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CD34^+细胞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琴 王长谦 +5 位作者 范华骅 何奔 刘嬿 聂晓绚 姜萌 高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方法采集新鲜脐血经抗凝处理及无菌包装,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出CD34+单个核细胞,M-199培养基中诱导分化...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方法采集新鲜脐血经抗凝处理及无菌包装,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出CD34+单个核细胞,M-199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CD34+和CD34-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CD31表型,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刚分离的CD34+和CD34-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CD34+细胞培养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呈梭行细胞,出现典型线样排列结构。经诱导培养后,内皮细胞表型CD31阳性率为(70.03±10.2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内皮特异性成分ecNOS和flk-1/KDR蛋白水平的表达。而CD34-细胞单独培养,少部分细胞贴壁,呈现出不规则形态。结论MACS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和分化后贴壁细胞具有内皮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验证了贴壁细胞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34^+单个核细胞 诱导分化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34^+细胞及红系祖细胞扩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洁霞 毛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9-433,共5页
脐血是造血祖细胞的丰富来源之一,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体外诱导其定向扩增为红系祖细胞,输入体内产生成熟红细胞。本实验旨在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红系定向扩增的理想因子组合(Flt3配基FL联合TPO、SCF、EPO及FL、SCF、TPO)对CD34... 脐血是造血祖细胞的丰富来源之一,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体外诱导其定向扩增为红系祖细胞,输入体内产生成熟红细胞。本实验旨在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红系定向扩增的理想因子组合(Flt3配基FL联合TPO、SCF、EPO及FL、SCF、TPO)对CD34+细胞扩增的影响。将单个核细胞接种至stemspan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分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TPO+SCF+FL+EPO+IGF1组,C组为TPO+SCF+FL组,C组在第6天及以后换液加入EPO和IGF1。于培养0、6、10、14天进行细胞计数,细胞集落测定,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CD34、CD34CD71、CD71GPA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经10天培养后,B组总细胞数扩增6.89倍,而C组3.06倍;B组CD34+细胞增加4.83,而C组2.47倍;B组集落形成细胞数增加4.3倍,而C组增加2.5倍;B组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数增加5.4倍,而C组3.1倍;B组CD34+CD71+细胞数增加8.72倍,而C组3.37倍;B组CD71+GPA+细胞数增加53.4倍,而C组30.29倍。结论:脐血MNC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FL+SCF+TPO实现了CD34+细胞及集落形成细胞的扩增。脐血MNC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FL+SCF+TPO+EPO+IGF1短期液体培养获得红系祖细胞的扩增,在第0天比6天加入EPO获得更多红祖细胞(P<0.05)。由于TPO+SCF+FL+EPO+IGF1组的集落形成细胞数、CFUE和BFUE数于第10天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 红系祖细胞 无血清培养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斌 张伟 +1 位作者 张晓丽 赵林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样本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离心,收集MNC层,然后洗去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临床需要调整MNC的液体悬浮量。结果:第1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4.90±2.69)×108,回收率为(71.96±12.43)%,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为(2.31±0.93)%。第2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1.11±0.74)×108,回收率为(69.98±2.23)%,CD34+细胞占MNC的平均比率为(0.98±0.04)%。结论: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MNC,分离效果和MNC、CD34+回收率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无菌塑料袋 细胞分离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贴壁细胞饲养层支持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王丽娟 王金福 +5 位作者 吴亦凡 项盈 谢纯刚 贾冰冰 严菊侬 朱秀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探讨来自脐血的贴壁细胞的特征及其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脐血中培养出的贴壁细胞进行了鉴定,同时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由此建立细胞饲养层;在饲养层基础上建立共培养体系,分别体外扩增单个核细胞和CD... 探讨来自脐血的贴壁细胞的特征及其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脐血中培养出的贴壁细胞进行了鉴定,同时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由此建立细胞饲养层;在饲养层基础上建立共培养体系,分别体外扩增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观察饲养层对体外扩增的影响,并检测扩增后细胞的GEMM-CFC形成潜能.结果表明,脐血贴壁细胞呈纤维状,其CD14阳性细胞仅3.8%,而CD13、CD166、CD29阳性细胞分别为51.8%、35.6%、16.5%;与仅用外源细胞因子的非共培养体系相比,用饲养层加外源细胞因子建立的共培养体系中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扩增效率分别提高了2.09倍和2.94倍,并且前者扩增出的细胞比后者具有更高的GEMM-CFC形成潜能.可初步推定,从脐血中培养出的纤维状贴壁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形成饲养层细胞,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提供支持基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贴壁细胞 ^cd34^+细胞 单个核细胞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致癌剂3’-甲基-4-DAB影响SD大鼠肝干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5
作者 陈小艳 张丽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SD大鼠肝干细胞中OV6、CD34的表达,探讨肝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化学致癌剂3’-甲基-4-二甲基氨偶氮苯(3’-methy-4-dimethylaminoazobenzen,3’-me-DAB)喂养SD大鼠4周,取大鼠肝脏,用免疫...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SD大鼠肝干细胞中OV6、CD34的表达,探讨肝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化学致癌剂3’-甲基-4-二甲基氨偶氮苯(3’-methy-4-dimethylaminoazobenzen,3’-me-DAB)喂养SD大鼠4周,取大鼠肝脏,用免疫组化法标记卵圆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OV6与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在大鼠肝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汇管区靠近界板处卵圆细胞同时表达OV6与CD34,阳性细胞成簇状分布,主要集中在赫令氏管周围,并见OV6和CD34阳性细胞向肝小叶内迁移,散在分布于肝细胞索;在肝实质内还分布着大量的表达OV6与CD34阳性的单核样干细胞;在肝实质内还可见多个CD34阳性小集落,集落内或周围也可见少许单核样干细胞。结论3’-me-DAB刺激大鼠肝内卵圆细胞大量增生的同时,还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生并向肝内迁移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卵圆细胞 单核样干细胞 Or6 cd34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