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ic software fault localiz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bee colony 被引量:2
1
作者 Linzhi Huang Jun A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1325-1332,共8页
Software debugging accounts for a vast majority of the financial and time costs in software developing and maintenance. Thus, approaches of software fault localization that can help automate the debugging process have... Software debugging accounts for a vast majority of the financial and time costs in software developing and maintenance. Thus, approaches of software fault localization that can help automate the debugging proces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Given the great demand for software fault localization,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related techniques. In this process, the source program is initially instrumented after analyzing the dependence information. The test case sets are then compiled and run on the instrumented program, and execution results are input to the ABC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can determine the largest fitness value and best food source by calculating the average fitness of the employed bees in the iteralive process. The program unit with the highest suspicion score corresponding to the best test case set is regarded as the final fault localiz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with the TCAS program in the Siemens suit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fault localiz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e ABC algorithm can efficiently avoid the local optimum, and ensure the validity of the fault location to a larger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bugging software fault localization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program instru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Budget Spending for Software Test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linear Constraint
2
作者 韩用明 吴相林 岳超源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3期92-97,共6页
Software tes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hase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for a software manager to allocate optimally the financial budget to a software project during testing. In thi... Software tes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hase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for a software manager to allocate optimally the financial budget to a software project during testing.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the software testing cost is studied. There exist several model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costs measuring the number of software errors remaining in the software during tes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se models to formulat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Minimiza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oftware errors remaining in the system.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 software project consists of some independent modules, the presented approach extends previous work by defining new goal functions and extending the primary assumption and pre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Nonlinear programming software testing Budget allocation Optima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as an End Product in the Modern Market
3
作者 Ulyana V Danilov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90-191,共2页
The developing marke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 s the most dynamical and thriving business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establishes repeating, steady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between three ec... The developing marke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 s the most dynamical and thriving business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establishes repeating, steady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between three economic phenomena-price, supply and demand. Demand is an ideal need and a real opportunity of the customer to buy the goods. Supply is an ideal readiness and a real opportunity of the commodity producer to put the goods on the market . A plethora of factors affect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re is inverse dependenc e between the market price of the goods and the quantity which is in the demand. There is direct dependence between the market price of the goods and the qu antity which is offered to the buyer. The following features distinguish the sof tware from the usual goods in the consumer market: high science intensity, simpl icity of replicating, relative simplicity of modification and updating, high req uirements to quality of the software, at sale the buyer gets it, but it does no t disappear in sale, there is no physical deterioration, but there is a fast ob solescence. To protect the programs against the non-authorized access (the copy ings and operation) technical and legal methods are used: the patent protection, status of industrial secret, license agre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t of software programs licensing electroni c commerce in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in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
