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STEM CELL FACTOR, INTERLEUKIN-6 AND ERYTHROPOIETIN ON EXPANSION OF CD34^+ CELLS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1
作者 隋星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0-394,共5页
CD34+ cells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were purified by Dynal beads M-450 CD34 immunoselection system and cultured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ytokine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including stem cell factor (SCF), i... CD34+ cells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were purified by Dynal beads M-450 CD34 immunoselection system and cultured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ytokine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including stem cell factor (SCF), interleukin-6 (IL-6) and erythropoietin (EPO).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D In methylcellulose culture, the plating efficiencies of purified cord blood CD34+ cells were much different when stimulated by various cytokines. IL-6 alone had the lowest colo-ny yield,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SCF, IL-6 and EPO had the highest yield. ② In the suspension culture, IL-6 alone or IL-6 + EPO had little expanding effect on cord blood CD34+ celis, the other cytokine combinations could expand cord blood CD34+ celis at different Ievels. Among them, the combination of SCF, IL-6 and EPO had the maximal expanding effect on cord blood CD34+ celis, the number of progenitor celis peaked at day 21, about 29-fold increase and nucleated celi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3676-fold at day 28. The expanding effect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D blood cd34+ cell CYTOKINE ex vivo EXPA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PRIMITIVE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ARE MORE ENRICHED IN CD34^+CD38^- POPULATION THAN IN CD34^+CD38^+ POPUL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裴雪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To clarify the hematopoietic potential of various sub-classes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e used a multicolor staining protocol in conjunction with anti-CD34 and -CD38 McAb. We characterized two cell fra... To clarify the hematopoietic potential of various sub-classes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e used a multicolor staining protocol in conjunction with anti-CD34 and -CD38 McAb. We characterized two cell fractions in CD34+cells with or without CD38 expression. A clonogenic assay showed that most CFC were present in CD34+CD38+ population. Morpholog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last-like cells were more enriched in the CD34+CD38 fraction. To clarify the biologic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fractions, we examined the more primitive progenitor cell function by assessing long-term culture-initiating cells (LTC-IC) on the stromal cells. At the first two weeks, more CF.C harvested from the culture in the fractions initiated with both populations. However, more LTC-IC were present during weeks 4 to 12 in the CD34+CD38- popul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primitive progenitors are more enriched in CD34+CD38 population than in CD34+CD38+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cd34 CD38 F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运贤 钟雪云 +5 位作者 欧瑞明 陈惠珍 罗伟琼 钟立业 邢达 韩忠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CD3 4 +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自身干细胞移植” ,用免疫组化... 目的 :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CD3 4 +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自身干细胞移植” ,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检测动物模型心梗区的CD3 4 +细胞浸润以及心肌细胞再生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 ,G -CSF处理组大鼠心梗区可见大量CD3 4 +单个核细胞浸润 ,并有CD3 4 +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2周后疤痕组织不明显 ;而对照组心梗坏死区有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无CD3 4 +细胞浸润及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2周后出现较大量的疤痕组织。结论 :G -CSF动员CD3 4 +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用G -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自身移植” ,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心肌梗死 细胞分化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意义及对生存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冰 郭青 +5 位作者 赵丹丹 赵海丰 韩晓蘋 王卉 吴晓雄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2-1397,共6页
