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Sck棉花的分子检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郭金英 郭旺珍 +2 位作者 朱协飞 朱祯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苏棉16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Bt+Sck基因获得5个转基因株系(301-5 T2、305-5 T2、312-5 T2、314-4T2和332-2 T2),对这5个转基因株系进行了分子杂交及其农艺性状评价。与受体苏棉16相比较,转基因株系的单株铃数和抗虫性显著提高;... 以苏棉16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Bt+Sck基因获得5个转基因株系(301-5 T2、305-5 T2、312-5 T2、314-4T2和332-2 T2),对这5个转基因株系进行了分子杂交及其农艺性状评价。与受体苏棉16相比较,转基因株系的单株铃数和抗虫性显著提高;叶型变小、叶色加深;株高变化不大;铃重、衣分降低,其中305-5 T2和314-4 T2的衣分显著低于受体苏棉16;转Bt+Sck基因纯系的纤维品质与受体苏棉16无显著性差异;除305-5 T2产量低于受体苏棉16外,其余纯系与受体苏棉16的皮棉产量持平。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不同的转Bt+Sck基因纯系对棉花农艺性状表现所产生的效应有所不同,为培育新的品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sck基因 抗虫棉 农艺性状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Sck基因双价抗虫棉的抗虫性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金英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2,共5页
对通过花粉管通道注射获得的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进行了生物抗虫性测定,转基因纯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显著高于非抗虫对照苏棉16和抗虫对照品种sGK321,与抗虫对照R19抗虫性相当。遗传分析表明,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 对通过花粉管通道注射获得的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进行了生物抗虫性测定,转基因纯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显著高于非抗虫对照苏棉16和抗虫对照品种sGK321,与抗虫对照R19抗虫性相当。遗传分析表明,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基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分离规律。对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与R19及sGK321的杂交F1进行了抗虫性测定,所有的F1植株都表现出与转Bt+Sck基因纯系亲本一致的抗虫性。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等位性测验证明:312-5T2与R19、sGK321的抗虫基因整合位点不连锁,表现为15∶1的自由组合比例;而332-2T2与R19中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表现连锁,与sGK321的抗虫基因表现自由组合。这为培育新的双价抗虫棉品种(系)提供了优良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sck双价抗虫棉 抗虫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金英 张天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7,共3页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材料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纯合株系312-5T2、332-2T2的T0,T1,T2和T3及T4连续世代为材料,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并稳...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材料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纯合株系312-5T2、332-2T2的T0,T1,T2和T3及T4连续世代为材料,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RT-PCR以及抗虫性测定表明,外源抗虫基因在各个转基因世代稳定的表达,为该材料的育种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稳定性 bt+sck双价基因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1杨双Bt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的抗虫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桂英 杨敏生 +2 位作者 霍雪梅 王艳平 李珊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2-49,共8页
以含有Cry3Aa基因的重组质粒pBCC3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从pBCC3中克隆出抗虫基因Cry3Aa,将其正向插入载体pCAMBIA1305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pCAMBIA1305-Cry3A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 以含有Cry3Aa基因的重组质粒pBCC3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从pBCC3中克隆出抗虫基因Cry3Aa,将其正向插入载体pCAMBIA1305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pCAMBIA1305-Cry3A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Cry3Aa基因转入已转Cry1Ac+API基因的741毛白杨无性系pB29中,获得转双Bt基因的741杨。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多次继代筛选,获得抗性稳定的无性系9个,编号为pCCA1—pCCA9。采用特异引物分别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Cry1Ac基因稳定存在于pB29中,Cry3Aa基因已整合到各无性系的基因组DNA中。ELISA毒蛋白检测,转基因株系都有Cry1Ac和Cry3Aa杀虫蛋白表达。用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柳蓝叶甲(鞘翅目)和美国白蛾(鳞翅目)室内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双抗性。根据对测试昆虫的致死率划分高中低3个抗性水平,其中pCCA2,pCCA5,pCCA6,pCCA9具有双高抗;pCCA3,pCCA4和pCCA7对柳蓝叶甲表现出中、低抗性,对美国白蛾则高抗;而pCCA1表现对美国白蛾的极低抗性,对柳蓝叶甲则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构建 CRY1AC基因 Cry3Aa基因 bt741杨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单、双Bt基因741杨外源基因表达和抗虫性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桂英 杨敏生 +1 位作者 霍雪梅 刘晓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虫基因的抗虫效果,同时鉴定并筛选出转双Bt基因741杨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有较强抗性的株系。