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蓝蛋白(C-Pc)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和激发态弛豫
1
作者 刘志斌 彭俊彪 +1 位作者 李文连 邓湘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藻蓝蛋白(C-Pc)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和激发态弛豫*刘志斌彭俊彪a)李文连(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a)(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1)邓湘君(吉林省生物研究所,长春1300... 藻蓝蛋白(C-Pc)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和激发态弛豫*刘志斌彭俊彪a)李文连(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a)(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1)邓湘君(吉林省生物研究所,长春130012)关键词藻蓝蛋白,χ(3)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X^(3)值 c-pc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E-琼脂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在R-PE和C-PC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荣生 石国宗 +1 位作者 张慧兰 孙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6,共6页
为了降低天然大分子功能蛋白的分离纯化成本,以琼脂为原料自制弱阴离子交换层析介质DEAE-琼脂凝胶微球。将DEAE-琼脂凝胶微球应用于坛紫菜R-藻红蛋白(R-PE)和螺旋藻C-藻蓝蛋白(C-PC)的提取分离,最佳洗脱条件为:层析柱规格h=35.0 cm... 为了降低天然大分子功能蛋白的分离纯化成本,以琼脂为原料自制弱阴离子交换层析介质DEAE-琼脂凝胶微球。将DEAE-琼脂凝胶微球应用于坛紫菜R-藻红蛋白(R-PE)和螺旋藻C-藻蓝蛋白(C-PC)的提取分离,最佳洗脱条件为:层析柱规格h=35.0 cm,φ=1.0 cm,V=27.5 m L;流速v=0.33 m L/min;洗脱缓冲液为0.01 mol/L磷酸盐溶液(含有0.05~0.5 mol/L Na Cl溶液);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0.1 mol/L Na Cl)洗脱出纯度为5.0的坛紫菜R-PE;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0.2 mol/L Na Cl)洗脱出纯度为4.4的螺旋藻C-PC。自制层析介质成本低廉、耗能少、可大量制备、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坛紫菜R-PE、螺旋藻C-PC的产业化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E-琼脂凝胶微球 坛紫菜R-PE 螺旋藻c-pc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极大节旋藻来源藻蓝蛋白和蛋白质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研究
3
作者 白仁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1-6,共6页
通过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揭示活性炭对C-PC和总蛋白质的吸附特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同样条件下,活性炭去除杂蛋白质的效率更高,经过活性炭纯化后,C-PC占总蛋白质的比例从31.2%增加到51.5%;活性炭对C-PC和总蛋白质... 通过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揭示活性炭对C-PC和总蛋白质的吸附特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同样条件下,活性炭去除杂蛋白质的效率更高,经过活性炭纯化后,C-PC占总蛋白质的比例从31.2%增加到51.5%;活性炭对C-PC和总蛋白质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5和88.5 mg/g;活性炭对C-PC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而对总蛋白质的吸附为多层级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藻蓝蛋白 蛋白质提取 活性炭 吸附等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液相等电聚焦电泳纯化藻蓝蛋白亚基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峙 杨芳 +1 位作者 郑文杰 郭宝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以纯藻蓝蛋白(C-phycocyan in,C-PC)为材料,采用Rotofor系统进行液相等电聚焦(L iqu id-phase iso-eletric focusing,LP-IEF)电泳纯化C-PC的α,β亚基,探讨蛋白质亚基纯化的制备电泳(Preparative eletro-phoresis)技术.结果显示,样品经... 以纯藻蓝蛋白(C-phycocyan in,C-PC)为材料,采用Rotofor系统进行液相等电聚焦(L iqu id-phase iso-eletric focusing,LP-IEF)电泳纯化C-PC的α,β亚基,探讨蛋白质亚基纯化的制备电泳(Preparative eletro-phoresis)技术.结果显示,样品经2次等电聚焦电泳后,C-PC的α,β亚基分别浓集在pH=4.9和pH=4.1附近,平板超薄等电聚焦(Slab u ltra th in IEF)和SDS-PAGE电泳鉴定表明分别为高纯度的C-PCα,β亚基.提示LP-IEF是分离纯化等电点差异蛋白质活性亚基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亚基 液相等电聚焦电泳 等电点 藻蓝蛋白 制备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安东 付绍军 +3 位作者 潘海斌 张新夷 朱晋昌 蒋丽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夏安东,付绍军,潘海斌,张新夷,朱晋昌,蒋丽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夏安东,付绍军,潘海斌,张新夷,朱晋昌,蒋丽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是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拍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C-藻蓝蛋白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1在藻蓝蛋白介导的H460细胞增殖和迁移调控中的作用
6
作者 王静 郝帅 +2 位作者 刘媛璞 李爽 赵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5-813,共9页
