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根肿病长柄芥育种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崇娟 杨鼎 +6 位作者 吕凤仙 和江明 兰梅 杨红丽 徐学忠 胡靖锋 张丽琴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2-89,95,共9页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份可作为长柄芥抗根肿病育种材料创制的抗性资源CCR21002。利用CCR21002分别作为父本、母本提供抗根肿病基因,与长柄芥进行远缘杂交,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正反杂交种F1,选取植株形态偏向芥菜的F1与长柄芥回交获得BC_(1),对BC_(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析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回交一代比杂种一代更难获得,胚挽救成活的13株BC_(1)中,仅筛选出1株基因型为AABB且抗根肿病的植株,经分子标记鉴定所含抗病基因为CRb,在植株形态上保留有长柄芥的大部分性状。证明经过与抗根肿病白菜远缘杂交及回交,获得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性的长柄芥新种质1份,可用于继续回交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 抗根肿病 胚挽救 正反杂交 创制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茎瘤芥不同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方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白伟涛 孙信成 +7 位作者 杨连勇 黄科 蒋万 黄琳 陈位平 康杰 张忠武 张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设计7个育苗方式处理,分析茎瘤芥育苗期植株的生长指标及干重、鲜重、植物含水量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茎瘤芥育苗方式... 为筛选出适合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设计7个育苗方式处理,分析茎瘤芥育苗期植株的生长指标及干重、鲜重、植物含水量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茎瘤芥育苗方式中,漂浮育苗最佳,穴盘育苗次之,土壤撒播育苗最差;其中72孔和50孔穴盘育苗的差异不显著,84孔漂浮育苗显著优于200孔、162孔和136孔漂浮育苗。适合湖南省茎瘤芥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为84孔漂浮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 育苗方式 漂浮育苗 穴盘育苗 壮苗指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玉萍 田志宏 +1 位作者 陈爱武 孟金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5,共3页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陈玉萍1)田志宏2)陈爱武2)孟金陵2)(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STUDIESONMICROSPORECULTUREO...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陈玉萍1)田志宏2)陈爱武2)孟金陵2)(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STUDIESONMICROSPORECULTUREOFBrasicajuncea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心芥菜 小孢子 胚状体 单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笋子芥和茎瘤芥生物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勃 夏雪 +6 位作者 辜金花 田玉肖 张芬 陈清 侯艳霞 马杰 汤浩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为了全面了解笋子芥和茎瘤芥的营养价值,以笋子芥和茎瘤芥为研究对象,对茎肉、茎皮和叶柄等食用部位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食用部位间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叶绿素、类... 为了全面了解笋子芥和茎瘤芥的营养价值,以笋子芥和茎瘤芥为研究对象,对茎肉、茎皮和叶柄等食用部位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食用部位间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原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和抗氧化能力均呈现叶柄>茎皮>茎肉的趋势,维生素C与之相反;茎瘤芥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笋子芥,而笋子芥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茎瘤芥。主成分分析表明,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差异主要来自于食用部位因素,其次是类型因素。遗传方差比率分析表明,叶绿素、维生素C、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异受食用部位的影响大于类型的影响,而类胡萝卜素和总酚则相反,此外,叶绿素和维生素C受类型×食用部位互作因素的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能力与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对抗氧化能力可能有较大贡献。本研究为人们日常膳食及其营养搭配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子芥 茎瘤芥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菜下胚轴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艳梅 于锡宏 +2 位作者 蒋欣梅 卢志权 丛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28-3631,共4页
以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B2-1014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茎段离体培养的植株高频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以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B2-1014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茎段离体培养的植株高频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8 mg/L NAA,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NAA,在此培养条件下,B2-1014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90.0%,不定芽诱导率达92.2%,不定根诱导率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 下胚轴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淑艳 刘忠松 官春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1-358,共8页
