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次致灾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 1
-
-
作者
赵俊荣
郭金强
杨景辉
杨建成
-
机构
新疆石河子气象局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1-1689,共9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2)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qj2010013)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石河子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28日下午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北部沙漠边缘地带的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风暴前进方向的右侧出现了弓形回波,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出现了"V"字型缺口;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左侧的强大回波墙,最大回波强度出现在沿回波墙狭长区域的下部,其值达到70dBz;相应的径向速度上出现了中气旋,该中气旋的发展和维持使得超级单体弓形回波发展并维持;强冰雹发生在有界弱回波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值区和中气旋重合的区域内;可用中气旋提前30min预警短时冰雹,其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上的宽大有界弱回波及其回波悬垂和回波墙下部的强回波中心强度(70dBz)可作为预警大冰雹的预警指标。
-
关键词
冰雹
超级单体
弓形回波
“V”字型缺口
有界弱回波区
中气旋
-
Keywords
Hail
Supercell
Bow echo
'V' shaped notch
bounded weak echo region
Mesocyclone
-
分类号
P426.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
被引量:69
- 2
-
-
作者
潘玉洁
赵坤
潘益农
-
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1-636,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40505004)
关键区强对流天气触发、维持机制及其可预报性(GYHY200706033)
-
文摘
文中利用位于福建建阳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对2003年4月12日07—09时发生在建阳附近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分析。天气分析显示,风暴发生于地面冷锋北侧、低层高湿、中等对流不稳定(1601J/kg)和强风切变(0—5km,22m/s)环境,总理查逊数为16,同典型的强降水超级单体生成环境相当接近。雷达回波分析揭示,风暴发生在一强飑线系统的前沿,初期为一普通单体,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弓状并发生分裂,分裂后风暴移动方向左侧单体逐渐减弱,而右侧的单体发展成为超级单体,持续时间约为1h。在强降水超级单体成熟期,其移动前侧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中层反射率则显示在宽广的反射率高值区(>60dBz)内存在有界弱回波区,强度大于40dBz。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也呈现典型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场显示在钩状回波附近的强降水区中存在一个强烈的中气旋,其起源于中层3.5—5km,随后向上、下发展,最大旋转速度达到24m/s,持续时间达1h。由GBVTD方法分析,中气旋成熟时(08:33UTC)轴对称环流结构显示,轴对称切向风分布在中层接近兰金涡旋模型,最大轴对称切线风位于高度4—5km,离气旋中心约3km,强度约20m/s。4km高度以下为气旋式辐合,气旋中心为上升运动。至4—7km以旋转为主,在最大切向风半径以内为外流,以外为内流,相应的在最大风速半径处伴随较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7km以上则为辐散对应的出流。此结构同经典超级单体内的中气旋结构相当一致。此外,风暴结构同Moller(1994)提出的中纬度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非常相似,但演变过程却明显不同,是由普通单体形成弓状回波,弓状回波分裂后沿移动方向右侧的单体发展成为强降水超级单体。
-
关键词
强降水超级单体
钩状回波
中气旋
-
Keywords
HP supercell, Hook echo. bounded weak echo (bwer), Mesocyclone
-
分类号
P445.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超级单体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楠
任思衡
王春明
王巍
陈锋立
卢强
胡鹏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重庆市梁平县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49-5953,5975,共6页
-
文摘
利用万州和重庆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0年5月6日凌晨重庆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中一个造成严重灾害的风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风暴具有超级单体特征,在反射率因子上出现了三体散射、有界弱回波(BWER)、悬挂回波,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逆风区和中层径向辐合(MARC);另外,液态垂直累积含水量(VIL)跃增,三体散射、中层径向辐合等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均可为大风冰雹临近预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关键词
超级单体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三体散射
有界弱回波
逆风区
中层径向辐合
VIL
-
Keywords
Supercell
Doppler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
Three-body scattering
bounded weak echoes region(bwer)
Adverse wind zone
Mid-altitude radial convergence(MARC)
VIL
-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南通市一次罕见大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彩霞
范德新
汤建国
-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58-16361,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示范工程项目(BE2008618)
-
文摘
使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6h再分析数据和CINRAD/SA雷达观测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大气稳定度、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发生在东北低涡建立起的沿海槽后大尺度背景下,500hPa的冷空气覆盖在中低层暖空气上,为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从雷达回波上分析得知,引起这次强对流天气的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西北边和东南边出现2条明显的出流边界和悬垂结构的特征;对流层中低层较强的垂直切变和合适的冻结层高度也成为了有利于降雹的条件。
-
关键词
大冰雹
不稳定层结
悬垂特征
有界弱回波区
风垂直切变
-
Keywords
Big hailston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Overhanging characteristic
bounded weak echo region
Vertical shear of wind
-
分类号
P458.12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具有双有界弱回波区特征的超级单体雹暴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覃靖
潘海
-
机构
广西柳州市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88-2090,共3页
-
文摘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08年3月20日凌晨发生在柳州地区的超级单体雹暴,在垂直风切变、三体散射、中气旋、三维结构和风暴属性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三体散射(TBSS)特征回波可以作为判断冰雹云、防雹预警的指标,并且具有一定提前量,最大时间提前量可达半个小时,高反射率因子区域越大,TBSS的长度越长,最大长度可达20 km;雷暴尺度涡旋的出现有利于大冰雹的生成;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值和强回波区高度跃增反映冰雹碰并增长过程,降雹期两者多次跳跃使雹暴长时间维持;对于矮顶超级单体风暴,VIL密度更能反映降大冰雹的潜势;双倒"V"字型入流缺口和双有界弱回波区的出现意味着即将降雹,并且降雹时间较长。
-
关键词
VIL
密度
双有界弱回波区
超级单体雹暴
-
Keywords
VIL
Density
Double-bounded weak echo region
Supercell hailstorm
-
分类号
S16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