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20/MNP共晶炸药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马凡 刘泽宁 +3 位作者 宁霆曜 乔申 杨宗伟 梁金虎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研究采用共晶技术将CL‑20与甲基硝基吡唑(MNP)的同分异构体分子1‑甲基‑3‑硝基吡唑(3‑MNP)和1‑甲基‑4‑硝基吡唑(4‑MNP)制备出共晶炸药CL‑20/3‑MNP(共晶化合物1)和CL‑20/4‑MNP(共晶化合物2)...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研究采用共晶技术将CL‑20与甲基硝基吡唑(MNP)的同分异构体分子1‑甲基‑3‑硝基吡唑(3‑MNP)和1‑甲基‑4‑硝基吡唑(4‑MNP)制备出共晶炸药CL‑20/3‑MNP(共晶化合物1)和CL‑20/4‑MNP(共晶化合物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SXRD)确定单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BAM落锤撞击感度仪测试共晶的热性能和撞击感度,利用EXPLO5对其爆轰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共晶化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室温下晶体密度为1.707 g·cm^(-3);共晶化合物2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室温下晶体密度为1.829 g·cm^(-3)。共晶化合物1与2熔点分别为113.2℃和147.2℃,比3‑MNP和4‑MNP分别提高了25.2℃和53.7℃,分解温度均高于CL‑20,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共晶化合物1和2的撞击感度分别为20 J和18 J,有效降低CL‑20(2.5 J)感度;理论爆速分别为8060 m·s^(-1)和8643 m·s^(-1),理论爆压分别为26.16 GPa和32.61 GPa,较CL‑20有所下降,其中共晶化合物2感度和爆轰性能与LLM‑105(17 J,8560 m·s^(-1),34.99 GPa)相当,有望作为一种新的高能低感共晶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1-甲基-3-硝基吡唑(3-MNP) 1-甲基-4-硝基吡唑(4-MNP) cl-20/MNP共晶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压装CL-20基混合炸药设计与性能初探
2
作者 陈中娥 王鹏 +2 位作者 吴翼 李忠友 白晓朋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了组分及其含量对混合炸药爆轰能量参数的影响规律。初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能量密度炸药基础配方,重点探索了提高炸药爆热和降低炸药感度的技术途径。采用药柱压制...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了组分及其含量对混合炸药爆轰能量参数的影响规律。初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能量密度炸药基础配方,重点探索了提高炸药爆热和降低炸药感度的技术途径。采用药柱压制及密度测试试验、爆热试验、静爆试验等探索了炸药的压制成型性、爆轰能量密度和冲击波超压以及爆炸火球特征等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炸药的压制成型性好,装药密度2.085 g/cm^(3),达理论密度的97.9%。1 kg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当量为1.58TNT,爆炸火球表面的最高温度2145℃,高温持续时间3.3 ms。炸药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均不大于40%,实测真空定容爆热9672 kJ/kg,能量密度为3.02倍TNT当量,满足低感度、高能量密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l-20 冲击波超压 真空定容爆热 高能量密度 TNT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组装低感度CL-20@GO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业明 汪鑫 +1 位作者 张竞轩 王敦举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提高其综合性能,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改性剂对CL-20改性,以氧化石墨烯(GO)为包覆材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对改性CL-20炸药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得到CL-20@GO核壳复合材料;采用水接...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提高其综合性能,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改性剂对CL-20改性,以氧化石墨烯(GO)为包覆材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对改性CL-20炸药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得到CL-20@GO核壳复合材料;采用水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5%的APS溶液改性的CL-20成功引入氨基基团,亲水性效果最佳;GO层包覆改性CL-20完整,致密性强;与原料CL-20相比,CL-20@GO核壳复合材料的活化能提高了63.0kJ/mol,撞击感度(H 50)由13.0cm提升至23.5cm,摩擦感度由100%降至24%,表明采用静电自组装的GO涂层可以明显降低CL-20的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cl-20@GO 表面改性 静电自组装 氧化石墨烯 GO 复合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L-20的微孔发射药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郏杭生 崔立宝 +3 位作者 丁亚军 李成龙 顾晗 王晓倩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4,共8页
