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含锂废水制备Li_(2)CO_(3)工艺优化
1
作者 李世春 高桂梅 +4 位作者 刘大锐 张云峰 洪雨 赵宇航 武飞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111,共7页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温度有利于Li_(2)CO_(3)晶粒的长大和纯度的提高,在较高温度下Li_(2)CO_(3)易形成棒状晶体;搅拌速率对Li_(2)CO_(3)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小,合适的搅拌速率有利于Li_(2)CO_(3)晶体的生长;较低的加料速率可使Li_(2)CO_(3)晶体充分长大,减小包晶现象产生的概率;制备Li_(2)CO_(3)的最佳条件为沉锂温度90℃、搅拌速率200 r/min和加料速率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Li_(2)CO_(3)品质最优,纯度≥96.71%,平均粒径≤7.3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废水 Li_(2)CO_(3) 纯度 粒径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马钱子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文秀 朱卫丰 +3 位作者 聂鹤云 吴德智 陈丽华 管咏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32-1936,共5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选马钱子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马钱子碱及士的宁含有量,以马钱子碱及士的宁提取率的总评综合效应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 目的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选马钱子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马钱子碱及士的宁含有量,以马钱子碱及士的宁提取率的总评综合效应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方程拟合,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4∶1,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55%。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验证值偏差较小(<5%)。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用于优化马钱子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马钱子碱 士的宁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条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玉萍 陈晓旺 沈鹏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预测了最佳产酶培养基条件为:麸皮、酵母膏和KH2PO4的添加量分别为10.75、3.37、0.095g/L,最大Mnp酶活预测值为4.06U/mL。验证实验Mnp酶活为4.15U/mL,与预测值十分接近。优化后的酶活与优化前相比,Mnp酶活提高了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 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处方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建筑 郝吉福 +1 位作者 李菲 郭丰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以药物的质量分数(A)、水溶性基质与难溶性基质用量...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以药物的质量分数(A)、水溶性基质与难溶性基质用量比(B)、硬脂酸与单硬脂酸甘油脂用量比(C)为考察因素,以2 h累积释放度,10 h累积释放度,R(R=250r-150+(f10-f2)×100/2)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最佳处方。结果优化后最优处方为含药量20%,水溶性基质-难溶性基质(2.4∶1),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1.3∶1)。最佳处方滴丸的溶出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后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研发水飞蓟素新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缓释滴丸 释放度 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Box-Behnken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文 韩荣荣 +2 位作者 徐彦杰 刘晓红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344,共5页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二阶响应面方程试验模型,分别运用Matlab2009a软件的函数模块、图形模块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和ExpertDesign软件(Version7.1.6.0)的Box-Behnken设计的传统优化方法,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优化方法的效果。结果当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回归关系时,Box-Behnken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在中心点进行重复试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经微遗传算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68.25%、0.52%、15.26%,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3.67mV、98.12%;经传统优化方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76.0%、0.5%、15.4%,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1.04mV、97.33%。结论对于三水平多因素的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微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优化方法,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搜索试验条件的最优组合,进行多个评价指标优化效果理想、程序可行、计算时间短、可以应用于解决多维解空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box-behnken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美洲大蠊中游离氨基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邹俊波 熊永爱 +1 位作者 桑文涛 杨胜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925-932,共8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中氨基酸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氨基酸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工艺优化...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中氨基酸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氨基酸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及总评归一值(Optical Density,OD)系统评价,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如下:取饮片适量,加入12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20 min。利用该工艺条件得到的氨基酸含量及干膏率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结论:实验确立的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的预测美洲大蠊中氨基酸含量及干膏率等指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 box-behnken设计 总评归一值 美洲大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响应面法优化禽流感疫苗生产工艺?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可可 刘旭平 +1 位作者 蔡海波 谭文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399,共6页
