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CRISPR/Cas9技术对五指山猪GHRHR基因的编辑
1
作者 王文涛 张思佳 +9 位作者 何鑫淼 陈诗怡 吴赛辉 张冬杰 陈瑶生 丛佩清 亓美玉 田明 刘娣 何祖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2,共9页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表达于垂体细胞表面,调节垂体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深入了解GHRHR对五指山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CRISPR-ctRNP体外酶切试验,筛选出切割效率达27.3%的1条gRNA用于构建CRISP...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表达于垂体细胞表面,调节垂体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深入了解GHRHR对五指山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CRISPR-ctRNP体外酶切试验,筛选出切割效率达27.3%的1条gRNA用于构建CRISPR/Cas9表达载体。转染五指山猪肾细胞后,经流式分选富集到编辑效率高达100%的细胞群体作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再将250枚克隆胚胎转移至5头代孕母猪输卵管中,最终1头代孕母猪成功妊娠,分娩3头克隆仔猪均为GHRHR双等位基因编辑个体;编辑均导致GHRHR基因产生移码突变,可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丧失生物学功能。最终仅有1头GHRHR编辑五指山猪存活,该个体60日龄时,体质量较野生型个体平均体质量下降23.4%。研究结果在五指山猪中实现GHRHR基因高效编辑,为培养微型宠物猪及解析GHRHR的调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基因编辑猪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建立WIP 1基因g.37536832 C>A位点突变的ST细胞系
2
作者 王楠 杜伟伟 +7 位作者 王婉洁 王悦 袁茂莎 聂雨欣 孙亚茹 刘志国 吴添文 牟玉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6-1976,共11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野生型p53诱导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基因与精子活力显著相关的位点g.37536832 C>A突变的猪睾丸(swine testis,ST)细胞系,为在细胞层面上进一步探讨WIP 1基因...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野生型p53诱导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基因与精子活力显著相关的位点g.37536832 C>A突变的猪睾丸(swine testis,ST)细胞系,为在细胞层面上进一步探讨WIP 1基因与公猪精液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RISPOR在线网站在猪WIP 1基因g.37536832 C>A位点附近区域设计3条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并将其连接至pX458-GFP载体;通过T7E1酶切试验检测3条sgRNA活性,选择效率较高的sgRNA。构建Donor载体,并将其与sgRNA载体共同转染至S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阳性细胞进行富集和单克隆细胞筛选,并对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将3条sgRNA连接至pX458-GFP载体上;T7E1酶切结果显示,转染pX458-GFP-sgRNA1和pX458-GFP-sgRNA2质粒组产生了切割,效率分别为24%和27%,而转染pX458-GFP-sgRNA3质粒组未检测到切割,因此选择pX458-GFP-sgRNA2质粒进行试验。成功构建Donor载体,并将pX458-GFP-sgRNA2和Donor载体共转染至ST细胞。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获得的269株单克隆中有205株细胞发生了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效率为76%,其中9株为WIP 1基因g.37536832 C>A位点纯合突变的ST细胞,精确突变效率为3%。【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获得了WIP 1基因g.37536832 C>A位点突变的ST细胞系,为深入研究WIP 1基因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WIP 1基因 ST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探索lncRNA的自身功能以及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欣 胡莹 王玉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5,共12页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lncRNA普遍具有低丰度和保守性差等特点,限制了传统手段对其功能的研究。CRISPR/Cas9技术为lncRNA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精确的工具,显著加速了该领域的进展。本文首先回顾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CRISPR敲除、敲入、干扰和激活等多种功能系统。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筛选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关键lncRNA,还能够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探索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CRISPR/Cas9技术在研究lncRNA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此外,文章还总结了通过CRISPR/Cas9进行全基因组筛选以识别功能性lncRNA的方法,并探讨了这些lncRNA在癌症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耐药性中的作用。CRISPR/Cas9敲除系统可以高效敲除lncRNA基因,揭示其在基因调控中的具体功能。同时,CRISPR激活和干扰技术为非编码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控lnc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章还探讨了CRISPR技术在未来lncRNA研究中的潜力,尤其是在解决基因组复杂性、靶向效率和脱靶效应等技术难题方面的进展。综上所述,CRISPR/Cas9技术不仅为研究lncRNA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未来开发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 长非编码RNA 基因调控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递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和进展
