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2-乙基己基)-膦酸与C_(5~7)羟肟酸自硫酸介质中协同萃取Ga^(3+)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太宏 汤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H2A2,P204)与 C5~7,羟肟酸(HR)协同萃取Ca3+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经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Ca3+萃合物的组成,计算了其表观平衡常数.... 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H2A2,P204)与 C5~7,羟肟酸(HR)协同萃取Ca3+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经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Ca3+萃合物的组成,计算了其表观平衡常数.并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萃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在高酸度H1SO4介质中体系有明显的正协萃效应.Ga3+离子的萃取率显著提高.其机理是以离子交换的形式进行的,萃合物的结构式为Ga(HA2)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磷酸 c5-7羟肟酸 协同萃取 硫酸介质 萃取机理 正协萃效应 协萃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中间体:四氢-7-乙氧羰基-3,3-五亚甲基-5-硫代-1-戊基-3H,5H-咪唑并[1,5c]噻唑的合成
2
作者 汪雪锋 宋华付 丁绍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7,59,共3页
以正庚醛为起始原料 ,α 溴化后与环己酮、氨、硫氢化钠反应合成 2 ,2 五亚甲基 5 戊基 3 噻唑啉 ,再用三氟化硼催化后 ,与异硫氰基乙酸乙酯的锂衍生物反应合成生物素中间体四氢 7 乙氧羰基 3 ,3 五亚甲基 5 硫代 1 戊基 3H ,5H... 以正庚醛为起始原料 ,α 溴化后与环己酮、氨、硫氢化钠反应合成 2 ,2 五亚甲基 5 戊基 3 噻唑啉 ,再用三氟化硼催化后 ,与异硫氰基乙酸乙酯的锂衍生物反应合成生物素中间体四氢 7 乙氧羰基 3 ,3 五亚甲基 5 硫代 1 戊基 3H ,5H 咪唑并 [1,5c]噻唑 ,收率达 17 1% ,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中间体 合成 四氢-7-乙氧羰基-3 3-五亚甲基-5-硫代-1-戊基-3H 5H-咪唑并[1 5c]噻唑 正庚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7,7-二甲基-7H-苯并[C]芴的合成
3
作者 杨晴 康必显 +1 位作者 王临才 金晶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4-707,720,共5页
以1-溴萘为原料,合成了5-溴-7,7-二甲基-7H-苯并[C]芴,总产率为63.1%。其中,对中间体2-(1-萘基)苯甲醛、7-甲基-7H-苯并[C]芴和7,7-二甲基-7H-苯并[C]芴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反应条件为:2-(1-萘基)苯甲醛合成中,催化剂Pd(dppf)Cl... 以1-溴萘为原料,合成了5-溴-7,7-二甲基-7H-苯并[C]芴,总产率为63.1%。其中,对中间体2-(1-萘基)苯甲醛、7-甲基-7H-苯并[C]芴和7,7-二甲基-7H-苯并[C]芴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反应条件为:2-(1-萘基)苯甲醛合成中,催化剂Pd(dppf)Cl2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产率96.8%;7-甲基-7H-苯并[C]芴合成中,催化剂Amberlyst 15型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分数0.6%,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 h,产率95.4%;7,7-二甲基-7H-苯并[C]芴合成中,n(对甲苯磺酸甲酯)∶n(7-甲基-7H-苯并[C]芴)=2.5∶1,反应温度40℃,产率91.0%。产品结构通过1HNMR和ESI-MS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萘 5--7 7-二甲基-7H-苯并[c]芴 Pd(dppf)cl2 AMBERLYST 15型离子交换树脂 对甲苯磺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蒸气在乙二胺改性MIL-101(Cr)-NDC材料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珅 潘丽燕 +3 位作者 黄维秋 徐荣 张琪 钟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以乙二胺(ED)为改性剂对MIL-101(Cr)-NDC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变材料的亲油疏水性能。经XRD、FT-IR、N2吸附和脱附等表征表明,ED分子成功连接入材料中。采用C5~C7正构烷烃模拟油气组份测定材料的油气吸附性能,并考察了相对湿度对改性... 以乙二胺(ED)为改性剂对MIL-101(Cr)-NDC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变材料的亲油疏水性能。经XRD、FT-IR、N2吸附和脱附等表征表明,ED分子成功连接入材料中。采用C5~C7正构烷烃模拟油气组份测定材料的油气吸附性能,并考察了相对湿度对改性前后材料油气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C5~C7正构烷烃和水蒸气在ED-MIL-101(Cr)-NDC上静态吸附量分别为0.558、0.695、0.613 g/g和0.254 g/g,与改性前材料相比,ED-MIL-101(Cr)-NDC的C5~C7正构烷烃静态吸附量较高,水蒸气静态吸附量较低;ED-MIL-101(Cr)-NDC在97%相对湿度下的C5~C7正构烷动态吸附量为0%相对湿度下C5~C7正构烷动态吸附量的65%左右。改性后材料的油气静态吸附性能提升明显,且水蒸气对ED-MIL-101(Cr)-NDC油气吸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Dc 乙二胺改性 吸附性能 c5- c7正构烷烃 水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须家河气藏泡排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蒋泽银 刘友权 +4 位作者 石晓松 漆明勇 贺茂国 苏福燕 胡秀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22-426,共5页
川中须家河气藏是川渝地区近年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之一,为川渝气田上产的主要接替层系。随着该气藏的开发,一些低产气井由于带液能力不足而在井底形成积液,导致生产异常,部分井甚至只能进行间歇生产。针对气藏地层水矿化度高、Ba2+含量... 川中须家河气藏是川渝地区近年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之一,为川渝气田上产的主要接替层系。随着该气藏的开发,一些低产气井由于带液能力不足而在井底形成积液,导致生产异常,部分井甚至只能进行间歇生产。针对气藏地层水矿化度高、Ba2+含量高,较多的井产凝析油的特点,开展了泡排配套技术的研究。研制了耐高矿化度、抗Ba2+沉淀、抗油的CT5-7CⅢ起泡剂,研制了在常温下破乳速度快、破乳彻底、油水界面清晰、可配入消泡剂进行加注的水溶性CT1-12A破乳剂,研究形成了适合现场生产工艺特点的应用技术。进行了7口井的泡排现场试验和3个集气站的破乳现场试验,增产天然气约2.79×104m3/d,增产水约40m3/d。现场试验表明,研制的泡排药剂体系具有泡排及破乳效果好、药剂加注设备少等特点,在满足泡排的同时不会影响凝析油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 cT5-7c 现场试验 须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