为优化基于MDCK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生产禽流感病毒的工艺以提高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滴度,采用部分析因实验设计考察了病毒生产工艺中接毒时细胞密度、TPCK-胰酶浓度、培养温度、感染复数和病毒收获时间对病毒HA滴度的影响,确定了接毒... 为优化基于MDCK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生产禽流感病毒的工艺以提高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滴度,采用部分析因实验设计考察了病毒生产工艺中接毒时细胞密度、TPCK-胰酶浓度、培养温度、感染复数和病毒收获时间对病毒HA滴度的影响,确定了接毒时细胞密度、TPCK-胰酶浓度、和病毒收获时间作为影响病毒HA滴度的显著因子,并进一步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3个显著因子作用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当接毒时细胞密度为7.0×10~6 cells×m L^(-1)、TPCK-胰酶浓度为17 mg×L^(-1)、病毒收获时间为60 h时,病毒HA滴度最高可达10.85 log_2 HAU/25μL。以上研究结果为禽流感疫苗高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悬浮培养 禽流感病毒疫苗 部分析因实验设计 响应面方法 BBD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荞麦秸秆中纤维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宝贵荣 陈萨日娜 +3 位作者 领小 包苏敦 哈斯 李福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为了优化荞麦秸秆中纤维素提取工艺,本研究以纤维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温度和时间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最佳纤维素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4.20 g/mL、温度为77.31... 为了优化荞麦秸秆中纤维素提取工艺,本研究以纤维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温度和时间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最佳纤维素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4.20 g/mL、温度为77.31℃、时间为78.45 min。在此条件下纤维素提取率平均值为69.35%,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72%。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RD等测试手段对荞麦秸秆和粗纤维素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准确可靠,且为荞麦秸秆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秸秆 纤维素 提取工艺 表征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蛇纹石富硅渣制备硅酸钠工艺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凌宇 杨喜云 +1 位作者 吴玉楼 陈莹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02-3810,共9页
蛇纹石经磁感应强度为0.5 T的磁场磁选后,采用两级硫酸浸出,在最佳浸出条件下得到富硅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富硅渣碱浸制备硅酸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aOH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液固比。以此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 蛇纹石经磁感应强度为0.5 T的磁场磁选后,采用两级硫酸浸出,在最佳浸出条件下得到富硅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富硅渣碱浸制备硅酸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aOH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液固比。以此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蛇纹石酸浸富硅渣制备硅酸钠的最优条件,并分析各主要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碱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aOH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70℃,液固比为2.5 mL·g^(−1)。各因素对于加权值W的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NaOH质量分数、液固比、反应温度,其中,NaOH质量分数与液固比交互作用较为显著。在最佳条件下,W实际值为82.4,与W预测值82.6的相对误差仅为0.24%,表明经响应面模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靠,可为蛇纹石富硅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富硅渣 硅酸钠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 Behnken设计的煤导热系数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西华 王原 +3 位作者 宋东平 白刚 李昂 董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分析水分、固定碳及密度3个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多个矿井不同煤质的煤作为实验煤样,使用NETZSCH LFA457型激光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定,并引入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思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煤质指标的Box Behnken... 为研究分析水分、固定碳及密度3个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多个矿井不同煤质的煤作为实验煤样,使用NETZSCH LFA457型激光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定,并引入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思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煤质指标的Box Behnken试验设计,按设计表筛选实验数据,构建了导热系数多因素、多水平影响下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采样地点的煤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P值小于0.000 1,极显著,失拟项为0.072 4,不显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当水分在0.9%~10.9%,固定碳在49.3%~83.6%,密度在1.2~1.92 g·cm^3之间,对煤的导热系数一次项影响程度为密度>固定碳>水分;二次项影响程度为固定碳和密度>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且固定碳和密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之间无交互作用;应用响应曲面模型预测的煤导热系数误差为4.3%,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导热系数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BOX Behken回归模型 分析与预测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钢空腹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顺云 肖建春 +3 位作者 沈睿麟 杨行 盛夏 刘小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1,共9页