4
作者 Mao Yang Yong Li +2 位作者 Depeng Jin Li Su Lieguang Z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934-941,共8页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a rapid growth in mobile and wireless networks(MWNs) which significantly change human life. However, proliferating mobile demands lead to several intractable chall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a rapid growth in mobile and wireless networks(MWNs) which significantly change human life. However, proliferating mobile demands lead to several intractable challenges that MWN has to face.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is expected as a promising way for future network and has captured growing attention. Network virtualization is an essential feature in software-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DWN), and it brings two new entities, physical networks and virtual networks. Accordingly, efficiently assigning spectrum resource to virtual network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SDWN. Directly orienting towards the spectrum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firstly, the fluctuation features of virtual network requirements in SDWN are researched, and the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SDWN. Then, the problem is proved as NP-hardness. After that, a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graph theory based spectrum shar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conspicuously improv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up to around 20%–30% in SDWN, 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chieves more efficient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 wireless virtualiza-tion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dynamic programming graph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Com-GCN:融入控制流结构信息的代码注释生成模型
5
作者 钟茂生 刘会珠 +1 位作者 匡江玲 严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
代码注释生成是指给定一个代码片段,通过模型自动生成一段关于代码片段功能的概括性自然语言描述.不同于自然语言,程序语言具有复杂语法和强结构性.部分研究工作只利用了源代码的序列信息或抽象语法树信息,未能充分利用源代码的逻辑结... 代码注释生成是指给定一个代码片段,通过模型自动生成一段关于代码片段功能的概括性自然语言描述.不同于自然语言,程序语言具有复杂语法和强结构性.部分研究工作只利用了源代码的序列信息或抽象语法树信息,未能充分利用源代码的逻辑结构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入程序控制流结构信息的代码注释生成方法,将源代码序列和结构信息作为单独的输入进行处理,允许模型学习代码的语义和结构.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和其他基线方法相比,DeepCom-GCN在BLEU-4、METEOR和ROUGE-L指标上的性能分别提升了2.79%、1.67%和1.21%,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注释生成 抽象语法树 控制流图 图卷积神经网络 软件工程 程序理解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训练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宫丽娜 周易人 +3 位作者 乔羽 姜淑娟 魏明强 黄志球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共26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软件工程领域任务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众所周知,实际任务中优异性能依赖于大规模训练集,而收集和标记大规模训练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成本,这限制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实际任务中的广泛应用.随着深度学习领域预训练模型(pre...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软件工程领域任务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众所周知,实际任务中优异性能依赖于大规模训练集,而收集和标记大规模训练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成本,这限制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实际任务中的广泛应用.随着深度学习领域预训练模型(pre-trained model,PTM)的发布,将预训练模型引入到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SE)任务中得到了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质的飞跃,使得智能化软件工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然而,目前没有研究提炼预训练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成功和机遇.为阐明这一交叉领域的工作(pre-trained model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PTM4SE),系统梳理当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智能软件工程相关工作,首先给出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智能软件工程方法框架,其次分析讨论软件工程领域常用的预训练模型技术,详细介绍使用预训练模型的软件工程领域下游任务,并比较和分析预训练模型技术这些任务上的性能.然后详细介绍常用的训练和微调PTM的软件工程领域数据集.最后,讨论软件工程领域使用PTM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将整理的软件工程领域PTM和常用数据集发布在https://github.com/OpenSELab/PTM4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仓库挖掘 预训练模型 程序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
7
作者 宋青青 杨秋辉 +2 位作者 董兰 代声馨 赵明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2,共6页
