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y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Ni/n-SiO_2 composite coatings by pulse-reverse current brush-plating 被引量:2
1
作者 谭俊 郭文才 +1 位作者 杨红军 周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172-175,共4页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was electrodeposited by brush-plating with pulse-reverse current(RC). The morphology, 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i ...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was electrodeposited by brush-plating with pulse-reverse current(RC). The morphology, 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i and composite coatings electrodeposited with direct current(D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RC, because of RC and the nano powders, has denser coating, finer crystal grains, higher hardness(HV650.0, nearly 1.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i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DC) and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nearly 0.62), as a result, in the wearing experiment, the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RC has the least worn loss. So this kind of coating has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nd RC electro brush-plating can be used as a new technology of brush-plating in the area of wea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reverse current(RC) brush-plating nano composite coating TRIBOLOG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brush-plating technology for component remanufacturing
2
作者 吴斌 徐滨士 +2 位作者 荆学东 刘存龙 张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199-202,共4页
An automatic brush-plat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component remanufacturing. With this system, Ni/nano-alumina composite coatings from an electrolyte containing 20g/L nano-alumina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Microstr... An automatic brush-plat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component remanufacturing. With this system, Ni/nano-alumina composite coatings from an electrolyte containing 20g/L nano-alumina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automatically plated coatings and manually plated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tomatically plated coatings are relatively dense and uniform and have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089 under lubricant cond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manually plated coatings with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 REMANUFACTURING brush-plating AUTOMATION composite coati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金刚石微粉化学镀镍层性能预测
3
作者 方莉俐 刘韩 姜羽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用化学镀方法在M1/2、M6/12、M20/30金刚石微粉表面镀镍,并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金刚石颗粒粒径、次亚磷酸钠浓度、镀液温度、镀液pH值等化学镀工艺参数,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密度、镀层耐腐蚀性等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 用化学镀方法在M1/2、M6/12、M20/30金刚石微粉表面镀镍,并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金刚石颗粒粒径、次亚磷酸钠浓度、镀液温度、镀液pH值等化学镀工艺参数,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密度、镀层耐腐蚀性等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GRNN模型,经过样本数据训练学习后适用于金刚石微粉化学镀镍层性能的预测;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和GRNN预测值与实际样品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9.14%和5.07%,两者都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且在金刚石微粉化学镀镍层性能预测中,GRNN的预测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微粉 化学镀镍 镀层性能 bp神经网络 G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凡 赵建民 朱信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195,共4页
目前,车牌字符识别算法主要是基于模板匹配、特征匹配或神经网络的方法。本文根据车牌字符的特殊性,提出一种采用特征提取与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分类识别技术,选取字符的粗网格特征作为字符的识别特征,以改进后的归一化字符原始... 目前,车牌字符识别算法主要是基于模板匹配、特征匹配或神经网络的方法。本文根据车牌字符的特殊性,提出一种采用特征提取与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分类识别技术,选取字符的粗网格特征作为字符的识别特征,以改进后的归一化字符原始特征直接输入到BP神经网络分类器中进行车牌字符识别研究。对于易混淆和相似的字符、汉字笔划粘连、字符偏移现象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说明,本方法可大幅提高车牌识别系统的正确识别率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识别 字符识别 bp神经网络 字符提取 bp神经网络分类器 车牌字符识别 字符分类 识别方法 网络学习算法 车牌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春 刘波 周新志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汽车车牌的自动识别 ,在简述车牌预处理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车牌照字符的识别 ,用MATLAB完成了对车牌照数字识别的模拟 。
