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板材排样问题的递归多块布局算法
1
作者 潘卫平 樊治平 +1 位作者 黄敏 计明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3-2164,共12页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排样问题,提出递归多块排样方式及其动态规划生成算法。递归多块排样方式将板材划分成多个块,然后递归地对每个块进行多块划分,直到每个新产生的块中排放一种最优矩形件为止。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排样问题,提出递归多块排样方式及其动态规划生成算法。递归多块排样方式将板材划分成多个块,然后递归地对每个块进行多块划分,直到每个新产生的块中排放一种最优矩形件为止。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排样价值,对于一刀切排样问题将多块划分的块数定为两块,对于非一刀切排样问题将多块划分的块数定为5块。动态规划算法首先计算每个块中分别排放一种矩形件所得到的1阶多块排样方式的最大价值,然后计算每个块中分别排放一个1阶多块排样方式得到的2阶多块排样方式的最大价值,以此递推,得到任意阶数的多块排样方式的最大价值。通过比较块的排样价值的上界和下界来剔除不必要的多块划分,通过离散化划分线位置来控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采用文献典型例题和实际生产实例,将所提算法与一刀切排样算法和非一刀切排样算法进行对比,表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板材排样 递归多块排样方式 动态规划 排样价值 矩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土压力研究
2
作者 胡韬 徐思远 +2 位作者 李民 王洪祯 樊科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在混凝土挡墙和墙后回填土之间放置土工泡沫(简称“EPS”)板,利用EPS板的压缩变形能够有效减少作用在挡墙墙体上的土压力,但同时也导致这类挡墙(简称“EPS板减压挡墙”)墙后土压力的分布及大小与刚性挡土墙大不相同。通过开展EPS板减压... 在混凝土挡墙和墙后回填土之间放置土工泡沫(简称“EPS”)板,利用EPS板的压缩变形能够有效减少作用在挡墙墙体上的土压力,但同时也导致这类挡墙(简称“EPS板减压挡墙”)墙后土压力的分布及大小与刚性挡土墙大不相同。通过开展EPS板减压砂土挡墙模型试验,研究了挡墙墙后回填砂土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土拱效应的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EPS板密度和厚度对墙后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覆荷载作用下,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墙后填土中产生近似三角形的滑楔体,滑楔体滑动面贯穿至EPS板中部;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随着上覆荷载的增大,土压力从随墙深的增加变化为随墙深的减小;EPS板厚度越大、密度越小,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墙后土压力越小,当墙后土压力减少至主动土压力,EPS厚度的进一步增大和密度的进一步减少均不再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减压挡墙结构中土工泡沫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墙 EPS板 位移模式 土压力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ntNet++和改进ConvNeXt模型的奶牛个体身份识别方法
3
作者 赵凯旋 王锦锦 +2 位作者 高颂 田富洋 于镇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7-574,595,共9页
奶牛个体身份识别是实现精准智能养殖的前提和基础,但基于图像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容易受环境和拍摄角度的影响。为了实现顶视条件下奶牛身份的精准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PointNet++和改进ConvNeXt模型的奶牛个体身份识别方法。首先,采集... 奶牛个体身份识别是实现精准智能养殖的前提和基础,但基于图像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容易受环境和拍摄角度的影响。为了实现顶视条件下奶牛身份的精准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PointNet++和改进ConvNeXt模型的奶牛个体身份识别方法。首先,采集奶牛顶视RGBD图像,使用PointNet++模型对奶牛的腰角骨点和臀角骨点进行粗定位;然后,分析腰角骨和臀角骨区域的曲率变化精准定位腰角骨点和臀角骨点,根据腰角骨点和臀角骨点距离关系确定关键区域,将关键区域转为二维体斑图像;最后,基于改进ConvNeXt模型进行图像分类,实现奶牛身份的精准识别。对30头奶牛的总共6 800幅顶视图像构建数据集,以比例7:2:1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结果表明,点云分割模型平均精确率AP_(50)为92.5%,奶牛身份识别准确率可达94.67%,改进ConvNeXt模型与原始模型相比,在权重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分类精度提高4.83个百分点。该方法对顶视视野中奶牛位置和角度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身份识别 三维结构特征 体斑特征 ConvNeXt CBAM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及破裂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蒋亚龙 汤新 +4 位作者 朱碧堂 孙洋 俞俊平 胡逸凡 卢海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断层破碎带宏观力学效应及破裂形态的影响因素,以膨润土-水泥为骨料,配以拌和水,制备基质浆体,与块石混合制备黏性土石混合体,开展尺寸为500 mm×1000 mm的大型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黏性土石混合体试样在各围压下均呈... 为研究断层破碎带宏观力学效应及破裂形态的影响因素,以膨润土-水泥为骨料,配以拌和水,制备基质浆体,与块石混合制备黏性土石混合体,开展尺寸为500 mm×1000 mm的大型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黏性土石混合体试样在各围压下均呈现出应变硬化特征,初始切线模量和峰值强度随着围压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块石体积含量P_(BV)≥0.4时,块石极易出现破碎现象,导致土石混合体的内摩擦角减小。块石倾角对试样强度的影响与含石量相关,P_(BV)=0.2时,0°倾角试样偏应力最小;P_(BV)=0.6时,60°倾角试样偏应力最小。较高围压条件下,不同倾角的块石旋转、移动呈现差异性,进而出现不同的破裂形态。研究成果揭示了断层破碎带的力学特性及破裂机制,为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块石倾角 室内试验 含石量 破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的瑶绣主题积木桌创新设计研究
