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primary PCI
1
作者 刘君 傅向华 马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49-,共1页
Background Increased level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various setting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coronary lesion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t the time of onset m... Background Increased level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various setting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coronary lesion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t the time of onset may be related to serum levels of C reactive protein(CRP) on admission, before CRP levels are affected by myocardial damage.Objective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RP levels within six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The plasma CRP of 76 patients with first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measured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1( n =20) with elevated CRP( ≥0.3mg/dl ) on admission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and group 2( n =56) with normal CRP( <0.3mg/dl )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rimary PCI. The primary combined end points, including death due to cardiac causes, re MI related to the infarction artery(RIA) and repeat intervention of the RIA, and the restenosis rate were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CRP levels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EDVI),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ESVI),and ejection fraction(EF) on admission and 6 month after the onset were assessed by left ventriculography. Changes in EDVI(ΔEDVI),ESVI(ΔESVI), and EF(ΔEF) were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respective on admission values from corresponding 6 month follow up value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imary combined end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group 1(20%) than those in group 2( 1.79% , P <0.01 ).In addition, restenosis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1 than in group 2(41.18% vs 16.07%, P<0.05). Group 1 showed greater increases in left ventricular volume and less improvement in EF compared with group 2(ΔEDVI 6.31 ±2.17 vs 3.29 ±9.46ml/m 2 , ΔESVI 5.92 ±2.31 vs 3.86 ±1.08ml/m 2 , ΔEF 1.92 ±0.47 vs 4.79 ±1.73% , P <0.05 ,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CRP levels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AMI might predict adverse outcome after primary PCI and progressiv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within 6 month of 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primary PCI of wi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ed effect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A Body Shape Index(ABSI)on ischemic stroke incidence among Inner Mongolians in China
2
作者 Guangli Wan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11-111,共1页
Objective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igh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high A Body Shape Index (ABSI) on ischemic stroke incidence in an Inner Mongolian population in China.Methods A prospective... Objective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igh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high A Body Shape Index (ABSI) on ischemic stroke incidence in an Inner Mongolian population in China.Method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2,589 participants from June 2002 to July 2012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ctive protein(crp) high A Body Shape Index(ABSI) INNER MONGOLIAN population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FG、LP(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丽艳 周亦 翟万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和脂蛋白(a)[LP(a)]对于老年急性脑梗塞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急性脑梗塞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10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CRP、FG和LP...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和脂蛋白(a)[LP(a)]对于老年急性脑梗塞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急性脑梗塞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10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CRP、FG和LP(a)水平,比较两组间及研究组组内不同梗塞面积和梗塞病情的患者血清CRP、FG、LP(a)水平。结果:两组血清CRP、FG和LP(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脑部梗塞面积越大,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FG和LP(a)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检测急性脑梗塞老年患者CRP、FG和LP(a),对于该类患者梗塞面积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的评估具有积极意义,可将血清CRP、FG和LP(a)作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清C反应蛋白(crp) 纤维蛋白原(FG) 脂蛋白(a)[L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IL-6和可溶性IL-6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郭旗 马维冬 +5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王聪霞 贾珊 吴皓宇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receptor,sIL-6R)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receptor,sIL-6R)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D患者522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并设正常对照(NC)组10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hs-CRP、IL-6及sIL-6R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SAP、UAP及AMI组的hs-CRP、IL-6水平明显增高而sIL-6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L-6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而sIL-6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浆hs-CRP、IL-6及sIL-6R水平与CHD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白介素-6 可溶性IL-6受体 GENSINI评分 C反应蛋白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竹清脑口服液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清中CRP及脑组织中MDA GSH-PX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淑霞 聂伟 +2 位作者 杜婴 郭琰 魏光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6-1937,共2页