关键词 车牌识别 bp神经网络 图像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车牌号码识别技术 被引量:27
6
作者 吴志攀 赵跃龙 +1 位作者 罗中良 杜华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车牌识别的应用领域中,存在经常性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事实。提出一种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车牌号码识别技术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一个8-25-1的BP神经网络,再通过提取车牌的8像素比特征值作为BP神经...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车牌识别的应用领域中,存在经常性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事实。提出一种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车牌号码识别技术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一个8-25-1的BP神经网络,再通过提取车牌的8像素比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该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使其适应值达到最小。通过300副不同光照环境和污损的车牌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和BP算法,具有输出误差小、全局收敛速度快和识别率高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PSO) PSO—bp神经网络 车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在中厚板板凸度预报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延华 刘相华 王国栋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分析中厚钢板板凸度计算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在线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板凸度在线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的板凸度模型影响系数的优化方法。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科学选取学习样本,解决了样本多、学习速度慢的问... 分析中厚钢板板凸度计算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在线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板凸度在线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的板凸度模型影响系数的优化方法。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科学选取学习样本,解决了样本多、学习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大量在线数据分析,可知这种方法对中厚板板凸度的预报精度有很大改善,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艺过程和设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bp神经网络 聚类 板凸度预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会民 张仁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9-621,共3页
介绍了车牌自动识别的过程和原理、车牌识别中所需要的关键图像处理技术,并对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阐述。结合目前车牌编制的特点,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对车牌自动识别技术中的字符识别技术进行了新探索,提出了适用于新《机动车登记规定... 介绍了车牌自动识别的过程和原理、车牌识别中所需要的关键图像处理技术,并对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阐述。结合目前车牌编制的特点,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对车牌自动识别技术中的字符识别技术进行了新探索,提出了适用于新《机动车登记规定》车牌编制方法的神经网络结构和识别算法。通过恰当设置BP网络隐层节点数,详细介绍了改进BP网络算法步骤,分析了易混字符,并用MATLAB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网络结构后的方法识别准确率高、识别过程速度快、系统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车牌定位 字符分割 字符识别 车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国云 向灿群 +2 位作者 吴健辉 郭龙源 涂兵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4期243-248,共6页
针对传统BP算法在车牌字符识别速度较慢和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BP网络车牌字符识别方法。通过对BP算法的输入特征数优化,在不降低识别精度的情况下精简了输入层节点数,提升了识别速度。改进后的BP算法采用全参数自动调整... 针对传统BP算法在车牌字符识别速度较慢和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BP网络车牌字符识别方法。通过对BP算法的输入特征数优化,在不降低识别精度的情况下精简了输入层节点数,提升了识别速度。改进后的BP算法采用全参数自动调整,引入自适应学习率、动量因子、坡度因子,增加了BP算法的识别精度;同时通过更好的利用车牌字符特征和BP网络特征,降低了算法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际采集的自建整副车牌数据集上的识别率上比传统BP神经网络车牌识别算法提高近6.5%;在识别速度上提高近1.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p网络 车牌 字符识别 全参数自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与BP神经网络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燕 任安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645-5648,共4页
汽车牌照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对车辆牌照识别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车牌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综合颜色特征和投影特征相结合的车牌定位方法。字符分... 汽车牌照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对车辆牌照识别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车牌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综合颜色特征和投影特征相结合的车牌定位方法。字符分割采用了投影法;字符特征选取了互补性强的粗网格特征、投影特征以及外围轮廓特征;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车牌字符识别。对车牌字符的识别分为汉字、字母及字母数字三类进行。实验表明,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识别能力;本系统所采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照识别 车牌定位 字符特征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下的智能化合体服装样板生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为敏 谢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21,共6页