5
作者 马川 刘宗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瑶族刺绣是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瑶绣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结合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及TRIZ理论,探讨瑶绣纹样在儿童积木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感性工学方法,建立儿童积木桌的样本空间并进行感性意... 瑶族刺绣是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瑶绣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结合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及TRIZ理论,探讨瑶绣纹样在儿童积木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感性工学方法,建立儿童积木桌的样本空间并进行感性意象词汇收集。对意象词汇进行聚类分析,使用语义差异法计算意象词汇的平均分以进行因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儿童积木桌设计层次结构模型并进行权重结果计算,确定感性词汇与儿童积木桌设计的关联性,最终通过TRIZ创新理念指导设计实践。结合感性工学、AHP层次分析法及TRIZ创新理念的设计模型能够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得到融合瑶绣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方案。将感性工学运用于产品设计可以在设计中突出瑶绣文化特色,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为传统瑶绣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绣纹样 感性工学 AHP层次分析法 儿童积木桌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精神理论下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寰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和地理空间展示与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演变、场所精神分析、文化空间的呈现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三个方面,对城市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天桥地区的整体认知体现在“古今具有高知名度的艺术表演区域”这一内涵上。人们通过观看展览演出等活动,体验区域的整体空间氛围,进而感受地方文化。这样的游览模式,适合此类新旧文化空间同时呈现的传统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理论 文化空间 传统街区 空间格局 北京天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晶懋 王一凡 +2 位作者 张涛 范李一璇 孙婷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新城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街区单元的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分类,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量化关系,并从平面布局和垂直结构两方面提出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碳汇效益的优化方法,并选取碳储量最低的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的3个绿地样方进行碳汇效益优化设计。【结果】总结出4种西安市典型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模式,明晰了碳储量分布特征以及绿地空间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碳汇效益优化方法,发现碳储量与斑块类型面积(CA)、景观形状指数(LS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聚集度(A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各类绿地空间格局碳储量大小为多核心辐射型>散点分布型或廊道穿越型>单核心辐射型,建议在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优化中增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并增加高固碳植物种类及数量,提升样方内年固碳量。【结论】从中观尺度讨论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中小尺度绿地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设计方法,为低碳绿地设计提供参考,提升城市街区单元内社区生活圈的人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单元 绿地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碳储量 碳汇效益 植物群落设计 陕西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见 孙强 +1 位作者 石雪峰 高丽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样品,基于常规孔渗物性测试、CO_(2)吸附、低温N2吸附、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测试,以神府区块8+9号煤为例,系统总结深煤层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深部煤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神府煤介孔−宏孔均发育,多为墨水瓶型和开放型孔。综合认为中阶煤孔隙结构的跨尺度效应稍有减弱,相对有利扩散、渗流。(2)中阶煤吸附能力降低,等温吸附曲线高压段曲线平缓,初期解吸效率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其介孔−宏孔的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可动水孔隙率减小,降低了游离气的储集空间。