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9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废水的研究
2
作者 韩卫萍 盖磊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150 mg/L提高至450 mg/L时,总氮(TN)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率分别由67.6%和86.6%提高至72.4%和94.3%,进一步提高OLR降低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此外,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泥特征,提高OLR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尤其在OLR为600 mg/L组别内,EPS含量提高至139.6 mg/g。进水OLR对缺氧池内EPS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厌氧池内EPS的影响。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当OLR为450 mg/L时,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活性酶最强。研究结果为农村低C/N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c/n污水 倒置A^(2)/O MBR 胞外聚合物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缺陷C3N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性能
3
作者 王淑敏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采用硫脲和3-氨基-1,2,4-三唑混合原位热聚合制备C≡N缺陷C_(3)N_(5)(C_(3)N_(5)—C≡N)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采用硫脲和3-氨基-1,2,4-三唑混合原位热聚合制备C≡N缺陷C_(3)N_(5)(C_(3)N_(5)—C≡N)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稳态荧光光谱(PL)等表征手段对C_(3)N_(5)—C≡N光催化剂的物相晶型、特征基团、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缺陷构建、光谱吸收响应和光电子-空穴重组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波数2176 cm^(-1)位置吸收峰和286.5 eV位置拟合峰的出现证明了C≡N缺陷的成功构建,Lorentz信号强度的增强说明缺陷的构建促进了未配对电子的生成,发射峰的降低说明了光电子-空穴的重组得到了有效抑制,吸收边界的红移说明了光谱响应范围得到拓宽,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太阳光照射下,C_(3)N_(5)—C≡N光催化剂协同过硫酸盐(PMS)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对亚甲基蓝(MB)染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了99.10%,循环使用5次后MB染料溶液的降解率为97.80%,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活性基团捕获说明超氧自由基(·O_(2)^(-))、空穴(h^(+))、单线态氧(^(1)O_(2))、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均参与了反应,·O_(2)^(-)和^(1)O_(2)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缺陷 富氮氮化碳 光催化 过硫酸盐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有机质N/C比值的分布格局及其对湖泊增温和营养富集的响应
4
作者 陈铭 胡盎 +1 位作者 韩磊 王建军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1,共15页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和营养源,其N/C等元素化学计量学能够反映湖泊沉积物营养物质来源,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聚焦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所获DOM的N/C比值,通过Meta分析从宏观角...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和营养源,其N/C等元素化学计量学能够反映湖泊沉积物营养物质来源,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聚焦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所获DOM的N/C比值,通过Meta分析从宏观角度考察全球湖泊、河流、海洋和泥炭地等多生境N/C比值的全球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河流水体、沉积物和污水等生境的N/C均值(分别为0.050±0.062、0.050±0.014和0.083±0.084)均显著高于泥炭地(0.026±0.037);水体N/C比值主要受海拔(即温度)、pH、氨氮和溶解有机碳等显著影响,而泥炭地等陆地N/C比值主要受pH、总溶解有机氮和溶解有机碳的影响。进一步,依托云南老君山海拔梯度开展模拟温度变化和营养富集的微宇宙实验定量解析其影响机制,并根据沉积物DOM分子转换数将总分子划分为高活性和低活性两类,探究总分子及其两类组分的N/C比值对温度和营养富集的响应规律。溶解有机质N/C均值为0.112±0.020,其中高活性分子(0.119±0.017)显著高于低活性分子(0.109±0.034)。总分子N/C比值主要受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营养盐的影响,相对总贡献率为63.43%;高活性分子N/C比值主要受营养盐和能量供应(比如溶解有机碳、总有机碳和叶绿素a等)的影响,而低活性分子N/C比值主要受营养盐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营养富集对总分子N/C比值的影响高于温度,主要通过能量供应和营养盐的间接作用而产生影响;对于高活性分子,营养盐主要通过能量供应的间接作用影响N/C比值;而对于低活性分子,主要通过营养盐发挥直接作用。本研究结果首次探讨了全球不同生境N/C比值的分布格局,揭示了沉积物溶解有机质N/C比值对全球变暖和营养富集的响应规律和机制,为更好理解和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溶解有机碳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氮碳比 湖泊 沉积物 全球变暖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O/In-N-C电极材料对海水中铀的提取性能研究