4
作者 张莹莹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升高,但治疗进展相对缓慢,亟需找到治疗的突破口。CRISPR/Cas9系统可以进行精准基因编辑,为慢性气道疾病提供新策略。本文从CRISPR/Cas9的多种递送方式和作用机制出发,对其在原代、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概述,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应用该技术进行气道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支气管上皮细胞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抗稻瘟病基因pi21突变体
5
作者 谢留杰 段敏 黄善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台15-7糯的抗稻瘟病基因pi21进行编辑。选择位于pi21基因第一、第二外显子上的2段序列作为靶点构建双元表达载体pHUE411-pi21-Cas9,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获得21个以台15-7糯为背景的T0代单株。加代后在149个T1代单株...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台15-7糯的抗稻瘟病基因pi21进行编辑。选择位于pi21基因第一、第二外显子上的2段序列作为靶点构建双元表达载体pHUE411-pi21-Cas9,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获得21个以台15-7糯为背景的T0代单株。加代后在149个T1代单株中检测出6个不含载体的纯合突变体,包含3种突变类型,分别命名为pi21-t1、pi21-t2、pi21-t3,每种突变分别导致pi21基因编码的蛋白缺失227、239、99个氨基酸。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成熟期时,3种突变体中仅pi21-t3的病斑数量和面积较台15-7糯显著降低,其他2种突变体发病水平与台15-7糯基本相同。除抗稻瘟病能力有所提高外,突变体pi21-t3在成熟期的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与台15-7糯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抗稻瘟病水稻育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技术 pi21基因 稻瘟病 纯合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DR-CRISPR/Cas9技术快速构建重组鸭肠炎病毒的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文凤 蒋香香 +3 位作者 陶慧丽 王安平 吴植 朱善元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8-309,共12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基于HDR-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准确地将外源基因定向插入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基因组的方法,为以DEV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扩繁DEV疫苗株,测定其... [目的]本研究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基于HDR-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准确地将外源基因定向插入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基因组的方法,为以DEV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扩繁DEV疫苗株,测定其病毒滴度。根据DEV疫苗株UL26、UL27基因间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向导RNA(gRNA),经双链退火获得目的片段,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其插入PX459-V2.0载体获得gRNA-Cas9质粒。同时,通过常规基因克隆技术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插入PVAX-1载体,构建含有真核表达盒P_(CMV)-EGFP-BGH pA的重组表达质粒。以DEV疫苗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gRNA上、下游同源臂序列,通过融合PCR将同源臂序列与真核表达盒P_(CMV)-EGFP-BGH pA进行连接并克隆至PUC19载体获得供体质粒PUC19-UP-EGFP-DOWN。采用先转染质粒后感染亲本DEV的策略构建重组病毒rDEV-EGFP,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优化重组病毒构建的试验条件,根据不同条件下绿色荧光蚀斑数量确定最佳条件。利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并纯化表达绿色荧光的蚀斑,获得重组病毒rDEV-EGFP,并对其进行遗传稳定性及体外复制能力的评估。[结果]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靶向DEV基因组UL27与UL26基因间非编码区序列的gRNA-Cas9质粒及包含EGFP真核表达盒的供体质粒。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 embryo fibroblast, CEF)中转染gRNA-Cas9及供体质粒后感染DEV,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蚀斑,表明成功利用HDR-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EGFP报告基因敲入DEV基因组。