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酚酸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民 郭利平 +2 位作者 李晶 周王怡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流式...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静脉血中CD11b/CD18表达。结果:丹酚酸A预处理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静脉血CD11b/CD18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缺血再灌注 cd11b/cd18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呼健 杨明会 +1 位作者 邓新立 路军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外周血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的表达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可使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表达下降(P<0.01),Bcl-2/Bax表达提升(P<0.01),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表达下降(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基因Bcl-2/Bax有调节作用,对微循环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虚血瘀证 cd11b/cd18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b/CD18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毛景东 刘金华 +3 位作者 丁宁 李婷婷 鲁金波 耿万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CD11b/CD18作为白细胞特异膜受体主要是通过与特异性配体结合介导细胞-细胞、细胞-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及中性粒细胞(PMN)吸附、渗出过程。中性粒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发挥抗感染作用。论文着重评述了CD11b/CD18介导PMN... CD11b/CD18作为白细胞特异膜受体主要是通过与特异性配体结合介导细胞-细胞、细胞-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及中性粒细胞(PMN)吸附、渗出过程。中性粒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发挥抗感染作用。论文着重评述了CD11b/CD18介导PMN功能调控的细胞信号途径,为揭示CD11b/CD18调节PMN功能的分子机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b cd18 中性粒细胞 信号途径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膜黏附分子CD_(11b)/CD_(18)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雄 刘胜辉 +2 位作者 贾永平 窦岩 李运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与20例正常者(正常组)比较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与20例正常者(正常组)比较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较正常组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酸腺苷葡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干预后,其表达显著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明显增加,其增加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流式细胞仪 cd11b/cd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分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勇 陈玉林 +2 位作者 葛绳德 朱世辉 张素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上CD11b/CD18分子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Wistar大鼠,予以30%TBSAⅢ度烧伤,伤后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伤前及伤后12h内动态取血作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上CD11b/CD18分子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Wistar大鼠,予以30%TBSAⅢ度烧伤,伤后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伤前及伤后12h内动态取血作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两组大鼠于伤后30min起PMNCD11b/CD18表达就明显增加;立即复苏组于伤后4h达到峰值;延迟复苏组在伤后1h和8h各有一个峰值,并在伤后1h,8h时相较立即复苏组增高。结论:CD11b/CD18的变化可能与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PMN切应力的变化及缺血再灌注等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cd11/cd18 灼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巨噬细胞CD11b/CD18及其配体CD54的表达与肺泡炎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佟振月 马跃文 侯显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98,共4页
目的 :通过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表面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及相应配体 CD5 4表达的动态观察 ,研究白细胞粘附分子对肺泡炎的触发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CD18的... 目的 :通过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表面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及相应配体 CD5 4表达的动态观察 ,研究白细胞粘附分子对肺泡炎的触发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CD18的表达在博莱霉素灌注后 1d即开始增高 ,7~ 14d天达高峰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 0 1) ,随后略下降 ,但仍处于高水平表达。而 CD5 4在 3d后表达明显升高 ,以后呈持续性高水平表达。且7d时 CD11b,CD5 4的表达与 BAL 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 macrophage,AM)的数量呈正相关 ,γ值分别为0 .995 ,0 .885。两周后 BAL 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而其表面 CD11b,CD18,CD5 4的表达仍然增强。结论 :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机制中 CD11b,CD18,CD5 4表达增强 ,其在触发肺泡炎症及介导肺纤维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白细胞粘附分子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管炎时肝组织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变化
7
作者 黄显凯 韩本立 朱锡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胆管炎时大鼠厅组织ICAM司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胆道感染时ICAM-1mRNA在肝组织的定位及转录表达强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表达CD11b及CD18的阳性年。结果:ICAM-1m... 目的:观察急性胆管炎时大鼠厅组织ICAM司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胆道感染时ICAM-1mRNA在肝组织的定位及转录表达强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表达CD11b及CD18的阳性年。结果:ICAM-1mRNA原位杂交显示胆道感染3h后肝表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肝小叶中央静脉内皮细胞阳性反应增强,12h阳性反应最强.斑点杂交显示胆道感染后3h肝组织ICAM-1mRNA含量开始增高,12h达高峰.循环PMN表达CD11b和CD18的阳性率3h以后明显增高。结论:胆道感染大鼠肝表内皮细胞等表面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胆管炎 肝损害 PMN cd11b cd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8