5
作者 宋艳 王凤菊 +5 位作者 陈刚 李子明 吴浩天 李昊 李壑 陈树森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研究了以石墨毡为基体材料,采用化学改性法和涂覆法制备偕胺肟修饰的铟-氮-碳电极材料(PAO/In-N-C),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从海水中提取铀。考察了电极材料用量、外加电压、加标海水pH、吸附时间对该电极材料从低浓度加标海水中提取铀的影... 研究了以石墨毡为基体材料,采用化学改性法和涂覆法制备偕胺肟修饰的铟-氮-碳电极材料(PAO/In-N-C),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从海水中提取铀。考察了电极材料用量、外加电压、加标海水pH、吸附时间对该电极材料从低浓度加标海水中提取铀的影响,测试了该电极材料的离子选择性和循环使用性能,探讨了该电极与铀酰离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针对pH=8.10的加标海水,在外加电压为-3~0 V、PAO/In-N-C电极材料用量7 mg、吸附时间400 min条件下,铀提取率为71.16%;PAO/In-N-C电极还原加标海水中的铀分为电吸附和电沉积2步,先利用电磁场加速UO_(2)^(2+)迁移到电极表面,再形成电中性化合物UO 2沉积在电极表面。该材料吸附动力学性能显著,具有较好的离子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有望用于海水提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提铀 PAO/In-n-c电极 加标海水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C三维气凝胶自支撑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6
作者 姚熙晨 王书贤 +2 位作者 汪云 王诚 张创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7-1396,共10页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及稳定性。当二茂铁载量为12 mg时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最佳,其半波电位达0.691 V(vs RHE),平均电子转移数为3.97,表明反应过程接近理想的四电子路径。另外,该催化剂经10000圈循环伏安测试后,半波电位仅衰减11 mV,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c催化剂 气凝胶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服务率M/M/c/N部分可修排队模型的银行服务窗口数优化设计
7
作者 赵佳宜 李建军 刘力维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6-805,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可变服务率的M/M/c/N排队模型,用于对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顾客的不耐烦行为及部分服务台的不可靠性.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了系统稳态平衡方程,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对其求解,获得了系统的平均队长、顾客...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可变服务率的M/M/c/N排队模型,用于对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顾客的不耐烦行为及部分服务台的不可靠性.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了系统稳态平衡方程,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对其求解,获得了系统的平均队长、顾客的总损失率等稳态性能特征.基于系统稳态性能特征,建立了以银行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以此来确定银行的最佳窗口数,并通过数字算例对优化模型进行了说明.本文的研究为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服务率 M/M/c/n 不耐烦行为 不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和BALB/C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差异比较研究
8
作者 吴云祥 王超 +1 位作者 李顺 周晓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0,共7页
目的构建痘苗病毒VR-1354(WR(NIH TC-adapted))感染C57BL/6N和BALB/C小鼠的模型,并比较C57BL/6N小鼠与BALB/C小鼠感染模型的差异。方法按照常规方法,扩增痘苗病毒VR-1354并进行浓缩和滴定。分别测定痘苗病毒VR-1354对C57BL/6N小鼠和BAL... 目的构建痘苗病毒VR-1354(WR(NIH TC-adapted))感染C57BL/6N和BALB/C小鼠的模型,并比较C57BL/6N小鼠与BALB/C小鼠感染模型的差异。方法按照常规方法,扩增痘苗病毒VR-1354并进行浓缩和滴定。分别测定痘苗病毒VR-1354对C57BL/6N小鼠和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使用LD50分别感染两种品系小鼠,取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于第3、7和14天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同时测量肺组织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扩增后的痘苗病毒VR-1354的滴度为3×10^(8)PFU/mL。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小鼠的LD50为2.5×10^(3)PFU,感染BALB/C小鼠的LD_(50)为2.8×10^(3)PFU。使用2.5×10^(3)PFU痘病毒VR-1354感染两种品系小鼠后,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小鼠肺组织病变更严重,但第7天后小鼠症状趋于恢复。