优化后的最佳试验条件为:DEV感染复数(MOI)为0.2、gRNA-Cas9质粒与供体DNA转染比例为1∶2、供体DNA的转染形式为DNA片段、转染与感染时间间隔为6 h、重组病毒收取时间为DEV感染后48 h,优化后EGFP报告基因的敲入效率显著提高(P<0.05)。重组病毒rDEV-EGFP在CEF中连续传代15次,EGFP真核表达盒仍稳定整合在UL26与UL27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重组病毒rDEV-EGFP在CEF中的复制能力与DEV疫苗株无明显差异,生长趋势一致,具有良好的体外复制能力。[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HDR-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构建重组DEV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及体外复制能力的重组病毒rDEV-EGFP,为重组DEV载体疫苗候选株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crispr/cas9基因编辑 重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的doublesex基因敲除导致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畸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浩楠 顾俊文 +3 位作者 张昕达 魏巍 康秋阁 张琪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0-727,共8页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双性基因doublesex(Sfdsx)单靶点敲除,旨在探究Sfdsx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胚胎Sfdsx雌雄共有区域...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双性基因doublesex(Sfdsx)单靶点敲除,旨在探究Sfdsx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胚胎Sfdsx雌雄共有区域进行敲除,构建Sfdsx突变体;待化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地贪夜蛾Sfdsx突变体蛹及成虫翅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草地贪夜蛾Sfdsx突变体出现显著的性别比趋于雄性(雌∶雄=0∶14),位于腹部第8-9节的雄蛹生殖孔两侧发生严重扭曲;雄成虫突变体的翅性状趋向性别中间态,其中,前翅中央的肾形斑变形、翅末端黑斑消失、翅鳞片排列错乱。后翅翅展畸形,翅鳞片排列发生改变,着生小黑斑。【结论】CRISPR/Cas9介导的Sfdsx基因公共区域的敲除导致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畸形。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ology,SIT)调控草地贪夜蛾的发育提供了理想的基因靶标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基因敲除 crispr/cas9 DOUBLESEX 翅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通量的CRISPR/Cas9材料靶点检测方法在大豆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彭丽华 欧阳文琦 +9 位作者 曹东 郭葳 杨红丽 郝青南 陈水莲 张婵娟 袁松丽 陈海峰 沙爱华 陈李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928,共9页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植物中,常规基因编辑靶点检测方法实验繁琐且耗时,成本较高,开发更简便和高通量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靶点检测的效率。本实验以南方大豆品种天隆一号为材料,开发了一种叶片DNA的快速提取方...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植物中,常规基因编辑靶点检测方法实验繁琐且耗时,成本较高,开发更简便和高通量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靶点检测的效率。本实验以南方大豆品种天隆一号为材料,开发了一种叶片DNA的快速提取方法——水磨法,缩短DNA提取和检测时间,并且提取的DNA可以保存20 d。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将提取液替换为TE buffer后,在煮沸条件下,DNA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煮沸1 min、3 min、5 min和10 min后,4℃或-20℃放置的DNA样品均可以保存45 d。然后,将天隆一号为遗传背景的待测材料中的靶点序列PCR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与对照材料相比,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碱基的特异性条带,进而判断待测材料是否发生基因编辑及可能存在的编辑类型种类。本文将植物叶片DNA快速提取法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更加快速、高通量地筛选大豆材料的突变情况及突变种类,为大豆重要性状基因功能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rispr/cas9 DNA快速提取法 靶点检测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与杂交技术靶向创制灵芝基因位点纯合突变株的方法
9
作者 田佳琳 董蓓蓓 +5 位作者 唐传红 周帅 冯娜 冯杰 张劲松 谭贻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以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基因ura3为靶标,利用基于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的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RISPR/Cas9)... 以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基因ura3为靶标,利用基于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的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双核菌株‘沪农灵芝1号’G0119及从其分离的2个交配亲和的单核菌株L1、L2进行基因编辑,比较单双核的编辑效率;对编辑的2个单核,进行杂交,以获得ura3被编辑的双核基因位点纯合菌株。