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MIC6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9
1
作者 郑斌 尹志奎 +1 位作者 何蔼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筛选与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GST-MIC6C蛋白作为探针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从弓形虫裂解液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SDS-PAGE分析实验产物;将目标蛋白条带转印至PVDF膜,测蛋白序列,BLAST2在... 目的筛选与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GST-MIC6C蛋白作为探针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从弓形虫裂解液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SDS-PAGE分析实验产物;将目标蛋白条带转印至PVDF膜,测蛋白序列,BLAST2在线对比搜索相似蛋白序列,初步确定目标蛋白。制备目标蛋白的抗体,Western blot分析GST pull-down实验产物。结果 GST pull-down实验筛选到的目标蛋白的序列与弓形虫醛缩酶的序列一致;制备了醛缩酶的多克隆抗体,目标蛋白条带能被该抗体特异地识别。结论采用GST pull-down技术,初步筛选出与弓形虫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醛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 GSTpull-down 醛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MIC6羧基端与醛缩酶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斌 尹志奎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3-885,890,共4页
目的鉴定弓形虫MIC6羧基端和醛缩酶的相互作用及两种蛋白在虫体内的定位。方法分别用GST-MIC6C多克隆抗体和兔免疫前血清结合的sepharose与弓形虫裂解液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实验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弓形虫速殖子涂片,... 目的鉴定弓形虫MIC6羧基端和醛缩酶的相互作用及两种蛋白在虫体内的定位。方法分别用GST-MIC6C多克隆抗体和兔免疫前血清结合的sepharose与弓形虫裂解液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实验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弓形虫速殖子涂片,免疫荧光定位法确定两种蛋白在虫体内的定位。结果与对照相比,GST-MIC6C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共沉淀产物中有蛋白条带可分别被相应的抗体识别。荧光显微镜下显示,MIC6(红色荧光)和醛缩酶(绿色荧光)两种蛋白皆定位于弓形虫的顶端。结论弓形虫MIC6羧基端与醛缩酶存在相互作用并在虫体内存在共定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 醛缩酶 免疫共沉淀 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的下降促进IL-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廷玉 高莎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下降时促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机制。方法将人RPE细胞系分成两组培养,第一组只加DMEM,第二组加入DMEM(内含成分同上)和10μmol·L... 目的探讨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下降时促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机制。方法将人RPE细胞系分成两组培养,第一组只加DMEM,第二组加入DMEM(内含成分同上)和10μmol·L^(-1)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首先收集1 h、4 h、8 h等时间点的RPE细胞,测IL-6 mRNA含量。再分别在2 h、4 h、6 h、8 h、10 h、12 h等时间点,收集上清液,测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含量。然后测定MG132是否可以激活调控IL-6分泌的两条主要细胞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途径和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途径。再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这些细胞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测上清中IL-6的含量,观察哪个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结果 MG132增加了RPE细胞IL-6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却降低了MCP-1的分泌。MG132可以激活调控IL-6分泌的两条主要细胞信号通路——P38 MAPK和JNK。P38 MAPK的抑制剂SB203580加入RPE培养液后不仅可以降低RPE细胞产生IL-6的基础分泌,而且可以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而当加入JNK的抑制剂SP600125后,虽然也可以降低IL-6的基础分泌,但却不能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结论在RPE中,蛋白酶体活性的下降可以激活P38 MAPK细胞信号通路,从而促进IL-6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蛋白酶体抑制剂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c—Jun氨基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6对TNF-α诱导的人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减损的影响
4
作者 胥青 陈灵修 周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6(PTK6)对TNF-α诱导的人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减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16HBE细胞,予TNF-α刺激,分别转染PTK6 siRNA和recombined PTK6,以转染Scramble siRNA和Empty vector为对照。四甲基偶...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6(PTK6)对TNF-α诱导的人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减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16HBE细胞,予TNF-α刺激,分别转染PTK6 siRNA和recombined PTK6,以转染Scramble siRNA和Empty vector为对照。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活性;跨皮细胞组抗仪检测细胞跨皮细胞阻抗(TER);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流量法反应细胞通透性;RT-PCR检测ZO-1、Occludin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K6、ZO-1、Occludin、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1/2(p-JNK1/2)和磷酸化p38(p-p38)蛋白水平。结果:TNF-α刺激后,细胞ZO-1、Occludin转录及蛋白水平、TER值显著降低,细胞通透性增高,同时PTK6、p-ERK1/2、p-JNK1/2和p-p38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上调PTK6使ZO-1、Occludin转录及蛋白水平和TER值进一步降低,细胞通透性和p-JNK1/2、p-p38蛋白水平也进一步增高(P<0.05),但下调PTK6后上述指标呈相反变化(P<0.05);上调或下调PTK6对p-ERK1/2无明显影响。结论:下调PTK6可以降低JNK1/2、p38MAPK磷酸化水平,进而改善TNF-α诱导的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6 肿瘤坏死因子-α 气道上皮屏障 c-Jun氨基端激酶1/2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