作者 叶美颜 倪海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 :探讨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中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防止肾脏病变可能机制。方法 :49例无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的 2型DM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 (2 6例 )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 ) ,治疗 3个月。治疗前... 目的 :探讨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中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防止肾脏病变可能机制。方法 :49例无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的 2型DM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 (2 6例 )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 ) ,治疗 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CD11b/CD18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等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2型DM患者的CD11b/CD18表达增高 ,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也明显增高 (P <0 0 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罗格列酮治疗 3个月后 ,2型DM患者的CD11b/CD18表达、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肿瘤坏死因子 α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常规治疗组无类似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提示 ,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与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降低和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下降呈正相关 (r =0 5 6,P <0 0 1andr =0 64 ,P <0 0 1)。结论 :2型DM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l8 罗格列酮 肾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对巨噬细胞表达CD11b、CD18以及协同刺激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星 蔡萃 +1 位作者 王镓 黄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07,410,共3页
目的了解猪苓多糖协同对巨噬细胞J774A.1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刺激J774A.10.5h、1h、3h、6h、12h、24h及48h后,其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CD86、CD40表达的变化。结果BCG(5... 目的了解猪苓多糖协同对巨噬细胞J774A.1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刺激J774A.10.5h、1h、3h、6h、12h、24h及48h后,其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CD86、CD40表达的变化。结果BCG(50mg/L)组作用1h后,J774A.1CD11b、CD18的表达高于空白组;联合应用PPS(50mg/L)组刺激12h,其CD11b、CD18的表达明显高于BCG组(P<0.05)。BCG组0.5h、3h、12h、24h、48h,其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增高;联合应用PPS协同刺激J774A.10.5h、1h、3h、6h,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高于BCG组。结论卡介苗能提高巨噬细胞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联合应用猪苓多糖可使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多糖 卡介苗 巨噬细胞 cd11bcd18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D56、CD11b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娜 刘晓力 +7 位作者 杜庆锋 刘志 钟敏 林榕 宋兰林 易正山 孟凡义 周淑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56、CD11b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双色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对113例初治成人AML-M5患者进行免...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56、CD11b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双色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对113例初治成人AML-M5患者进行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CD56表达率28.32%(32例),CD11b表达率73.45%(83例),CD56+患者高表达CD11b(P<0.01),且CD11b的表达水平与CD56呈正相关(P<0.05);113例患者中异常核型患者占48.67%(55例),其中伴11q23异常者占22.12%(25例);I-FISH检测MLL阳性25例;CD56、CD11b共表达的患者比CD56、CD11b双阴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高(P<0.01);前者多合并异常核型,以累及11q23异常常见(P<0.05);较后者容易出现浸润表现、多为难治性白血病患者(P<0.01);且前者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均较后者低(P<0.01);CD56+患者与CD11b+患者相比,前者合并异常核型及难治性白血病较后者多(P<0.05),而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髓外浸润、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均无差别(P>0.05)。结论CD56+、高表达CD11b的AML-M5患者易出现异常核型,以累及11q23/MLL基因异常多见,易合并髓外浸润,且多为难治性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 cd11b 白血病 单核细胞性 核型 11q23 MLL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粘附分子CD11b/CD18、ICAM-1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周晓宏 乔正荣 梁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01-703,717,共4页
目的:探讨CVI粘附分子表达与皮肤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和电镜超微结构研究32例CVI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①class2 ̄3级EC-ICAM-1和PMN-CD11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lass1级和对照组(P<0.05),class2 ̄... 目的:探讨CVI粘附分子表达与皮肤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和电镜超微结构研究32例CVI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①class2 ̄3级EC-ICAM-1和PMN-CD11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lass1级和对照组(P<0.05),class2 ̄3级和class1级PMN-CD1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相关分析显著,ICAM-1表达与CD11b和CD18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③电镜超微结构证明;PMN与Ecs粘附导致皮肤微血管病变。