结果表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0119双核编辑株7个,经双单杂交实验鉴定,有6个G0119编辑株为L1核被编辑,1个为L2核被编辑,7个编辑株均为杂合子;获得L1、L2的单核编辑株分别为10、7个,其中L1核被编辑的效率为100%。将突变类型均为C碱基缺失的单核L1-2和L2-1编辑株以及A插入碱基的L1-5和L2-3编辑株分别进行单单杂交,获得2株ura3被破坏的双核纯合菌株。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与杂交技术靶向创制灵芝基因位点纯合菌株的方法,可为创制灵芝其他功能基因的基因位点纯合菌株提供新的方法,也可为灵芝双核菌株的基因表型分析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双核体 基因位点纯合菌株 crispr/cas9 单单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无芽鞘紫线的香型环境非敏感隐性核雄性不育种质
10
作者 杨佳欣 管玉圣 +7 位作者 杜润 李贤勇 蔡座坤 王楚桃 阳启样 何永歆 朱子超 张毅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目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第三代杂交稻的必需性状,而香味是许多水稻育种计划的重要目标。另外,水稻芽鞘紫线是极早期表现的一种明显稳定的花青素性状,有利于杂交种纯度的简单、快速和... 【目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第三代杂交稻的必需性状,而香味是许多水稻育种计划的重要目标。另外,水稻芽鞘紫线是极早期表现的一种明显稳定的花青素性状,有利于杂交种纯度的简单、快速和准确鉴定。本研究目的是将Ⅱ-32B制备成香型、无芽鞘紫线的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为研发方便纯度鉴定的香型第三代杂交稻创造核心种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同时对优良水稻亲本Ⅱ-32B的花粉发育相关基因OsbHLH141、香味基因OsBadh2以及芽鞘紫线基因OsMYB76进行敲除。【结果】获得了三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材料,突变体表现为芽鞘紫线等花青素性状缺失,稻米具有香味且雄性不育。【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以Ⅱ-32B为背景的香型、无芽鞘紫线的环境非敏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非敏感 隐性核雄性不育 香味 芽鞘紫线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Uox基因敲除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
11
作者 张艺薇 龙维虎 +6 位作者 唐东红 范胜涛 王鹏 王陈芸 李哲丽 黄璋琼 叶尤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9,共9页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卵中,培养2~4 h后,将胚胎移植至代孕母鼠体内并最终获得F0代小鼠。对F0代小鼠进行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筛选适合的Uox基因阳性敲除小鼠与野生型(wide type, WT)小鼠合笼获得F1代,再挑选F1代中杂合子(基因型为Uox^(+/-))雌鼠与雄鼠合笼得到纯合的F2代小鼠(基因型为Uox^(-/-))。最后检测Uox^(-/-)小鼠与WT小鼠血清尿酸、尿液尿酸,血清中肌酐、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并进行对比,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Masson染色观察肾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WT小鼠相比,Uox^(-/-)小鼠血清尿酸(雄鼠:(478.4±114.6)μmol/L,P<0.001;雌鼠:(507.7±129.6)μmol/L,P<0.001)、尿液尿酸(雄鼠:(4116.8±1928.1)μmol/L,P<0.001;雌鼠:(2998.0±547.7)μmol/L,P<0.01)、血清中肌酐((91.8±55.6)μmol/L,P<0.001)、尿素((28.6±13.9) mmol/L,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3±23.3) U/L,P<0.01)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03.3±70.3) U/L,P<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的结果显示,Uox^(-/-)小鼠的肝中可见中量肝细胞变性,肾中可见中重度的肾小管囊性扩张、变性和纤维化,肾小球肥大增生,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Uox基因Exon 2敲除的小鼠纯合品系,可以作为高尿酸领域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动物模型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尿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的猕猴桃性状改良:精准育种策略与挑战
12
作者 朱荣香 刘玉红 +8 位作者 李洁维 叶开玉 刘翠霞 夏黎明 龚弘娟 齐贝贝 高建有 蒋桥生 王发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猕猴桃(Actinidia spp.)的精准育种提供了革命性工具。该文系统综述了CRISPR/Cas9技术在猕猴桃性状改良中的多维应用及其策略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基因组资源(如中华猕猴桃端粒到端粒无间隙参考基因组)与高效遗...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猕猴桃(Actinidia spp.)的精准育种提供了革命性工具。该文系统综述了CRISPR/Cas9技术在猕猴桃性状改良中的多维应用及其策略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基因组资源(如中华猕猴桃端粒到端粒无间隙参考基因组)与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如无标记农杆菌转化系统),研究者在果实品质、抗病性及株型调控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靶向编辑AcNAC1、bZIP及MYB/bHLH复合体等关键基因,实现了柠檬酸含量降低、维生素C合成增强与花青素积累优化;采用宿主-病原体双向策略,强化AcCBL3介导的草酸钙屏障,并干扰病原菌hopAI1毒力基因,显著提升抗病效率;通过敲除CEN-like、AcFLC-like基因,创制出紧凑株型与非冷依赖萌芽新种质。