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甙单体Rb_1对心肌细胞Ca^(2+)内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缪丽燕 关永源 孙家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2,共4页
应用Fura-2荧光技术及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探讨三七皂甙单体Rb1对心肌细胞胞外Ca2+内流的作用。0.04mmol·L-1Rb1可以抑制高钾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胞浆Ca2+浓度的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可以完全阻断高... 应用Fura-2荧光技术及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探讨三七皂甙单体Rb1对心肌细胞胞外Ca2+内流的作用。0.04mmol·L-1Rb1可以抑制高钾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胞浆Ca2+浓度的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可以完全阻断高钾基础上的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其作用与钙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类似。Rb1对大鼠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亲和力和受体数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Rb1对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内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β受体相关联的钙通道开放引起的胞浆Ca2+升高也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β受体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甙 RB1 心肌细胞 中药 钙通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甲异喹对大鼠心肌细胞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济良 杨毓麟 +1 位作者 关永源 孙家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研究萘甲异喹(NI)对大鼠心肌细胞外Ca(2+)内流的影响。方法:应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检测。结果:NI(3,10μmol·L(-1))和维拉帕米(0.3μmol·L(-1))对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无影响,但可浓度依赖... 目的研究萘甲异喹(NI)对大鼠心肌细胞外Ca(2+)内流的影响。方法:应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检测。结果:NI(3,10μmol·L(-1))和维拉帕米(0.3μmol·L(-1))对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无影响,但可浓度依赖地抑制高钾(60mmol·L(-1))和异丙肾上腺素(lμmol·L(-1))引起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分别为29%±6%、49%±9%和26%±6%、40%±8%;NI对两种激动剂作用的抑制百分率无明显差异,而维拉帕米对高钾作用的抑制大于对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的抑制。结论:NI对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以及和β受体有关的钙通道有阻断作用,NI可能是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甲异喹 心肌细胞 钙通道 钙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通道阻断剂对5-HT和CPA引起的兔脑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岩 关永源 +2 位作者 熊大志 贺华 丘钦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 在培养的兔脑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观察5 HT和CPA诱导的Ca2 + 内流的特性 ,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 (VDC)抑制药尼莫地平 ,非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抑制药SK&F963 65及Cl-通道阻断剂DIDS、NPPB对两种激动剂引起 [Ca2 + ]i 反... 目的 在培养的兔脑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观察5 HT和CPA诱导的Ca2 + 内流的特性 ,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 (VDC)抑制药尼莫地平 ,非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抑制药SK&F963 65及Cl-通道阻断剂DIDS、NPPB对两种激动剂引起 [Ca2 + ]i 反应的影响 ,以探讨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5 HT引起Ca2 + 内流的特性、Cl-通道与Ca2 + 内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瞬即测定单细胞胞质[Ca2 + ]i 技术。结果 ① 5 HT和CPA均能诱导平滑肌细胞[Ca2 + ]i 呈双相升高 ,并且 5 HT诱导的Ca2 + 释放是环匹阿尼酸 (CPA)敏感Ca2 + 池的一部分 ;②尼莫地平对 5 HT和CPA触发的Ca2 + 内流无明显影响 ,而SK&F963 65可阻止二者触发的Ca2 + 内流 ;③Cl-通道阻断剂DIDS、NPPB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a2 + 内流 ,在SK&F963 65最大限度抑制Ca2 + 内流后 ,DIDS、NPPB可进一步抑制Ca2 + 内流 ;而Ca2 +内流被DIDS、NPPB分别最大抑制后 ,SK&F963 65也可进一步抑制Ca2 + 内流。结论  5 HT引起的Ca2 + 内流是经SK&F963 65敏感的非VDC ,其中包含Ca2 + 释放引起的Ca2 + 内流 (CRAC)成分与非CRAC成分 ,并且这两部分Ca2 +内流均与D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通道阻断剂 脑椎基底动脉 平滑肌细胞 CA^2+通道 CL^-通道 5-HT C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Ca^(2+)通道阻断剂对腮腺腺细胞蛋白分泌的影响
4
作者 薛辉 李焰 +2 位作者 司徒镇强 吴军正 Frank H White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采用L-型电压启动的Ca2+通道阻断剂,研究激活的培养腮腺腺细胞ca+代谢途径。结果显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后,α-淀粉酶、富含脯氨酸蛋白(PRP)表达升高,但不受L-型电压启动的ca2+通道阻断剂影响。研究表明... 采用L-型电压启动的Ca2+通道阻断剂,研究激活的培养腮腺腺细胞ca+代谢途径。结果显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后,α-淀粉酶、富含脯氨酸蛋白(PRP)表达升高,但不受L-型电压启动的ca2+通道阻断剂影响。研究表明,培养的腮腺腺细胞保留了β-肾上腺素能全体,具备分泌调节功能,激活的腮腺腺细胞细胞外Ca2+流入并非通过L-型电压启动的Ca2+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细胞 CA^2+ 钙通道阻断剂 蛋白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普地尔对大鼠心肌质膜Ca^(2+),Mg^(2+)-ATP酶的非竞争抑制作用
