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关电感电池均衡器的CCM软开关实现算法
1
作者 高彬桓 胡勇 +3 位作者 刘爱忠 刘俊 刘宇涵 阚加荣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1-259,共9页
针对开关电感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器在小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中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传统控制策略控制的均衡器中开关管为硬开关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开关电感锂电池均衡器电流连续运行模式下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分析均衡器电感电流电池单体... 针对开关电感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器在小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中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传统控制策略控制的均衡器中开关管为硬开关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开关电感锂电池均衡器电流连续运行模式下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分析均衡器电感电流电池单体充、放电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由此提出均衡器中开关管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控制精度。通过检测电池单体的电压与充电电流的变化率可实时得到电池单体的等效阻抗与开路电压,进一步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软开关控制算法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均衡器 开关电感 电流连续模式 软开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CCM Buck变换器输出交叉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瑶 许建平 +1 位作者 钟曙 何圣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71-2378,共8页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方法,给出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及系统的输出/控制、交叉影响...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方法,给出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及系统的输出/控制、交叉影响、耦合等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种分析SIDO CCM Buck变换器交叉影响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论文建立电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闭环小信号模型,分析变换器两路输出负载变化对两路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导电模式 单电感双输出 交叉影响 小信号模型 负载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工作于CCM模态的高效图腾柱无桥PFC变换器 被引量:14
3
作者 章治国 李世锋 +2 位作者 李鑫 程鹏铭 罗全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57-1967,共11页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和零电流关断(zero-current switching,ZCS)的可工作于CCM腾柱式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拓扑。该拓扑在传统图腾柱无桥PFC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谐振支...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和零电流关断(zero-current switching,ZCS)的可工作于CCM腾柱式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拓扑。该拓扑在传统图腾柱无桥PFC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谐振支路来实现功率开关管(MOSFET)的ZVS导通,同时辅助谐振支路亦可有效地抑制其体二极管电流的di/dt,实现ZCS关断,极大地缓解了MOSFET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工作在电流断续模态下的辅助谐振支路,其开关管均能实现零电流开通,变换器的所有开关管均工作在软开关状态。该拓扑克服传统硅基图腾柱无桥PFC的MOSFET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以及只能工作在电流断续导电模式或临界导电模式的限制,拓宽其工作范围,与传统图腾柱式无桥PFC电路相比,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基于对所提出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的分析,设计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无桥PFC变换器 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 连续导电模式 辅助谐振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单电感双输出CCM Buck变换器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80-3287,共8页
为研究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的控制方法,该文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SIDO 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开关状态,推导出... 为研究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的控制方法,该文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SIDO 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开关状态,推导出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建立了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capacitor current and capacitor voltage ripple controlled,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对其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并建立了小信号模型。进一步地,分析了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峰值电流型控制(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led,PCM) SIDO CCM Buck变换器,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可有效减小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最后,由设计的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实验电路,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 单电感双输出 连续导电模式 交叉影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Σ-Δ调制器的CCM 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
5
作者 熊远生 俞立 +1 位作者 徐建明 南余荣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8-10,共3页
针对常规滑模控制方案应用于电流连续型(CCM)Buck变换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及电感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对电流连续型Buck变换器建立了仿射非线性模型,在Σ-Δ(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础上,选定反映控制目的的合适滑模面后,设计了指数... 针对常规滑模控制方案应用于电流连续型(CCM)Buck变换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及电感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对电流连续型Buck变换器建立了仿射非线性模型,在Σ-Δ(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础上,选定反映控制目的的合适滑模面后,设计了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滑模控制的电流连续型变换器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并且启动时间和电感启动电流可通过调节滑模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Δ调制器 滑模控制 电力电子 BUCK变换器 电流连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负载DC-DC变换器电荷平衡数字控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邱楹 陈希有 +1 位作者 仲崇权 齐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0-47,17,共8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方法通过引入双模控制策略利用线性补偿器消除稳态误差,且适用于包括Buck,Boost和Buck-Boost在内的3种基本变换器。