采后生理研究揭示了乙烯信号通路与细胞壁降解酶系的协同调控网络,为延长货架期提供分子靶标。尽管多倍体编辑复杂性及转基因监管争议仍然存在挑战,但多组学整合与合成生物学工具的介入,正推动着猕猴桃育种从单基因操作向代谢通路重编程跨越。随着全球对无外源DNA编辑品种的政策松绑,基于CRISPR/Cas9的猕猴桃分子设计育种将迎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此外,该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技术优化路径与未来研究方向,为加速猕猴桃突破性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育种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测序 分子设计育种 果实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介导水稻Gn1a突变体创制及其育种应用
13
作者 赵晓玉 金笛 +6 位作者 蒋雨桐 杨朝越 彭柏然 刘晓 王柳静 李云峰 庄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1,共12页
每穗粒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Gn1a作为主效QTL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影响穗粒数。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籼稻品种渝金香(YJX WT)Gn1a基因第1外显子上FAD结合结构域编码区进行双靶点敲除,筛选并鉴定获得无外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Y... 每穗粒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Gn1a作为主效QTL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影响穗粒数。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籼稻品种渝金香(YJX WT)Gn1a基因第1外显子上FAD结合结构域编码区进行双靶点敲除,筛选并鉴定获得无外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YJX Gn1a-1。结构域预测表明:与野生型YJX WT相比,YJX Gn1a-1突变体FAD结合结构域缺失26个氨基酸。农艺性状调查显示:突变体植株株高显著增加,一次、二次枝梗数显著增加,每穗粒数显著提升,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基因表达分析表明:Gn1a在茎和不同长度幼穗中特异表达,提示其在水稻株高和花序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倍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FAD结合结构域的缺失可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Gn1a基因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猪TRIM8基因敲除细胞系构建及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王威 毕祯彬 +5 位作者 顾善绅 肖叶懿 周雅静 吴圣龙 包文斌 王海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90-3799,共10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三方基序蛋白8(tripartite motif 8,TRIM8)基因敲除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并探究TRIM8基因敲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TRIM8基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新...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三方基序蛋白8(tripartite motif 8,TRIM8)基因敲除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并探究TRIM8基因敲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TRIM8基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新的PEDV防控策略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猪TRIM8基因转录本第1外显子区域设计3条sg RNAs(sg RNA1、sg RNA2和sg RNA3),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线性化p GK1.2载体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鉴定。将重组载体转染IPEC-J2细胞。PCR扩增敲除位点附近序列,并通过测序判断sg RNA敲除效率;利用T7核酸内切酶Ⅰ(M0302)酶切鉴定阳性细胞克隆,通过TA克隆测序鉴定敲除序列;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敲除细胞中TRIM8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IM8基因敲除后PEDV复制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载体测序结果显示,sg RNAs与p GK1.2成功连接。敲除效率分析发现,3个sg RNAs中只有sg RNA2有敲除效率。PCR产物经T7核酸内切酶Ⅰ(M0302)酶切筛选出8个阳性单克隆细胞。TA克隆测序分析发现,TRIM8基因2个等位基因序列分别缺失5和9bp。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TRIM8基因敲除细胞中未见TRIM8蛋白表达。TCID_(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IPEC-J2细胞相比,敲除TRIM8基因后显著上调了PEDV的病毒滴度(P<0.05),且PEDV M基因和N蛋白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TRIM8基因敲除的IPEC-J2细胞,并提高了PED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能力。TRIM8基因敲除细胞可为探究TRIM8基因功能及其调控PEDV复制的分子机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8基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crispr/cas9技术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SlMYB12基因创制粉果番茄新种质
