O]^(2-),探讨了pH值、投入Cd^(2+)离子的量以及硫化时间等条件对合成的影响,并用XRD、FT-IR、DTA-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找出了合成层间嵌入S^(2-)离子的含Cd类水滑石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合成 硫化时间 镉离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Mg-Al型类水滑石纳米颗粒制备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7
6
作者 姜鹏 侯万国 +2 位作者 韩书华 胡季帆 李冬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锌镁铝类水滑石 ( Zn-Mg-Al-HTlc)颗粒 ,考察了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粒子形貌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等 .结果表明 ,Zn-Mg-Al-HTlc样品中的 n( Zn) /n( Zn+Mg+Al)比原料配比低 ,而 n( Mg) /n( Zn+Mg+Al)基本无... 采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锌镁铝类水滑石 ( Zn-Mg-Al-HTlc)颗粒 ,考察了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粒子形貌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等 .结果表明 ,Zn-Mg-Al-HTlc样品中的 n( Zn) /n( Zn+Mg+Al)比原料配比低 ,而 n( Mg) /n( Zn+Mg+Al)基本无变化 .n( Al) /n( Zn+Mg+Al) ( x)在 0 .2 2~ 0 .4 0范围内是纯类水滑石相 ,超出此范围时出现异相 ;x<0 .2 2时出现 Zn O相 ;x>0 .4 0时出现 Al( OH) 3相 .所制备的 Zn-Mg-Al-HTlc颗粒的晶胞参数 a=0 .2 7~ 0 .32 nm,c=2 .2 7~ 2 .4 2 nm,层间距在 0 .75~ 0 .81 nm之间 ,层间通道的高度约 0 .30 nm.样品颗粒均为较规则的六边形片状粒子 . XRD-Scherrer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粒子的平均晶粒度在 30~ 4 5 nm之间 . TEM结果表明 ,平均颗粒度随 x的值趋于减小 ,x<0 .33时平均颗粒度基本小于1 0 0 nm.x值相近 ,Zn含量增加 ,平均颗粒度有增大趋势 ;n( Zn) /n( Al)相近 ,Mg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g-Al型类水滑石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共沉淀 超细颗粒 溶胶 纳米颗粒 制备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Al类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鲜梅 刘洁翔 +2 位作者 吴旭 杜亚丽 王志忠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40,共4页
用盐-碱制备法合成了CuMgAl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探讨了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成过程的影响,筛选出合成HTLs的适宜条件,并对HTLcs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制备HTLcs主要取决于pH值,同时由于Cu2+的姜-... 用盐-碱制备法合成了CuMgAl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探讨了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成过程的影响,筛选出合成HTLs的适宜条件,并对HTLcs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制备HTLcs主要取决于pH值,同时由于Cu2+的姜-太勒效应,合成结构单一的CuMgAl类水滑石要求原料配比中n(Cu):n(Mg)不得超过1.0,CuMgAl-HTLcs热稳定性较差,300℃焙烧2h结构破坏,600℃开始烧结,在300~500℃之间,随焙烧温度提高所得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增大,最高可达200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化合物 铜镁铝化合物 阴离子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类层柱材料中层柱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继广 郭军 +4 位作者 孙铁 吕慧娟 毛丽秋 蒋大振 闵恩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329-1333,共5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组成的类水滑石层状化合物和杂多酸,据此制备了一系列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用IR光谱、DTA等方法研究了此类层柱材料中层与柱的相互作用,发现类水滑石层状化合物中的M3+离子的种类和具有Keggin结构的杂... 合成了具有不同组成的类水滑石层状化合物和杂多酸,据此制备了一系列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用IR光谱、DTA等方法研究了此类层柱材料中层与柱的相互作用,发现类水滑石层状化合物中的M3+离子的种类和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的组成元素,无论处于四面体中、还是位于八面体中,对层柱的相互作用皆有明显影响。此外,这种相互作用还导致杂多阴离子中四面体和八面体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阴离子 柱撑水滑石 层柱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的CO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学中 刘玉敏 吴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6,共7页
研究了以含Co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经焙烧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催化还原NO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这样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由传统方法制备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反应分步进行,NO先与CO反应生成N2O和CO2,随着反应... 研究了以含Co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经焙烧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催化还原NO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这样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由传统方法制备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反应分步进行,NO先与CO反应生成N2O和CO2,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最终得到的是N2和CO2,在所考察的催化剂中,反应活性随催化剂中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催化剂中晶格缺陷对活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还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g/Al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上N_2O催化分解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陶炎鑫 於俊杰 +2 位作者 刘长春 郝郑平 张泽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恒定二价与三价阳离子比为3((nCo+nMg)/nAl=3),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Co含量的系列类水滑石前驱物CoxMg3-xAl-HT(x=0,0.5,1,1.5,2,2.5,3),经焙烧得到其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oxMg3-xAlO.