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衍生物与Ca(Ⅱ)螯合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丁萍 黄可龙 +1 位作者 刘艳飞 李桂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964,共4页
利用吸附体系研究了Ca(Ⅱ)与壳聚糖衍生物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动力学模式函数为1/c=kt,螯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dt=-kc2用13CNMR和广角X射线衍射(WXRD)分析等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 利用吸附体系研究了Ca(Ⅱ)与壳聚糖衍生物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动力学模式函数为1/c=kt,螯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dt=-kc2用13CNMR和广角X射线衍射(WXRD)分析等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壳聚糖衍生物与Ca(Ⅱ)的配位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Ca(Ⅱ)与α-酮戊二酸缩壳聚糖(KCTS)中氨基氮原子配位,与羟胺α-酮戊二酸缩壳聚糖(HKCTS)配位的配位原子为—NH—中的氮原子、羟肟酸中的氧原子及羰基中的氧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衍生物 吸附 螯合反应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Ca(Ⅱ)共存对IRC748树脂吸附四环素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凌晨 刘福强 +1 位作者 韦蒙蒙 仇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4-892,共9页
通过静态pH影响、等温线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Cu(Ⅱ)/Ca(Ⅱ)共存对亚氨基二乙酸树脂IRC748吸附四环素(TC)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泛的pH(2—8)范围内,共存的Cu(Ⅱ)显著促进了IRC748对TC的吸附,而共存的Ca(Ⅱ)会抑制其吸附.TC对Cu(Ⅱ)... 通过静态pH影响、等温线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Cu(Ⅱ)/Ca(Ⅱ)共存对亚氨基二乙酸树脂IRC748吸附四环素(TC)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泛的pH(2—8)范围内,共存的Cu(Ⅱ)显著促进了IRC748对TC的吸附,而共存的Ca(Ⅱ)会抑制其吸附.TC对Cu(Ⅱ)/Ca(Ⅱ)的吸附影响较小.TC吸附在不同体系中均符合Frendlich模型,亲和力参数Kf随共存Cu(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约33%),随共存Ca(Ⅱ)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约15%).不同体系中TC吸附动力学均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含Cu(Ⅱ)体系中TC与Cu(Ⅱ)的吸附进程一致.UV-Vis、FTIR、XPS和Cu(Ⅱ)预负载证明了液相中仅Cu(Ⅱ)与TC发生强烈络合,TC因[Cu-TC]络合物吸附(RouteⅠ)或Cu(Ⅱ)位点的桥联吸附作用(RouteⅡ)在IRC748上得到增强去除;Ca(Ⅱ)会与TC竞争相同的吸附位点(羧基)而降低TC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四环素 亚氨基二乙酸树脂 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水剂对CRTSⅡ型CA砂浆强度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曙光 李悦 +1 位作者 谢冰 王发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82-1487,共6页
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中CA砂浆主要由水泥、沥青乳液和多种外加剂组成,其中减水剂是最重要组分之一.为了探讨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减水剂对CRTSⅡ型CA砂浆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聚羧酸系、木质系磺酸钠和萘系3种减水剂,研究了其品种和... 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中CA砂浆主要由水泥、沥青乳液和多种外加剂组成,其中减水剂是最重要组分之一.为了探讨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减水剂对CRTSⅡ型CA砂浆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聚羧酸系、木质系磺酸钠和萘系3种减水剂,研究了其品种和掺量的变化对CA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SEM观察了其微观型貌特征.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对CA砂浆抗压强度降低作用的影响最小;相同品种的减水剂掺量越大,CA砂浆抗压强度降低越明显,流动性越高.SEM微观分析表明,强度性能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减水剂造成了CA砂浆的孔洞数量、孔径、孔洞连通情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剂 CRTSca砂浆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人胶原蛋白与Ca(Ⅱ)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园园 刘学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制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应用于人体的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类人胶原蛋白(HLC)分子与无机金属Ca(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Ca(Ⅱ)离子的浓度为1.0×10-5—1.0×10... 为了制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应用于人体的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类人胶原蛋白(HLC)分子与无机金属Ca(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Ca(Ⅱ)离子的浓度为1.0×10-5—1.0×10-4mol/L。实验结果表明:无机Ca(Ⅱ)离子能够猝灭类人胶原蛋白分子的内源荧光,并形成HLC-Ca(Ⅱ)复合物;依据Stern-Volmer方程可知在类人胶原蛋白与Ca(Ⅱ)的结合过程中,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这2种猝灭机制同时存在;类人胶原蛋白分子与Ca(Ⅱ)离子以摩尔比1∶1形成蛋白-金属螯合物;根据273 K和298 K时Ca(Ⅱ)与HLC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以及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可确定二者间的结合是自发反应过程,其中疏水作用力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研究为类人胶原蛋白-Ca(Ⅱ)复合物的大规模制备和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胶原蛋白 ca(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海泡石吸附低浓度Ni(Ⅱ)-CA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洪涛 戴文灿 +1 位作者 潘婷 朱翼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0-2414,共5页