为了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含量及微孔结构对发射药性能的影响,采用超临界发泡工艺设计并制备了含CL-20的微孔发射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发射药的形貌结构,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简支梁冲击仪和摩擦感度仪等研究... 为了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含量及微孔结构对发射药性能的影响,采用超临界发泡工艺设计并制备了含CL-20的微孔发射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发射药的形貌结构,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简支梁冲击仪和摩擦感度仪等研究了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感度。结果表明:CL-20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样品表面及内部,样品内部形成了大量尺寸为0.08~2.00μm的泡孔;CL-20颗粒的加入降低了样品的力学性能,CL-20含量越高,样品的抗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降低得越明显;随着CL-20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摩擦感度和静电感度会随之升高,燃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经发泡改性后的样品的力学性能弱于未经发泡改性的样品;发泡工艺能够抑制因CL-20含量上升而导致的感度上升;经过发泡后的样品,燃烧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样品的L-B(相对动态活度-相对压力)曲线在B为0~0.10范围内即出现急速上升趋势,L在B为0.14~0.18范围内达到最大,CL-20质量分数为15%和20%时,L_(max)分别为14.39 MPa^(-1)·s^(-1)和9.70 MPa^(-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超临界流体 发射药 cl-20 燃烧 感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发CL-20基含铝装药水下爆炸载荷特性
5
作者 张竞元 李海龙 +2 位作者 冯海云 王龙侃 张之凡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757,I0005,共12页
基于水下爆炸理论,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建立了CL-20基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模型,分析了冲击波载荷和气泡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双发CL-20基含铝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时空分布规律及气泡融合特性,讨论了不完整刚性边界附近双... 基于水下爆炸理论,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建立了CL-20基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模型,分析了冲击波载荷和气泡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双发CL-20基含铝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时空分布规律及气泡融合特性,讨论了不完整刚性边界附近双发CL-20基含铝装药水下爆炸气泡动力学特性,得到了装药种类、破口尺寸和爆距3种关键因素对双发装药水下爆炸气泡载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NT装药相比,CL-20基含铝装药水下爆炸气泡半径和脉动周期更大,气泡最大半径增大了27%,脉动周期提高了65%,但气泡脉动压力小于TNT。双发CL-20基含铝装药在水平和垂直位置具有特征尖锐波峰-波谷载荷曲线和特征双峰曲线,冲击波峰值压力大于单发装药,最大增长率可达48.26%。不完整刚性边界破口尺寸、爆距增大会增加双发装药气泡射流宽度和持续时间,CL-20会加剧不完整边界对气泡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l-20基含铝炸药 水下爆炸 冲击波 气泡动力学 不完整边界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橡胶包覆对CL-20机械感度及爆轰特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过光飞 吴三震 +3 位作者 徐飞扬 马腾 徐森 刘大斌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CL-20晶体表面钝化对安全及爆轰性能的影响,采用氟橡胶F2311作为黏结剂,基于水悬浮法对比研究了CL-20包覆前、后的机械感度及爆轰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2311包覆可以显著改善CL-20材料的表面缺陷;在-20、0、20、40°C... 为研究CL-20晶体表面钝化对安全及爆轰性能的影响,采用氟橡胶F2311作为黏结剂,基于水悬浮法对比研究了CL-20包覆前、后的机械感度及爆轰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2311包覆可以显著改善CL-20材料的表面缺陷;在-20、0、20、40°C与80°C条件下,F2311包覆可明显提高CL-20的临界撞击能与临界摩擦载荷;在-40℃环境下,包覆对CL-20临界撞击能与临界摩擦载荷无影响,原因可能与包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包覆后样品的实测爆热与爆速可达到5612.03 kJ/kg和8975.81m/s,与CL-20相比分别减小了8.70%和2.39%。研究结论对CL-20的安全储存、使用和高效能量输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包覆 机械感度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自组装CL-20/n-Al/F2605复合空心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孙鹏瞻 杨敏 +4 位作者 尢淇 高登钊 李聪颖 张行泉 郭长平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高能量、高爆热的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Al复合物由于自身的高感度而限制了在炸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备高能量和高安全性的CL-20/Al含能复合材料,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空心球形CL-20/n-Al/F2605(氟橡胶)复合物,并对Picker... 高能量、高爆热的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Al复合物由于自身的高感度而限制了在炸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备高能量和高安全性的CL-20/Al含能复合材料,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空心球形CL-20/n-Al/F2605(氟橡胶)复合物,并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复合物表面结构、热分解、燃烧及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2 mL乙酸乙酯中溶解的CL-20固体质量为0.10~0.14 g、油水质量比在1:5~1:7之间、超声时间小于30 min、静置时间小于120 min时,形成的乳液稳定性好。该复合物表面结构粗糙,中位径d_(50)为73.17μm,各组分复合均匀。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和活化能分别为236.7℃、164.6 kJ/mol,n-Al和F2605降低了CL-20分解过程中21.2%的活化能。复合物平均线性燃速为7.14 cm/s;特性落高H_(50)为39.5 cm,和原料CL-20相比提升了26.5 cm,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纳米铝粉(n-Al) 微球 Pickering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溶剂对CL-20/MTNP共晶炸药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和晶体形貌的影响