本文从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和利用5个方面介绍了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芥菜型油菜起源于亚洲,印度、中国收集的资源最多。芥菜型油菜可以分为中国-东欧类型和中国-印度类型2大类,每一类中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许多具有... 本文从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和利用5个方面介绍了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芥菜型油菜起源于亚洲,印度、中国收集的资源最多。芥菜型油菜可以分为中国-东欧类型和中国-印度类型2大类,每一类中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许多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已经鉴定出来,并对其进行了生理学、遗传学研究。通过远缘杂交、诱变和遗传转化已创造出芥菜型油菜新种质。已鉴定、培育的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在油菜育种上得到广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种质资源 性状 遗传 油菜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茎瘤芥硒形态及硒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婉伊 姚云柯 +5 位作者 徐卫红 周鑫斌 王卫中 谢文文 秦余丽 王正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采用大田实验研究叶面喷施硒(0.0、1.0、2.5 mg/L)对茎瘤芥生长、硒形态、硒吸收和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的硒提高了茎瘤芥的产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硒降低了茎瘤芥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 采用大田实验研究叶面喷施硒(0.0、1.0、2.5 mg/L)对茎瘤芥生长、硒形态、硒吸收和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的硒提高了茎瘤芥的产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硒降低了茎瘤芥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瘤芥游离氨基酸、VC、还原糖的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0.41%、13.36%和46.73%。叶面喷施硒后茎瘤芥中全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6.1%~193.9%和74.0%~271.5%,并且随外源硒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茎瘤芥有机硒转化率显著提高,1.0、2.5 mg/L硒处理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33%和23.57%。茎瘤芥吸收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茎瘤芥全硒和有机硒含量与外源硒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硒形态 硒吸收 硒转化 茎瘤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强 赵桦 +3 位作者 刘小玲 张国柱 谢晓霞 许雪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308-1310,共3页
通过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观察 ,理化反应及紫外光谱扫描比较 ,对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及其一种伪品进行鉴别 .结果表明 ,菟丝子及其伪品在原植物的叶、花和果实、药材质地和气味 ,种皮栅状组织细胞的构成及其特点、热... 通过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观察 ,理化反应及紫外光谱扫描比较 ,对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及其一种伪品进行鉴别 .结果表明 ,菟丝子及其伪品在原植物的叶、花和果实、药材质地和气味 ,种皮栅状组织细胞的构成及其特点、热水浸煮时发生的现象、黄酮反应结果以及紫外光谱扫描显示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 ,均存在明显差异 .菟丝子的伪品系十字花科植物芥菜 原变种 Brassica juncea var.juncea 的干燥成熟种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芥菜种子 原植物 伪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搭配对京水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曹毅 李春梅 +1 位作者 罗鑫 曹健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不同肥料搭配对京水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中高钾肥量对京水菜株高、叶数、开展度、叶面积、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株高、叶面积增加,随着钾肥量的增加,品质不断提高;产量与叶数、开... 研究了不同肥料搭配对京水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中高钾肥量对京水菜株高、叶数、开展度、叶面积、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株高、叶面积增加,随着钾肥量的增加,品质不断提高;产量与叶数、开展度和叶面积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水菜 肥料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明方 陈竹君 +1 位作者 汪炳良 董伟敏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T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雄蕊内源IAA和ZT含量随花器发育而缓慢增长,在大花蕾和盛花时期,每枚雄蕊IAA含量为1.8ng和8.0... 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T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雄蕊内源IAA和ZT含量随花器发育而缓慢增长,在大花蕾和盛花时期,每枚雄蕊IAA含量为1.8ng和8.0ng;ZT含量为19.2ng和22.4ng,分别为同期保持系雄蕊的17%、41%和40%、15%,IAA和ZT出现明显亏损.从小花蕾→大花蕾→盛开花,不育系雄蕊中ABA含量分别为同期保持系的47%、12%和15%.随着花粉的发育和成熟,不育系雄蕊内ABA亏损更明显.