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1
作者 张瑞 郑凯 +1 位作者 朱振伟 赵华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特征信息提取,使用STEP AP 242和PDM相结合的集成方式,将金刚石滚轮三维模型作为制造加工信息的载体,并选择SolidWorks作为CAD和CAM软件,以及选择Aras Innovator作为PDM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AP 2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 Mode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CAD/CAM/CAE 被引量:1
2
作者 XU Xiang-yang, WANG Yan-y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olleg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 i, Shandong 264209,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5-216,共2页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nsive competition of th e automotive market require shorten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cost. Optimiz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b ui...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nsive competition of th e automotive market require shorten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cost. Optimiz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b uilding product’s consistent defining model for life cycle, and realizing the in tegration of CAD/CAM/CAE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become the means to acc ept the challenge. A new product modeling technology, Multi Model Technology (MM T),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hallenge for automotive powertrain product development. Fir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ulti Model Technology. MMT introduce s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OT) into product modeling process and combine OT with feature-based modeling technology. With the help of OT, MMT builds product object model to support system level manage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obj ect model of the product is a Multi Model Structure. The MMS consists of finish part model level (assembly model level), rough part model level (part model leve l), function model level and basic model level. Every models in the MMS is creat ed by feature-based technology in design process. In this case, models in the M MS of product can be shared by casting mould, sand core and sand core mould. The refore, CAD engineers, CAE engineers and CAM engineers can work concurrentl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AD/CAM/CAE can be realized. Second, MMT is applied in cylinder head development. The multi model structures of cylinder head, its casting mould, sand core and sand core mould are built, an d the process-oriented feature models of every objects in the multi model struc tures are modeled,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model objects in development pro cess is analyzed. The integrated modeling technology of cylinder head, its casti ng mould, sand core and sand core mould under MMT is studied. And th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oriented integration method of CAD/CAE and the method to realize th e integration of CAD/CAE under MMT are also discussed. Based on above, the integ ration of CAD/CAM/CAE of cylinder head is realized in automotive powertrain prod uct. The practic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odel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can optimi 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alize the data sharing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technology CAD/cam/CAE INTEGRATION cy linder 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图课程中CAD/CAM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66-168,172,共4页
CAD/CAM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旨在探讨CAD/CAM集成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内容,针对机械制图课程中CAD/CAM技术应用的课程实施,提出了... CAD/CAM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旨在探讨CAD/CAM集成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内容,针对机械制图课程中CAD/CAM技术应用的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对底座零件的实体造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展示了CAD/CAM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和效果。研究结果为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技术 机械制图课程 教学案例分析 实体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的结构性剑桥模型的修正研究
4