8
作者 王紫烟 乔申 +4 位作者 苗舒月 焦方宝 李仁杰 杨宗伟 李洪珍 《火炸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3-1103,I0002,共12页
为了保持共晶炸药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合适的晶体形貌,以满足共晶更好的安全性能和装药需求,采用降温和溶剂/反溶剂两种结晶方法,研究了CL-20/MTNP共晶在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环戊酮、3-甲基-2-丁酮、乙酸乙酯、丁酸乙酯、DMSO、甲... 为了保持共晶炸药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合适的晶体形貌,以满足共晶更好的安全性能和装药需求,采用降温和溶剂/反溶剂两种结晶方法,研究了CL-20/MTNP共晶在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环戊酮、3-甲基-2-丁酮、乙酸乙酯、丁酸乙酯、DMSO、甲醇/水(体积比为2∶1)和环戊酮/乙醇(体积比为1∶6)等11种不同溶剂体系的结晶行为,获得了不同形貌的晶体产品;采用XRD对晶体产品进行了分析;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AE模型和分子动力学进行理论计算,揭示了溶剂对晶体形貌的影响规律和原因;基于模拟和实验结果,采用溶剂/反溶剂结晶方法,选取甲醇作良溶剂,水作为反溶剂,进行结晶条件优化。结果表明,CL-20/MTNP共晶炸药在醇类、酯类和酮类中结晶分别呈现棒状、片状和块状生长趋势,(001)晶面面积占比最大;DMSO作为溶剂结晶所得晶体为CL-20和MTNP混合物,不能得到共晶炸药;在浓度为0.017 g/mL、温度为55℃、滴加速率为1 mL/min最优条件下,得到的共晶晶体长径比最小,颗粒均匀性好;具有规则形状的短棒状晶体的感度远低于具有尖锐棱角的片状和针状晶体。表明晶体形貌的改变主要归因于溶剂与不同晶面的作用强度不同,共晶晶体的形貌显著影响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共晶炸药 cl-20/MTNP含能共晶 晶体结构稳定性 晶体形貌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铝基含能配合物及CL-20含能微芯片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孟珂娟 马小霞 +1 位作者 李宇翔 张开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8-444,I0004,共8页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速摄影等表征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热分解特性、燃烧性能及贮存寿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制得了功能性的ECP@Al@CL-20含能微芯片,并对含能微芯片进行了电容点火测试。结果表明,由于ECP的导热系数低,使ECP@Al@CL-20含能阵列从外到内的传热效率降低,导致放热峰温相比纯CL-20提高了8.5℃,从而提高了ECP@Al@CL-20的热稳定性;ECP@Al@CL-20含能阵列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自持燃烧时间(340 ms)远大于ECP@Al的自持燃烧时间(120 ms),含能微芯片可在15 mJ的输入能量下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位聚合物 微机电系统 纳米铝 cl-20 微加热器 含能微芯片 ECP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0
作者 郭灏 罗连聪 +5 位作者 李聪颖 唐颖冰 周小露 王茜 张行泉 郭长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7-804,I0002,共9页
针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基于Pickering乳液法,将CL-20、Al两种高能组分进行复合,引入含能黏结剂硝化细菌纤维素(NBC)降低体系感度,制备了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研究了油水比、物料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乳... 针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基于Pickering乳液法,将CL-20、Al两种高能组分进行复合,引入含能黏结剂硝化细菌纤维素(NBC)降低体系感度,制备了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研究了油水比、物料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对CL-20-NBC/Al复合物的结构、形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ickering乳液法制备的CL-20-NBC/Al复合物,控制油水体积比为4∶6、CL-20与NBC质量比为6∶4、表面活性剂用量为原料用量的10%时,能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CL-20-NBC/Al复合物为规则的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D_(50))为27.4μm;与原料CL-20相比,CL-20-NBC/Al复合物的放热量提高了42%;特性落高由原料的13 cm升高到40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由原料的100%降至88%,其机械安全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球形含能材料 cl-20 纳米AL Pickering乳液 硝化细菌纤维素 N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可反应亚微米壳包覆CL-20及其性能表征
11
作者 成雅芝 任慧 常世隆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2-429,I0004,共9页
为了获得高能低感的CL-20颗粒,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改善CL-20原料的形貌,采用顺丁橡胶BR、微晶蜡和胶体石墨对CL-20/微纳复合铝粉进行钝感包覆,构建具有可反应活性、能量补强的包覆外壳,同时提升CL-20使用安全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为了获得高能低感的CL-20颗粒,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改善CL-20原料的形貌,采用顺丁橡胶BR、微晶蜡和胶体石墨对CL-20/微纳复合铝粉进行钝感包覆,构建具有可反应活性、能量补强的包覆外壳,同时提升CL-20使用安全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包覆颗粒的表观形貌,编写MATLAB程序代码对SEM图像颗粒的长宽比和圆度值进行识别计算,表征其球形度,采用有机元素分析(E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测试包覆颗粒中CL-20和铝粉的实际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包覆颗粒进行晶型结构分析,采用GJB方法对包覆颗粒的感度和爆热进行测试,并与CL-20原料进行了对比,采用差式扫描-热重-红外-质谱联用(DSC-TG-FTIR-MS)对包覆颗粒及其分解产物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包覆颗粒粒径在10μm左右,球形度较高,长宽比为1.03,圆度值为0.91;包覆颗粒中CL-20和铝粉的实际含量分别为88.17%和7.76%;包覆颗粒的晶型为β-CL-20,摩擦感度为36%,撞击感度爆炸概率为38%,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为13.4 