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elioration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 through S-sulfhydration of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1
作者 Dan WU Qing-xun HU +1 位作者 De-qiu ZHU Yi-zhun ZH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6-976,共1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hydrogen sulfide(H_2S) in protecting agains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MKⅡ) u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hydrogen sulfide(H_2S) in protecting agains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MKⅡ) using wild type and CSE knockout mouse models.METHODS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soprenaline(7.5 mg·kg^(-1) per day),once a day for 4 weeks to induce heart failure in male C57BL/6(6-8 weeks old) mice and CSE-/-mice.150 μmol·L^(-1) H_2O_2 was used to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in H9c2 cells.Echocardiograph was used to detect cardiac parameters.H&E stain and Masson stain was to observation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protein expression and activity.The si RNA was used to silence protein expression.HPLC was used to detect H_2S level.Biotin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sulfhydration protein.RESULTS Treatment with S-propyl-L-cysteine(SPRC) or sodium hydrosulfide(Na HS),modulators of blood H_2S levels,attenuated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animals,reduced lipid peroxidation,and preser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The inhibition Ca MKⅡ phosphorylation by SPRC and Na HS as demonstrated using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 corresponded with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se compounds.Interestingly,Ca MKⅡ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elevated in CSE-/-mice as compared to wild type animals and the phosphorylation status of Ca MK Ⅱ appeared to relate to the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Importantly,in wild type mice SPRC was found to promote S-sulfhydration of Ca MKⅡ leading to reduced activity of this protein however,in CSE-/-mice S-sulfhydration was abolished following SPRC treatment.CONCLUSION A novel mechanism depicting a role of S-sulfhydra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Ca MKⅡ is presented.SPRC mediated S-sulfhydration of Ca MKⅡ was found to inhibit Ca MKⅡ activity and to preserve cardiovascular homeo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ulfide MITOCHONDRIA heart failure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 sulfhyd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与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在心肌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儒佳 曹雯雯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9-1633,共5页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其循环过程就像调控分子的开关一样,参与众多生理活动。负责这一修饰调节的是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报道显示人类染色体编码多达500个蛋白激酶,这些蛋白激酶满足人类高...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其循环过程就像调控分子的开关一样,参与众多生理活动。负责这一修饰调节的是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报道显示人类染色体编码多达500个蛋白激酶,这些蛋白激酶满足人类高度多样性与差异性调控蛋白磷酸化作用,而有趣的是人类编码的蛋白磷酸酶却仅仅约为150个,其中约有40个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调控异常在心肌病中起关键作用。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是一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研究显示PP1在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作为Ca2+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肥厚心肌胞内钙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肌病。该文就PP1与CaMKⅡ的功能和心肌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心肌疾病 心脏病 磷酸化 去磷酸化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内Ca^(2+)和CaMKⅡ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戴佳佳 农耀明 宋治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 arrow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用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培养。取...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 arrow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用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培养。取诱导培养2、3、4周的MSCs为Ⅰ、Ⅱ、Ⅲ组,另取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对照组,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W estern b lot技术检测[Ca2+]i及CaMKⅡ表达水平。结果经荧光探针结合Ca2+后,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发现,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Ca2+]i逐渐增加;诱导培养4周的MSCs内[Ca2+]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0.81±17.64),(100.32±17.10),P>0.05]。各组细胞CaMKⅡ的变化趋势与[Ca2+]i定量分析结果相似,Ⅰ、Ⅱ、Ⅲ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22.45±19.43)、(434.43±16.77)、(680.91±20.61)、(682.69±21.03),Ⅲ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大鼠MSCs在体外诱导培养4周后已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心肌细胞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大鼠 Ca^2+ CaMK 激光共聚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介导抑制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的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兵 何国祥 +3 位作者 李德 刘建平 姜大春 黎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pAdCMV/AT2R组(18只)。于术后7、14、21天取材,用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在大鼠颈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未转染组和pad-GFP组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7、14、21天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AdCMV/AT2R组AT2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而AT1R的表达在未转染组、pAd-GFP组、pAdCMV/AT2R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T2R灭活AT1R激活的胞外调控激酶1和2,降低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表达,可能是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 胞外调控激酶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 新生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Ⅱ型胶原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肠系膜淋巴结β_2肾上腺素受体脱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伟 童彤 +1 位作者 马勇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CCⅡ)对胶原性关节炎(C 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结(MLNs)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GRK3和β-arrestin1、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CC II(10、20、40μg/kg)3...