为了提高钢空腹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效率,提出采用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钢空腹桁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前根据虚功原理推导了空腹桁架的等效惯性矩和等效剪切刚度,采用等代实腹梁刚度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精度。通过Box-Behnke... 为了提高钢空腹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效率,提出采用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钢空腹桁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前根据虚功原理推导了空腹桁架的等效惯性矩和等效剪切刚度,采用等代实腹梁刚度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精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66组有限元模拟的试验样本,建立Kriging响应面从而得到近似响应点。以结构质量最小化为目标,以规范允许的最大组合应力、最大挠度和构件宽厚比为约束条件,采用MOGA遗传算法对空腹桁架进行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候选解。结果表明:在各级荷载下,有限元计算值与等代实腹梁刚度法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6%,验证了用于优化设计的有限元模型的精度;优化设计后3组候选解中最优用钢量为6195.4 kg,与优化前相比节省用钢量约18%;对最优解的相关几何参数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试验验证,优化后的构件宽厚比、最大组合应力、最大挠度和结构质量与数值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偏差均在3%以内,表明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适用于钢空腹桁架结构多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桁架 box-behnken试验设计 Kriging响应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试验结合BBD响应面法优化纳豆γ-聚谷氨酸发酵条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严德林 黄雷 +5 位作者 邱婧 陈世浪 梅芷晴 张凯旋 杨存义 高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5,共8页
为探究发酵纳豆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量和感官品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本实验以纳豆发酵后的γ-PGA产量和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为探究发酵纳豆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量和感官品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本实验以纳豆发酵后的γ-PGA产量和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纳豆发酵工艺。确定纳豆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大豆浸泡pH7.2,发酵温度37.10℃,发酵时间24.20 h,接种量4.00%,装瓶量19.90%,在此优化条件下,γ-PGA产量达3.65 mg/g,感官评分为31.67,综合评分为10.04,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Γ-聚谷氨酸 感官评价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盒盖自动扣合装置的优化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可 彭来湖 +1 位作者 徐步都 李明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301,共13页
金属盒盖包装是现代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仍有较多工序停滞于手工制作阶段,其中包装工序尤为突出。因此,针对当前扣合式金属盒盖包装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成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扣合式金属盒盖自动扣合装置。首先,... 金属盒盖包装是现代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仍有较多工序停滞于手工制作阶段,其中包装工序尤为突出。因此,针对当前扣合式金属盒盖包装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成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扣合式金属盒盖自动扣合装置。首先,对物料输送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分析,确定了装置的工作参数范围;然后,使用ADAMS与Simulink对物料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证明了滑道缓冲结构与上部挡板约束位置是送料过程稳定的关键;最后,为了寻求最优工作参数,选取试验因素以及响应值,进行了Box-Behnken试验以及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92和0.9487,并确定了各因素显著性顺序以及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且实际响应值与预测结果误差均小于5%,满足扣合式合盖装置稳定送料、有效扣合的作业需求。该研究可为后续扣合式合盖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可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包装 试验设计方法 响应面分析方法 box-behnken 优化设计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响应面和改进粒子群对厂房烟尘浓度控制
14
作者 蔡平 殷雄 +2 位作者 余明俊 漆启华 姚道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31,共8页
为减少厂房正常工作时产生的高浓度烟尘对人体造成危害,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和改进粒子群的厂房烟尘浓度控制优化方法。首先,用单因素实验测定不同环境下的烟尘浓度,确定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对烟尘浓度的影响。然后,采用Design Ex... 为减少厂房正常工作时产生的高浓度烟尘对人体造成危害,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和改进粒子群的厂房烟尘浓度控制优化方法。首先,用单因素实验测定不同环境下的烟尘浓度,确定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对烟尘浓度的影响。然后,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构建厂房环境因素对烟尘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烟尘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拟合回归方程。最后,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烟尘与环境因素回归方程进行寻优,确定烟尘浓度最优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对烟尘浓度的影响显著,烟尘浓度最小值为3.7862 mg/m^(3),对应环境参数为温度26℃、气压970.2 hPa、相对湿度70%、风速1.25 m/s。通过控制厂房内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可将烟尘浓度控制在国标范围内,减少厂房高浓度烟尘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浓度 box-behnken实验设计 粒子群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佳伟 李超 +2 位作者 郑义 高兆建 范东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最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13s、微波功率303W、液料比10.1:1(ml/g),此时牛... 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最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13s、微波功率303W、液料比10.1:1(ml/g),此时牛蒡籽油得率为19.334%;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微波的热效应造成了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断裂与破碎,这解释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效率高的原因;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籽油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box-behnken试验设计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形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邹威 姚约东 +3 位作者 王庆 淮银超 肖鹏 刘明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7,共8页