cm,降感效果明显;爆热值为5946 J/g,是CL-20原料(6073 J/g)的97.91%,能量损失不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cl-20 可反应高活性 喷雾干燥 钝感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PCHA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文艺蒙 茆俊卿 +3 位作者 马宋雨辰 狄阳 刘涛 刘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0-1048,共9页
多晶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在推进剂体系中因与添加剂接触或环境条件(温度或压力)改变,晶型易发生转变形成混合晶型,导致推进剂结构损伤,性能降低。为阻止溶剂与CL-20的接触,抑制CL-20晶型转变,研究将基于己二胺(HMDA)与邻苯二... 多晶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在推进剂体系中因与添加剂接触或环境条件(温度或压力)改变,晶型易发生转变形成混合晶型,导致推进剂结构损伤,性能降低。为阻止溶剂与CL-20的接触,抑制CL-20晶型转变,研究将基于己二胺(HMDA)与邻苯二酚(CCh)氧化自聚合反应生成聚酚胺(PCHA)薄膜,采用水悬浮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对CL-20炸药晶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表面改性颗粒的形貌结构、包覆物含量、热稳定性及其在乙二醇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MDA与CCh在温和条件下可对CL-20晶体表面进行修饰,并形成一层致密的PCHA包覆层;溶解称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PCHA包覆物含量约为1%;PCHA包覆将晶型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分别提升了16℃和7℃,通过Kissinger法计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活化能E_a发现CL-20@PCHA的活化能较CL-20提高了约8 kJ·mol^(-1),热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XRD测试结果表明PCHA薄膜可以有效阻隔溶剂与CL-20的接触,减缓CL-20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可有效抑制CL-20的晶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酚胺(PCHA)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晶型转变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制备微纳米LLM-105/CL-20复合含能材料
13
作者 李营 刘美祺 +3 位作者 刘子君 詹乐武 侯静 李斌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27,I0003,共8页
为了增加含能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以改良型氟橡胶作为黏结剂,采用LLM-105和CL-20为原料,成功实现了高能钝感LLM-105/CL-20复合材料的连续且安全的制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采用傅里... 为了增加含能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以改良型氟橡胶作为黏结剂,采用LLM-105和CL-20为原料,成功实现了高能钝感LLM-105/CL-20复合材料的连续且安全的制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晶型;采用DSC分析了样品的热分解性能;测试了原料CL-20及复合粒子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即溶剂与非溶剂流速比为1∶6,黏结剂质量分数为6%,总流速为80mL/min时,LLM-105能够有效地包覆在CL-20表面,粒径分布范围为0.19~3.92μm;通过FT-IR和XRD表征,进一步证明LLM-105成功包覆在CL-20表面;复合粒子的撞击感度从10cm提升至55cm(落锤质量为2kg),显著增强了其安全性能。表明微通道内制备LLM-105/CL-20复合粒子的方法具有降感效果显著的优点,且该方法易于操作,适合连续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微流控 LLM-105/cl-20复合粒子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型CL-20冲击分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4
作者 唐梅 曾淑琼 +1 位作者 刘桂林 牛振威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0-1009,I0002,共11页
为深入理解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爆轰过程和爆轰产物状态等,利用自洽电荷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SCC-DFTB)结合多尺度冲击模拟技术(MSST)研究了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分解反应过程;考虑到... 为深入理解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爆轰过程和爆轰产物状态等,利用自洽电荷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SCC-DFTB)结合多尺度冲击模拟技术(MSST)研究了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分解反应过程;考虑到α-CL-20通常以含水加合物的形式存在,同时也计算了水分子对α-CL-20冲击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冲击波速下,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中,γ-CL-20密度最小,具有最大的压缩比。当冲击波速为8km/s时,γ-CL-20完全分解,而其余3种晶型CL-20直到冲击波速达到9km/s时才完全分解,但4种晶型CL-20分解反应平衡后小分子产物组分和含量是一致的。此外,水分子的加入则会显著提高CL-20分子的活性,加速固相α-CL-20的裂解,增加固相α-CL-20的冲击感度。冲击加载下固相CL-20的初始分解路径受晶型影响较小,主要受冲击波速影响,当冲击波速低于8km/s时,分解反应主要源于N—NO_(2)键的断裂;当冲击波速超过9km/s时,CL-20分子中N—NO_(2)键受到高压抑制,C—H键中H可能优先与相邻的NO_(2)基形成五元环,进一步生成NO和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量子化学 SSC-DFTB cl-20 初始反应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CL-20/Al@Co/NBC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曹云杉 李豪 +3 位作者 易雪玲 秦康怡 李洁 段晓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039,共9页