本研究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探讨MDS的发病机制,并判断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 本研究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探讨MDS的发病机制,并判断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增殖的百分率,计算各组中的凋亡/增殖(A/P)比。并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法分析CD34+细胞和CD34-细胞增殖和凋亡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MDS高危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而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②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在MDS低危组中均为最高,明显高于MDS高危组和对照组。在低危组中,CD34-细胞的凋亡率为(80.36±1.82)%,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54.75±2.18)%(P<0.05),而在高危组中,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③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组中最高,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和低危组间无显著差异。高危组CD34+细胞的增殖率为(50.67±3.37)%,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30.99±1.96)%(P<0.05);④CD34+、CD34-细胞的A/P值在MDS低危组均明显高于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A/P值在MDS高、低危组均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A/P值(P<0.05)。此外,CD34+细胞的凋亡率与生存及预后明显相关。结论:CD34+细胞百分率随MDS危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低危组中以CD34-细胞的凋亡占主导,随着病情进展,在高危组中则以CD34+细胞的增殖占主导,提示异常的凋亡和增殖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CD34+细胞的凋亡率可能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抑制凋亡可能诱导MDS向白血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细胞 cd34-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生存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剂量rhG-CSF对正常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动员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素霞 达万明 +2 位作者 高春记 黄文荣 靳海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38-1040,共3页
本研究探讨中等剂量600μg/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正常供者CD34+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2002-2004年我科31例健康供者给予rhGCSF600μg/d,在动员的第4天开始采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并检... 本研究探讨中等剂量600μg/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正常供者CD34+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2002-2004年我科31例健康供者给予rhGCSF600μg/d,在动员的第4天开始采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并检测动员前后白细胞总数、动员后的有核细胞(NC)数、单个核细胞(MNC)数、CD34+细胞数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同时观察动员及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12例供者GCSF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600μg/d组与既往使用的300μg/d组相比,rh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细胞中NC、MNC和CD34+细胞及CFUGM显著增加(P<0.05),受者造血重建时间缩短(P<0.05),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上升(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动员后CD3+细胞在PBMNC中的比例较动员前下降(15.05±3.3)%,(P<0.05)。动员前后CD4+/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600μg/d的GCSF对正常供者的动员效果好,受者造血重建快,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动员后PBMNC中CD3+细胞的下降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从而使得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率无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F cd34^+细胞 cd34^+细胞动员 T细胞亚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建伟 王亚平 +1 位作者 王莎莉 姜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59-963,共5页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的造血生长因子进行培养,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和CD33+细胞比例及集落形成细胞总数(CFC)、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变化。结果显示:10-70μg/mlTSPG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脐血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50μg/ml是最佳刺激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增至(2470.5±79.96)×103、(53.96±4.29)×100%和(21.86±3.09)×100%;20μg/ml是液体培养诱导骨髓CD3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最佳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U-GM和CD33+细胞分别增至(133.2±9.03)×103、(26.78±1.91)×100%和(16.98±1.73)×100%;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显示,TSPG(10-50μg/ml)均能提高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产率,以TSPG20μg/ml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能够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cd34^+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扩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裴雪涛 王立生 +3 位作者 徐黎 龙红 冯凯 吴祖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9-235,共7页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为了探讨Tpo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选出90.11%-97.57%纯度的脐带血CD34^+细胞,在周的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观察了Tpo...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为了探讨Tpo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选出90.11%-97.57%纯度的脐带血CD34^+细胞,在周的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观察了Tpo与干细胞因子(SCF),IL-3,IL-6,红细胞生成素(E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同组合的扩增效率。结果表明,Tpo具有明显的协同扩增作用,细胞总数、集落形成细胞(CFC)和CD34^+细胞可分别被新增329.50±25.20倍,16.09±3.38倍和11.77±4.78倍,SCF+IL-3+IL-6+Tpo组的扩增作用最强,含Tpo实验组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不含Tpo组;同时,含Tpo的组合还使CFU-MK,CD41a^+细胞,BFU-E和CFU-GM分别扩增了34.67±4.62倍,17.29±2.34倍,14.97±2.89倍和14.46±3.19倍。表明Tpo具有明显的扩增造血细胞的作用和刺激多系造血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促骨髓CD3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桂伦 高瑞兰 +1 位作者 林筱洁 金锦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76-77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参二醇(PDS)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的促进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技术从正常人骨髓分离出CD34+细胞,采用琼脂半固体多向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方法观察PDS对CD34+细胞的增殖作用;用液体培养使CD... 