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柠檬酸络合镍(Ni(Ⅱ)-CA)废水,考察了初始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柠檬酸镍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其分析。结果表明,Ni(Ⅱ)-CA浓度为5 mg/L... 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柠檬酸络合镍(Ni(Ⅱ)-CA)废水,考察了初始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柠檬酸镍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其分析。结果表明,Ni(Ⅱ)-CA浓度为5 mg/L,加入12 g/L吸附剂,pH为6时,室温下反应40 min左右达到平衡,改性海泡石对柠檬酸镍的去除率与吸附量分别为96. 24%和0. 401 mg/g。经过改性后的海泡石吸附能力有较大提高,最大吸附量从0. 619 mg/g提升至1. 116 mg/g,提高了8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海泡石和改性海泡石对柠檬酸镍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吸附 柠檬酸镍 氨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兆强 陈曦 +1 位作者 陈兰英 刘力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84-288,共5页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ATP酶 基因转录 心肌 肌浆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fos蛋白表达及Ca^(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召敏 杨运海 +1 位作者 付琴 向继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8-839,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 环孢素A ca^2+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对Ang-Ⅱ刺激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校天 杨书良 +2 位作者 王军民 段海凤 王天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研究水蛭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水蛭6d;肝纤维化模型... 目的研究水蛭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水蛭6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0.9%氯化钠溶液6d;正常大鼠水蛭组(8只)仅皮下注射等量的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灌服水蛭6d;正常对照组(8只)仅皮下注射等量的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灌服0.9%氯化钠溶液6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10%血清培养HSCs24h并负载好Fluo-3/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HSCs[Ca2+]i。结果(1)经正常大鼠水蛭组及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大鼠血清预处理的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两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经正常大鼠水蛭组及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大鼠血清预处理HSCs后加入Ang-Ⅱ(1.1×10-7mol/L),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水蛭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水蛭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胞浆游离钙 血管肾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Ng、PKC、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娜 刘洪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神经颗粒素(Ng)、蛋白激酶C(PKC)、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24h实验组、48h实验组和72h实验组,每组再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神经颗粒素(Ng)、蛋白激酶C(PKC)、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24h实验组、48h实验组和72h实验组,每组再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C组)。利用睡眠剥夺箱建立大鼠SD模型,Trizol一步法提取海马和前额皮层总RNA,用SYBR A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测定Ng、PKC和CaMKⅡ mRNA水平。结果:(1)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在睡眠剥夺24h、48h和72h后,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PKC和CaMKⅡ mRNA水平在睡眠剥夺48h和72h后显著降低(P<0.05);(2)在睡眠剥夺24h和48h后,大鼠前额皮层Ng、PKC和CaMKⅡ 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在睡眠剥夺72h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以使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Ng、PKC和CaMKⅡ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降低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睡眠剥夺损害认知功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神经颗粒素 蛋白激酶C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洪亮 刘乃国 +4 位作者 苗双 倪娜 郑静 王楠 李新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Ⅰ、模型组Ⅰ、给药组Ⅰ,每组20只)和治疗组(对照组Ⅱ、模型组Ⅱ、给药组Ⅱ,每组30只)。对照组Ⅰ/Ⅱ行气管暴露手术,气管内给以200μL/只的无菌等渗盐水,并分别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00μL/只);模型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溶剂(0.1%乙醇和99.9%的丙二醇,1μL/g体重);给药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1,25-(OH)_2D_3(2μg/kg体重)。大鼠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建立IPF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进行预防和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用Fluo-3AM荧光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T-PCR方法检测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浓度以及PI3K、AKT、mTOR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与相应对照组Ⅰ/Ⅱ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组Ⅰ/Ⅱ与模型组Ⅰ/Ⅱ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Ca^(2+)浓度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598 8、r=0.623 0、r=0.6603,P<0.01;r=0.7012、r=0.6323、r=0.7403,P<0.01)。