为了改善Al粉在混合炸药中的释能特性,综合微结构设计和Al颗粒表面改性优势,构筑了三维网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CL-20)/Al@Co/硝化细菌纤维素(NBC)复合物。首先采用置换法在Al粉表面包覆Co,形成核壳结构Al@Co粒子;再利用模板法将Al@Co和... 为了改善Al粉在混合炸药中的释能特性,综合微结构设计和Al颗粒表面改性优势,构筑了三维网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CL-20)/Al@Co/硝化细菌纤维素(NBC)复合物。首先采用置换法在Al粉表面包覆Co,形成核壳结构Al@Co粒子;再利用模板法将Al@Co和CL-20沉积在NBC的三维网状结构中,得到三维网状CL-20/Al@Co/NBC复合物。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并通过热分析、感度和燃烧测试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l@Co粒子为Co在Al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32 nm包覆层。CL-20/Al@Co/NBC复合物呈三维网状结构,与相应的NBC+CL-20+Al混合物及CL-20/Al/NBC复合物相比,Al的高温热分解峰温分别提前123.7℃和99.5℃,放热量分别增加5.93 kJ·g^(-1)和4.50 kJ·g^(-1)。且CL-20/Al@Co/NBC的点火延迟时间更短、燃烧速率更快;撞击感度(30 J)和摩擦感度(192 N)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炸药 Al@Co 三维网络结构 cl-20/Al@Co/NBC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Shock Response of CL-20 Co-crystals Containing Void Defects
16
作者 Changlin Li Wei Yang +5 位作者 Qiang Gan Yajun Wang Lin Liang Wenbo Zhang Shuangfei Zhu Changgen F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64-374,共11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oid defects on the shock response of 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CL-20)co-crystals,shock responses of CL-20 co-crystals with energetic materials ligands trinitrotoluene(TNT),1,3-dinitro...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oid defects on the shock response of 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CL-20)co-crystals,shock responses of CL-20 co-crystals with energetic materials ligands trinitrotoluene(TNT),1,3-dinitrobenzene(DNB),solvents ligands dimethyl carbonate(DMC) and gamma-butyrolactone(GBL)with void were simulated,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and reactive force field.It is found that the CL-20 co-crystals with void defects will form hot spots when impacted,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molecules around the void.The degree of molecular fragmentation is relatively low under the reflection velocity of 2 km/s,and the main reactions are the formation of dimer and the shedding of nitro groups.The existence of voids reduces the safety of CL-20 co-crystals,which induced the sensitivity of energetic co-crystals CL-20/TNT and CL-20/DNB to increase more significantly.Detonation has occurred under the reflection velocity of 4 km/s,energetic co-crystals are easier to polymerize than solvent co-crystals,and are not obviously affected by voi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of the wave decreases after sweeping over the void,which reduces the chemical reaction frequency downstream of the void and affects the detonation performance,especially the solvent co-crys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co-crystal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Reactive forcefield Impact response Hot spot Void de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含铝炸药组分微结构对其爆炸释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晓军 薛乐星 +2 位作者 曹芳洁 刘谦 李欣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613,共6页