作者 加瑞 李逸群 +1 位作者 雷华阳 姜宇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室内外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天然沉积黏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建立结构性本构模型对准确预测天然黏土的力学响应和解决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结构性黏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对结构性剑桥(SCC)模型... 室内外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天然沉积黏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建立结构性本构模型对准确预测天然黏土的力学响应和解决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结构性黏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对结构性剑桥(SCC)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1)对附加孔隙比Δe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可以准确模拟结构性黏土超过临界状态线后的有效应力路径;(2)考虑了屈服面内的塑性即亚屈服特性,可以较好地模拟屈服面内的有效应力路径然后,利用修正结构性剑桥(MSCC)模型对结构性黏土的侧限压缩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和SCC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SCC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结构性黏土的三轴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以及侧限压缩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最后,对MSCC模型中的参数β(屈服面内塑性变形参数)、p'_(yi)(初始结构屈服应力)、Δe_(i)(初始附加孔隙比)、b(结构破损速率)、γ(剪切引起结构破损的参数)和ω(反映结构性对塑性流动准则的影响)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β影响结构性黏土屈服面内的有效应力路径,参数p'_(yi)影响峰值强度,参数Δe_(i)影响残余强度,参数b和γ影响峰值后的强度衰减速率,参数ω影响强度开始衰减时的偏应变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黏土 结构性剑桥模型 有效应力路径 亚屈服 附加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土体压密注浆机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海鹏 吴光华 +3 位作者 王格 陈坤洋 李晓龙 张蓓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现有压密注浆仿真方法仅能分析注浆后的应力分布,无法获得压密后土体孔隙比、密度等反映注浆挤密效果的参数信息,为此引入修正剑桥模型描述土体力学行为,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一种模拟常密度浆液在土体中压密注浆过程的仿真模型... 现有压密注浆仿真方法仅能分析注浆后的应力分布,无法获得压密后土体孔隙比、密度等反映注浆挤密效果的参数信息,为此引入修正剑桥模型描述土体力学行为,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一种模拟常密度浆液在土体中压密注浆过程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对地层挤密效应更加全面直观的描述。以黏土、粉质黏土等低渗透性土为对象开展了压密注浆仿真分析,与解析解和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不同注浆压力下土体径向应力和孔隙比模拟值与解析解的总体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04%和0.29%;不同深度条件下土体孔隙比和弹性模量计算值与现场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70%和2.85%,证明了该模型较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浆加固后浆柱周围土体密度、孔隙比、弹性模量等参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浆深度1.5 m处,注浆压力从0.4 MPa增至1.0 MPa时,距注浆孔中心0.05 m处土体密度、弹性模量和孔隙比近似呈线性变化,平均变化率分别为0.148 g/(cm3·MPa)、0.808和-0.127 MPa-1;注浆压力0.4 MPa时,随着注浆深度增加,距注浆孔中心0.05 m处土体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加率、孔隙比降低率均逐渐下降。总体来看,注浆加固后浆柱周围土体密度、弹性模量有较大提升,孔隙比明显降低,距注浆孔越远土体参数改变量越小,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相同注浆压力条件下,随着注浆深度增大,压密效果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密注浆 修正剑桥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 挤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知识图谱的异构CAM模型结构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秀玲 张树生 +3 位作者 黄瑞 黄波 徐昌鸿 况博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2-1355,共14页
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深入,不同商用CAM系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异构CAM模型不断地生成并存储在企业数据库中.为了实现对已有异构CAM模型的重用和共享,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知识图谱的异构CAM模型的结构化建模方法.首先构建... 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深入,不同商用CAM系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异构CAM模型不断地生成并存储在企业数据库中.为了实现对已有异构CAM模型的重用和共享,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知识图谱的异构CAM模型的结构化建模方法.首先构建以特征、耦合特征、零件为层次基础,多层次、多要素的工艺知识图谱模型,作为异构CAM模型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桥梁;其次建立了异构CAM系统的本体模型,同时采用多策略相似性本体映射的方法,生成了初步统一的异构CAM模型语义表示;最后利用规则推理获取隐含语义及检查匹配结果的准确性,以丰富工艺知识图谱,保证工艺知识图谱表达的统一性.开发了异构CAM模型结构化建模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知识图谱 异构cam模型 结构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terCAM X6的圆柱凸轮的建模与数控仿真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志伟 曹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3,116,共4页
在MasterCAM X6环境下,对圆柱凸轮进行了其槽中心轨迹的三维建模、工艺规程规划、数控仿真加工以及NC程序代码的后置处理等设计和分析;运用MasterCAM X6的4轴加工对圆柱凸轮零件进行了的数控铣削加工,不仅解决了圆柱凸轮零件的复杂曲线... 在MasterCAM X6环境下,对圆柱凸轮进行了其槽中心轨迹的三维建模、工艺规程规划、数控仿真加工以及NC程序代码的后置处理等设计和分析;运用MasterCAM X6的4轴加工对圆柱凸轮零件进行了的数控铣削加工,不仅解决了圆柱凸轮零件的复杂曲线加工轨迹的构建问题,而且解决了空间凸轮的多轴加工的难题,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凸轮 建模 数控仿真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SCW的CAD/CAM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双喜 张友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协同设计是实现并行工程的关键,CSCW为协同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环境和技术支持。分析了CAD/CAM系统实现协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一个CSCW环境下的基于代理的CAD/CAM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协同设计环境的... 协同设计是实现并行工程的关键,CSCW为协同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环境和技术支持。分析了CAD/CAM系统实现协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一个CSCW环境下的基于代理的CAD/CAM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协同设计环境的构造、各代理结构的设计以及分布协同设计环境下产品模型的处理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CAD/cam 代理 产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标准离体牙模型测试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被引量:3
9