两种品系小鼠的肺组织病毒载量在第3天时开始增加,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结论成功建立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小鼠和BALB/C小鼠的感染模型,该病毒可以引起小鼠肺组织的明显病变,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腔液体渗出等。两种品系的小鼠感染模型在发病程度以及易感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C57BL/6N小鼠对于该病毒的易感性高于BALB/C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n BALB/c VR-1354 感染模型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N和AlTiN/AlCrN涂层对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耿东森 佘俊杰 +4 位作者 许雨翔 项燕雄 贺鹏 梅海娟 王启民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Ti(C,N)基金属陶瓷因其优异的硬度、耐磨性及抗高温变形能力,已成为重要的切削刀具重要材料之一。但其内部金属粘结相在高速切削中易引发粘附磨损、扩散及高温软化等问题,导致刀具性能下降,限制了该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理气相沉... Ti(C,N)基金属陶瓷因其优异的硬度、耐磨性及抗高温变形能力,已成为重要的切削刀具重要材料之一。但其内部金属粘结相在高速切削中易引发粘附磨损、扩散及高温软化等问题,导致刀具性能下降,限制了该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技术被认为是改善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采用阴极弧蒸发法在Ti(C,N)基金属陶瓷表面分别沉积AlTiN和AlTiN/AlCrN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洛氏硬度计、纳米压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氧化试验以及车削试验,系统研究了表面涂层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摩擦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AlTiN和AlTiN/AlCrN涂层呈现出单相面心立方结构,硬度分别为33.9±0.8 GPa和36.1±1.6 GPa,显著高于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的27.4±1.7 GPa。同时,表面涂层可有效改善Ti(C,N)基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使其从9.8±0.18 MPa·m^(1/2)分别提升至10.5±0.08 MPa·m^(1/2)(AlTiN)和10.8±0.05 MPa·m^(1/2)(AlTiN/AlCrN)。较高硬度和H^(3)/E^(2)值的表面涂层显著提升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耐磨性,其中AlTiN/AlCrN涂层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磨损率最低,仅为2.8×10^(-6)mm^(3)/(N·m)。此外,经过沉积AlTiN和AlTiN/AlCrN涂层的Ti(C,N)基金属陶瓷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在800℃下氧化5 h后其氧化层厚度分别降低至~185 nm和~65 nm。由于具有更高的硬度、低的摩擦因数以及优异抗氧化性,经过沉积AlTiN/AlCrN涂层后金属陶瓷刀具的切削寿命较无涂层刀具提升了~75%。本研究揭示了表面涂层对Ti(C,N)基金属陶瓷耐磨性、高温抗氧化性以及切削寿命的影响规律,有效改善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为高性能金属陶瓷刀具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有望进一步推动其在高速切削加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FAS-ESMBR一体式复合工艺处理低C/N石化废水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璇 刘涛 +1 位作者 杨蒙 乔森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构建了悬浮生物载体生物膜-活性污泥组合工艺(IFFAS)耦合电化学强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ESMBR)的一体式新型复合工艺(IFFAS-ESMBR),借助生物电化学系统和膜过滤作用,实现了对低C/N石化废水的高效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低C/N实际石化废水(C... 构建了悬浮生物载体生物膜-活性污泥组合工艺(IFFAS)耦合电化学强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ESMBR)的一体式新型复合工艺(IFFAS-ESMBR),借助生物电化学系统和膜过滤作用,实现了对低C/N石化废水的高效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低C/N实际石化废水(COD/TN=4.3∶1,COD 1969 mg/L,TN 460 mg/L)的处理,该复合工艺在稳定运行阶段对COD、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1%、91.3%和89.1%。在-1.2 V的外加电压下,CNT-PVDF复合中空纤维膜的跨膜压差(TMP)平均增长速率最高仅为2.5 kPa/d,且膜表面污泥的PN/PS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其不可逆膜污染程度较轻。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悬浮污泥、膜表面污泥和载体表面污泥中富集了大量的Rhodobacterales、Verrucomicrobiales、Anaerolineales、Xanthomonadales等除碳和脱氮功能菌,对于反应器有机物和氨氮的降解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载体表面富集了大量的Nitrosomonadales、Burkholderiales等硝化和反硝化细菌,进一步印证了反应器良好的TN去除效果。以上研究结果可为C/N石化废水强化生物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废水 悬浮生物载体生物膜-活性污泥组合工艺 电化学系统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W)C对超细Ti(C,N)基金属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贺逢源 熊健松 +4 位作者 董定乾 熊萧 陈鑫辉 任少杰 熊慧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采用低压烧结制备不同(Ti,W)C固溶体粉末含量的超细Ti(C,N)基金属陶瓷,并系统研究了(Ti,W)C对Ti(C,N)基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Ti,W)C替代TiC+WC可导致金属陶瓷组织中白芯/环结构的形成,抑制黑芯/环结构的形... 