为了改善铝粉在CL-20基含铝炸药中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CL-20/Al复合颗粒,实现了CL-20与Al在微结构上的紧密结合,通过直接法制备了由CL-20/Al复合颗粒构成的组分质量分数为85%CL-20/10%Al/5%黏结剂的含铝炸药,并与... 为了改善铝粉在CL-20基含铝炸药中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CL-20/Al复合颗粒,实现了CL-20与Al在微结构上的紧密结合,通过直接法制备了由CL-20/Al复合颗粒构成的组分质量分数为85%CL-20/10%Al/5%黏结剂的含铝炸药,并与常规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CL-20基含铝炸药进行了机械感度、爆热、爆炸罐试验和圆筒试验等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CL-20/Al复合颗粒会使含铝炸药的撞击感度略有提高,而摩擦感度不变,但总体上对机械感度影响不大;通过CL-20/Al在微结构上的复合,缩短了Al粉与爆轰产物之间的扩散距离,可以显著改善Al粉的反应动力学性能,提高Al粉在含铝炸药爆炸过程中的反应完全性,促使部分Al粉在爆轰区内参与反应,相比于常规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含铝炸药,可使含铝炸药的爆热从6787 J/g提高至6930 J/g,爆炸罐内爆炸场最高温度从544.3℃提高至661.2℃,格尼系数由2.88 mm/μs提高至3.10 mm/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l-20含铝炸药 反应动力学 cl-20/Al复合颗粒 微结构 溶剂-非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8
作者 徐亮 杨敏 +3 位作者 文韬 高登钊 郭长平 王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5-282,共8页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HNS的界面性质、改性纳米HNS的用量及乳液的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并对复合物的形貌、结构、热分解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HNS含量为10%~20%,静置时间小于200 min时,可以制备均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核壳复合物粒径约为5μm左右,表面包覆一层改性纳米HNS;由于共晶结构,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为247.7℃,其热分解放热峰温较原料CL-20提高了7.9℃;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_(50)为43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6%,相较于原料CL-20,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安全简单且组分无非含能材料,理论上未降低核壳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的复合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提升CL-20在军事领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1 3-二硝基苯 六硝基茋 Pickering乳液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kering乳液构建球扁形核壳CL-20/TNT共晶@Al复合物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长平 田璐 +3 位作者 李玥其 段晓惠 冯晓军 高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3-490,共8页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纳米Al粉可以提升推进剂或炸药配方的能量,但是纯CL-20或其与一定量Al粉的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感度,因此获得低感度的CL-20与Al粉均匀复合物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全氟羧酸修饰的纳米Al粉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纳米Al粉可以提升推进剂或炸药配方的能量,但是纯CL-20或其与一定量Al粉的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感度,因此获得低感度的CL-20与Al粉均匀复合物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全氟羧酸修饰的纳米Al粉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TNT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制备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Al粉用量和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出球扁形核壳CL-20/TNT共晶@Al复合物,对其形貌、晶型、热分解和安全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粉含量为1%、10%和20%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静置时间少于100 min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两种炸药形成了CL-20/TNT共晶;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所形成的球扁形共晶尺寸约为20~40μm,纳米Al粉均匀包覆在共晶表面;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为35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0%,安全性能高于纯CL-20。采用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非含能组份,理论上没有降低CL-20/TNT共晶@Al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Al的高能推进剂和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纳米铝粉 Pickering乳液 cl-20/TNT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TNT共晶炸药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杨宗伟 张艳丽 +4 位作者 李洪珍 周小清 聂福德 李金山 黄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4-679,共6页
通过溶液共结晶法制得CL-20/TNT共晶炸药,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35(2)nm,b=1.9912(6)nm,c=2.4695(6)nm,α=β=γ=90°,V=4.787 nm3,Z=8。采用... 通过溶液共结晶法制得CL-20/TNT共晶炸药,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35(2)nm,b=1.9912(6)nm,c=2.4695(6)nm,α=β=γ=90°,V=4.787 nm3,Z=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析了共晶炸药的热分解,并测定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CL-20/TNT共晶炸药在180~275℃间放热分解,并将TNT熔点显著提高50℃左右;共晶炸药撞击感度较低,并将CL-20撞击感度明显降低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共晶炸药 cl-20 TNT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