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底水脊进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关于水脊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M油田的实际油藏参数,建立底水油藏数值概念模型,根据程林松等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回归得到水... 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底水脊进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关于水脊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M油田的实际油藏参数,建立底水油藏数值概念模型,根据程林松等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回归得到水脊形态定量描述公式,分析水平井井距、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单井产液量、水平井垂向位置、油水粘度比和含水率等因素对采出程度和水脊形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平井井距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和最大水脊半径逐渐减小,而水脊体积总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油水粘度比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逐渐减小;随着单井产液量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单井产液量超过一定值后,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略有减小;水平井垂向位置离油水界面越近,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越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逐渐增大。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水脊形态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对水脊形态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油水粘度比、水平井垂向位置、单井产液量和水平井井距。其中,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单井产液量组合、油水粘度比和水平井井距组合对累积产油量的交互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水脊形态 数值模拟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原花青素的高压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超 孙月娥 +2 位作者 王卫东 杨日福 李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9-43,共5页
优化高压微波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压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4%、液料比30:1、微波功率900W、提取时间120s、提取压力0.8MPa,此时得率为4.195%;与其他提取方... 优化高压微波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压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4%、液料比30:1、微波功率900W、提取时间120s、提取压力0.8MPa,此时得率为4.19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高压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微波辅助提取 原花青素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琳 袁春龙 +3 位作者 胡立志 张世杰 杨晓雁 杨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7-162,共6页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仪优化提取新品种‘媚丽’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3min、提取压强1161psi、甲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此时原花青素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6.817%,重复提取3次...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仪优化提取新品种‘媚丽’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3min、提取压强1161psi、甲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此时原花青素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6.817%,重复提取3次,测得提取率为6.286%,相对误差为7.79%,纯度4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快速溶剂萃取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青霉素G酰化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范超 黎继烈 +4 位作者 吴浩 朱晓媛 郝聚喜 丁丽霞 张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129,135,共7页
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先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适碳源、氮源以及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范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 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先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适碳源、氮源以及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范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32 g/L、胰蛋白胨17 g/L、时间42.5 h、温度34℃,在此条件下青霉素G酰化酶的活力达到10 614±8 U/L,较优化前提高了1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 青霉素G酰化酶 box-behnken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水解豆粕制备ACE抑制肽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景 王素英 +3 位作者 张思慜 王园 李吴泽 林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碱性蛋白酶分别与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合,采用分步法进行水解豆粕实验,以提高豆粕水解液的ACE抑制率。结果表明:当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种酶分步加入进行水解时,水解度最高,达到46.83%。进一步通过响应面... 碱性蛋白酶分别与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合,采用分步法进行水解豆粕实验,以提高豆粕水解液的ACE抑制率。结果表明:当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种酶分步加入进行水解时,水解度最高,达到46.83%。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组合分步水解条件,发现先加入5100U/g碱性蛋白酶,在pH9的条件下水解2h,之后再加入950U/g胰蛋白酶,在pH8的条件下继续水解2h,最终水解产物的ACE抑制率可达到7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法 ACE抑制肽 box-behnken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