采用XRD、BET、TG-DSC和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Co含... 恒定二价与三价阳离子比为3((nCo+nMg)/nAl=3),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Co含量的系列类水滑石前驱物CoxMg3-xAl-HT(x=0,0.5,1,1.5,2,2.5,3),经焙烧得到其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oxMg3-xAlO.采用XRD、BET、TG-DSC和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Co含量对材料前驱物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了系列CoxMg3-xAlO催化剂的催化N2O分解性能;同时探讨了反应条件,如N2O浓度、空速、O2和H2O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前驱物材料均能形成完整的层状水滑石结构;经高温焙烧后形成了以Co-Al尖晶石为主相的复合氧化物,且Co掺杂有助于尖晶石相的生成;Co含量对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表面、可还原性和催化分解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含Co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存在两个还原峰,还原过程为Co3+→Co2+→Co;Mg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随着Co含量增加,催化剂比表面下降,但比表面不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500℃焙烧后的Co2.5Mg0.5AlO催化剂具有较好的N2O催化分解活性;提高前驱物的焙烧温度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下降;N2O浓度、空速及O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而H2O则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类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催化分解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g/Al类水滑石对废水中Cr(VI)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夏盛杰 倪哲明 +1 位作者 潘国祥 王力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MgAl-LDHs,并用XRD与IR表征其结构.测试了CoMgAl-LDHs的焙烧产物(CoMgAl-LDO)在模拟与实际含Cr(VI)废水中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各因素(pH值、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MgAl-LDHs,并用XRD与IR表征其结构.测试了CoMgAl-LDHs的焙烧产物(CoMgAl-LDO)在模拟与实际含Cr(VI)废水中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各因素(pH值、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6,温度为40℃,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oMgAl-LDO对实际制革废水中Cr(VI)的饱和吸附量达15.7 mg/g,废水中残留Cr(VI)浓度为0.2 mg/L,低于工业废水排放的国家标准(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吸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17
12
作者 舒婷 莫婉玲 +1 位作者 熊辉 李光兴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制备并表征了几种不同阳离子组合的类水滑石,研究了它们对尿素与1,2-丙二醇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类水滑石对尿素与1,2-丙二醇的醇解反应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焙烧后类水滑石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类水滑石中二价... 制备并表征了几种不同阳离子组合的类水滑石,研究了它们对尿素与1,2-丙二醇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类水滑石对尿素与1,2-丙二醇的醇解反应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焙烧后类水滑石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类水滑石中二价阳离子和三价阳离子的种类对类水滑石的催化性能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催化剂的酸碱性可能是影响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70℃、1,2-丙二醇与尿素的摩尔比为4、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25%、反应时间为5h时,Zn-A l类水滑石的焙烧产物的催化活性最高,碳酸丙烯酯的收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催化 碳酸丙烯酯 1 2-丙二醇 尿素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禹洪丽 韩彩芸 +3 位作者 李鸿颍 黄缌 邓莲 罗永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6,共8页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类水滑石(HTlc)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类水滑石的多种合成方法,结合XRD、FT-IR、TG-DTA三种典型表征对HTl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进一步阐述,并重点归纳了HTlc在催化、吸附、环保及新型材料等多方面的应用概况,同时也展...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类水滑石(HTlc)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类水滑石的多种合成方法,结合XRD、FT-IR、TG-DTA三种典型表征对HTl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进一步阐述,并重点归纳了HTlc在催化、吸附、环保及新型材料等多方面的应用概况,同时也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合成方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吸附Cr(VI)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国祥 倪哲明 +3 位作者 李丹 方彩萍 王力耕 程晶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对影响ZnAl-LDO吸附Cr(VI)性能的各因素(溶液pH值、温度、搅拌和沉降时间、初始Cr(VI)浓度、Zn/Al比)进行探讨,并考察了材料再生后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是提高ZnAl-LDO吸附Cr(VI)性能的关键点;在最佳吸附条件下,Zn2Al-... 