5
作者 陈丁丁 戴德哉 +1 位作者 王彩霞 刘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钙通道阻滞剂苄普地尔在体外非竞争性抑制大鼠心肌质膜Ca^(2+),Mg^(2+)-ATP酶,抑制常数Ki=43.0±1.3μmol/L,半数抑制浓度IC50=67±6μmol/L,表明其钙泵和或钙调素拮抗作用较... 钙通道阻滞剂苄普地尔在体外非竞争性抑制大鼠心肌质膜Ca^(2+),Mg^(2+)-ATP酶,抑制常数Ki=43.0±1.3μmol/L,半数抑制浓度IC50=67±6μmol/L,表明其钙泵和或钙调素拮抗作用较维拉帕米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普地尔 ATP酶 钙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与Ca^(2+)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济民 郑晓梅 +5 位作者 张烨 黄浩 官明 江涌 陈礼刚 刘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a^(2+)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脑水肿中与水通道蛋白4(AQP-4)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造颅脑创伤动物模型,按处理方式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处理组、环戊苯吡...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a^(2+)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脑水肿中与水通道蛋白4(AQP-4)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造颅脑创伤动物模型,按处理方式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处理组、环戊苯吡酮(TNF-α抑制剂)处理组、尼莫地平(Ca^(2+)通道阻滞剂)处理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法及mRNA PCR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同时影像学检测各组大鼠创伤后脑水肿程度。结果 (1)颅脑创伤后单纯处理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Ca^(2+)含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影像学提示脑水肿明显;(2)环戊苯吡酮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也下降,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轻;(3)尼莫地平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AQP-4表达量明显降低,而TNF-α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较轻;(4)环戊苯吡酮处理组大鼠与尼莫地平处理组大鼠比较,经Ca^(2+)通道阻滞剂处理后大鼠脑水肿稍轻,但差异不明显。结论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TNF-α表达量及Ca^(2+)含量明显增加,TNF-α及Ca^(2+)参与脑组织水肿发生,且在创伤后脑水肿中TNF-α可能为Ca^(2+)上游信号,TNF-α可能是通过影响脑细胞钙超载从而参与创伤后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TNF-Α CA^2+ TNF-Α抑制剂 Ca^2+通道阻滞剂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apamil和Mn^(2+)对缺氧和复氧心肌细胞内Na~+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军 张佩瑾 +4 位作者 章鲁 阚立新 齐建华 魏丕敬 金正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9-411,共3页
采用荧光探针SBFI/AM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缺氧和复氧时单心肌细胞内Na+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和Na+-Ca2+交换抑制剂Mn2+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缺氧和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Na+均增加... 采用荧光探针SBFI/AM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缺氧和复氧时单心肌细胞内Na+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和Na+-Ca2+交换抑制剂Mn2+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缺氧和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Na+均增加。Verapamil对缺氧或复氧细胞内Na+无影响(P>0.05),Mn2+能使复氧细胞内Na+含量增加(P<0.01)。本文推断Verapamil不是通过降低细胞内Na+浓度而发挥保护心肌作用,特异性强的Na+-Ca2+交换抑制剂会使复氧心肌细胞内Na+含量增加而削弱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复氧 钙通道阻滞剂 心肌细胞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apamil和Mn^(2+)对缺氧及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内pH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军 张佩瑾 +4 位作者 章鲁 齐建华 魏丕敬 顾培坤 金正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0,共3页
采用荧光探针BCECF/AM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的缺氧和缺氧复氧单心肌细胞内pH的变化以及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和Na+-Ca2+交换抑制剂Mn2+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 采用荧光探针BCECF/AM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的缺氧和缺氧复氧单心肌细胞内pH的变化以及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和Na+-Ca2+交换抑制剂Mn2+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pH也逐渐降低。复氧开始40min内,细胞内pH并未恢复正常。Verapamil能减轻缺氧细胞内酸化程度并使其接近正常水平(P>0.05),却未能减轻缺氧复氧细胞内的酸化。无论是缺氧或缺氧复氧心肌细胞,Mn2+均未能减轻细胞内的酸化程度。本实验结果提示缺氧和缺氧复氧时细胞内酸化途径并非完全一致。