15
作者 苏晓梅 吕宏君 +3 位作者 刘淑梅 梁增文 陈谦 侯丽霞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加速粉果番茄新品种选育,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SlMYB12基因快速创制粉果番茄新种质。在番茄红色果实调控基因SlMYB12的第一个外显子区域选取2个片段作为靶序列构建CRISPR/Cas9双元表达载体,以红果番茄R18-10C为试验材料,通过农杆... 为加速粉果番茄新品种选育,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SlMYB12基因快速创制粉果番茄新种质。在番茄红色果实调控基因SlMYB12的第一个外显子区域选取2个片段作为靶序列构建CRISPR/Cas9双元表达载体,以红果番茄R18-10C为试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进行遗传转化,利用特异引物筛选无转基因成分的纯合突变体植株,并对其相关农艺性状和果实营养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经测序检测发现共获得了3种不同变异类型的纯合突变体,均属于碱基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与野生型红果番茄相比,SlMYB12基因编辑的突变体植株生长正常,植株高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等性状无显著差异,但其成熟果实表现为粉色,果皮中柚皮素查尔酮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编辑番茄MYB12基因,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粉果番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粉果 SlMYB1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S18-SSX1阳性细胞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6
作者 田娇 张乾儒 +4 位作者 王宁 史奇 李亚 张琨岚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验证SS18-SSX1^(+)-HEK293T细胞模型。方法 靶向SS18和SSX1分别设计sgRNA,构建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一体化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和荧光流式分选技术筛选转入载体的HEK293...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验证SS18-SSX1^(+)-HEK293T细胞模型。方法 靶向SS18和SSX1分别设计sgRNA,构建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一体化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和荧光流式分选技术筛选转入载体的HEK293T多克隆细胞,在多克隆细胞的基础上挑选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estern Blot验证SS18-SSX1^(+)-HEK293T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功。结果 成功构建了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慢病毒载体;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B实验在178个HEK293T单克隆细胞中成功筛选并验证出1株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系。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SS18-SSX1融合基因阳性的HEK293T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滑膜肉瘤 SS18-SSX1 HEK293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高维生素C番茄材料
17
作者 安煊森 王雁伟 +2 位作者 田文超 任亚娟 艾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9信号复合体的5B亚基(subunit 5B of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9 signalosome,CSN5B)是植物中L-半乳糖途径合成维生素C的抑制因子。为了获得高维生素C番茄突变体,本文构建双靶点载体pKSE402-SlCSN5B并对番茄育...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9信号复合体的5B亚基(subunit 5B of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9 signalosome,CSN5B)是植物中L-半乳糖途径合成维生素C的抑制因子。为了获得高维生素C番茄突变体,本文构建双靶点载体pKSE402-SlCSN5B并对番茄育种亲本“1912”进行了遗传转化。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和DNA序列分析,17株转基因阳性植株中6株发生编辑,编辑效率为35.3%;其中csn5b-6和csn5b-8为纯合突变体,分别缺失了180 bp和3 bp。对这2种缺失纯合体T 1代中无外源T-DNA插入的株系分别进行生物学观测,在植株和果实的表型上无明显差异;在果实红熟期,对其进行生理指标测定,csn5b-6的T 1代株系在GMPase活力、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显著,分别比野生型提高43%、37.8%和降低25.9%,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差异;csn5b-8的T 1代株系与野生型一致。采用基因表达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csn5b-6-11中SlCSN5B基因表达量正常,但其编码的蛋白质由于较大的肽段丢失引起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功能,这可能是引起维生素C含量提高的原因。以上结果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SlCSN5B基因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后续培育优质番茄新品种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番茄 SlCSN5B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BT细胞HSP70基因敲除质粒及其功能验证