本研究探讨人参二醇(PDS)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的促进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技术从正常人骨髓分离出CD34+细胞,采用琼脂半固体多向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方法观察PDS对CD34+细胞的增殖作用;用液体培养使CD34+细胞增殖,并向红系、粒系定向生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DS诱导后细胞表面标记变化。结果显示:免疫磁珠分离CD34+细胞的获得率占骨髓有核细胞(MNC)的(1.0±0.15)%;活细胞比例占(95.6±1.2)%,CD34+细胞富集度达(86.8±2.8)%。中浓度PDS(25mg/L)能够有效地促进CD34+细胞增殖,生成CFU-Mix集落,提高率为(56.3±3.5)%,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液体培养生成粒系、红系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高率分别为(35.6±3.2)%和(22.3±2.1)%,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经PDS诱导14天后,细胞表面分化标记明显增高,CD33+细胞在PDS50mg/L时最高,CD71+细胞在25mg/L时最高,G-A+细胞在10mg/L时最高,而CD15+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PDS不但促进CD34+细胞增殖,且能诱导其定向分化,提示PDS具有类似造血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 cd34+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源贴壁细胞支持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毅 何津 +4 位作者 江小霞 刘刚 刘元林 唐佩弦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0-564,共5页
从胎盘中分离培养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humanplacentaderivedadherentcells,hPDAC) ,研究其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以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hPDAC ,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 从胎盘中分离培养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humanplacentaderivedadherentcells,hPDAC) ,研究其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以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hPDAC ,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 ,建立以hPDAC为滋养层的CD34+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 ,并与无滋养层的液体培养体系相比 ,观察不同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及CD34+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胎盘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hPDAC ,并证实其为混合性细胞群体 ,主要含有间充质细胞。以hPDAC为滋养层的共培养体系较无滋养层液体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及CD34+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扩增效应 ,其中以SCF +IL 3+IL 6 +FL +hPDAC组扩增效果最强 ,分别扩增了 ( 12 6 .0± 6 .7)倍 ,( 4 9.8± 1.7)倍和 ( 8.3± 1.6 5 )倍。上述结果提示 ,hPDAC具有体外支持造血作用 ,并提供了一与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相适应的新滋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脐血 cd34^+细胞 hPDAC 生物学 细胞因子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DEXTER基质细胞培养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曦 陈幸华 +7 位作者 刘林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钟永明 王庆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人脐血CD3 4+ 细胞DEXTER基质细胞培养的情况。方法 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带血CD3 4+ 细胞 ,按照DEXTER法行脐血基质细胞培养 ,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基质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SCF及SCF +BFGF组合可促... 目的 动态观察人脐血CD3 4+ 细胞DEXTER基质细胞培养的情况。方法 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带血CD3 4+ 细胞 ,按照DEXTER法行脐血基质细胞培养 ,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基质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SCF及SCF +BFGF组合可促进基质细胞集落的生成 ,脐血基质细胞在生长情况、组成成分、细胞形态等方面与骨髓基质细胞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结论 脐血CD3 4+ 细胞在生长因子的辅助下能促进基质细胞集落的形成 ,有望成为新的基质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 细胞因子 扩增 脐带血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共移植 NOD/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脐血CD34^+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俐君 高磊 +4 位作者 周虹 邱慧颖 胡晓霞 解琳娜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9-954,共6页
为了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滋养层细胞体外支持脐血CD34+细胞扩增的作用,将MSC和胎儿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样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经60Coγ线照射后分别制备细胞滋养层,比较不同滋养层细胞和添加或不加细胞因子对脐血CD34+细... 为了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滋养层细胞体外支持脐血CD34+细胞扩增的作用,将MSC和胎儿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样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经60Coγ线照射后分别制备细胞滋养层,比较不同滋养层细胞和添加或不加细胞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增殖数及LTC-IC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有无添加细胞因子(rhFL、rhSCF、rhTPO),HFCL滋养层组培养12天扩增细胞数明显高于MSC滋养层组,以第0天细胞数为100%(下同),有细胞因子组为(9797±361)%vs(7061±418)%,无细胞因子组为(5305±354)%vs(1992±247)%,均P<0.01。MSC滋养层组CD34+细胞扩增数与HFCL滋养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825±305)%vs(820±191)%,P>0.05],但在细胞因子存在时低于HFCL滋养层组[(939±212)%vs(1617±222)%,P<0.01]。MSC滋养层组维持脐血中LTC-IC的能力明显优于HFCL滋养层组[第5周CFU-GM数(129.95±8.73)个/105接种细胞数vs(89.81±10.29)个/105接种细胞数,P<0.05];细胞因子存在时,其作用更为明显[第5周CFU-GM数(192.93±4.95)个/105接种细胞数vs(90.47±14.28)个/105接种细胞数,P<0.01]。MSC与HFCL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提高扩增效率。当MSC与HFCL之比为4∶1时,集落形成数量最高,达(186.89±11.11)个/105接种细胞数,明显高于比例为3∶2(131.45±13.02)个/105接种细胞数和二者单用组[前者(138.92±14.84)个/105接种细胞数,后者(64.63±6.11)个/105接种细胞数;均P<0.01]。