VeraPamil抑制缺氧细胞内pH下降是其保护缺氧心肌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APAMIL 钙拮抗剂 心肌缺氧 细胞内PH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对大鼠野百合碱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超 张福琴 +2 位作者 赵德化 梅其炳 孙本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用野百合碱(MCT)复制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PH)病理模型,探讨钙拮抗剂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DCDDP)对PH的防治作用.DCDDP5,50,500μg·k... 用野百合碱(MCT)复制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PH)病理模型,探讨钙拮抗剂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DCDDP)对PH的防治作用.DCDDP5,50,500μg·kg-1ip,每日1次,连续28d;MCT60mg·kg-1在第1次给DCDDP后30minsc.观察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浆和肺匀浆中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ir-ET),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三种不同剂量的DCDDP分别使平均肺动脉压从4.5±0.9kPa(MCT组)降至3.2±0.2,3.5±0.6和3.8±0.9kPa,肺血管阻力从118±17kPa·min-1·L-1(MCT组)降至65±16,68±18和76±18kPa·min-1·L-1(P<0.01),提示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中,低剂量DCDDP防治效果似较好.DCDDP不影响MCT性PH时血浆和肺匀浆中ir-ET的改变,但可显著升高肺匀浆中NO的含量和SOD活性,使肺匀浆中MDA含量降至正常,这可能是其降低肺动脉压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防治 吡啶二羧酸 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环氧酶-2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洁 张在强 路敦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为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对环氧酶 2 (COX 2 )表达的影响及探讨COX 2在缺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和尼莫通干预时环氧酶 2蛋白的表达。结果 :2组的假手术亚组、缺血 1h和 4h亚组均无阳性染色细胞 ,缺血... 为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对环氧酶 2 (COX 2 )表达的影响及探讨COX 2在缺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和尼莫通干预时环氧酶 2蛋白的表达。结果 :2组的假手术亚组、缺血 1h和 4h亚组均无阳性染色细胞 ,缺血 1 2h后 ,开始出现阳性染色细胞。尼莫通组的阳性着色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 ,分别为 :缺血 1 2h 56± 1 1 /mm2 与 4 5± 1 8/mm2 (P <0 .0 5) ;缺血 2 4h 1 1 7± 1 6/mm2 与 69± 1 4 /mm2 (P <0 .0 1 ) ;缺血 4 8h 81± 1 4 /mm2 与 4 1± 1 3/mm2 (P <0 .0 1 )。阳性染色仅见于梗死周围区形态完整的神经元。尼莫通组的脑梗死面积[( 2 8.30 8± 3.959)mm2 ]显著小于对照组 [( 46.780± 6.1 67)mm2 ,P <0 .0 1 ]。提示 :钙离子拮抗剂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在梗死周围区COX 2延迟表达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增加其表达 ,提示C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环氧酶-2 钙离子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的抗5-羟色胺作用在防治野百合碱性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
11
作者 李志超 张福琴 +3 位作者 赵德化 黄威权 梅其炳 孙本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细胞培养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测定等方法研究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DCDDP)防治野百合碱(MCT)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细胞培养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测定等方法研究2,6-二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DCDDP)防治野百合碱(MCT)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每天ipDCDDP5-500μg·kg-11次,连续28d,能够明显地减少MCT(60mg·kg-1sc)引起的大鼠肺组织中5-HT相对含量及其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对5-HT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收缩及其[Ca2+]i增高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抑制肺组织中5-HT含量及其受体数目的增加,对抗5-HT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收缩,可能是DCDDP防治MCT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DP 肺动脉高压 防治 钙通道阻滞药 野百合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PB通过下调TRPM7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宏宇 张海林 +5 位作者 尹欢心 陈凡 陆俊霖 朱才红 胡伟 周仁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究2-氨基乙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Control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50 mg/L)、中(100 mg/L)和高(200 mg/L)浓度2-APB组,在每只小鼠皮肤背部脊正中线两侧... 目的:探究2-氨基乙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Control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50 mg/L)、中(100 mg/L)和高(200 mg/L)浓度2-APB组,在每只小鼠皮肤背部脊正中线两侧1 cm左右用圆形打孔器各打一个直径10 mm、深至皮下的皮肤创口,其中Control组仅用纱布包扎,不敷用各种药剂;DMSO组每天敷1 g DMSO/凡士林膏剂;2-APB组每天敷1 g相对应浓度的2-APB/凡士林膏剂,隔天拍照观察愈合情况,并于第21天取材,使用HE染色观察创面病理形态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RPM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型胶原(Collgen-I,Col-I)以及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和DMSO组相比,不同浓度的2-APB均可显著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P<0.01),而DMSO组与Control组之间创伤愈合率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DMSO组相比,2-APB可增加创面胶原含量以及真皮层的厚度(P<0.01),而DMSO组与Contro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2-APB还可显著增加创面TGF-β和Col-I的表达,抑制TRPM7和IL-1β的表达。