两系雌蕊中内源IAA含量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胞质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中性化技术对镉铅污染土壤春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树芳 李斌 刘晓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上,有机—中性化技术对春菜生长以及污染元素(Cd和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L)、石灰加低量泥炭(LP1)、石灰加高量泥炭(LP2)处理能显著提高pH,显著缓解重金属镉和铅的毒害,明显改善了春菜的...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上,有机—中性化技术对春菜生长以及污染元素(Cd和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L)、石灰加低量泥炭(LP1)、石灰加高量泥炭(LP2)处理能显著提高pH,显著缓解重金属镉和铅的毒害,明显改善了春菜的生长状况,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春菜对土壤中镉、铅的吸收。结果还表明:泥炭总体上并不影响石灰的中性化效果的发挥,在部分情况下还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性化效果,但泥炭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有个适用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土壤 春菜 生长 盆栽试验 毒害 石灰 泥炭 有机-中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雪里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被引量:9
12
作者 虞慧芳 钟新民 +2 位作者 顾宏辉 李必元 张晓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56-359,共4页
对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雪里蕻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雪里蕻小孢子分离12 d后肉眼可见胚状体,28 d后获得子叶期胚状体;雪里蕻平均每花蕾胚状体产量为6.1个;在不含激素B5培养基中的一次萌发率为38%,在含有激素的B... 对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雪里蕻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雪里蕻小孢子分离12 d后肉眼可见胚状体,28 d后获得子叶期胚状体;雪里蕻平均每花蕾胚状体产量为6.1个;在不含激素B5培养基中的一次萌发率为38%,在含有激素的B5-1培养基中为27%;在含有激素的B5-2培养基中的次生萌发率为62%;共获得165株雪里蕻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雪里蕻 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瘤茎增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义华 周光凡 +2 位作者 范永红 张红 彭福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径、干样质量、鲜样质量线性增长始期分别出现在膨大后2.1-9.6d、17.8-19.7d、45.7~48.0d、46.0~50.5d,线性增长持续时间分别为61.6-78,1d、56.1~70.6d、32.9~34.8d、31.6~35.2d;增长高峰期出现在膨大后32.9-48.7d、45.8-55.0d、63.1~64.5d、63.5-66.3d,其最大增长速率分别高达每株每天0.17cm(纵径)、0.16cm(横径)、1.05g(Dw)、16.24g(Fw)。播种晚则瘤茎横径线性增长持续时间短,纵径、干鲜质量增长速率低,而菜形指数的变化由慢到快的递增演变为由快到慢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过程 茎瘤芥 LOGISTIC方程 二次回归方程 线性增长 变化过程 持续时间 增长速率 纵径 横径 膨大 高峰期 鲜质量 指数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子甘蓝组织培养及人工种子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颖 徐程 张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4,共3页
以抱子甘蓝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并制作人工种子。结果表明:苗龄为8d的无菌苗,其下胚轴诱导不定芽频率最高,平均诱导不定芽数达11.3个。6-BA、ZT对下胚轴诱导不定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2mg·L-1作用最显著,繁殖系数达1... 以抱子甘蓝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并制作人工种子。结果表明:苗龄为8d的无菌苗,其下胚轴诱导不定芽频率最高,平均诱导不定芽数达11.3个。6-BA、ZT对下胚轴诱导不定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2mg·L-1作用最显著,繁殖系数达11.2。不定芽在不含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驯化移栽后成活。将不定芽用海藻酸钠包埋成人工种子,生根率为24%,移栽成活并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子甘蓝 组织培养 人工种子 诱导不定芽数 繁殖系数 生根率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的不同施用方式对镉胁迫下雪菜生长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双莲 彭爱民 熊治廷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2-445,共4页
采用土壤盆栽法,探讨镧的不同施用方式对镉胁迫下雪菜(Brassica juncea var.crispifolia)生长及Cd和La累积的影响,以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施用稀土元素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镉污染土壤上,与不施La处理相比,无论何种方式施用La对雪... 采用土壤盆栽法,探讨镧的不同施用方式对镉胁迫下雪菜(Brassica juncea var.crispifolia)生长及Cd和La累积的影响,以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施用稀土元素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镉污染土壤上,与不施La处理相比,无论何种方式施用La对雪菜生长和叶片维生素c质量分数均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叶面喷施La(10、25、50mg·L-1)不仅没有降低雪菜Cd的质量分数,反而导致大量的La累积在雪菜地上部。拌种虽然使1mg·kg-1Cd污染条件下雪菜地上部Cd的质量分数下降,但同时使地上部La的质量分数增加。根施La(1、5、25、125mg·kg-1)处理的雪菜地上部La的质量分数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仅有根施1mg·kg-1La处理显著降低雪菜地上部Cd累积量,其他根施La处理对地上部Cd累积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菜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头芥梅干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超 汪江英 +1 位作者 时磊 黄师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研究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的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经液-液分相先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萃余相。