为提高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针对面向对象程序中出现概率较大的方法调用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构造方法调用缺陷修复模型,使用修复模型生成候选补丁并验证;若补丁无... 为提高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针对面向对象程序中出现概率较大的方法调用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构造方法调用缺陷修复模型,使用修复模型生成候选补丁并验证;若补丁无效,则基于这些候选补丁,使用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缺陷修复方法生成候选补丁。实验结果表明,在Defects4 J数据集上,所提方法与DEAR、TBar、SequenceR和jGenProg自动化缺陷修复工具相比,缺陷修复率和补丁正确率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调试 软件缺陷自动修复 面向对象程序 方法调用缺陷 补丁生成与验证 深度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张量分解的高阶互补云API推荐方法
8
作者 孙梦梦 刘啸威 +3 位作者 陈文辉 申利民 尤殿龙 陈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59-2871,共13页
在万物互联的云时代,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是数字经济建设和服务化软件开发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然而,云API数量的持续增长给用户决策和推广带来挑战,设计有效的推荐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多利用调用偏好、搜索关键... 在万物互联的云时代,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是数字经济建设和服务化软件开发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然而,云API数量的持续增长给用户决策和推广带来挑战,设计有效的推荐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多利用调用偏好、搜索关键词或二者结合进行建模,主要解决为给定Mashup推荐合适云API的问题,未考虑开发者对个性化高阶互补云API的实际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张量分解的高阶互补云API推荐方法(Personalized Tensor Decomposition based High-order Complementary cloud API Recommendation,PTDHCR)。首先,将Mashup与云API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云API与云API之间的互补关系建模为三维张量,并利用RECAL张量分解技术对这两种关系进行共同学习,以挖掘云API之间的个性化非对称互补关系。然后,考虑到不同互补关系对推荐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构建个性化高阶互补感知网络,充分利用Mashup、查询云API以及候选云API的多模态特征,动态计算Mashup对不同查询和候选云API之间互补关系的关注程度。在此基础上,将个性化互补关系拓展到高阶,得到候选云API与查询云API集合的整体个性化互补性。最后,利用两个真实云API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PTDHCR在挖掘个性化互补关系和推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软件开发 云API 高阶互补 张量分解 个性化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USYN:从酉矩阵到高质量量子电路的快速合成
9
作者 谭思危 卢丽强 +2 位作者 郎聪亮 陈明帅 尹建伟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1-3443,共13页
当前的量子程序一般由量子电路表示,由多个量子门组成.如果程序包含了被直接表示为酉矩阵的门,需要将这些量子门转化为基本门所构成的量子电路.该步骤被称为量子电路合成.然而,当前的合成方法可能会生成包含数千个门的量子电路.这些量... 当前的量子程序一般由量子电路表示,由多个量子门组成.如果程序包含了被直接表示为酉矩阵的门,需要将这些量子门转化为基本门所构成的量子电路.该步骤被称为量子电路合成.然而,当前的合成方法可能会生成包含数千个门的量子电路.这些量子电路的质量较低,在部署到真实含噪声的量子硬件时非常容易输出错误的结果.此外,在保证门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当量子比特数量增至8时,量子电路合成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一种量子电路合成方法,实现从酉矩阵到高质量量子电路的快速合成.首先介绍一种迭代方法,通过插入电路模块来逼近目标酉矩阵.在迭代中,提出一种具有奖励机制的前瞻策略减少冗余量子门.在量子电路合成的加速过程中,为了减少候选电路模块的空间,提出一种剪枝方法,首先描述每个候选电路模块的闭包来刻画电路的表示空间,然后基于模块的表示空间重叠率进行剪枝,以此构建一个小而高质量的候选集合.此外,为了减少搜索最优门参数的开销,将选定的候选与目标酉矩阵打包成统一电路,然后通过计算其在基态上的期望来快速获得近似距离.实验证明,与当前的最优的量子电路合成方法QuCT和QFAST相比,该方法在5–8量子比特量子电路合成中实现了减少门数量为原有方法的37.04%–62.50%,同时实现3.7–20.6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软件 量子程序 编译 程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代码修复综述
10
作者 许鹏宇 况博裕 +1 位作者 苏铓 付安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0-2057,共18页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自动地修复代码中存在的缺陷,节约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系统中数据要素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能力强大的代码大语言模型,并且代码LLM在APR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强大的修复能力,弥补了传统方案对于代码理解能力、补丁生成能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代码修复工具的水平.全面调研分析了近年APR相关的高水平论文,总结了APR领域的最新发展,系统归纳了完形填空模式和神经机器翻译模式2类基于LLM的APR技术,并从模型类型、模型规模、修复的缺陷类型、修复的编程语言和修复方案优缺点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与研讨.同时,对APR数据集和评价APR修复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对现有的实证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最后,分析了当前APR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修复 大语言模型 代码大语言模型 软件缺陷 补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RF雷达液位计自动标定的控制系统
11
作者 贾浩 张玉 +1 位作者 贺华 陆新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为了解决生产厂家对RF雷达液位计产品标定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足而导致的产品一致性差、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文中设计一款能够实现五点标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其中包括对原有手动标定系统的自动化升级和改... 为了解决生产厂家对RF雷达液位计产品标定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足而导致的产品一致性差、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文中设计一款能够实现五点标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其中包括对原有手动标定系统的自动化升级和改造。通过PLC控制各个点位的反射板运动,使用PLC通信模块实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标定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仪表读数与点位控制间的配合。另外,该系统利用精度高、不受外界杂散电磁场影响的激光测距仪实现了对RF雷达液位计的辅助标定,通过读取激光测距仪发送的模拟电压量判断点位控制是否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提高了生产线对RF雷达液位计标定的规范性和准确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RF雷达液位计产品产线的自动程度,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雷达液位计 仪表标定 PLC 自动化 硬件设计 软件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输风险和供应任务的突发情况多目标装备供应链任务规划