【方法】选取转三基因(Cry3Aa+Cry1Ac+API)741杨8个株系、转双基因(Cry1Ac+API)741杨1个株系和转单基...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虫基因的抗虫效果,同时鉴定并筛选出转双Bt基因741杨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有较强抗性的株系。【方法】选取转三基因(Cry3Aa+Cry1Ac+API)741杨8个株系、转双基因(Cry1Ac+API)741杨1个株系和转单基因(Cry3Aa)741杨3个株系为试材,从外源基因PCR检测、毒蛋白表达和抗虫性三方面对转基因株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PCR扩增后各转基因株系出现了预期的电泳条带。ELISA蛋白检测显示转基因株系中都有与所含基因相应的Bt杀虫蛋白表达。用转基因株系新鲜叶片进行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室内饲虫实验表明:转入不同抗虫基因的杨树对昆虫的抗性具有选择性,对非靶标昆虫没有毒杀作用。转双Bt基因741杨具有双抗性,不同转基因株系表现出高中低的抗性水平:在对柳蓝叶甲的抗性上,筛选出的其中5个高抗株系(pCCA1,pCCA2,pCCA5,pCCA6和pCCA9)的抗性水平明显比含Cry3Aa单Bt基因的3个高抗株系(pCC11,pCC53和pCC84)高;在对美国白蛾的抗性上,有7个株系(pCCA2~pCCA7和pCCA9)的抗性水平与含Cry1Ac单Bt基因株系(pB29)表现一致,只有1个株系(pCCA1)对美国白蛾表现出了极低的抗性。【结论】多个抗虫基因在741杨上的联合使用,不仅扩大了抗虫谱,其中的高抗株系还具有了更高的抗虫能力,有效地发挥了基因的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1杨 外源基因 bt基因 bt基因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棉铃虫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袁小玲 唐灿明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研究了转 Bt+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 (简称双 - 1 )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双价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双 - 1与非抗虫棉的正、反交 F1都表现高抗棉铃虫 ;F2 和 BC1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分别符合 3∶ 1和 1∶ 1 ,说明双 - 1的棉铃虫抗性... 研究了转 Bt+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 (简称双 - 1 )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双价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双 - 1与非抗虫棉的正、反交 F1都表现高抗棉铃虫 ;F2 和 BC1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分别符合 3∶ 1和 1∶ 1 ,说明双 - 1的棉铃虫抗性符合孟德尔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方式。连锁测验表明双价基因独立于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 T5 86和T5 82的 1 1个形态标记基因。等位性测验证明双 -1与山西 Bt和 R1 9的整合位点不同 ,而可能与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 棉铃虫 抗性 遗传分析 双价抗虫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性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小玲 孙敬 +1 位作者 唐灿明 张天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品系中心Bt和常规棉苏棉 12号为对照 ,研究了转Bt+CpTI双抗 1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表达特征。在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 ,用 4~ 2 1叶位主茎叶饲喂棉铃虫初孵幼虫 ,5天后观察 :双抗 1和中心Bt的 4~ 2 1叶上存... 以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品系中心Bt和常规棉苏棉 12号为对照 ,研究了转Bt+CpTI双抗 1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表达特征。在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 ,用 4~ 2 1叶位主茎叶饲喂棉铃虫初孵幼虫 ,5天后观察 :双抗 1和中心Bt的 4~ 2 1叶上存活棉铃虫中均无 3龄幼虫 ,苏棉 12号中 3龄幼虫占存活幼虫的 4 0 %以上 ;双抗 1和中心Bt棉铃虫的死亡率相近且随叶位升高而下降。分期播种抗虫性测验与各叶位抗虫性测定相似 ,即双抗 1和中心Bt各播种期的存活棉铃虫中没有 3龄虫 ,苏棉 12号各播种期都有 3龄虫出现 ,双抗 1棉铃虫的死亡率与中心Bt相近 ,且随播种日期推迟棉铃虫死亡率逐渐升高。试验结果表明 :双抗 1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与中心Bt相近 ,且抗性表现为前期高后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基因 抗虫棉 棉铃虫 抗虫性 时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Bt基因巨霸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抗虫性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洁 杜沙沙 +2 位作者 邱彤 杨敏生 王进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提高转基因杨树中Bt基因的表达效率并扩大抗虫谱,以同时转入Cry1Ac和Cry3A基因的转双Bt基因巨霸杨(Populus deltocdes‘55/56’×P.deltocdes‘2KEN8’)株系1年生苗为材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抗虫性进行检测。经PCR检测,证明目的... 为提高转基因杨树中Bt基因的表达效率并扩大抗虫谱,以同时转入Cry1Ac和Cry3A基因的转双Bt基因巨霸杨(Populus deltocdes‘55/56’×P.deltocdes‘2KEN8’)株系1年生苗为材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抗虫性进行检测。经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巨霸杨基因组中。利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检测了4个转基因株系叶片中Bt基因的转录丰度和毒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株系间Bt基因的转录丰度存在显著差异,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显著高于Cry1Ac基因的转录丰度;2种Bt毒蛋白表达量在各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Cry3A毒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Cry1Ac毒蛋白质量分数。各株系对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抗虫效果不明显,且无显著差异;对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表现出极高抗虫效果,且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Cry3A 741杨高抗株系CC84,不同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霸杨 bt基因 转录丰度 毒蛋白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水稻亲本8个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鑫 欧阳林娟 +9 位作者 王春雷 孙玥 周大虎 彭东华 傅军如 贺晓鹏 陈小荣 朱昌兰 贺浩华 彭小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3-860,共8页
