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及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可行性
1
作者 史玉宝 邓日建 +1 位作者 邓笑治 黄天述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6-140,206,共6页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和多糖含量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旨在筛选出最佳的鲜切工艺。此外,对白及鲜切饮片与传统切制饮片的DPPH、羟基自由基和ABTS等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止血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估鲜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制备白及切片时,无需进行去皮处理,最佳工艺:将新鲜白及块茎蒸至无白心后切片,50℃烘干,成品抗氧化活性及止血效果整体优于传统加工饮片,切片品质好、折干率高,且节省时间和成本,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趁鲜切制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PF利用ISSR分析浙产白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景超 雷春梅 +4 位作者 郝世霞 刘翔宇 王玉娇 蒋福升 陈铌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对浙产野生白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确定浙产白及生物多样性现状,为有效保护浙产白及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技术对浙江九个不同产地白及进行研究,通过UPGMA聚类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对浙产野生白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确定浙产白及生物多样性现状,为有效保护浙产白及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技术对浙江九个不同产地白及进行研究,通过UPGMA聚类进行分析。结果:从45个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6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多态性达87.19%,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9~0.76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九个浙产白及分为两大分支:杭州、宁波和德清为一支,淳安、天台、温州、临安、嘉兴、衢州为另一支。结论:浙产白及遗传多样性较低,可引进外来品种或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丰富浙产白及种质资源,并需要对白及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遗传多样性 ISSR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白芨多糖包合丹皮酚最佳工艺以及包合物的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如平 吴婷 +1 位作者 张卫明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9-263,共5页
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白芨多糖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并通过热差示分析仪、红外图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以丹皮酚和白芨多糖的物料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考察指标,得到优化工艺为:物料比1:6、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白芨多糖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并通过热差示分析仪、红外图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以丹皮酚和白芨多糖的物料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考察指标,得到优化工艺为:物料比1:6、反应时间4h、温度30℃,包封率可达29.38%,收得率74.29%。差示热分析仪、红外图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鉴定结果表明:丹皮酚的白芨多糖包合物已经形成,同时对单独使用白芨多糖包合丹皮酚的机理作出探讨,以期为丹皮酚与白芨多糖生物学活性的叠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白芨多糖 正交设计 包合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体培养基的白芨种苗离体快繁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熊丙全 廖相建 +3 位作者 郑雪莲 邓科君 阳淑 张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0-82,共3页
针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种苗人工繁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液体培养基的白芨种苗离体快繁技术,比较了不同成熟度白芨种子离体培养的具体技术方案。该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实现白芨组培苗的高效快速生... 针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种苗人工繁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液体培养基的白芨种苗离体快繁技术,比较了不同成熟度白芨种子离体培养的具体技术方案。该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实现白芨组培苗的高效快速生产,适宜于进行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组织培养苗 液体培养基 离体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谢玲玲 赵青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08-4709,共2页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及种子在KC+200 g/L马铃薯萌发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达到100%;在1/2 MS+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白及各项指标最高,其中生根率为9...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及种子在KC+200 g/L马铃薯萌发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达到100%;在1/2 MS+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白及各项指标最高,其中生根率为97%,最长根长为2.5 cm;在MS种茎培养基中白及的生长状态最好,平均每株产苗2.8个,最大叶长为3.8 cm,根数为6条/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Rchb f ] 种子 繁殖 微型种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致濒机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玲玲 赵青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574-3576,共3页
通过研究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chb.f.]的特征和生长特点,分析其致濒机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白及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chb.f.] 致濒机制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肥施用量对白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秀玥 李明荣 +2 位作者 张启东 周勇 何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为了明确不同微肥对白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确定微肥适宜的施用量,为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白芨进行了不同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锌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芨产量和品质,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能较好地促进白芨... 为了明确不同微肥对白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确定微肥适宜的施用量,为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白芨进行了不同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锌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芨产量和品质,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能较好地促进白芨的生长,特别是生长后期,对其体内有效成分的积累作用更为明显。以每667m2施用锌肥1kg、硼肥1kg、钼酸铵0.1kg、氮肥5kg,白芨品质最优,产量最高达236.7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锌肥 硼肥 钼酸铵 肥料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毛鑫 王锋 +1 位作者 杨传桃 武芸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98-3900,3903,共4页
以名贵药材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白芨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1.6 mg/L 6-BA+0.3 mg/L 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 以名贵药材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白芨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1.6 mg/L 6-BA+0.3 mg/L 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5 mg/L 2,4-D;丛生芽增殖效果最明显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5 mg/L NAA;0.5 mg/L GA3对白芨幼苗的生根作用最为明显,组培苗移栽以泥炭为基质时存活率和生长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种子 无菌苗 增殖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白芨种植模式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建祥 吕厚波 +1 位作者 周文会 罗宗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138-139,144,共3页
天然橡胶是我国确定的工业四大原料之一的战略物资。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依据生态系统平衡理论和近自然林理论,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模式被提出。天然橡胶林下种植白芨正... 天然橡胶是我国确定的工业四大原料之一的战略物资。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依据生态系统平衡理论和近自然林理论,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模式被提出。天然橡胶林下种植白芨正是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模式的探索。橡胶+白芨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符合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胶园的新形势。本文总结了白芨种植标准,分析了橡胶与白芨的相互作用以及橡胶+白芨种植模式的效益及意义,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芨 林下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