对同相Buck-Boost变换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连续模式 断续模式 数字控制 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控制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非线性现象仿真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雷 沈建清 肖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2-979,共8页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出现倍周期分叉并最终导致混沌的现象;对电流断续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以输入电压E变化时的混沌相图,验证电流断续模式下混沌现象的存在性。同时为消除这2种模式下的混沌现象,引入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建模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PID控制器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最优负载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雨 许建平 +1 位作者 于海坤 王金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14,共7页
分析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Buck变换器的最优负载瞬态响应过程,通过负载跃变阈值概念的提出,获得负载突变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最优超调量(跌落量)和稳态调节时间,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uck变... 分析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Buck变换器的最优负载瞬态响应过程,通过负载跃变阈值概念的提出,获得负载突变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最优超调量(跌落量)和稳态调节时间,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uck变换器在负载跃变时存在最优瞬态工作过程。研究最优负载瞬态特性在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中的应用,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负载瞬态特性的研究对Buck变换器主电路参数和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负载瞬态特性 BUCK变换器 连续导电模式 主电路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邓卫华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40,共5页
该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普遍存在的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对PFC变换器及DC/DC变换器的临界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后,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 该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普遍存在的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对PFC变换器及DC/DC变换器的临界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后,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精确解并提出了控制储能电容电压的临界点工作方式。该电路在利用普通控制芯片实现较高功率因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储能电容的电压值,降低了开关应力,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单级PFC电路中的电流畸变特性,得出PFC电路的功率因数表达式。最后实验验证了该文数学推导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临界工作模式 工作特性 控制芯片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储能电容电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卫华 张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的电流畸变特性,然后对PFC变换器及DC DC变换器工作在连续及不连续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 本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的电流畸变特性,然后对PFC变换器及DC DC变换器工作在连续及不连续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阐明了控制储能电容电压的临界点工作方式。该电路在利用普通控制芯片实现较高功率因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储能电容的电压值,降低了开关应力,提高了电路的效率。实验验证了本文数学推导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临界模式 电流畸变特性 储能电容电压控制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铂金 杜青 +1 位作者 张瑾 马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尖峰,讨论了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Current Continuous Mode)下的3种开关模态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依照效率最优原则对升压和降压模式的开关模态进行简化,从而优化了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合理选择电感电流纹波系数确保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下的方法,给出了各元器件的设计规则,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变换器 二极管反向恢复 Z源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跨周期调制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及其抑制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伯成 冯霏 潘赛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4,62,共8页
揭示并分析了连续导电模式(CCM)脉冲跨周期调制(PSM)Buck变换器中输出电压低频波动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应用电感电流纹波注入反馈(ICRIF)法来抑制该现象的技术。结果表明,输出电容串联等效电阻(ESR)是影响PSM CCM Buck变换器控... 揭示并分析了连续导电模式(CCM)脉冲跨周期调制(PSM)Buck变换器中输出电压低频波动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应用电感电流纹波注入反馈(ICRIF)法来抑制该现象的技术。结果表明,输出电容串联等效电阻(ESR)是影响PSM CCM Buck变换器控制性能的关键参数。选用较小ESR输出电容时将引发输出电压低频波动;而选用较大ESR输出电容时可抑制该现象,但输出电压纹波仍然很大。利用ICRIF法,可以抑制低ESR输出电容时的低频波动现象,还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电路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连续导电模式 串联等效电阻 脉冲跨周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平华 陈乐柱 +1 位作者 丁鑫龙 夏兴国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3期124-130,共7页
针对传统单管和双管DC-DC变换电路分别存在的高开关应力与低占空比的不足,提出一种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稳态分析及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可将最大可调占空比由普通双管时的0.5提升至0.8左右... 针对传统单管和双管DC-DC变换电路分别存在的高开关应力与低占空比的不足,提出一种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稳态分析及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可将最大可调占空比由普通双管时的0.5提升至0.8左右,而且能使最大开关应力较单管有大幅下降,同时,系统具有开关应力低和可调占空比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D箝位 双管正激 DC变换器 连续电流模式ccm 断续电流模式DCM PSP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在输出电压宽范围可调应用领域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家新 彭小龙 +1 位作者 华华 林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在研究了Buck变换器的纹波变化特征基础上,给出了连续状态下电路主要参数的代数表达式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通过系统仿真,指出了分岔特性给变换器输出纹波以及控制时间延迟给低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纹波 连续状态(ccm) 稳定性 分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耦合电感的升压-反激变换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天兵 丁新平 王伯荣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87-93,共7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直流升压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并且阐述了理论推导过程。