(3)研究区存在“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两类气水赋存模式,导致煤层气排采差异明显,其中“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是深部煤层气快速高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见气时间短、中高产气、低产水”的生产特征,且由于应力对中大孔−微裂缝的伤害较强,建议该模式下的气井排采需适当控制排采速度以减小储层伤害,防止产量陡降;“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模式具有“短期排水、缓慢见气”生产特征,排采仍需遵循“缓慢、连续”原则保证气井稳产;此外,由于孔隙以微孔、介孔为主,束缚水含量高,气井短期难获高产,需进一步探索加大压裂改造规模提高该类气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区块 深部煤层气 多尺度 孔隙结构 气水赋存模式 生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棉秆纤维灌孔轻质复合砌块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驰 夏多田 +2 位作者 朱清峰 武海洋 梁轩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为推广利用基于地方煤基固废资源和棉杆纤维资源的三低型复合砌块墙体结构在新疆地区村镇低层建筑中的工程应用,以砂浆强度和芯柱材料强度为变量,对57件(27件受压、30件受剪)复合砌体试件进行抗压和抗剪力学性能试验,并对试件的破坏过... 为推广利用基于地方煤基固废资源和棉杆纤维资源的三低型复合砌块墙体结构在新疆地区村镇低层建筑中的工程应用,以砂浆强度和芯柱材料强度为变量,对57件(27件受压、30件受剪)复合砌体试件进行抗压和抗剪力学性能试验,并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特征、抗压及抗剪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砂浆与砌块的强度比低于1.6时,砂浆强度的提升对三低型复合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芯材部分对复合砌体抗压和抗剪强度贡献最大,且随着芯柱材料强度的提升,贡献持续增大。基于砌体实际强度测定方法,建立并拟合得出了适用于三低型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这对了解EPS-棉秆纤维灌孔复合混凝土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三低型砌体 破坏形态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开发先导试验效果与启示 被引量:29
10
作者 聂志宏 徐凤银 +10 位作者 时小松 熊先钺 宋伟 张雷 刘莹 孙伟 冯延青 刘世瑞 闫霞 孙潇逸 吴满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对煤层气产业带来重大影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跟进。前期一些学者对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开展了研究,但缺乏对典型气田开发先导试验系统总结。通过深入剖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对煤层气产业带来重大影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跟进。前期一些学者对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开展了研究,但缺乏对典型气田开发先导试验系统总结。通过深入剖析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与效益开发难点,总结大宁-吉县区块开发先导试验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明确开发规律并提出效益开发对策。结果表明:(1)深部煤层具有广覆式发育、含气性好、游离气含量高、保存条件好、煤体结构好、脆性指数高、顶底板封盖性强等地质特征,但微构造发育、渗透性极差、矿化度高等因素制约了深部煤层气效益开发;(2)不同地质条件下气井生产特征差异较大,通过先导试验落实气井产能和适应性开发技术对策,采用滚动开发模式可有效降低煤层强非均质性带来的开发风险;(3)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井网优化设计,构建井网与缝网高度弥合的人造气藏,可实现资源动用和采收率最大化;(4)“长水平段+多段多簇+大砂量”的大规模、大排量极限体积压裂技术可增大有效改造体积和井控储量,大幅提高单井产量;(5)深部煤层气井具有“见气时间短、上产速度快、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的生产特征,可实现短期快速规模上产,但气田长期稳产需持续新井投入;(6)前期开发成本偏高,实现效益开发需不断提高工程作业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综合认为,深部煤层气资源品质好,可动用性强,具备快速推广复制条件,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实践可为国内其他区块深部煤层气规模动用提供技术借鉴,对加快深部煤层气规模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大宁-吉县区块 深部煤层气 先导试验 开发规律 极限体积压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煤层气高产井地质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熊先钺 季亮 +5 位作者 张正朝 闫霞 伊伟 杨宏涛 邢雪杰 刘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受构造地质条件影响,不同构造分区的煤层气单井产能差异较大。为明确该区块煤层气高产井地质主控因素,基于构造、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结合气田生产数据,对煤层气高产井的地质主控...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受构造地质条件影响,不同构造分区的煤层气单井产能差异较大。为明确该区块煤层气高产井地质主控因素,基于构造、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结合气田生产数据,对煤层气高产井的地质主控因素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气井产能受“构造条件、水动力条件、煤体结构”三大因素控制,其中构造条件控制煤层气富集成藏,水动力条件影响煤层气保存,煤体结构影响煤储层渗透率;(2)区块内的煤层气高产井主要分布于次级构造发育区,地层水矿化度介于(2~11)×10^(3)mg/L,原生—碎裂煤平均厚度为4.4m,单井日产气量大于1000m^(3);(3)小断层或者微构造改善了煤储层的渗透性,尤其是次级构造高部位产生的裂隙,有利于煤层气解吸渗流,有利于煤层气高产;(4)在构造活动较剧烈的条件下,大断层附近易于形成煤层气逸散通道,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构造运动不但造就了各种构造形态,而且使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同构造形态下的水动力条件也不同,因此构造运动对韩城区块煤层气井高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对韩城区块的煤层气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地质条件类似的煤层气区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韩城区块 煤层气 高产井 构造条件 富集规律 地质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长贵 季洪泉 +1 位作者 王存武 朱学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以大宁−吉县区块为代表的高煤阶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已取得一定认识,但位于东缘北段的临兴−神府区块中煤阶深部煤层气勘探才刚起步,富集成藏规律认识还不够准确清晰,需要总结其富集成藏规律有效指导深部煤...