目的:探讨黄竹清脑口服液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清中CRP及脑组织中GSH-PX、MD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黄竹清脑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日1次,连续7天。然后断头取脑组织及... 目的:探讨黄竹清脑口服液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清中CRP及脑组织中GSH-PX、MD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黄竹清脑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日1次,连续7天。然后断头取脑组织及血,测定其中CRP、MDA及GSH-PX含量。结果:(1)ICH大鼠脑内血肿形成后,动物均有神经系统症状;(2)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脑组织中GSH-PX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血清中CRP明显升高,提示造模成功;(3)黄竹清脑口服液大、中剂量组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和小剂量组。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黄竹清脑口服液具有抗氧化、减轻细胞内水肿、抑制炎性反应作用,保护脑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竹清脑口服液 脑出血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牙周炎大鼠血清hs-CRP、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欣 王丹 +1 位作者 彭伟 冯晓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牙周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超敏C-6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N组(n=10),牙周炎模型P组(n=35)。模型验证(n=5)后P组随机分成3组(n=10... 目的: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牙周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超敏C-6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N组(n=10),牙周炎模型P组(n=35)。模型验证(n=5)后P组随机分成3组(n=10)进行药物灌胃4周:P_0盐水组,P_1甲硝唑组,P_2葛根芩连汤组。给药结束时处死大鼠,即刻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hs-CRP和IL-6的水平。取大鼠实验牙牙周组织检测牙周附着丧失(AL)水平,免疫组化S-P法分析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结果:P_1,P_2组牙周炎症状表现较P_0组有改善,P_2组改善明显。P_2组AL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P_2组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及血清hs-CRP,IL-6水平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血清hs-CRP和I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葛根芩连汤通过降低血清中hs-CRP和IL-6的表达,改善牙周炎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牙周炎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Hcy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大创 殷建明 +3 位作者 罗陆一 张卫斌 黄梦雨 赵珊珊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254-255,共2页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UA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12g,3次/天,疗程30天;对照组30例,口服麝香保心丸,2次/粒,3...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UA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12g,3次/天,疗程30天;对照组30例,口服麝香保心丸,2次/粒,3次/天,疗程30天。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Hcy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地仙丸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预防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其治疗UA肾阳亏虚证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通脉地仙丸 超敏C反应蛋白 高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后支架内再狭窄因素的探讨及sPLA2、hs-CRP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毛艳阳 王军强 +8 位作者 刘晓唤 牛晓婷 周静 巩红 马维冬 姚智会 范雅洁 陈继舜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3,348,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ISR组)及无再狭窄组(non-ISR组);评估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支架植入前后sPLA2、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完全闭塞病变率(31.43%vs.17.65%)、支架重建率(31.43%vs.16.47%)、后扩张发生率(35.29%vs.11.43%)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ISR组支架植入前后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且植入支架后ISR组及non-ISR组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与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显著相关(P<0.05)。结论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可能是DES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PLA2、hs-CRP可能对支架内再狭窄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SPLA2 HS-crp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在口腔医学应用中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霞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0-802,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应用 protein crp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口腔 C-反应蛋白 感染来源 肺炎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12-1013,101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毒益气法对家兔PTA术后CRP ICAM-1及MCP-1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哲 王春林 +1 位作者 祝光礼 行俊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对兔PTA术后CRP、ICAM-1及MCP-1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予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灌胃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采集标本;采用... 目的:研究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对兔PTA术后CRP、ICAM-1及MCP-1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予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灌胃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采集标本;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其对CRP、ICAM-1及MCP-1的影响。结果: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均能显著降低CRP水平、ICAM-1和MCP-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各用药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可能通过降低CRP水平、ICAM-1和MCP-1表达的机制,抑制炎症反应,进而调节因PTA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干预PTCA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活血解毒益气法 C反应蛋白(crp)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瘀血舌与RDW、CRP、HCY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 张兴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瘀血舌与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相关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依据舌象分为瘀血舌组和非瘀血舌组,测定血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瘀血舌与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相关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依据舌象分为瘀血舌组和非瘀血舌组,测定血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瘀血舌组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大于非瘀血舌象组,有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瘀血舌与血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瘀血舌与血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瘀血舌可能预示血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预测未来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瘀血舌 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和MMP-9变化对临床护理的意义
13
作者 高玉玲 贾利新 石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03例ACS患者,其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7例,以及对照组(冠脉造影阴性)4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03例ACS患者,其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7例,以及对照组(冠脉造影阴性)40例的血清HS-CRP和MMP-9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UA组、AMI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S-CRP浓度分别为(3.87±0.76)g/L、(4.12±0.67)g/L和(1.67±0.38)g/L,MMP-9浓度分别为(113.25±7.76)ng/ml、(193.09±25.87)ng/ml和(42.05±3.81)ng/ml,ACS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变化明显,可作为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P和CRP蛋白的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RNA2侵染性克隆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凡惠 脱建波 +5 位作者 魏娇 唐伟 李向东 迟胜起 田延平 于金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6-10,共5页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引起的小麦土传花叶病在山东烟台、威海等地危害严重。本研究克隆了CWMV烟台分离物的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protein,CRP)基因,并将其连接到原...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引起的小麦土传花叶病在山东烟台、威海等地危害严重。本研究克隆了CWMV烟台分离物的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protein,CRP)基因,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HISTEV,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均为19 k D的CP和CRP。将二者从凝胶中切下,乳化后免疫新西兰大耳兔4次,获得了两种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表明,CWMV CP和CRP抗血清的效价分别为1∶4096和1∶2048。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该抗血清只与感染CWMV的小麦有特异性反应,而与健康或感染小麦黄花叶病毒的小麦无反应。利用含T3启动子的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CWMV RNA2全长片段,经T/A克隆连接到p MD18-T,获得质粒p MD18-T-CWMV-RNA2。该质粒经XbaⅠ线性化后,利用T3 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摩擦接种本氏烟,15℃培养3天后,利用Western blot可从接种叶片中检测到瞬时表达的CWMV CP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衣壳蛋白(CP)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rp) 抗血清制备 侵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手术前后CRP、NT-proBNP、CK-MB、cTnT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15