集成耦合电感的升压-反激变换器通过集成耦合电感和升压-反激变换器在低占空比情况下实现了高升压比和高效率。运用电感伏秒平衡定理、电容安秒平衡定理推导... 提出了一种高效直流升压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并且阐述了理论推导过程。集成耦合电感的升压-反激变换器通过集成耦合电感和升压-反激变换器在低占空比情况下实现了高升压比和高效率。运用电感伏秒平衡定理、电容安秒平衡定理推导出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该新型拓扑电路的电压增益和效率。最后,在实验室里设计出了30 W的电路样机,实现了50 V的稳定输出,并采集了实验波形。根据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变换器 耦合电感 反激变换器 电流连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PCPV控制方案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利梅 王瑶 +1 位作者 张留洋 杨甲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89,共8页
为减小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的输出交叉影响,提出了峰值电流-峰值电压(peak-current and peak-voltage,PCPV)控制方法.分析了PCPV控制SIDO Buc... 为减小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的输出交叉影响,提出了峰值电流-峰值电压(peak-current and peak-voltage,PCPV)控制方法.分析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电感伏秒平衡和电容安秒平衡原理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增益表达式,并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与传统峰值电流(peakcurrent-mode,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对比分析交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为300 mV,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几乎无交叉影响;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为12.5 ms,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最大为10 ms.相比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有效地减小了交叉影响,且提高了瞬态性能.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峰值电流-峰值电压 小信号模型 交叉影响 连续导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功率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外环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吉飞 赵红雁 +2 位作者 郑琼林 孙湖 李丹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22-2629,共8页
将传统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外环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中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归纳为两种,即交流相电流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应为内环交流电流控制与功率控制。并基于直流电容能量守恒,提出一种新型外环控制方法——直流功率控制。该方... 将传统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外环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中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归纳为两种,即交流相电流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应为内环交流电流控制与功率控制。并基于直流电容能量守恒,提出一种新型外环控制方法——直流功率控制。该方法将直流电压给定值平方与实际采样值平方之差作为PI调节器的输入变量,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即为给定功率。通过理论分析描述传统方法和该文方法的差异,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该方法在电网电压波动条件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控制 PI调节器 电流控制模式 功率控制模式 直流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卫昀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小、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纹波小及可靠性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脉宽调制 电应力 正反激 组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相移三相单管电路在直驱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鸿雁 李建林 +1 位作者 高志刚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为改善传统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谐波特性,从功率因数校正(PFC)、升压和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将3个三相单管Boost型PFC电路交错运行的方案应用在直驱系统中。结果表明,在支路电流均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时,合成电流... 为改善传统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谐波特性,从功率因数校正(PFC)、升压和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将3个三相单管Boost型PFC电路交错运行的方案应用在直驱系统中。结果表明,在支路电流均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时,合成电流基本工作于连续电流模式,谐波特性良好。三相单管BoostPFC电路具有开关频率固定、元件数量少、成本低、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该拓扑能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输出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减少发电机电流的谐波含量和发电机损耗,提高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输出能力和系统效率。采用载波相移技术能在较低的器件开关频率下实现较高开关频率的效果,通过低次谐波的相互抵消提高等效开关频率而不是简单地将谐波向高次推移,能在提高装置容量的同时,有效地减小输出谐波,提高整个装置的信号传输带宽。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 三相单管 功率因数校正 载波相移 交错运行 断续电流模式 连续电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流的变换器多脉冲序列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明 宋胜男 王克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6,共8页
针对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Buck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容电流的变换器多脉冲序列CC-MPT(capacitor current multi-pulse train)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检测每个开... 针对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Buck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容电流的变换器多脉冲序列CC-MPT(capacitor current multi-pulse train)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检测每个开关周期起始时刻的电容电流值,当电容电流较小时,产生一个高能量脉冲,使电容电流增大到一定范围内,然后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选择中、低能量脉冲,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以Buck变换器为例,介绍了CC-MPT控制的工作原理、控制特性与抑制低频振荡机理,进行了时域仿真分析和相图分析,建立了开关映射模型并分析其动力学行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相比于传统PT控制CCM变换器,CC-MPT控制可以消除低频振荡现象,具有更好的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序列 电容电流 连续导电模式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