结论:CVI血浆TNFα、IL-1β增高,上调ICAM-1和CD11b/CD18表达,并介导PMN粘附于ECs,导致ECs和组织损伤,可能是静脉溃疡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ICAM-1 cd11b/cd18 静脉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指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毛卫未 江永青 +2 位作者 欧阳良良 王文娟 吴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D11b指数、CD64指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03/2013-12期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入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82例(稳定组),急性期COPD患者86例(加重组)及84例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D11b指数、CD64指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03/2013-12期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入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82例(稳定组),急性期COPD患者86例(加重组)及8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组分别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64及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换算成CD64指数和CD11b指数。筛选出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有差异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曲线下面积、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结果与稳定期相比,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CD11b指数降低和CD64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老年COPD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D11b指数<0.94、CD64指数>1.83为临界值阳性标准,其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敏感度分别为62.65%和77.11%,特异性分别为79.52%和98.80%。结论外周血白细胞CD11b指数降低和CD64指数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实验室依据,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评价治疗效果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cd64 cd11b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奥司明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MPO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铭 肖漓 +3 位作者 许晓光 高钰 钱叶勇 石炳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DOSM)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O)组、I/R组和DOSM+I/R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MPO的水平,流...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DOSM)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O)组、I/R组和DOSM+I/R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MP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54和CD62L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 h、3 h、6 h、12 h、24 h和48 h的肾组织中,I/R和DOSM+I/R组MPO活性均随时间逐渐升高,于6 h达最高,后逐渐下降,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的表达在相同时点I/R组显著高于SO组(P<0.05或P<0.01),而在DOSM+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DOSM可显著降低肾I/R病理过程中MPO活性,并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的表达,有助于减轻I/R时炎症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司明 缺血再灌注 髓过氧化物酶 cd11b cd54 cd62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病期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红强 汤永民 +4 位作者 宋华 石淑文 杨世隆 徐卫群 钱柏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PL与CML慢性期都高表达MPO、CD13和CD33,而几乎不表达CD34、HLA-DR及T,B淋巴系列标志。有14.5%的APL患者表达CD56,有48.2%的APL患者表达CD15,CD15在APL的表达明显低于CML慢性期(48.2%vs95.2%,P<0.01)。有78.3%的APL患者表达CD117,而在CML慢性期不表达CD117。CD11b在APL的表达率仅为16.9%,而在CML慢性期几乎都表达CD11b。有72.3%的APL患者呈CD117+CD11b-表型,而在CML慢性期患者细胞中均未见此表型,它几乎均呈CD117-CD11b+表型。11例表型为CD117+CD11b-的APL患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在2个月以后CD11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同时细胞高表达CD11b,呈CD117-CD11b+表型。检测31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25例该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0.6%,其中16例(64%)为PML/RARα基因L型,9例(36%)为S型。16例PML/RARα融合基因L型APL患者CD117表达有14例(87.5%),9例S型CD117表达有4例(44.4%),6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APL患者CD117表达有2例(33.3%)。结论CD117/CD11b表型分析有助于APL与其它AML亚型及CML慢性期细胞的鉴别,CD117+CD11b-表型有助于APL细胞和APL患者缓解恢复期的良性髓系增生细胞的区分,对APL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等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7/cd11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PML/RARΑ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对人体内白细胞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柳垂亮 招伟贤 +2 位作者 李向宇 钟德勇 钟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粘附 cd11b 复方乳酸钠 羟乙基淀粉 cd18 人体内 明胶 粘附分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11a、CD11b、CD62L在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童秀珍 罗绍凯 +1 位作者 洪文德 彭爱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11-613,共3页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 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L 选择素 (CD6 2L)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5例初诊或复发急性淋巴白血病 (ALL)、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30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 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L 选择素 (CD6 2L)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5例初诊或复发急性淋巴白血病 (ALL)、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30例多发性骨髓瘤 (MM)、14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及 2 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a、CD11b、CD6 2L的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造血细胞比较 ,CD11b、CD11a在ALL、MM、CLL细胞表达均下降 (P <0 0 1) ,但在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CD6 2L在MM、CLL、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均下降 (P <0 0 5 ) ,但在ALL中表达增强 (P <0 0 5 )。