4个稳定转Bt基因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组成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8个主要产量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各产量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GCA)表明昌恢T025 T、R205选T、C815S、乡泰A的... 4个稳定转Bt基因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组成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8个主要产量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各产量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GCA)表明昌恢T025 T、R205选T、C815S、乡泰A的GCA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表明C815S/昌恢121T、乡泰A/R205选T、野香A/昌恢T025T、乡泰A/昌恢T025T的SCA表现好,这4个F1后代是单株产量优良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分析表明结实率、千粒质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有效穗数、穗长、实粒数、总粒数、单株产量主要受特殊配合力(SCA)的影响。实粒数、总粒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母本影响,其他性状则由父母本共同决定。有效分蘖、总粒数的狭义遗传率较低,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小,要在晚代或间接选择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恢复系 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种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建民 罗家密 +1 位作者 欧育磊 王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8-492,497,共6页
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 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2)非抗虫恢复系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要作用。(3)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抗虫水稻 种质 产量性状 配合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c+cry2Ab基因棉与转cry1Ac+EPSPS基因棉荒地的生存竞争能力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2 位作者 张天玉 李捷 乔艳艳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背景】此研究为"十二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项目中创建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环境安全评价技术而设。【方法】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 【背景】此研究为"十二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项目中创建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环境安全评价技术而设。【方法】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在荒地用撒播和3cm深度播种2种方式,于2011年5月~2012年3月对棉花出苗率、株高、生育进程、棉吐絮瓣数、絮瓣脱落率、自生苗等生存竞争能力进行比较,检测、评价其杂草化的风险,并探讨、验证检测技术的可行性。【结果】在荒地条件下,以2种方式播种的转cry1Ac+cry2Ab基因棉和转cry1Ac+EPSPS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相比,上述各项指标的竞争能力总体上未表现显著优势。【结论与意义】转cry1Ac+cry2Ab基因棉和转cry1Ac+EPSPS基因棉在荒地条件下生长无杂草化风险。同时,研究证明,在荒地自然生态条件下,可以采用撒播和3cm深度播种方法检测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在生存竞争能力上的杂草化风险,在测评上有互为参照效应,为定性评价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的杂草化风险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 cry1Ac+cry2Ab基因 双价抗虫 抗除草剂基因棉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 生存竞争能力 杂草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基因抗虫棉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付广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及其受体整个生育期内功能叶片MDA、脯氨酸、叶绿素和内源激素ABA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因年际间气候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双价基因抗虫棉内源激素IAA含量苗期低,中后期功能叶含量增高。SOD酶活性表现为苗期较低,... 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及其受体整个生育期内功能叶片MDA、脯氨酸、叶绿素和内源激素ABA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因年际间气候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双价基因抗虫棉内源激素IAA含量苗期低,中后期功能叶含量增高。SOD酶活性表现为苗期较低,而随生育进程均在8月8~9日出现峰值而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基因抗虫棉 生理生化 内源激素 脯氨酸 叶绿素 丙二醛 SOD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