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等方法评价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各样品的总酚含量... 研究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的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经液-液分相先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萃余相。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等方法评价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各样品的总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潜力。其中,乙酸乙酯相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中活性最强。而且,其总酚含量也最高(17.57mg没食子酸当量/g)。另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各样品中存在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及其各溶剂萃取组分中均含有没食子酸,而且为主要成分。试验证明,九头芥梅干菜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头芥 梅干菜 提取物 DPPH 还原力 总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和铅相互作用对雪菜生长及其镧铅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双莲 熊治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利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镧(0.00-5.00 mg/L La)与铅(0、101、00 mg/L Pb)相互作用对雪菜幼苗生长以及铅和镧在雪菜体内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对雪菜幼苗根和地上部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溶液中镧的浓度≥1.00 mg/L时,镧抑制了... 利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镧(0.00-5.00 mg/L La)与铅(0、101、00 mg/L Pb)相互作用对雪菜幼苗生长以及铅和镧在雪菜体内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对雪菜幼苗根和地上部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溶液中镧的浓度≥1.00 mg/L时,镧抑制了根长生长;铅抑制了雪菜根中镧的含量;当溶液中La≤1.00 mg/L时,铅还抑制了镧向地上部的累积和转移。在低水平铅污染(10 mg/L Pb)条件下,镧对雪菜铅的吸收和累积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在高水平铅(100 mg/L Pb)处理的溶液中,镧降低了雪菜根中铅的含量。100 mg/L Pb和5.00 mg/L La处理促使更多比例Pb和La向雪菜地上部转移。镧与铅在雪菜根细胞壁中存在竞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菜 生物累积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芥菜的生长动态与叶球形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佩聪 刘厚诚 罗冠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共3页
结球芥菜自播种至叶球采收可分为发芽、幼苗、叶簇生长和叶球形成4个生长期.植株、根、外叶和叶球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随生长进程均逐步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增长动态.叶球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分别占植株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的48.2%和48.... 结球芥菜自播种至叶球采收可分为发芽、幼苗、叶簇生长和叶球形成4个生长期.植株、根、外叶和叶球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随生长进程均逐步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增长动态.叶球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分别占植株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的48.2%和48.8%,经济系数近0.5.生育过程中,第1~5展叶是培育幼苗和叶簇的功能叶,第5~9展叶则是叶球形成的主要功能叶.叶球形成过程中球叶数及其叶面积和质量均逐步增加,采收时叶球约有12片球叶.球叶的叶面积和质量都由外而内逐渐减少,叶球的大小和质量主要决定于最外面的6片球叶(占球叶面积的84%和叶球质量的85%),属叶重型叶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芥菜 生长动态 叶球 鲜样质量 干样质量 植株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瘤状茎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祝军 缪颖 +2 位作者 汪炳良 陈竹君 吴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β-1,3-葡聚糖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这与膨大后期T84-61品种β-1,3-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增加有关.瘤状茎中的Ca含量T84-61品种在膨大后期高于T84-66,而Mg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细胞壁中果胶、总糖、Ca和β-1,3-葡聚糖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芥菜 空心 细胞壁成分 Β-1 3-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黑斑病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红芳 陈发波 杨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44-5046,共3页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而与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的碱基差异较明显,均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且存在大量的缺失片段。初步确定引起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umida Tsen et Lee) 黑斑病 ITS 芸薹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