12
作者 侯雅华 史宪铭 +2 位作者 赵乾 卢卿 陈晓亮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探索优化突发情况装备供应链的多目标建模方法,实现突发情况下装备供应链的畅通运行。首先,在考虑运输风险和装备供应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完成任务的期望值、费用和时间这3个突发情况下的装备供应任务目标,构建了装备供应链的多目标非... 为探索优化突发情况装备供应链的多目标建模方法,实现突发情况下装备供应链的畅通运行。首先,在考虑运输风险和装备供应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完成任务的期望值、费用和时间这3个突发情况下的装备供应任务目标,构建了装备供应链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将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优化为单目标规划模型;最后,经实例应用、LINGO软件求解、Python软件验证与敏感性分析,得到突发情况下装备供应链任务规划模型应用效果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供应链 非线性规划模型 模型优化 LINGO软件 pytho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规划的女式衬衫生产线平衡优化
13
作者 兰小春 袁金宏 于小玲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解决服装制造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作业负荷不均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以YU公司某款女式衬衫生产线为例,针对第Ⅰ类和第Ⅱ类生产线平衡问题,采用0-1规划模型进行优化研究。根据衬衫生产现状,以最小工作站数和最优生产节拍为目标,建立两... 为解决服装制造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作业负荷不均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以YU公司某款女式衬衫生产线为例,针对第Ⅰ类和第Ⅱ类生产线平衡问题,采用0-1规划模型进行优化研究。根据衬衫生产现状,以最小工作站数和最优生产节拍为目标,建立两类数学模型,并借助Lingo求解,得到作业元素最优组合,最后进行比较和选择。研究表明,第Ⅰ类平衡问题的模型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表现更优。该研究对服装生产领域开展生产系统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平衡 0-1规划 Lingo软件 平衡率改善 作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s in quantitative genetics methodology as applied to national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s for swine
14
作者 Ignacy MISZTAL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7-56,共10页
Genetic selection in pigs through BLUP was very successful. However, strong selection mainly on growth and number of born alive decreased fitness and reduc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at animals can tolerate especially ... Genetic selection in pigs through BLUP was very successful. However, strong selection mainly on growth and number of born alive decreased fitness and reduc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at animals can tolerate especially under suboptimal environments. Additional challenges are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purebreds (selected animals) and crossbreds (commercial animals), and possibly different environments for these groups of animals. A successful genetic selection at this tim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data for all levels of the pyramid, multitrait models for a variety of traits including categorical and survival, and software that can implement complicated models while supporting large data sets. Many projects in pig genetic evaluation are carried out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Those studies are supported by software family called BGF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genetics breeding software national swine breeding pr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挖掘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喻波 苏金树 +7 位作者 杨强 黄见欣 盛周石 刘润昊 卢建君 梁晨 陈晨 赵磊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2-898,共27页
网络协议软件部署和应用非常广泛,在网络空间提供了诸如通信、传输、控制、管理等多样化的功能.近年来,其安全性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及时发现和修补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网络协议软件由于部署形态多样、协议... 网络协议软件部署和应用非常广泛,在网络空间提供了诸如通信、传输、控制、管理等多样化的功能.近年来,其安全性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及时发现和修补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网络协议软件由于部署形态多样、协议交互过程复杂、相同协议规范的多个协议实现存在功能差异等特点,使得其漏洞挖掘技术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对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挖掘技术进行分类,对已有关键技术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进一步综述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挖掘4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包括网络协议描述方法、挖掘对象适配技术、模糊测试技术和基于程序分析的漏洞挖掘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不同方法的技术优势及评价维度.最后,总结网络协议软件漏洞挖掘的技术现状和挑战,并提炼5个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议软件 漏洞挖掘 模糊测试 程序分析 符号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交互式建筑设计新范式——基于Rhino7的概念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灿 郑哲 +3 位作者 梁雄 林佳瑞 马智亮 陆新征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0,共7页