18
作者 陈金纬 陈楠楠 +4 位作者 白彤彤 周玉龙 张泽财 刘宇 朱战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牛类接触性传染病。研究以牛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基因为靶标,构建特异性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为构建牛Hsp70敲除质粒奠定基础。首先...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牛类接触性传染病。研究以牛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基因为靶标,构建特异性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为构建牛Hsp70敲除质粒奠定基础。首先针对牛Hsp70A1A的CDS区域为模板,CDS区域全长1 926 bp,只有一个外显子,针对该外显子设计3对sgRNA序列,构建重组质粒。筛选出最优sgRNA后,利用LentiCRIPSR-V2-mCherry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观察荧光强度确定最佳转染比例,随后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至牛鼻甲骨细胞(BT),经过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T细胞中Hsp7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所设计的sgRNA成功插入到LentiCRISPR-V2质粒中,测序结果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的BT细胞中Hsp70蛋白水平降低。最终成功构建靶向牛Hsp70基因的CRISPR/Cas9质粒,且质粒靶向敲除Hsp70A1A基因功能验证成功,为后续研究Hsp70对BVDV复制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基因敲除 crispr/cas9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OsAAP13改良稻米品质
19
作者 吴凌珺 盛淑婕 +4 位作者 单欣兰 周恺 卞天宇 董雨泽 杨宜豪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2,共9页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品质改良已成为中国现代育种研究的核心课题。解析相关基因对稻米蛋白质、淀粉及蒸煮食味特性的调控作用,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遗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个粳稻品种‘武运粳30’‘Wuy...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品质改良已成为中国现代育种研究的核心课题。解析相关基因对稻米蛋白质、淀粉及蒸煮食味特性的调控作用,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遗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个粳稻品种‘武运粳30’‘Wuyungeng 30’、‘南粳9108’‘Nangeng 9108’、‘扬粳158’‘Yanggeng 158’胚乳中高效表达的OsAAP13基因(LOC_Os04g39489)进行了敲除,构建了相应的突变体。综合测定农艺性状、蛋白质与淀粉质量分数及食味值,结合多遗传背景验证基因功能。【结果】OsAAP13在花后第5天的种子中表达较强。农艺性状及稻米理化特性测定发现:OsAAP13敲除并未影响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但显著降低了稻米中总蛋白质量分数(7.8%~15.8%)及部分组分蛋白质量分数(球蛋白5.5%~21.1%和谷蛋白9.0%~15.8%);总淀粉质量分数在各突变体中有一定上升(2.1%~8.7%),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4.0%~6.9%);突变体米饭食味测定表明:稻米适口性获得了有效改善(2.9%~11.6%)。【结论】敲除OsAAP13可在保证水稻品种优良农艺性状的基础上,有效改良稻米多个理化指标并改善稻米食味值,为未来水稻品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crispr/cas9 OsAAP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的黄瓜Csago1c突变体创制及其种子萌发分析
20
作者 况勇 肖逸 +3 位作者 管丽丽 孙照龙 李俊 甘德芳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7-1629,I0002-I0004,共16页
Argonaute(AGO)蛋白是RNA诱导的基因沉默复合体的核心组分,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为探讨黄瓜Cs AGO1c基因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黄瓜Cs AGO1c基因编辑载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新泰密刺自交系,经筛选... Argonaute(AGO)蛋白是RNA诱导的基因沉默复合体的核心组分,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为探讨黄瓜Cs AGO1c基因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黄瓜Cs AGO1c基因编辑载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新泰密刺自交系,经筛选和分子检测获得CsAGO1c基因突变植株,分析Csago1c突变体的编辑情况、突变体植株的表型以及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试验获得4株转基因抗性苗(T_(0)),其中#4和#12为编辑植株,#7和#11未发生编辑;但#7植株在T1代出现了大片段碱基缺失、少数碱基缺失、单碱基插入以及碱基替换等多种编辑情况。突变体植株在叶片形状、节间长、卷须、侧枝、雄花和雌花着生节位等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但突变体种子萌发率降低,推测Cs AGO1c可能参与调控黄瓜种子的萌发过程。该研究结果对探明黄瓜Cs AGO1c基因功能以及对黄瓜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Argonaute(AGO)蛋白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