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以大宁−吉县区块为代表的高煤阶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已取得一定认识,但位于东缘北段的临兴−神府区块中煤阶深部煤层气勘探才刚起步,富集成藏规律认识还不够准确清晰,需要总结其富集成藏规律有效指导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方法】以临兴−神府区块太原组8+9号煤为研究对象,依据煤的烃源岩−储集层双重属性,开展了源储、生烃、富集和保存控制因素及其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具有东西分带性,分为东部断阶带和西部平缓带,主体埋深超过1500 m。太原组8+9号煤层厚度大,微孔和宏孔发育,热演化程度中等、含气量整体较高,深部煤层气成藏条件优越,具备较大的资源勘探潜力。(2)研究区泥坪与分流间湾沉积微相煤层厚度大、镜质组含量高、煤层结构简单,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高,煤层含气量变大、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占比显著增加,8+9号煤层温−压条件耦合控制的临界吸附带在1750 m左右,泥岩良好的封盖性、稳定的构造环境和封闭的水动力条件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保障。(3)针对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平缓带的煤层气富集区应加快勘探节奏,围绕探明储量区扩大勘探,同时加强该区深部煤层可压性研究,推动规模建产;断阶带的煤层气富集区应开展试采评价,加强离石走滑断裂带的压扭、张扭过渡区研究,以期获得储量发现。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临兴−神府区块中煤阶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指导了富集区的优选,对推动该区效益勘探与规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富集规律 勘探对策 临兴−神府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匀质条带的矩形件最优三块布局算法 被引量:28
13
作者 潘卫平 陈秋莲 +1 位作者 崔耀东 陈怡丹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为解决大规模矩形件布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生成基于匀质条带的矩形件最优三块布局方式。这种算法将板材分为三个块,同一块中只包含方向和长度均相同的匀质条带。通过求解背包模型生成块中的条带最优布局,隐枚举的讨论所有可能... 为解决大规模矩形件布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生成基于匀质条带的矩形件最优三块布局方式。这种算法将板材分为三个块,同一块中只包含方向和长度均相同的匀质条带。通过求解背包模型生成块中的条带最优布局,隐枚举的讨论所有可能尺寸的块,确定所有三块组合的布局价值,选择布局价值最大的一个组合作为最优解。通过文献中的测题,将该算法与经典两段布局算法和启发式布局算法TABU500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时间和材料利用率两方面都有效,且生成的布局方式简化了下料切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料 三块布局方式 匀质条带 背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维人体扫描生成服装样板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海峤 莫碧贤 +2 位作者 郭绮莲 欧秀全 王英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2-136,142,共6页
准确与合体的服装版型对于服装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尽管三维人体扫描仪可获得人体数据,但从以往文献来看,从三维人体数据生成二维服装版型仍存在挑战。本文的目的是将三维人体点云数据经过一系列步骤,自动生成服装基础版型。这些步骤包括... 准确与合体的服装版型对于服装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尽管三维人体扫描仪可获得人体数据,但从以往文献来看,从三维人体数据生成二维服装版型仍存在挑战。本文的目的是将三维人体点云数据经过一系列步骤,自动生成服装基础版型。这些步骤包括:从三维扫描得到人体数据,将这些散乱数据进行人体识别,将识别后的模型Delaunay三角化,对三角化后的人体模型进行C均值模糊聚类的人体曲面分割,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边形近似及展开,最后自动生成服装样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版型 三维人体扫描 人体识别 人体表面聚类 服装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被引量:259
15
作者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速度是 37~ 45mm/a ;哈萨克—西伯利亚地盾的运动方向约NE130° ,速度是 3~ 5mm/a。GPS所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文中给出了各主要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部分活动地块内部结构完整 ,以整体性的运动为主 ;个别活动地块内部发生构造变形 ,地块的整体性不好。中国大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现今构造变形可能与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 ,下地壳和上地幔以粘塑性的流变为特征 ,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整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速度场 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大陆 构造运动 GPS速度场 活动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块方式的圆形片剪冲排样算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菲 刘勇 +2 位作者 刘睿 严玄 崔耀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95-196,220,共3页
采用2条相互垂直的分割线将板材分割成3块子板材,每块子板材包括一组方向和长度都相同的条带。用动态规划算法确定子板材中条带的最优布局,用枚举法确定2条分割线的位置,使整张板材价值达到最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 采用2条相互垂直的分割线将板材分割成3块子板材,每块子板材包括一组方向和长度都相同的条带。用动态规划算法确定子板材中条带的最优布局,用枚举法确定2条分割线的位置,使整张板材价值达到最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计算时间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片切割 剪冲下料 两维切割 3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 Ni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与我国南方降雪异常关系 被引量:44