作者 周阳贞 李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57-1360,1364,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诊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行PCI,术后分为cTnT降低组、cTnT不变组和NTproBNP降低组、NT-proBNP不变组,并选择12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手术前后24h内常规肘静脉取血检查CRP、NT-proBNP、CK-MB、cTnT水平,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CRP、NT-proBNP、CK-MB、cTn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NT-proBNP、cTnT、CRP、CKMB均有所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介入治疗后cTnT与NT-proBNP水平呈正比关系。(3)cTnT降低组、cTnT不变组和NT-proBNP降低组、NT-proBNP不变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以及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长度仅在cTnT降低组与cTnT不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T-proBNP降低组与NT-proBNP不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以及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cTnT与NTproBNP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而支架长度是影响cTnT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4)cTnT降低组与NT-proBNP降低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cTnT不变组和NT-proBNP不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NT-proBNP、CK-MB、cTn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cTnT与NT-proBNP水平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预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crp)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c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CRP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04-1305,1309,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50例患者分为3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60例,2型糖尿病组50例,牙周病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50例患者分为3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60例,2型糖尿病组50例,牙周病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CAM-1水平,比较4组血清CRP、ICAM-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血清CRP、ICAM-1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牙周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CRP及ICAM-1水平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病 C反应蛋白(crp)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CRP蛋白表达与纯化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丽 邱雪梅 +3 位作者 骆海龙 杨靖 李蓓 汪静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2,127,共6页
目的:原核表达获得肺炎克雷伯菌KP1_RS23625基因(crp)编码的CRP蛋白,并解析CRP蛋白具体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克隆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并亚克隆至pET-28a(+)质粒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然后体外原核诱导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 目的:原核表达获得肺炎克雷伯菌KP1_RS23625基因(crp)编码的CRP蛋白,并解析CRP蛋白具体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克隆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并亚克隆至pET-28a(+)质粒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然后体外原核诱导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进一步通过生物学信息方法分析CR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利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4.1 Service、TMHMM Server v.2.0、SOPMA、SWISS-MODEL软件分别分析目的蛋白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域、二级与三级结构等一般生物学特征;并借助CDD数据库、Net Phos 3.1 Sever在线软件预测蛋白的功能结构域、磷酸化位点等功能特征;进一步利用ATRING 11.0交互式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交联互作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目的蛋白表达载体pET-28a-crp,并通过原核诱导表达与镍柱亲和吸附法表达、纯化获得CRP目的蛋白;蛋白电泳结果显示CRP蛋白为水溶性蛋白,包括标签蛋白(约4 kDa)的重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27 kDa。对CR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RP蛋白大小23.65 kDa、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与不规则卷曲构成,其中α-螺旋占比40%以上,结构较松散;同时成功构建了三级结构模型;CRP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含有1个功能结构域,属PRK11753超级家族;修饰位点及蛋白注释分析显示目的蛋白含20个磷酸化位点,与多个蛋白具有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获得了较高纯度肺炎克雷伯菌CRP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解析了其生物学特征,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crp蛋白 转录因子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8
作者 张燕 季玲 顾伟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84-2489,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进行检验,计算CRP/ALB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转化为风险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CRP/ALB和NLR高于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次数≥3次、有原发性血液病史、有输血史、有过敏史、病人基础体温≥38℃、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输注红细胞滴速每分钟≥50滴、输注血小板滴速每分钟≥90滴以及CRP/ALB≥0.90和NLR≥1.37是allo-HSCT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H-L检验结果显示P=0.856,模型的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684。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H-L检验结果显示P=0.813,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593。结论:构建的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为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输血 不良反应 预警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思娇 祁虹 +4 位作者 魏敏 高阳 胡怡 熊盈 李廷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患者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患者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冠心病组(SCHD组),同时选择3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的血清CRP、TG、TC、HDL-C和LDL-C,并进行比较。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RP浓度;酶法测定血清TC和TG;直接法测定HDL-C和LDL-C。结果ACS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和对照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SCHD组患者,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与LDL-C含量亦呈明显正相关(r=0·31,P<0·05);与HDL-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增高;CRP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RP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TG LDL-C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冠心病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肖红兵 张大东 顾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通心络组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复查冠脉造影病例中再狭窄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心络可降低冠脉支架术后CRP水平,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冠脉再狭窄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