结论 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5-(OH)_2D_3可以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的浓度,抑制PI3K-AKT-mTOR通路,进而抑制IP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SD大鼠 肺纤维化 肺泡II型上皮细胞 ca^2+浓度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坐骨神经结扎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CaMKⅡ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娟 张逢源 +4 位作者 许红霞 王娅娜 朱佳佳 顿铃露 余建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9-1724,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CI)机械缩足反射法观察OMT的镇痛作用,并分析其镇痛作用与Ca MKII受体的关系。结果 1给小鼠腹腔注射160、80 mg·kg^(-1)OMT可明显延...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CI)机械缩足反射法观察OMT的镇痛作用,并分析其镇痛作用与Ca MKII受体的关系。结果 1给小鼠腹腔注射160、80 mg·kg^(-1)OMT可明显延长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期(P<0.05)。2给小鼠腹腔注射160、80、40 mg·kg^(-1)OMT可明显降低小鼠的冷缩足反射次数(P<0.05)。3 OMT能够跟CaMKⅡ拮抗剂KN-93和AIP发挥协同作用。4模型组小鼠的pCaMKⅡ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OMT(160 mg·kg~(^(-1)))组可明显降低p CaMKⅡ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OM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CaMK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结扎 镇痛作用 caMK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法研究细胞间液中Gd(Ⅲ)对Ca(Ⅱ)物种的影响
12
作者 王进平 张海元 牛春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以自由 Ca( )离子 ( 71 .0 % ) ,[Ca( HCO3) ]( 9.5 % )和 [Ca( Lac) ]( 6.0 % )等物种存在 .随着 Gd( )浓度的提高 ,Gd( )主要与 Ca( )竞争磷酸根及碳酸根 ,并有竞争生物小分子配体趋势 ,从而导致 Ca( )物种随 G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液 Gd(Ⅲ) ca() 数学模型法 人工神经网络 钙离子 稀土 钆离子 代谢 生物效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与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在心肌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儒佳 曹雯雯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9-1633,共5页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其循环过程就像调控分子的开关一样,参与众多生理活动。负责这一修饰调节的是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报道显示人类染色体编码多达500个蛋白激酶,这些蛋白激酶满足人类高...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其循环过程就像调控分子的开关一样,参与众多生理活动。负责这一修饰调节的是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报道显示人类染色体编码多达500个蛋白激酶,这些蛋白激酶满足人类高度多样性与差异性调控蛋白磷酸化作用,而有趣的是人类编码的蛋白磷酸酶却仅仅约为150个,其中约有40个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调控异常在心肌病中起关键作用。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是一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研究显示PP1在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作为Ca2+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肥厚心肌胞内钙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肌病。该文就PP1与CaMKⅡ的功能和心肌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心肌疾病 心脏病 磷酸化 去磷酸化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咯啉与1-萘甲酸配体共同构筑的多核Ca(Ⅱ)、双核Mn(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婷英 郭丹 +5 位作者 胡宇琼 易思佳 谷淑琪 贺霞 朱小明 张复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设计、合成了2种配合物:[Ca(Phen)(Nap)_(2)]_(n)(1)和[Mn_(2)(Phen)_(2)(Nap)_(4)(H_(2)O)](2)(Phen=菲咯啉,HNap=1-萘甲酸)。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 设计、合成了2种配合物:[Ca(Phen)(Nap)_(2)]_(n)(1)和[Mn_(2)(Phen)_(2)(Nap)_(4)(H_(2)O)](2)(Phen=菲咯啉,HNap=1-萘甲酸)。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具有很好的镜像关系,且配合物2的斯托克斯位移大于配合物1;配合物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2更优于1;配合物1和2与小牛胸腺DNA以静电作用发生沟面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5.83×10^(3)和6.46×10^(3)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ca()配合物 双核Mn()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作用 体外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簇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对延髓神经元胞内游离Ca^(2+)水平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刘小妮 曹冬青 +4 位作者 张娜娜 陶然 丁滢泂 金惠铭 卢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3-2138,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延髓神经元胞内游离Ca^(2+)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延髓神经元;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培养神经元的特征;给予Ang Ⅱ处理后,用二氢乙... 目的:探讨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延髓神经元胞内游离Ca^(2+)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延髓神经元;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培养神经元的特征;给予Ang Ⅱ处理后,用二氢乙啶荧光探针法测定神经元ROS水平;同时或单独给予Ang Ⅱ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或自由基清除剂TEMPOL后,Fura-2/AM钙瞬变法记录神经元胞内游离Ca^(2+)的水平;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性。结果:原代培养的延髓神经元多数为谷氨酸阳性的神经元;Ang Ⅱ(5μmol/L)可在10 min内显著升高神经元ROS水平(P<0.01);给予Ang Ⅱ处理后延髓神经元胞内Ca^(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apocynin/TEMPOL预处理后,Ang Ⅱ引起的延髓神经元胞内Ca^(2+)的升高则被抑制(P<0.05)。实验浓度的Ang Ⅱ对神经元无毒性作用。