作者 聂二民 姜瑞 +3 位作者 张春元 曾尽娣 谈济州 黄喆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采用CAD/CAM标准测试模型评价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方法】参照因牙周病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CAD/CAM40副上颌中切牙的树脂测试模型(包括预备体和带固位孔的临时冠),分为4组(氧化锌组、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磷酸... 【目的】采用CAD/CAM标准测试模型评价四种不同临时冠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方法】参照因牙周病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CAD/CAM40副上颌中切牙的树脂测试模型(包括预备体和带固位孔的临时冠),分为4组(氧化锌组、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磷酸锌水门汀组和Tempo Cem NE组),每组10副模型,每组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临时冠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MTS力学测试机对每一副模型以1mm/min的速度进行粘结强度测试,测出并记录每组每一副模型的粘结强度。【结果】4组的粘结强度分别为氧化锌组(37.48±4.92)N、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52.13±9.28)N、磷酸锌水门汀组(36.16±6.13)N、Tempo Cem NE组(46.21±6.70)N;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和Tempo Cem NE组的粘结强度大于氧化锌组和磷酸锌水门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D/CAM上颌中切牙的标准测试模型进行4种临时冠粘结剂粘结强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认为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和Tempo Cem NE的粘结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测试模型 临时冠粘结剂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技术在义齿快速成形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雅丽 李佳 +2 位作者 黄田 田彬 高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13-14,共5页
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与制造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其各项基础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等 ,并指出进一步发展义齿CAD/CA... 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与制造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其各项基础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等 ,并指出进一步发展义齿CAD/CAM系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快速成形 CAD cam 口腔医学 模型重构 数据处理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Cam-clay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林德 张向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8期1282-1286,共5页
针对Cam-clay模型计算中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剪切变形的缺点,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手段,指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由剪应力和体应力引起的应变分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比例系数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采用南京水利科学院的剪切试验对Cam-cla... 针对Cam-clay模型计算中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剪切变形的缺点,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手段,指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由剪应力和体应力引起的应变分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比例系数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采用南京水利科学院的剪切试验对Cam-clay模型进行改进,给出了基于不同分配比例系数的、改进后的Cam-clay模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的计算式,最终得到改进了的Cam-clay模型含有4个独立的试验参数。通过算例对改进后的模型与Cam-clay模型进行比较,揭示了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有效地考虑剪切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cam-clay模型 剪切变形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建模及其在箱体零件 CAD/CAM 集成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佳 杨萱 +2 位作者 张冠伟 徐燕申 彭泽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51-557,共7页
通过分析和归纳,总结了箱体类零件的设计/制造特征,阐述了特征技术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形状特征关系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特征的箱体类零件CAD/CAM集成系统框架.由于引用了特征建模技术,系统具有高度的表达信息完备性... 通过分析和归纳,总结了箱体类零件的设计/制造特征,阐述了特征技术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形状特征关系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特征的箱体类零件CAD/CAM集成系统框架.由于引用了特征建模技术,系统具有高度的表达信息完备性和数据共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建模 CAD cam 箱体零件 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AD/CAM集成的电机产品特征建模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永贤 盛忠起 纪凤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7-629,共3页
在综合国内外CAD/CAM技术及特征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电机产品的结构和加工制造的特点 ,对电机产品的特征信息模型进行了研究 ,提出电机产品的特征定义、特征分类及各类特征之间的关系、特征模型结构、各类特征的描述及不同应用目的... 在综合国内外CAD/CAM技术及特征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电机产品的结构和加工制造的特点 ,对电机产品的特征信息模型进行了研究 ,提出电机产品的特征定义、特征分类及各类特征之间的关系、特征模型结构、各类特征的描述及不同应用目的的模型转换方法 ,并选择Pro/Engineer为基础环境 ,实现了产品建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产品特征 特征建模 CAD/cam集成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娟 谭啸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10,14,共4页
为研究和推广CAD/CAM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依据CAD/CAM技术基本原理,分析CAD/CAM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插补功能、刀具补偿功能等的影响,以底座零件加工为例,通过对底座零件的建模和加工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CAD/CAM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过程... 为研究和推广CAD/CAM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依据CAD/CAM技术基本原理,分析CAD/CAM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插补功能、刀具补偿功能等的影响,以底座零件加工为例,通过对底座零件的建模和加工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CAD/CAM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过程,说明CAD/CAM技术在零件设计和制造中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技术 建模 加工 生成刀轨 数控 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型插齿刀CAD/CAM几何模型的新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广明 金建涛 唐余勇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针对渐开线型插齿刀设计的传统方案近似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并推导了相应的CAD/CAM几何模型,再结合实例表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本文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插齿刀 渐开线齿轮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CAD/CAM集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占文 吴会林 +2 位作者 徐燕申 来可伟 李立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31,共3页