结论:MSC维持脐血中LTC-IC集落形成的能力优于基质细胞系HFCL,HFCL支持脐血CD34+细胞的增殖能力优于MSC,MSC加上适量HFCL可显著提高CD34+细胞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cd34^+细胞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计数CD34阳性细胞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艳荣 陈珊珊 于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用流式细胞术计数脐带血 ,外周血及其采集物中的CD34+ 细胞数已被普遍采用。然而 ,不同实验之间的CD34+ 细胞计数差异非常大。本文就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化方案和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进行综述。我们实验室应用ProCO... 用流式细胞术计数脐带血 ,外周血及其采集物中的CD34+ 细胞数已被普遍采用。然而 ,不同实验之间的CD34+ 细胞计数差异非常大。本文就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化方案和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进行综述。我们实验室应用ProCOUNT试剂盒检测了 4 5例脐带血 ,12份正常骨髓和 4例外周血采集物中的CD34+ 细胞的数量 ,结果表明ProCOUNT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方法 ,有利于减少不同实验之间CD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流式细胞术 标准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CD34^+细胞表达粘附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达万明 张苗 +8 位作者 张伯龙 靳海杰 于力 韩晓萍 靖彧 赵瑜 吴晓雄 黄文荣 王全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探讨化疗联合G CSF动员前、后患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细胞表达CD4 4 ,CD4 9d ,CD6 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动态变化 ,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G CSF动员前、后骨髓及外周血CD34+细胞的CD4 4 ,CD4 9d ,CD6 2L及趋化因子CXCR4... 探讨化疗联合G CSF动员前、后患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细胞表达CD4 4 ,CD4 9d ,CD6 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动态变化 ,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G CSF动员前、后骨髓及外周血CD34+细胞的CD4 4 ,CD4 9d ,CD6 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 ,观察输注各表达亚群细胞数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结果发现 ,动员后骨髓中CD34+CD4 4 +和CD34+CD4 9d+细胞的百分比较动员前明显降低 ,而外周血中二者的比例则显著升高 ;动员前、后骨髓中CD34+CD6 2L+和CD34+CXCR4 +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 ,而外周血中前者明显增加 ,后者则显著减少。输入CD4 4 +,CD4 9d+,CD6 2L+及CXCR4 +的CD34+细胞的量与移植后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未表明有显著的相关。结论 :G CSF动员可下调骨髓CD34+细胞的CD4 4 ,CD4 9d ,CD6 2L及CXCR4的表达 ,从而进入外周血循环 ,输注这些细胞的临床意义有待累积更多病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cd34^+细胞 化疗 G-CSF动员 流式细胞术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细胞相对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巩文玉 刘怡 +3 位作者 李蓓 张瑞东 李志刚 吴敏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62-765,共4页
为了研究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细胞相对计数结果的影响,对37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进行CD34-PE及CD45-FITC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后用FACS裂解液(FACSTM lysing solution,FACS)、IOTest3裂解液(IOTest 3 lysings olution,IOTest)及自配裂解液... 为了研究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细胞相对计数结果的影响,对37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进行CD34-PE及CD45-FITC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后用FACS裂解液(FACSTM lysing solution,FACS)、IOTest3裂解液(IOTest 3 lysings olution,IOTest)及自配裂解液溶解红细胞,采用洗涤程序和运用ISHAGE设门策略,检测CD34+细胞相对数,同时记录细胞的前向散射(forward scatter,FSC)、侧向散射(side scatter,SSC)信号及CD45+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FACS处理的样本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IOTest(0.50±0.42vs0.92±0.59,p=0.004);而IOTest与自配红细胞裂解液处理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2±0.59vs0.95±0.64,p=0.902)。经IOTest裂解后细胞的FSC、SSC信号均显著高于FACS(p<0.01)。IOTest裂解后的样本CD45+细胞百分比低于FACS。WBC数的多少与CD34+细胞百分比不存在相关关系(rs=0.192,p=0.357)。结论:某些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等抗原阳性细胞的相对计数确有不良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或计数时应慎重选择红细胞裂解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裂解液 FACS裂解液 IDTest裂解液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对脐血CD34^+巨核祖细胞体外扩增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舒 朱发明 +3 位作者 何吉 刘晋辉 秦斐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1-1043,共3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GMCSF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在含有TPO+IL3+SCF并添加了不同浓度(5、20、100ng/ml)的GMCS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6、10、14天后计数单个核细胞(MNC),检测CD41... 本实验旨在研究GMCSF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在含有TPO+IL3+SCF并添加了不同浓度(5、20、100ng/ml)的GMCS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6、10、14天后计数单个核细胞(MNC),检测CD41+细胞比例和CFUMK。结果表明,培养14天后3种不同浓度GMCSF对MNC均有明显的扩增作用,其中以20和100ng/mlGMCSF的扩增效果较好。3种不同浓度的GMCSF均使CD41+细胞比例增加,20和100ng/ml与5ng/mlGMCSF相比更能提高CD41+细胞的比例。5和20ng/ml的GMCSF能促进CFUMK的形成,但100ng/ml的GMCSF却抑制CFUMK的形成。结论:在TPO+IL3+SCF细胞因子组合中添加GMCSF有利于促进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脐血 cd34^+细胞 巨核细胞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外诱导CD34^+细胞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及其组织工程学运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强 沙慧芳 +3 位作者 江晓丰 史振余 顾伟勇 周允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1-194,T001,共5页