结论:ROS介导Ang Ⅱ诱导的延髓神经元胞内Ca^(2+)的升高作用,可能是Ang Ⅱ在中枢诱导氧化应激作用的潜在细胞内信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神经元 活性氧簇 细胞内ca^2+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Ⅱ)-Gd(Ⅲ)四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洋 叶发兵 +1 位作者 朱立红 陈砚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5-812,共8页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Ⅱ)-Gd(Ⅲ)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Ⅱ)-Gd(Ⅲ)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此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发射光谱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23722(10) nm,b=1.24751(10) nm,c=2.24917(19) nm,α=101.251(2)°,β=103.834(2)°,γ=96.391(2)°;V=3.2602(5) nm3,Z=2.配合物呈现亮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配合物 ca()-Gd(Ⅲ)异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内Ca^(2+)和CaMKⅡ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戴佳佳 农耀明 宋治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 arrow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用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培养。取...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 arrow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用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培养。取诱导培养2、3、4周的MSCs为Ⅰ、Ⅱ、Ⅲ组,另取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对照组,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W estern b lot技术检测[Ca2+]i及CaMKⅡ表达水平。结果经荧光探针结合Ca2+后,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发现,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Ca2+]i逐渐增加;诱导培养4周的MSCs内[Ca2+]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0.81±17.64),(100.32±17.10),P>0.05]。各组细胞CaMKⅡ的变化趋势与[Ca2+]i定量分析结果相似,Ⅰ、Ⅱ、Ⅲ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22.45±19.43)、(434.43±16.77)、(680.91±20.61)、(682.69±21.03),Ⅲ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大鼠MSCs在体外诱导培养4周后已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心肌细胞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大鼠 ca^2+ caMK 激光共聚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AS-镉(Ⅱ)平板覆盖法鉴别微生物分泌铁载体对镉的螯合能力
18
作者 关文浩 王奥巍 +3 位作者 房志家 孙力军 刘颖 廖建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3-158,共6页
为了更加直观和稳定地鉴别微生物分泌铁载体螯合镉的能力,采用铬天青S(chrome azurol S,CAS)-铁(Ⅲ)平板培养法确认菌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产铁载体能力,并在CAS-铁(Ⅲ)检测液的工作原理上改良得CAS-镉(Ⅱ)检测液。在CAS-镉(Ⅱ)检测... 为了更加直观和稳定地鉴别微生物分泌铁载体螯合镉的能力,采用铬天青S(chrome azurol S,CAS)-铁(Ⅲ)平板培养法确认菌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产铁载体能力,并在CAS-铁(Ⅲ)检测液的工作原理上改良得CAS-镉(Ⅱ)检测液。在CAS-镉(Ⅱ)检测液基础上分别采用菌上清液检测法、平板法和平板覆盖法尝试鉴别该菌分泌的铁载体是否具备螯合镉的能力。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产铁载体的能力,液体检测法存在干扰因素,平板法则无法检测和培养细菌,唯独平板覆盖法能确保微生物生长,并在处理12 h后的菌落周围观察到明显的镉螯合褪色圈,说明通过CAS-镉(Ⅱ)平板覆盖法能够清晰稳定地鉴别微生物螯合镉的能力。该研究成果佐证了微生物分泌的铁载体对镉的螯合作用,为筛选螯合重金属的微生物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铁载体 caS-镉()检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增加新生鼠脑细胞胞浆Ca^(2+)浓度
19
作者 路新云 马青平 韩济生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本文应用荧光钙测定技术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新生Wistar鼠脑细胞胞浆Ca^(2+)浓度([Ca^(2+)]_i)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在1nmol/L—1μmol/L浓度下可诱导新生鼠脑细胞[Ca^(2+)]_i增加,具量效关系。在无外Ca^(2+)存在对,其... 本文应用荧光钙测定技术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新生Wistar鼠脑细胞胞浆Ca^(2+)浓度([Ca^(2+)]_i)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在1nmol/L—1μmol/L浓度下可诱导新生鼠脑细胞[Ca^(2+)]_i增加,具量效关系。在无外Ca^(2+)存在对,其增加幅度有所减少。上述效应可被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Saralasin所阻断,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上述结果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激活血管紧张素AⅡ受体,增加脑细胞[Ca^(2+)]_i,该效应通过细胞内Ca^(2+)释放和细胞外Ca^(2+)内流两条适径实现,前者的作用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脑细胞 胞浆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Ⅱ)和铜(Ⅱ)吡嗪-2-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美娟 郭铭成 +1 位作者 谷长生 郝晓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1860,共10页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配合物2为一个Cu(Ⅱ)离子与一个配体和一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单核结构之间通过O—H…H、N—H…H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测试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吸收及配合物2非均相类Fenton试剂的催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可见吸收峰均在268 nm,配合物1固态荧光发射峰在414 nm和441 nm及配合物1和2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发射峰均为364 nm。含Cu(Ⅱ)的配合物2对甲基橙(MO)溶液可以达到81.76%的降解率,显示了良好的类Fenton催化性质,表明其是一种潜在的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配合物 Cu()配合物 吡嗪羧酸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