采用低压烧结制备不同(Ti,W)C固溶体粉末含量的超细Ti(C,N)基金属陶瓷,并系统研究了(Ti,W)C对Ti(C,N)基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Ti,W)C替代TiC+WC可导致金属陶瓷组织中白芯/环结构的形成,抑制黑芯/环结构的形成,同时硬质相形貌由立方形向球形转变;并且在保持抗弯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金属陶瓷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低(Ti,W)C含量(2.5%~10%)条件下,随着(Ti,W)C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黑芯尺寸减小,白芯/灰环结构增多,(Ti,W)C的加入使组织更加均匀,增强了晶粒间结合力;金属陶瓷硬度逐渐升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先提升后降低,当(Ti,W)C含量为7.5%时,金属陶瓷具有最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212 MPa和9.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Ti(c n)基金属陶瓷 (TI W)c 固溶体粉末 低压烧结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
12
作者 唐鑫 金永中 +4 位作者 吴翔 苏伟 蒋武 汪俊豪 谢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热还原氮化温度1600℃、球磨转速600 r/min和球磨时间120 min下,产物为平均粒径约3μm、元素分布均匀且具有单一相成分的高品质(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碳热还原氮化温度是影响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合成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球磨转速,而球磨时间影响最小。增加碳热还原氮化温度、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元素固溶,但对抑制晶粒长大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cr V nb Mo)(c n) 高熵陶瓷固溶体 机械合金化 球磨 碳热还原氮化 物相组成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型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研究
13
作者 叶岳松 赵东平 +1 位作者 王万祯 肖林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较基本节点提高了9.4%~36.5%;增加覆板厚度,可明显提高节点承载力。采用ABAQUS软件对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参数研究,考察了主管宽厚比γ、主支管厚度比η、主支管宽度比β、受拉支管与主管夹角θ、支管间距与主管宽度比ξ对节点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主管荷载-位移曲线和覆板焊缝断裂指数I f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计算式和构造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c方钢管 n型节点 有限元模拟 承载力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处理低C/N市政污水的除碳脱氮及传氧效能
14
作者 江兴 魏春海 +4 位作者 袁喆 翟心瑜 潘志辉 刘涛 张立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86-4293,共8页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Pa,6h和10kPa,4h和12kPa条件下,出水COD满足一级B标准,出水氨氮和总氮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COD、氨氮、总氮最高去除表面和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9.2,2.26,2.53g/(m^(2)·d)和1.6,0.19,0.21g/(L·d),显著高于传统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艺.氧传质特性试验揭示,生物膜显著提高了中空纤维曝气膜的氧转移速率(19.5~40.6gO_(2)/(m^(2)·d))、氧转移效率(30.9%~59.8%)和曝气效率(34.2~48.3kgO_(2)/kWh),体现出生物膜的自主呼吸特性(即根据进水氨氮和有机物的耗氧负荷自动通过曝气膜提取所需氧气).MABR结合间歇曝气、同步混凝、定期剥离外层增殖过厚生物膜和根据污染物负荷优化调整膜组件曝气量及进出口气压,处理市政污水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低碳氮比市政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氧转移速率 氧转移效率 曝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n-CND的矿用输送带异物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奥然 赵培培 +2 位作者 杨迪 张君逸 于洪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针对异物图像背景复杂、特征提取能力弱、粘连小目标的检测精度低、检测框定位及尺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n-CND的矿用输送带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C2f对特征金字塔进行优化,使用更少参数解决在井下异物图像采集背景复杂... 