目的 本实验设计从骨髓中提取CD34 + 细胞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干细胞 ,经诱导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学器官重建术。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从骨髓中提纯的CD34 + 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 目的 本实验设计从骨髓中提取CD34 + 细胞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干细胞 ,经诱导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学器官重建术。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从骨髓中提纯的CD34 + 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诱导 ;在动物实验中 ,CD34 + 细胞经Dil标记后于Matrigel混合涂于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处 ,表面覆盖人胸膜组织。结果 细胞经诱导可转化生成血管内皮细胞 ,Ⅷ∶Ag、CD31+ 染色阳性 ,并可在重组基底膜 (Matrigel)中形成三维毛细血管网状结构。体内实验结果可见CD34 + 细胞参与并加速胸膜下毛细血管网形成 ,短时期内重建血供系统确保胸膜组织存活。对照组 (单纯覆盖Matrigel与胸膜 )胸膜缺血坏死。结论 可利用CD34 + 细胞替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重建正常组织毛细血管网 ,与器官实质细胞共同组成复合组织 ,运用于组织工程化器官重建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34+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再血管化 组织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与AA患者骨髓CD34^+和CD71^+CD45^-细胞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振宇 田旭 +5 位作者 李莹 杨美荣 张嵩 王雪明 张海霞 陈乃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2-3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MDS和AA患者骨髓血CD34+和CD71+CD45-细胞数的变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的25例初治MDS和43例AA患者(其中SAA 18例,NSAA 25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 本研究旨在观察MDS和AA患者骨髓血CD34+和CD71+CD45-细胞数的变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的25例初治MDS和43例AA患者(其中SAA 18例,NSAA 25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骨髓血细胞免疫分型检测(主要是CD34+、CD71+CD45-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比较CD34+和CD71+CD45-细胞在MDS组、AA(SAA、NSAA)组中的变化;比较MDS和NSAA组CD71+CD45-细胞数≥15%或<15%有核细胞数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MDS组CD34+数明显高于AA组、NSAA组和SAA组(P<0.05);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明显高于SAA组(P<0.05),MDS组与NSA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71+CD45-≥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明显高于NSAA组(P<0.05);而CD71+CD45-<15%的MDS组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与NSA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S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AA组和SAA组。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显著高于SAA组。CD71+CD45-细胞≥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显著高于NSA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34+细胞 CD71+CD4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D34^+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晶 冯敏 +4 位作者 刘毅 刘张玲 李会 黄峥兰 冯文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慢粒慢性期、急变期患者骨髓标本和正常脐带血标本中的CD34+细...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慢粒慢性期、急变期患者骨髓标本和正常脐带血标本中的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分选纯度,瑞氏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4+细胞中β-catenin和BCR/ABL的表达及定位。使用IN联合伊马替尼(IM)处理CD34+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catenin蛋白变化,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定量PCR检测靶基因c-myc和cyclin D1的m 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R/ABL蛋白变化。结果成功分选出CD34+细胞,纯度达90%以上;β-catenin和BCR/ABL均在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IN与IM联用能够显著抑制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使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明显增加细胞的凋亡,明显降低c-myc和cyclin D1的m RNA水平,并使BCR/ABL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但对正常CD34+细胞没有影响。结论 IN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增强IM对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杀伤力,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β-catenin的表达,抑制c-myc和cyclin D1的转录及BCR/ABL的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变期 cd34+细胞 β-catenin 吲哚美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血小板第4因子对体外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黏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桥川 李云涛 +7 位作者 孟恒星 王亚非 万长春 李新 葛薇 李茜 韩俊领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养第7、10、14天检测CD34+细胞扩增倍数、集落形成能力、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总黏附性、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加入SDF-1的实验组CD34+细胞及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②加入SDF-1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的表达,加入PF4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CD54的表达,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或PF4均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总黏附性;③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率,但导致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降低;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在扩增体系中同时加入SDF-1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和PF4能够上调部分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外扩增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相关功能的不利影响,维持扩增的HSPC的归巢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脐带血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小板第4因子 体外扩增 黏附特性 趋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