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CCⅡ)对胶原性关节炎(C 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结(MLNs)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GRK3和β-arrestin1、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CC II(10、20、40μg/kg)3个剂量组,采用CCⅡ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 IA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MLNs中β2-AR、GRK2、GRK3和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SD大鼠MLNs中β2-AR、GRK2、GRK3和β-arrestin1、2均有表达,模型组β-arrestin1、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β2-AR、GRK2、GRK3低于正常组;CCⅡ(10、20、40μg/kg)组可显著下调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上调β2-AR、GRK2、GRK3蛋白的表达。结论 CCⅡ下调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上调β2-AR、GRK2、GRK3蛋白的表达,MLNs淋巴细胞β2-AR的脱敏异常在C IA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CⅡ可能通过调节MLNS淋巴细胞β2-AR的脱敏发挥治疗C I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关节炎 实验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和ERK1/2在Ca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红美 董伟 +4 位作者 戚孟春 冯晓洁 陆大壮 李任 孙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索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 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a MKⅡδR NA干扰载体并转染小鼠R AW264.7细胞,确定其干扰效率。病毒转染细胞... 目的探索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 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a MKⅡδR NA干扰载体并转染小鼠R AW264.7细胞,确定其干扰效率。病毒转染细胞后,用50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于不同时间点检测CREB、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应用ERK1/2信号阻断剂PD98059处理细胞,检测ERK1/2信号阻断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Ca MKⅡδ干扰载体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干扰效率分别为77.2%和70.2%。Ca MKⅡδ干扰可明显降低CREB、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幅度分别为21%~55%和55%~64%。此外,ERK1/2信号阻断明显下调了NFATc1蛋白表达,使破骨细胞数目、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分别下降了39.3%、50.0%和52.3%。结论 Ca MKⅡδRNA干扰可明显抑制CREB和ERK1/2蛋白磷酸化;CREB和ERK1/2参与了Ca MKⅡδ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δ RNA干扰 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巨噬细胞骨调素基因上调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娄宁 马刚 +1 位作者 汪道峰 方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测定AngⅡ(1μmol.L-1)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用Western blot测定CVPS-B对RAW264.7巨噬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CVPS-B(1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h,抑制率达到50.3%(P<0.01);不同浓度CVPS-B1、10、5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h,其抑制率分别为13.8%、41.2%(P<0.01)及63.7%(P<0.01)。不同浓度CVPS-B及SB202190预孵12h,SB202190在5μmol·L-1(高浓度)时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相反,CVPS-B在10、50mg·L-1(高与低浓度)时均不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CVPS-B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SB202190加CVPS-B在低剂量时(SB2021901μmol·L-1加CVPS-B10mg·L-1)也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结论CVPS-B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CVPS-B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ATF-2的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血管紧张素 骨调素 有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类 激活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Ng、PKC、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娜 刘洪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神经颗粒素(Ng)、蛋白激酶C(PKC)、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24h实验组、48h实验组和72h实验组,每组再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神经颗粒素(Ng)、蛋白激酶C(PKC)、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24h实验组、48h实验组和72h实验组,每组再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C组)。利用睡眠剥夺箱建立大鼠SD模型,Trizol一步法提取海马和前额皮层总RNA,用SYBR A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测定Ng、PKC和CaMKⅡ mRNA水平。结果:(1)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在睡眠剥夺24h、48h和72h后,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PKC和CaMKⅡ mRNA水平在睡眠剥夺48h和72h后显著降低(P<0.05);(2)在睡眠剥夺24h和48h后,大鼠前额皮层Ng、PKC和CaMKⅡ 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在睡眠剥夺72h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以使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Ng、PKC和CaMKⅡ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降低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睡眠剥夺损害认知功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神经颗粒素 蛋白激酶C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KN93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放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神经病理性疼痛(SNL)组,制作L5/6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NL/KN92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无药理活性的KN93的结...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神经病理性疼痛(SNL)组,制作L5/6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NL/KN92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无药理活性的KN93的结构类似物KN9245nmol;SNL/KN93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KN9345nmol;假手术(Sham)组,仅显露脊神经而不结扎。分别于SNL术前及术后2~5d每天测定小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SNL/KN92组与SNL/KN93组于术后5d痛阈测定前30min行鞘内给药。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毕处死小鼠,取腰段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pCaMKⅡα的表达水平。结果SNL可导致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脊髓组织pCaMKⅡα的表达增加(P<0.05);鞘内注射KN93可翻转SNL所致的上述改变(P<0.05),但KN92无此效应。结论CaMKⅡ参与了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靶向于CaMKⅡ信号途径的治疗可为慢性疼痛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 神经痛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大壮 刘娟娟 +3 位作者 戚孟春 温黎明 李任 孙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0-1874,共5页
目的:研究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 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规律,以揭示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50μg/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 目的:研究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 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规律,以揭示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50μg/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骨磨片吸收陷窝检测评价破骨细胞生成情况;同时于诱导第0、1、3、5天末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 MKIIδ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检测显示于诱导第5天有多核破骨细胞生成。第0、1、3、5天Ca MKIIδ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28±0.041、2.478±0.087、10.524±1.284和42.914±2.667,蛋白相对水平分别为0.762、0.963、1.802和3.136,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显示Ca MKIIδ的荧光6强度呈时间依赖性递增。结论:Ca MKIIδ的表达随破骨细胞分化逐步增高,提示Ca 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中可能起着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δ 破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