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EG胁迫下小麦幼苗ABA与Ca^(2+)/CaM的关系 |
郭秀林
李孟军
关军锋
崔四平
李广敏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0
|
|
2
|
Ca^(2+)CaM对玉米干旱信息传递的介导作用研究 |
郭秀林
刘子会
李运朝
马春红
崔四平
李广敏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3
|
Ca^(2+)·CaM信使系统与水稻幼苗抗逆性研究初报 |
宗会
刘娥娥
郭振飞
李明启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5
|
|
4
|
干旱胁迫下Ca^(2+)·CaM信使系统对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宗会
徐照丽
刘娥娥
郭振飞
李明启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4 |
8
|
|
5
|
ABA及Ca^(2+)/CaM信使系统对高温逆境下棉苗根系生长的调控 |
熊瑛
吕强
刘素云
陈明灿
李友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Ca^(2+)和CaM对苹果果实Ca^(2+)-ATPase,SOD和PEA活性的影响 |
张新生
周卫
何萍
林葆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7
|
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_(12)细胞中[Ca^(2+)]、cAMP、CaM和Ca_(2+)/CaM-PKⅡ的变化 |
赵吉清
吴强
王仕丽
魏相德
董兆君
李云鹏
刘勇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8
|
Ca2+·CaM信使系统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初步研究 |
霍建飞
宋水山
李星
杨文香
付胜杰
刘大群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9
|
脑缺血和再灌注时Ca^(2+)/CaMPKII活性的变化及苄丙咯的影响 |
唐放鸣
张光毅
赵文君
赵 皓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0
|
Ca^(2+)-CaM系统在生长素诱导莴苣侧根原基形成中的作用 |
江玲
管晓春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1
|
Ca^(2+)-CaM在M_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卢根生
任静
宋波
熊恩庆
金锡御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Ca^(2+)、CaM及CaM拮抗剂对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 |
林玲
袁生
陆玲
幸定坤
戴传超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3
|
渗透胁迫下水杨酸诱导的小桐子甜菜碱积累涉及Ca2+/CaM信号 |
杨双龙
杨婷
龚明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4
|
钙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苗Ca^(2+)-ATPase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吴锦程
陈宇
吴毕莎
黄玲玲
张伟芳
郑福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5
|
稀土元素Pr^(3+)、Nd^(3+)对蚕豆(Vicia feba)叶片原生质膜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张金红
吴隽平
魏继中
翟治清
张遂坡
徐友涵
|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
1992 |
16
|
|
16
|
蚯蚓钙调素二级结构的研究及Ca^(2+),Tb^(3+)的影响 |
王立波
吴瑾光
徐光宪
王采芹
张庭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7
|
Ca^(2+)和亚精胺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
贺军民
黄维玉
万秀琴
|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5 |
0 |
|
18
|
桑树钙调素蛋白基因MCaM-3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与诱导表达 |
方荣俊
扈冬青
杜伟
赵卫国
潘刚
张林
刘利
杨永华
程嘉翎
|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9
|
外源Ca^(2+)提高百合耐热性的生理机制初探 |
张铭顺
吕福堂
褚鹏飞
吴泽
义鸣放
曹兴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20
|
层粘连蛋白对晚G_1期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
孟书聪
董晓敏
张莎
林明
黄应申
肖军军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