为快速得出符合顾客体型的服装样板,以男西裤为基准样板,腰围和臀围部位的变更规则为研究对像,格柏CAD为技术开发平台,依据大量人体数据对样板原有的变更规则进行优化和重建,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人体腰围、臀围尺寸变化量与相应的... 为快速得出符合顾客体型的服装样板,以男西裤为基准样板,腰围和臀围部位的变更规则为研究对像,格柏CAD为技术开发平台,依据大量人体数据对样板原有的变更规则进行优化和重建,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人体腰围、臀围尺寸变化量与相应的变更规则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直接采用数据与数据的匹配归档,最终实现男西裤腰腹部和臀部变更规则的参数化设计,即给定一个腰围、臀围的变化量就得到一个相应的变更规则,通过调用此变更规则就会自动得出符合这个尺寸的样片,初步实现一人一板,提高了服装的合体度,减少了对样板师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样板 bp神经网络 智能打板 男西裤 量身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全局阈值二值化方法的BP神经网络车牌字符识别系统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坤艳 钟宜亚 +1 位作者 苗松池 王桂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0,134,共4页
本文针对车牌字符识别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识别准确率不高、效率低的问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识别系统在车牌字符识别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车牌字符识别中的样本集和测试集的组织、图像二值化、归一化、... 本文针对车牌字符识别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识别准确率不高、效率低的问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识别系统在车牌字符识别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车牌字符识别中的样本集和测试集的组织、图像二值化、归一化、图像去噪、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适用于自然场景中的车牌自动识别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字符识别 bp网络 图像二值化 全局阈值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填充函数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应涛 陆福宏 张莹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1,共3页
字符识别是车牌识别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常用方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用全局优化填充函数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可以跳出当前局部极小点,得到一个更低的极小点,重复此过程得到全局极小点,从而提高算法全局寻优能... 字符识别是车牌识别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常用方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用全局优化填充函数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可以跳出当前局部极小点,得到一个更低的极小点,重复此过程得到全局极小点,从而提高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车牌定位准确的特点,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识别 字符识别 填充函数 bp神经网络 智能交通监控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N与BP神经网络在钢板表面缺陷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联金 罗炳军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信噪比低、特征复杂多变而导致现有的钢板表面缺陷模式识别与分类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器,以实现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有效的分类识别。根据钢板表面划痕、...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信噪比低、特征复杂多变而导致现有的钢板表面缺陷模式识别与分类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器,以实现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有效的分类识别。根据钢板表面划痕、麻点、夹杂、锈蚀、辊印5类缺陷的特点,从缺陷图像信号中提取了几何特征、灰度特征和Hu矩特征,选取了能够比较全面表征缺陷特征信息的13维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为缺陷识别和分类提供了依据。分别构造了概率神经网络PNN和BP神经网络分类器,对钢板的表面缺陷进行了分类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NN和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分别为87%和81%。PNN在识别准确率、训练速度、追加样本的能力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N bp神经网络 钢板表面 缺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热轧中厚板力学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生朝 程晓茹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基于神经网络原理,采用BP算法训练网络,建立热轧控制参数(轧制温度、化学成分、变形量等)对描述产品力学性能的参数的映射关系。离线仿真表明,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热轧控制预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热轧 中厚板 力学性能 预测 bp神经网络 轧制温度 化学成分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AR特征与BP神经网络的车牌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伍丰 何前磊 郑维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8期61-67,共7页
车牌识别技术运用OpenCV计算机开源机器视觉库,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图像中蕴含的车牌信息,达到车牌识别的目的。通过运用HAAR特征,训练出AdaBoost分类器查找图片中的车牌区域,同时运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等操作查找车牌区域,最终运... 车牌识别技术运用OpenCV计算机开源机器视觉库,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图像中蕴含的车牌信息,达到车牌识别的目的。通过运用HAAR特征,训练出AdaBoost分类器查找图片中的车牌区域,同时运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等操作查找车牌区域,最终运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两种定位的疑似车牌区域的最终确认;确认后的车牌区域进行字符分割等操作进行字符的分离;最后运用训练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字符的识别并最终输出车牌信息。研究结果显示,车牌识别的效率很高,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 车牌识别 HAAR特征 SVM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素比例法和GA-BP的单相电表读数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冬青 付巍 石成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458-3461,3465,共5页