结论:不同浓度2-APB(50、100和200 mg/L)对皮肤创伤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PM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TRPM7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KCl、5-HT引起的兔脑椎基底动脉血管环收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岩 关永源 +1 位作者 熊大志 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氯通道阻断剂在不同激动剂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离体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结果 ①氯通道阻断剂DIDS、Furosemide及NPPB均浓度依赖性抑制高K+ 及 5 HT引起血管环收缩反应 ,DIDS、Fu...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氯通道阻断剂在不同激动剂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离体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结果 ①氯通道阻断剂DIDS、Furosemide及NPPB均浓度依赖性抑制高K+ 及 5 HT引起血管环收缩反应 ,DIDS、Furosemide及NPPB对 5 HT引起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KCl的作用 ;②在 5 HT引起血管收缩反应中 ,给予SK&F96 36 5引起血管最大舒张的基础上 ,DIDS、Furosemide及NPPB均可引起血管进一步舒张。结论 氯通道可能参与了由高K+ 去极化和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管环收缩效应 CA^2+通道 Cl^-通道阻断剂 KCL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总皂甙对培养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与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文杰 周爱华 +3 位作者 钟国赣 江岩 安占元 马兴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518-520,共3页
培养Wistar大鼠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56μg/ml至50μg/ml的大豆皂甙,可使心肌细胞群落的自发性搏动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洗脱大豆皂甙或向培养基中再加入10μg/ml肾上腺素均能使自发性搏动恢复。向培养基中加入大... 培养Wistar大鼠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56μg/ml至50μg/ml的大豆皂甙,可使心肌细胞群落的自发性搏动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洗脱大豆皂甙或向培养基中再加入10μg/ml肾上腺素均能使自发性搏动恢复。向培养基中加入大豆皂甙5μg/ml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超射、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最大除极速度等各电参数立即减小。Ca^(2+)80μg/ml能使动作电位的抑制逆转。上述结果表明大豆皂甙对培养的鼠心肌细胞具有钙通道阻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甙类 钙通道阻滞剂 动作电位 白发性搏动 培养的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酮基二十碳四烯酸对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守利 张一飞 +1 位作者 刘晔 朱大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 用组织浴槽血管环技术研究15-酮基二十碳四烯酸(15-KETE)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的作用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 16只健康的Wistar大鼠,体重为(220±20)g,随机分为两组(n=8);正常组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FiO2=21%),缺氧... 目的 用组织浴槽血管环技术研究15-酮基二十碳四烯酸(15-KETE)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的作用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 16只健康的Wistar大鼠,体重为(220±20)g,随机分为两组(n=8);正常组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FiO2=21%),缺氧组置于缺氧的培养箱中饲养(FiO2=10%),连续饲养9d后处死,游离直径为0.5~1、0mm肺内肺动脉(PA)剪成3mm长的血管环,观察钾离子通道阻断剂、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和无钙离子Krebs液对15-KETE诱导的正常和缺氧大鼠肺动脉环收缩的影响。结果①15-KETE以浓度(10-~10^-6mol·L^-1)依赖的方式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环;②2mmol·L^-1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one,4-AP)可明显降低15.KETE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的作用,正常组和缺氧组的结果相似;③10mmol·L^-1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10~mol·L^-1格列本脲(glyburide,GLYB)对15-KETE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的作用无明显影响;④10~mol·L^-1硝苯地平(nifedipine)和无钙Krebs液对10~mol·L^-1 15-KETE引起的离体肺动脉环收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15-KETE收缩离体肺动脉环的作用依赖于KV通道、细胞外液钙离子和L-型钙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KETE 肺动脉环 缺氧 钾通道阻断剂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通道抑制剂对盐胁迫下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离子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屈娅娜 於丙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研究了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A)对盐胁迫下野生大豆种群BB52(耐盐)和N23227(盐敏感)、栽培大豆品种Lee68(较耐盐)幼苗离子含量、膜透性、渗透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0 mmol.L-1NaCl处理6 ... 