随着社会对建筑设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软件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和复杂。现在的设计软件不仅学习成本高,而且交互模式复杂。大语言模型(LLM)的最新突破使计算机清晰地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指令,并准确生成代码语言具有可行性,有望为人... 随着社会对建筑设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软件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和复杂。现在的设计软件不仅学习成本高,而且交互模式复杂。大语言模型(LLM)的最新突破使计算机清晰地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指令,并准确生成代码语言具有可行性,有望为人与软件的交互范式提供新思路。因此,本文提出了LLM驱动的交互式建筑设计新范式--将设计师通过多次键鼠操作与设计软件交互转变为LLM根据设计师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并执行API调用脚本的方式;提出了技术路线并验证了其在建筑设计场景落地的可能性。该技术路线包括:①LLM根据用户指令从API库中搜索与任务相关的API;②LLM基于指令和候选API摘要信息编写程序脚本并运行;③LLM根据来自软件环境、用户等反馈改进优化所编写的程序脚本。通过Rhino7设计软件、GPT-4和CodeLlaMa完成多个设计任务,测试当前LLM是否具备执行该技术路线各关键环节的能力。测试结果不仅证明了LLM驱动的交互式设计范式在建筑设计场景已初具落地前景,也为技术落地提供经验和建议。该设计范式的落地可以降低软件的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提高设计师工作效率;有望在未来的建筑设计软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软件 软件交互 大语言模型 应用程序接口 GPT-4 Rhino7 LADYB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M软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臧天哲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计算过程重复性工作较多的问题,基于对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过程的研究,开发了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方法]梳理了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的开发需求。介绍了... [目的]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计算过程重复性工作较多的问题,基于对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过程的研究,开发了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方法]梳理了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的开发需求。介绍了基于VISUM软件的城轨线网客流分配自动化计算程序的主要技术流程。基于需求分析,将该程序划分为线网供给方案建模、线网需求方案建模、交通分配计算及数据输出等4个主要功能模块。阐述了该程序中4个模块的操作内容以及参数传递过程。重点介绍了线网供给方案建模模块的计算过程与实现方法。[结果及结论]经实例验证,采用该程序进行城轨线网客流分配的计算,不仅可以满足客流分配所需的复杂的分析计算要求,亦能提高客流分配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分配自动化 计算程序 VISU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模糊测试综述:问题探索和方法分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琴应 许嘉诚 +4 位作者 李宇薇 潘祖烈 张玉清 张超 纪守领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9-2083,共25页
随着近年来软件系统规模以及复杂性的增加,安全漏洞数量持续增长、影响面逐步扩大,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该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致力于研究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提前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漏洞.其中模糊测试作为先进的漏洞挖掘技术之一,... 随着近年来软件系统规模以及复杂性的增加,安全漏洞数量持续增长、影响面逐步扩大,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该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致力于研究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提前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漏洞.其中模糊测试作为先进的漏洞挖掘技术之一,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漏洞挖掘的能力,研究人员提出了智能模糊测试,即利用人工智能和程序分析等技术作为辅助,从而实现对复杂软件系统更高效的测试和分析并智能引导漏洞挖掘方向.本文回顾了近八年来智能模糊测试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个通用模糊测试流程模型和问题导向的智能模糊技术分类方法,从优化测试输入生成、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增强测试预言机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智能模糊测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对智能模糊测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测试 软件与系统安全 漏洞挖掘 人工智能 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机场任务指派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倩南 李杰 +1 位作者 李昆鹏 郭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机场任务指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属于NP-hard问题。本文研究了考虑任务部分覆盖率、资格匹配度等多因素的指派问题,通过分析研究问题,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不等式,应用CPLEX优化软件对不同因素的实际... 机场任务指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属于NP-hard问题。本文研究了考虑任务部分覆盖率、资格匹配度等多因素的指派问题,通过分析研究问题,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不等式,应用CPLEX优化软件对不同因素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测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1)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对不同规模的实际数据求解发现,即使覆盖率设置高达80%,目标函数的均值依然提高9.6%;当同时考虑资格匹配度时,目标函数均值也能提高6.98%;3)对考虑不同属性因素数据的测试结果对比发现,降低任务对资格的要求对目标函数产生的影响最大,目标函数均值增加量高达27.96%,从而对任务完成率影响更直观。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和任务完成率,为企业实际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部分覆盖率 NP-HARD问题 整数规划模型 CPLEX优化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苟倩文 董云卫 李泳民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94-2628,共35页
随着软件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即程序智能合成,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意图的程序.相较于传统合成方法在扩展性和实... 随着软件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即程序智能合成,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意图的程序.相较于传统合成方法在扩展性和实用性方面的局限性,程序智能合成凭借其易扩展、可学习迭代等特性,已迅速崭露头角,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最近,研究学者们在程序智能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GPT-4在LeetCode网站上的表现已经可以与人类相媲美.同时,工业界也推出了多款AI编程助手,如Copilot、Comate等,旨在解决软件开发的产能瓶颈.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用户意图理解、程序理解、模型训练、模型测试与评估,归纳梳理了程序智能合成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文还对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学者们全面了解程序智能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程序智能合成的技术方案和思路,以满足工业实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件工程 深度学习 程序合成 程序理解 用户意图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