将面向对象方法应用于CAD/CAM集成的研究,提出面向对象的CAD/CAM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能够集成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的产品定义模型──面向对象的产品定义模型,集成表达零件的设计、工艺规划、数控编... 将面向对象方法应用于CAD/CAM集成的研究,提出面向对象的CAD/CAM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能够集成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的产品定义模型──面向对象的产品定义模型,集成表达零件的设计、工艺规划、数控编程等活动所需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发CAD/CAM集成系统。介绍利用该思想方法所开发的回转类零件CAD/CAM集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集成制造 CAD cam 面向对象 建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义齿CAD/CAM中标准牙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 杨晓丽 +2 位作者 孙庆丰 高平 赵彤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5-639,共5页
从口腔解剖生理学和CAD技术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标准牙模型的特征分布规律,提出用牙体表面形态特征和几何构造特征构建标准牙曲面模型.根据牙尖、牙窝等形态特征在牙体表面的分布特点,以及与之关联的龈缘线、近牙合线等几何构造特征,从标... 从口腔解剖生理学和CAD技术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标准牙模型的特征分布规律,提出用牙体表面形态特征和几何构造特征构建标准牙曲面模型.根据牙尖、牙窝等形态特征在牙体表面的分布特点,以及与之关联的龈缘线、近牙合线等几何构造特征,从标准牙点云模型中识别各个特征点.再利用这些特征点构建UV曲线,最终获得能够满足口腔临床修复要求的标准牙曲面模型,为各种修复体的设计提供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义齿 修复体 CAD/cam 标准牙 曲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CAD/CAM集成技术评述与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正兴 丁秋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4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对特征识别,基于特征的设计和特征转换等方法进行了评述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基于特征的CAD/CAM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 CAD cam 特征识别 系统集成 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不确定性反分析的建筑基坑软土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研究
19
作者 王和平 陈晓斌 韩琦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9-3059,共11页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选取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并确定参数,对基坑开挖中的变形预测及支护结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为解决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室内试验-贝叶斯理论的建筑基坑软土参数反演方...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选取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并确定参数,对基坑开挖中的变形预测及支护结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为解决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室内试验-贝叶斯理论的建筑基坑软土参数反演方法。首先,通过室内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及标准固结-回弹试验,获取2种土层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试验取值及参数反演区间。其次,利用PLAXIS 3D建立基坑有限元模型,运用极差分析法对2种土层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围护结构侧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排序。最后,构建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贝叶斯反分析框架,利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获取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在不同开挖阶段的后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反分析方法可用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参数更新,参数更新后的相对误差与其敏感度相关,敏感度越高的参数更新后误差越大。采用更新后的参数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计算误差相较于利用室内试验参数进行计算的结果显著减小,说明参数更新能提高反分析参数的准确性,验证了贝叶斯反演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软土 修正剑桥模型 参数反演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S-CSM模式及其参与CMIP6的方案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容新尧 李建 +4 位作者 陈昊明 辛羽飞 苏京志 华莉娟 张正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0-544,共5页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开展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已实施到第六阶段(CMIP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是注册参加CMIP6的模式之一。除CMIP6要求的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以及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开展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已实施到第六阶段(CMIP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是注册参加CMIP6的模式之一。除CMIP6要求的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以及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外,CAMS-CSM还计划参加情景模式比较计划(ScenarioMIP)、云反馈模式比较计划(CFMIP)、全球季风模式比较计划(GMMIP)和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HighResMIP)这4个模式比较子计划(MIPs)。文中通过介绍CAMS-CSM的基本情况和模拟性能,以及计划参加的CMIP6试验及MIPs,为模式试验数据使用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S-CSM模式 CMIP6 气候系统模式 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