藻蓝蛋白来源于海洋藻类,是我国认可的食品着色剂和功能型食品.初期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处理能抑制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系H460的体外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得其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减弱.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进一步探究具体作用机制,从藻蓝蛋白... 藻蓝蛋白来源于海洋藻类,是我国认可的食品着色剂和功能型食品.初期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处理能抑制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系H460的体外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得其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减弱.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进一步探究具体作用机制,从藻蓝蛋白处理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中,筛选出了一个藻蓝蛋白处理后发生显著下调的基因,即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并通过体外转染siRNA的方法抑制IRS1的表达,来研究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系H460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表明,下调IRS1的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生长速率降低,迁移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受到抑制,同时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到G1期.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处理使得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受到抑制,下调IRS1的表达使得PI3K-AKT信号通路部分蛋白表达也下调,通路活性受到一定程度抑制.本研究结果表明,藻蓝蛋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系H460体外活性功能的机制,可能与IRS1的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这为藻蓝蛋白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胰岛素受体底物1 H460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蓝蛋白/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丛仪 李冰 杨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制备新型负载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纳米微球(nanoparticle,NP),探讨藻蓝蛋白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C-PC/CMCNP)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正交分... 目的:制备新型负载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纳米微球(nanoparticle,NP),探讨藻蓝蛋白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C-PC/CMCNP)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方法,以CMC和C-PC的质量比、CMC浓度、Ca Cl2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检测C-PC/CMCNP的粒径和CMC的包封率,优选制备C-PC/CMCNP的最佳条件,并制备C-PC/CMCNP。CCK-8法检测C-PC、CMC和C-PC/CMCNP对He 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e La细胞凋亡情况,Westren blotting检测He 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MC与C-PC的质量比为1∶2、CMC质量浓度为1 mg/ml,Ca Cl2质量浓度为1 mg/ml为最佳制备条件,最终制备的C-PC/CMCNP的平均粒径为(118.4±2.07)nm,并具有较高的包封率(63.2%),其缓释12 h的累积缓释率超过60%。C-PC、CMC和C-PC/CMCNP均能抑制He 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但C-PC/CMCNP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具有高效缓释性能的C-PC/CMCNP,其对He La细胞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纳米微粒 羧甲基壳聚糖 人宫颈癌HELA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姬欢欢 董晓雷 +5 位作者 朱峰 刘国祥 韩晶晶 杨方浩 杨一凡 李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究C-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Caski细胞分... 目的:探究C-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Caski细胞分为3组即10 ng/ml TGF-β1处理组、10 ng/ml TGF-β1+300μg/ml C-PC共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药处理),处理24 h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TGF-β1和C-PC对Caski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PC对TGF-β1诱导的Caski细胞上皮表型标志蛋白E-cadherin、间质表型标志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qPCR法检测间质表型相关锌指转录因子Snail、Zeb1、Twist m RNA的表达。结果:TGF-β1处理组Caski细胞失去原有的上皮表型的特征,而TGF-β1+C-PC共处理组细胞保持正常的上皮表型的特征;TGF-β1处理组Caski细胞的迁移率[(60.0±1.4)%vs(33.5±2.2)%、(40.0±2.8)%,均P<0.05]和侵袭穿膜细胞数[(108.2±6.2)vs(25.2±3.1)、(39.8±5.4)个,均P<0.01]较共处理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Caski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Twist、Snail、Zeb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加入C-PC共处理可逆转上述改变(P<0.05或P<0.01),同时显著降低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C-PC处理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Caski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进而影响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C-PC处理降低Twist、Snail、Zeb1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藻蓝蛋白 TGF-Β1 宫颈癌 迁移 侵袭 CASKI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