对影响ZnAl-LDO吸附Cr(VI)性能的各因素(溶液pH值、温度、搅拌和沉降时间、初始Cr(VI)浓度、Zn/Al比)进行探讨,并考察了材料再生后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是提高ZnAl-LDO吸附Cr(VI)性能的关键点;在最佳吸附条件下,Zn2Al-LDO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高达73.83mg/g;吸附材料可再生,循环使用3次,吸附性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结构重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LDH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阴离子交换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苏延磊 侯万国 +2 位作者 孙德军 刘尚营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研究的原料配比范围内,产品中n(Mg)∶n(Fe)在2∶1~4∶1范围内,产品具有水滑石层状六方晶系结构.随n(Mg)∶n(Fe)从2∶1增大到4∶1,粒径增大(从37.9nm增大到61.2nm),六方晶格参数a降低(变化范围为0.317~0.310nm),而六方晶格参数c增大(变化范围为2.380~2.412nm),层间距增大(从0.793nm增大到0.804nm),阴离子交换容量增大(从0.52mmol/g增大到1.28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型 LDHS 纳米 层状双氢氧化物 阴离子交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类水滑石层板结构中Al/Mg比与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作银 周宏伟 +1 位作者 张敬畅 曹维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为1∶2和1∶3时,最适宜形成稳定水滑石相,且1∶3比1∶2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Al/Mg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合成Mg-Al类水滑石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洪波 徐冰 +1 位作者 边令喜 高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2-1296,1307,共6页
以Mg(OH)2、Al(OH)3和NaHCO3为起始反应物,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出一次粒子平均晶粒度约20 nm的高结晶度单相纳米晶Mg-Al类水滑石。用XRD、SEM、TEM及EDS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Mg/Al物质的量比随水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洗... 以Mg(OH)2、Al(OH)3和NaHCO3为起始反应物,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出一次粒子平均晶粒度约20 nm的高结晶度单相纳米晶Mg-Al类水滑石。用XRD、SEM、TEM及EDS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Mg/Al物质的量比随水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洗4 h后变化停滞,由不同Mg/Al投料比所制备的产物的Mg/Al物质的量比均低于投料比。Mg-Al HTLc晶体形成经历了机械活化和扩散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水滑石 机械化学法 活化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TA技术在类水滑石化合物热分解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杜亚丽 谢鲜梅 +2 位作者 吴旭 胡秋霞 王志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综述了TG-DTA技术在类水滑石化合物热分解过程中的应用。对TG-DTA曲线上的失重台阶数、峰的个数及失重过程所对应的温度范围进行了理论阐述,借助有关原理,对相应类水滑石化学式的推断、热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及热分解机理推断等方... 综述了TG-DTA技术在类水滑石化合物热分解过程中的应用。对TG-DTA曲线上的失重台阶数、峰的个数及失重过程所对应的温度范围进行了理论阐述,借助有关原理,对相应类水滑石化学式的推断、热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及热分解机理推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全面获悉了类水滑石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化合物 热分解 TG—DT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金属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作为前驱体对NO_x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志强 倪哲明 +2 位作者 俞卫华 王力耕 葛忠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多种二元金属类水滑石化合物 ,对其进行了XRD、IR表征 ,并测试了焙烧产物对NOx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的样品都具有典型的水滑石层状结构 ;二元金属类水滑石化合物MAl HTlcs(M =Cu ,Mg ,Zn ,Co ,Ni)对NOx均具有良...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多种二元金属类水滑石化合物 ,对其进行了XRD、IR表征 ,并测试了焙烧产物对NOx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的样品都具有典型的水滑石层状结构 ;二元金属类水滑石化合物MAl HTlcs(M =Cu ,Mg ,Zn ,Co ,Ni)对NOx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其中锌铝型类水滑石 (摩尔比Zn Al=3)对NOx的吸附速率及饱和吸附量最大 ,饱和吸附量为 185 1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前驱体 吸附性能 摩尔比 类水滑石 饱和吸附量 化合物 二元 表征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催化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安霞 谢鲜梅 王志忠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简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基于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特性 ,对水滑石类化合物及以其为前驱体的焙烧产物分别被用作碱催化剂、多酸型催化剂。
关键词 水滑石类化合物 催化应用 焙烧 催化剂 层状结构 碱性 酸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