17
作者 张庆云 宣守丽 彭京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94,共10页
2007/2008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La Ni~↑na事件。本文根据NCAR/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La Nina气候背景下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及南亚上空南支槽强度与我国南方(25~35°N,110~125°E)多雪、少雪以及2008年... 2007/2008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La Ni~↑na事件。本文根据NCAR/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La Nina气候背景下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及南亚上空南支槽强度与我国南方(25~35°N,110~125°E)多雪、少雪以及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关系。分析指出,La Ni~↑na气候背景下,500 hPa高度场亚洲高纬位势高度偏高易出现阻塞型,当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度、位置比鄂霍次克阻塞高压偏强、偏北时,入侵我国南方的偏北气流主要来自乌拉尔山地区,南方偏冷(距平达-4.0℃)多雪;当鄂霍次克阻塞高压强度、位置比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偏北,入侵我国南方的偏北气流主要来自鄂霍次克海地区,南方偏暖(距平达1.0℃)少雪。2008年1月500 hPa高度上亚洲高纬乌拉尔山阻高偏北、强度偏强(正距平中心值达120 gpm),入侵我国南方的2支偏北气流都来自乌拉尔山地区,南方出现了低温(温度距平达-4.0℃)雨雪冰冻天气;分析指出,200 hPa高度场南亚地区南支槽的强弱对我国南方降雪多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Ni~↑na事件南方多雪 阻塞高压 西风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呼吸图技术的图案化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磊 钟雅文 +1 位作者 陈财康 李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5-1142,共8页
对呼吸图技术制备二维有序多孔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发展的静态呼吸图技术.利用静态呼吸图法,可制备高度有序的聚合物、聚合物/无机物微孔膜.这些有序的结构可以直接应用于光掩膜.进一步,多孔聚合物膜可... 对呼吸图技术制备二维有序多孔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发展的静态呼吸图技术.利用静态呼吸图法,可制备高度有序的聚合物、聚合物/无机物微孔膜.这些有序的结构可以直接应用于光掩膜.进一步,多孔聚合物膜可以被紫外光交联和改性.表面改性的多孔聚合物膜可以用于细胞支架.而交联的聚合物/无机物前驱体微孔膜可以用来制备无机纳米材料阵列.结果表明,静态呼吸图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对聚合物、聚合物/无机物薄膜进行图案化的通用方法,并展示了图案化薄膜广阔的功能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呼吸图 嵌段聚合物 图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修正的圆片下料顺序启发式算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钢 杨瑞 潘立武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讨论圆片剪冲下料方案的设计问题。下料方案由一组排样方式组成。首先构造一种生成圆片条带最优四块排样方式的背包算法,然后采用基于价值修正的顺序启发式算法迭代调用上述背包算法,每次都根据生产成本最小的原则改善目标函数并修正各... 讨论圆片剪冲下料方案的设计问题。下料方案由一组排样方式组成。首先构造一种生成圆片条带最优四块排样方式的背包算法,然后采用基于价值修正的顺序启发式算法迭代调用上述背包算法,每次都根据生产成本最小的原则改善目标函数并修正各种圆片的当前价值,按照当前价值生成一个新的排样方式,最后选择最优的一组排样方式组成下料方案。采用文献中的基准测题将文中下料算法与文献中T型下料算法和启发式下料算法分别进行比较。实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材料利用率比T型下料算法和启发式下料算法分别高0.83%和3.63%,且计算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片 剪冲下料 四块排样方式 背包算法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几何学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洪革 李本才 +1 位作者 韩龙 丁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4-617,共4页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是依通地堑一条重要的断层 ,分隔鹿乡断陷及岔路河断陷 ,断层两侧发育有梁家和五星两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本文通过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 ,研究了二号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分析了其空间变化特征、动态演化特...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是依通地堑一条重要的断层 ,分隔鹿乡断陷及岔路河断陷 ,断层两侧发育有梁家和五星两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本文通过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 ,研究了二号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分析了其空间变化特征、动态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认为二号断层不仅横切伊通地堑 ,而且具有控盆作用 ,向东与岔路河断陷的东部边界断层连为一体 ,其演化经历了早期张扭作用及晚期压扭作用 ,对两侧构造带发育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同时认为该断层是一条重要的油源断层 ,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地堑 断层 几何学特征 油气构造 三维地震资料 构造带 油气运聚 断陷 油气成藏 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