针对异物图像背景复杂、特征提取能力弱、粘连小目标的检测精度低、检测框定位及尺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n-CND的矿用输送带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C2f对特征金字塔进行优化,使用更少参数解决在井下异物图像采集背景复杂且存在复杂目标干扰对小目标检测不敏感的问题;然后,采用归一化高斯瓦萨斯坦距离(NWD)回归损失函数替代CIoU,改善多尺度异物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实现粘连小目标的精准检测;最后,添加目标检测头(Dy Head),将尺度、空间和任务3种注意力机制结合,提高对异物轮廓的特征提取能力,增强对多尺度目标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YOLOv5n-CND的mAP@0.5、mAP@0.5∶0.95、参数量及检测速度分别为87.9%,55.9%,4.49×106个,85.5帧/s,满足煤矿井下异物检测需求;YOLOv5n-CND的mAP@0.5和mAP@0.5∶0.95较YOLOv5n分别提高了2.6%和3.4%,较YOLOv5s-CBAM分别提高了1.7%和3.8%;模型参数量在YOLOv5n的基础上略有提升,但较其他模型参数量均有所降低。选取异物与背景相近的细长检测物、光照比较低的锚杆检测物、大量煤矸石混杂的检测物、含有多个异物4种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YOLOv5n-CND的矿用输送带异物检测算法未出现误检及重复检测的情况,漏检较少,检测框定位准确,对粘连小目标的处理效果更好,能够实现输送带异物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输送带 异物检测 粘连小目标检测 YOLOv5n c2f模块 归一化高斯瓦萨斯坦距离模块 Dy Head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C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亚硝酸盐制氨
16
作者 王雪佳 杨级 +2 位作者 蒋远 董金超 李剑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单原子催化剂在亚硝酸盐还原制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铁-氮-碳(Fe-N-C)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亚硝酸盐还原制氨的新体系.[方法]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2,6-二氨基吡啶为碳氮前驱体,硝酸铁为金属盐,通过“热解-刻蚀”策略... [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单原子催化剂在亚硝酸盐还原制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铁-氮-碳(Fe-N-C)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亚硝酸盐还原制氨的新体系.[方法]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2,6-二氨基吡啶为碳氮前驱体,硝酸铁为金属盐,通过“热解-刻蚀”策略制备了Fe-N-C单原子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亚硝酸盐制氨反应.[结果]多种结构表征结果显示,Fe-N-C催化剂表面的Fe物种呈现高度分散特征并以单原子形式存在.此外,Fe物种的化学环境主要是+2和+3价混合态,且通过与4个吡啶氮配位而稳定存在,即Fe-N-C催化剂的金属中心微观配位环境为Fe-N4结构.与纯氮碳(N-C)载体相比,本研究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亚硝酸盐还原性能,不仅表现出更高的起始还原电位(0 V vs可逆氢电极),具有接近100%的产氨法拉第效率和高的氨产率[8.4 mg/(h·cm^(2))],并且在连续20次催化循环测试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制备的Fe-N-C单原子催化剂对亚硝酸盐还原制氨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其高活性可能来源于对NO_(2)^(-)的显著吸附,并进一步促进活性氢参与脱氧加氢过程.该Fe-N-C单原子催化亚硝酸盐还原体系可为后续合成氨的活性中心设计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c单原子催化剂 电催化 亚硝酸盐还原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C,N)固溶体粉末研究现状与进展
17
作者 任少杰 董定乾 +3 位作者 陈力发 颜招强 陈鑫辉 丁浩然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108,共7页
Ti(C,N)基金属陶瓷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及物理化学性能优异,成为替代传统WC基金属陶瓷的理想材料,但其断裂强度和韧性不足,限制了高速切削应用。本文综述了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C,N)固溶体粉末的反应机理及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 Ti(C,N)基金属陶瓷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及物理化学性能优异,成为替代传统WC基金属陶瓷的理想材料,但其断裂强度和韧性不足,限制了高速切削应用。本文综述了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C,N)固溶体粉末的反应机理及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当前Ti(C,N)粉末制备方法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C,N)粉末的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TiO_(2)与C发生固-固反应生成Ti_(3)O_(5)中间相;Ti_(3)O_(5)中间相与N_(2)和CO发生气-固反应生成Ti(C_(x),N_(y),O_(z));Ti(C_(x),N_(y),O_(z))中的C、N、O原子发生置换反应获得Ti(C,N)粉末。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Ti(C,N)粉末的C含量但会增大其晶粒,而小粒径碳源和优化的氮气流速可提升Ti(C,N)粉末纯度与性能。尽管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C,N)因成本低、易工业化被视为主流技术,但仍面临产品纯度不高、晶粒粗大等挑战。未来研究需聚焦于开发高效经济的制备工艺、精确调控Ti(C,N)固溶体粉末粒度及减少团聚,以便推动Ti(C,N)基金属陶瓷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金属陶瓷 碳热还原氮化法 固溶体 粒度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土壤干燥化后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18