②CD11a在ALL表达明显高于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 (P <0 0 1) ,CD6 2L在ALL表达明显低于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 (P <0 0 1)。③浸润组CD11a在ALL表达高于非浸润组 ,(P <0 0 5 )。④ALL完全缓解组CD11a、CD11b的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上存在多个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 ,检测粘附分子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细胞类型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cd11A cd1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CD11b、ICAM-1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刚 王晶 赵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黏附因子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造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乌司...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黏附因子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造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乌司他丁组,每组9只。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2h,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CD11b、ICAM-1水平。结果: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心功能有所改善,心肌组织病变减轻,CD11b、ICAM-1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黏附因子CD11b和ICAM-1表达,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cd11b ICAM-1 乌司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b在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配国 马雪涵 +2 位作者 张俊华 孙晓旭 明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研究CD11b在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的差异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D11b在C57BL/6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不同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与T细胞活化的关系。结果 CD11b在脾脏细胞的表达(19.9±2.5)%略高于淋巴结的细胞... 目的研究CD11b在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的差异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D11b在C57BL/6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不同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与T细胞活化的关系。结果 CD11b在脾脏细胞的表达(19.9±2.5)%略高于淋巴结的细胞(16.0±4.2)%(P=0.026)。脾脏中CD11b主要表达于CD3-细胞(14.93±0.94)%,淋巴结中CD11b主要表达于CD3+细胞(12.52±1.32)%;在脾脏和淋巴结T细胞亚群中,CD11b均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CD4+CD11b+细胞高表达CD44和CD62L,且Freund完全佐剂(CFA)激活后的CD4+T细胞高表达CD11b。结论 CD11b主要表达于脾脏的非T细胞和淋巴结的T细胞。T细胞中CD11b主要表达于CD4+T亚群,且CD11b表达与T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cd62L cd11b T细胞 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11-7082及Lactacystein在CD154诱导转录因子NF-κB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烜 张文 +3 位作者 曾小峰 张奉春 唐福林 于孟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对IκB-α磷酸化抑制剂BAY11-7082及蛋白酶小体抑制剂Lactacystein在CD154诱导转录因子NF-κB活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重组CD154刺激EBV/LMP1阴性RamosB细胞,并分别加入BAY11-7082及Lactacystein,比较其对CD154诱导NF-κ... 目的对IκB-α磷酸化抑制剂BAY11-7082及蛋白酶小体抑制剂Lactacystein在CD154诱导转录因子NF-κB活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重组CD154刺激EBV/LMP1阴性RamosB细胞,并分别加入BAY11-7082及Lactacystein,比较其对CD154诱导NF-κBluciferase活化、IκB-α磷酸化和降解、p65磷酸化以及NF-κB亚单位进入细胞核等各环节的抑制作用。结果Ramos细胞中BAY11-7082及Lactacystein均可完全抑制CD154诱导NF-κBluciferase活化。BAY11-7082对CD154诱导p65磷酸化、IκB-α磷酸化和降解及p50、p65和c-Rel进入细胞核均有抑制作用,而Lactacystein只抑制IκB-α降解及p65进入细胞核。结论Ramos细胞中BAY11-7082及Lactacystein抑制CD154诱导NF-κB活化的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11-7082 Lactacystein cd15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对实验性胎粪吸入兔肺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小雅 杜立中 +1 位作者 何良强 李文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氧浓度下吸入不同浓度NO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大耳白兔 ,对兔肺中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常频通气下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家兔分别在 2 1% ,10 0 %氧浓度下给予0 2× 10 -6 mol/L ,0 3 3... 目的 :探讨在不同氧浓度下吸入不同浓度NO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大耳白兔 ,对兔肺中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常频通气下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家兔分别在 2 1% ,10 0 %氧浓度下给予0 2× 10 -6 mol/L ,0 3 3× 10 -6 mol/L ,0 67× 10 -6 mol/LNO治疗 12h ,通过左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平均动脉压 ,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各组动物在各时间点平均动脉血压无差别。在两种氧浓度不同NO吸入浓度下血液各时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氧浓度下 ,0 3 3× 10 -6 ,0 67× 10 -6 mol/LNO吸入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上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比非干预组要低 (平均数±标准差 :2 1%O2 ,0 3 3× 10 -6 mol/LNO ,12 1± 2 0vs 3 92± 2 0 4,0 67×10 -6 mol/LNO ,112± 3 0vs 3 92± 2 0 4;10 0 %O2 ,0 3 3× 10 -6 mol/LNO ,113± 2 4vs 2 93± 65 ,0 67× 10 -6 mol/LNO ,10 2±114vs 2 93± 65 ,P <0 0 5 ) ;0 2× 10 -6 mol/LNO吸入治疗组对粘附分子的表达无影响。 (平均数±标准差 :2 1%O2 ,190± 10 1vs 3 92± 2 0 4;10 0 %O2 ,2 2 2± 85vs 2 93± 65 ;P >0 0 5 ) ;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入 实验性胎粪吸入 中性粒细胞 cd11b表达 胎粪吸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