对单相电表表盘读数的显示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在电表表盘末位刻度识别中存在识别困难,识别率低的情况,提出了像素比例法这一精确识别方法。对初始图像采用大津二值化法,中值滤波法进行预处理,用投影法分别对字段及单个字符进行分割。采... 对单相电表表盘读数的显示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在电表表盘末位刻度识别中存在识别困难,识别率低的情况,提出了像素比例法这一精确识别方法。对初始图像采用大津二值化法,中值滤波法进行预处理,用投影法分别对字段及单个字符进行分割。采用GA-BP算法识别表盘读数。在样本集下单整字识别率为99.2%,非整字识别率为97.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刻度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电度表 GA-bp算法 像素比例 数字识别 表盘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岩石损伤声发射事件源定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鑫 赵红霞 +2 位作者 罗筱毓 朱旭 林华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42,共7页
工程岩体一般包含大量的节理、裂隙等各类缺陷,利用AE技术可以对缺陷进行定位,但仍然有很大误差。为进一步减小AE定位误差,确定缺陷位置,做好安全预警工作,研究提高岩石声发射定位精度的优化方法。利用断铅实验模拟产生声发射信号,将声... 工程岩体一般包含大量的节理、裂隙等各类缺陷,利用AE技术可以对缺陷进行定位,但仍然有很大误差。为进一步减小AE定位误差,确定缺陷位置,做好安全预警工作,研究提高岩石声发射定位精度的优化方法。利用断铅实验模拟产生声发射信号,将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中的幅值、能量、振铃计数以及到达时差作为输入,断铅点真实坐标作为输出,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优隐含层数等参数,最后通过交叉学习训练交叉预测得出断铅点坐标,并与基于到达时差的传统定位法以及考虑材料各向异性条件下的波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板状岩石声发射定位的误差显著减小,定位精度提高;岩石试件定位误差的误差波动更为平稳,有效改善了声发射源位置对定位效果的影响。本方法为岩石缺陷的精确定位提供了1种较好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声发射定位 断铅实验 板状岩石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与多层BP神经网络的钢板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晓珺 韩林 邹香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4-56,61,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钢板表面缺陷在对比度弱、边缘复杂和光照不均干扰下易导致检测能力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SIFT特征与多层BP神经网络的钢板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引入高斯差分和Hessian矩阵,对钢板图像进行空间尺度函数计算,统计SIFT深... 为了解决当前钢板表面缺陷在对比度弱、边缘复杂和光照不均干扰下易导致检测能力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SIFT特征与多层BP神经网络的钢板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引入高斯差分和Hessian矩阵,对钢板图像进行空间尺度函数计算,统计SIFT深度向量特征,完成缺陷特征的检测与收集。然后,基于神经网络原始模型,计算其第五层输出结果,优化缺陷检测结果,并最小化输出层与期望值的差异平方,滤除伪SIFT特征的干扰,建立多层BP神经网络拓扑分析算子,准确识别钢板缺陷。最后,基于软件工程,设计检测系统软件,对文中算法的缺陷检测精度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与当前主流钢板缺陷检测技术相比,文中算法拥有更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缺陷检测 SIFT特征 bp神经网络 空间尺度 深度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刷镀在轴磨损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0
作者 侯天朋 段海涛 +4 位作者 黄素玲 段林林 李文轩 刘炼 贾丹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7,共16页
轴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用于支撑旋转并传递扭矩的关键部件,其磨损将直接影响系统传动精度与工作性能,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停机。电刷镀技术因高效、便捷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轴类零件的维护与修复领域。近年来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液技术逐... 轴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用于支撑旋转并传递扭矩的关键部件,其磨损将直接影响系统传动精度与工作性能,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停机。电刷镀技术因高效、便捷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轴类零件的维护与修复领域。近年来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液技术逐渐兴起,相较于传统电刷镀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层具有更优异的硬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等性能。然而,目前关于电刷镀技术修复磨损轴件的应用与作用机制、工艺参数和纳米颗粒对轴修复效果的影响以及轴磨损后电刷镀修复性能评价缺乏系统性总结。主要介绍电刷镀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探讨电刷镀技术在轴磨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刷镀工艺参数对修复效果的影响。重点阐述磨粒磨损、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等轴磨损常见形式,依据常见轴件失效形式,分析关键工艺参数(如刷镀温度、电流密度和刷镀速度)和纳米颗粒对修复效果和性能指标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究镀层强化机理并综述轴磨损后电刷镀修复性能评价。研究表明,电刷镀技术在轴修复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流密度、刷镀速度和镀液温度等关键电刷镀工艺参数直接影响轴修复效果。纳米颗粒通过细化晶粒尺寸、阻碍位错等机制优化镀层微观结构,进而增强电刷镀层硬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等性能。目前传统电刷镀技术虽然成熟,但仍存在使用试错法探寻工艺参数最佳组合、镀液成分设计不精准、人工刷镀精度波动较大等问题。综述相关研究现状不仅可以指出电刷镀技术在实际轴修复应用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还可为工业应用中高性能轴修复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磨损机理 修复机理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