作者 成栋 吴贤忠 +3 位作者 王旭东 汪星 胡诗涵 马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讨宁南山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以及凋落物的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差异,为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后人工林再造与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典型小流域区的5种人工林(山桃... 【目的】探讨宁南山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以及凋落物的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差异,为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后人工林再造与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典型小流域区的5种人工林(山桃纯林、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沙棘纯林、杨树+沙棘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凋落物碳(C)、氮(N)和磷(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和杨树纯林的土壤-叶片-凋落物C、N、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混交林土壤C含量、C∶P值显著高于纯林,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土壤N和P含量以及N∶P值最高;山桃纯林叶片与凋落物的C∶P值和N∶P值均最高,5种人工林叶片和凋落物的N∶P值均显著高于土壤。土壤干化条件下人工林的N∶P值为4.89,比正常水分状况下N∶P值高34.3%。【结论】土壤干燥化后该区域人工林生长受到磷限制,氮的相对可用性降低,杨树+沙棘的混交造林模式可能更适宜区域人工造林。建议在宁南山区通过有机物料添加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含量 土壤 叶片 凋落物 化学计量特征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FeCoNiMoW粘结相对高熵(Ti,W,Mo,Nb,Ta)(C,N)基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夏鹏 张厚安 +5 位作者 廉冀琼 乔东旭 陶鑫 张云浩 党伟 古思勇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1,共9页
传统Ti(C,N)基金属陶瓷多以Co/Ni为粘结相,本文以高熵(Ti,W,Mo,Nb,Ta)(C,N)陶瓷为硬质相、高熵合金FeCoNiMoW为粘结相,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高熵(Ti,W,Mo,Nb,Ta)(C,N)基金属陶瓷,探索了烧结工艺和粘结相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 传统Ti(C,N)基金属陶瓷多以Co/Ni为粘结相,本文以高熵(Ti,W,Mo,Nb,Ta)(C,N)陶瓷为硬质相、高熵合金FeCoNiMoW为粘结相,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高熵(Ti,W,Mo,Nb,Ta)(C,N)基金属陶瓷,探索了烧结工艺和粘结相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其相组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5%FeCoNiMoW的金属陶瓷于1450℃烧结1 h,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HV301844.99、1430 MPa和9.91 MPa·m^(1/2),比含质量分数15%Co/Ni金属粘结相的高熵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4.40%和5.28%,归因于FeCoNiMoW高熵合金粘结相,引起了较大的晶格畸变效应和迟滞扩散效应,以及FeCoNiMoW高温烧结过程中形成的Mo2C相,提高了硬质相与粘结相间的润湿性。这为制备高强高硬Ti(C,N)基金属陶瓷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高熵合金 真空烧结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衍生Fe-N-C阴极电芬顿降解罗丹明B
20
作者 马家乐 周鹏飞 +1 位作者 陈帝好 严祥辉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1,共7页
以硅烷偶联剂、三嵌段共聚物F127、邻氨基苯酚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裂解、碱刻蚀合成了系列Fe-N-C材料,研究了F127平均分子量、Fe-N-C材料结构性质与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和在电芬顿(EF)系统降解罗丹明B(Rh B)性能间的合成... 以硅烷偶联剂、三嵌段共聚物F127、邻氨基苯酚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裂解、碱刻蚀合成了系列Fe-N-C材料,研究了F127平均分子量、Fe-N-C材料结构性质与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和在电芬顿(EF)系统降解罗丹明B(Rh B)性能间的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随着F127平均分子量的增加,制备的Fe-N-C微球的物相及碳结构几乎不受其影响,但总体上Fe-N-C微球分散度变高,颗粒尺寸变小,而其表面氮含量和比表面积都呈现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其中利用中等平均分子量(Mn~2900)的F127获得的Fe-N-C材料(APD/o APF/F_(2)-Fe_(1.5)-HT2)兼具有较好的球形度、较高的石墨化程度、最高的氮含量和比表面积以及极低的晶态铁物种含量;相应地,APD/o APF/F_(2)-Fe_(1.5)-HT2以4e-反应途径催化ORR且展示出媲美商业Pt/C催化剂的活性;上述系列Fe-N-C微球作为阴极在EF中也能够实现对Rh B的有效降解,尤其APD/o APF/F_(2)-Fe_(1.5)-HT2在90 min降解Rh B的百分率达92.7%,且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三嵌段共聚物F127 Fe-n-c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电芬顿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