研究了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A)对盐胁迫下野生大豆种群BB52(耐盐)和N23227(盐敏感)、栽培大豆品种Lee68(较耐盐)幼苗离子含量、膜透性、渗透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0 mmol.L-1NaCl处理6 d后,供试3种材料的幼苗体内K+、叶片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显著下降,Cl-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外加20μmol.L-1Zn2+处理后,与NaCl单独处理相比,K+、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有明显提高,MDA和Cl-含量及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明显下降。外加20μmol.L-1NA处理后,情况则相反。就所用大豆材料而言,这种效应在栽培大豆中更明显。可见,NaCl胁迫下Zn2+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豆幼苗的氯/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氯离子通道抑制剂 ZN^2+ 尼氟灭酸(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对花粉萌发的启动产效应和对花粉管生长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1
17
作者 龚明 杨中汉 曹宗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8-249,共12页
本文以云南松和烟草为材料,研究了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花粉萌发介质中高浓度的钙(10 ̄(-1)~10 ̄(-1)2mol/L)显著抑制了云南松和烟草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较低浓度的钙或缺钙(10 ̄... 本文以云南松和烟草为材料,研究了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花粉萌发介质中高浓度的钙(10 ̄(-1)~10 ̄(-1)2mol/L)显著抑制了云南松和烟草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较低浓度的钙或缺钙(10 ̄(-3)~0mol/L)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无明显影响。测定萌发过程中花粉钙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花粉水合阶段和萌发早期有一急剧的钙释放高峰。在培养介质中加入钙螫合剂EGTA抑制了花粉的萌发,但这种抑制可被随后加入的钙所逆转。钙通道阻塞剂Vera-pamil和Co ̄(2+)也能抑制或阻止花粉萌发,但这种抑制主要发生在花粉萌发的早期。此外,在同样浓度的钙载离子体A_(23187)的处理下,花粉管生长比花粉萌发过程更为敏感。上述结果暗示着钙可能作为花粉萌发的启动者(Initiator)和花粉管生长的调节者(Regulator)来启动花粉萌发和调节花粉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萌发 花粉管 生长 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泉 肖鸿美 +1 位作者 李艾 张自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3-486,共4页
应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 ,探讨了铝对大鼠海马 CA3区长时程增强 (L TP)维持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 :0 .5 mol/L以上浓度的铝能抑制海马 CA3区 L TP的维持过程 ,此抑制作用似与 L- Arg- NO途径无关。而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 Diltiazem也抑... 应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 ,探讨了铝对大鼠海马 CA3区长时程增强 (L TP)维持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 :0 .5 mol/L以上浓度的铝能抑制海马 CA3区 L TP的维持过程 ,此抑制作用似与 L- Arg- NO途径无关。而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 Diltiazem也抑制 L TP的维持过程 ,而且与铝有相互加强的作用 ,提示铝对维持阶段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长时程增强 钙阻断剂 大鼠 CA3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逆境下氯离子通道抑制剂对栽培大豆离子吸收、转运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娜 黄嘉宏 +2 位作者 贾瑞 魏明 魏胜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4-1821,共8页
以大豆栽培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三出复叶期外加3种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蒽-9-羧酸(9-AC)和尼氟灭酸(NAF)经盐逆境处理10 d,基于根长、株高和植株表型的比较分析,选择Zn^(2+)作为氯离子通道抑制剂。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 以大豆栽培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三出复叶期外加3种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蒽-9-羧酸(9-AC)和尼氟灭酸(NAF)经盐逆境处理10 d,基于根长、株高和植株表型的比较分析,选择Zn^(2+)作为氯离子通道抑制剂。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大豆幼苗叶主脉和根部解剖结构以及叶部离子含量(Na^(+)、K^(+)、Cl^(-)和NO3^(-)含量)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盐逆境下Zn^(2+)对大豆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逆境下外加不同氯离子抑制剂对盐逆境作用效果依次表现为:Zn^(2+)>NaCl≈9-AC>NAF,Zn^(2+)能缓解大豆盐伤害作用;(2)盐逆境外加Zn^(2+)后,大豆幼苗根和叶部导管孔径大小及中柱直径与根直径比值均有所回升,而叶部Cl^(-)含量和Cl^(-)/NO3^(-)值均有所回落,介于对照和盐逆境处理之间。离子含量数据表明,盐逆境下外加Zn^(2+)能够降低大豆幼苗叶片Cl^(-)含量,有效缓解盐逆境对大豆幼苗的伤害,且这种缓解作用与大豆幼苗叶主脉和根部解剖结构(如导管数量、孔径大小和皮层比例等)的变化有关。以上结果支持Zn^(2+)是一种合适的栽培大豆Cl^(-)通道抑制剂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逆境 栽培大豆 氯离子通道抑制剂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