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eme optimization of AT shifting element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1
作者 岳会军 刘艳芳 +2 位作者 马明月 徐向阳 王书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39-545,共7页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AT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which can be easily identified by computers was built. Tak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sequ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AT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which can be easily identified by computers was built. Tak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sequence as an optimization objective and simple shifting logic between adjacent gears through operating only one shifting element as a constraint condition, a fitness function of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was proposed. ZF-8AT shifting element schemes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GA work-box of MATLAB,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ynam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ing element schem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Based on Fuzzy Matter-Element Optimiz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ZHAO Yan-wei 1, ZHANG Guo-xian 2 (1.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2.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a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6-,共1页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ntegrated design met ho d based on fuzzy matter-element optimization.On the based of analyzing the mod el of multi-objective fuzzy matter-element , the paper defines the m atter-element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ntegrated design met ho d based on fuzzy matter-element optimization.On the based of analyzing the mod el of multi-objective fuzzy matter-element , the paper defines the m atter-element weightily and changes solving multi-objective fuzzy optimization into solving dependent function K(x) of the single-objective optim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criterion. The paper particularly describes the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GA process of multi -objective fuzzy matter-element optimization: encode, produce initial populati on, confirm fitness function, select operator, etc. In the process, the adaptive macro genetic algorithms (AMGA) is applied to enhancing the evolution speed. Th e paper improves the two genetic operators: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 The modified adaptive macro genetic algorithms (MAMGA) is put forward simultane ously. It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ree optimization methods, namely fuzzy matter-element optimization method, li nearity weighted method and fuzzy optimization method, a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table and figure, it shows that not only MAMGA is a little better than the AMGA , but also it reach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ffective iteration generation is 62.2% of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 (SGA). By the calculation of optimum exam ple, the improved method of genetic in the paper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method in reference of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uzzy matter-elem ent genetic algorithms scheme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线计划性放空回收数值仿真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左丽丽 王珑云佳 +7 位作者 雷宏峰 孙恒 潘彪 田望 郭宇飞 孙晓阳 吴晓飞 郝千千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天然气中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消除或减少输气管线放空作业中的天然气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需计划性放空的输气管线,分别对采用下游压气站离心压缩机和移动式往复压缩机的2种天然气回收过程以及传统... 天然气中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消除或减少输气管线放空作业中的天然气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需计划性放空的输气管线,分别对采用下游压气站离心压缩机和移动式往复压缩机的2种天然气回收过程以及传统冷放空过程建立了瞬态仿真模型,并对放空回收所需总时间、放空气量、回收气量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隐式中心差分法求解这些模型,获得的回收时长、排放时长、回收气量、排放气量等参数与相应的TGNET软件仿真结果及放空过程实际数据的偏差均在±8%以内;(2)针对放空气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压缩机需要考虑进行边界条件的转换;在放空过程的模拟中,需要考虑立管出口处压力和流速边界条件的转换;(3)针对输气管线计划性放空提出了3种天然气回收方案,其中方案1利用下游压气站的离心压缩机,方案2利用移动式往复压缩机,方案3为方案1和方案2的组合,即先用下游压气站的离心压缩机进行回收,当其进口压力降至允许最低值时,再切换至移动式往复式压缩机继续回收过程。结论认为:(1)方案1的回收时长最短但回收率最低,方案2的情况刚好相反,而方案3的回收率与方案2相近但回收时长介于方案1和方案2之间;(2)针对阀室间管线放空气回收方案的选择,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式压缩机结合进行回收的方案,可同时兼顾回收时长和回收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因而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线 放空 天然气回收 瞬态仿真 压缩机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XGBoost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研究
4
作者 任高峰 邱浪 +4 位作者 徐琛 李吉民 胡英国 朱瑜劼 胡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的决策树数目、决策树最大深度、学习率3个参数进行寻优,构建了PSO-XGBoost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实例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的MSE、RMSE、R^(2)的值分别为1.44、1.16、0.91;通过与BPNN、AdaBoost、GBDT、RF、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PSO-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预测结果最优。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预测成果,开发设计了一套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系统。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XGBoost算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5
作者 钟冬望 陶好好 +5 位作者 李琳娜 李腾飞 何理 司剑峰 万佳伟 高晗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128,共14页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试验模型,决定采用混凝土替代红砂岩、采用雷管替代乳化炸药进行试验;并对不同工况下的预裂缝成缝质量、边坡坡面成型质量、保留岩体损伤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孔径由0.8 cm增加至1.2 cm,预裂缝的成缝质量以及边坡成型质量有明显提升,保留岩体的损伤降低24.86%;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工程实践中,当地质条件为中硬岩石时,采用115 mm的预裂孔孔径以及80 cm的预裂孔孔距,可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预裂孔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边坡 预裂爆破 预裂孔参数优化 岩体损伤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破振动与松动圈分析的水封洞库爆破方案比选
6
作者 叶海旺 张鹏辉 +6 位作者 蒙云琪 张兆龙 傅家亮 白金鑫 刘磊 余梦豪 Doumbouya Sekou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合理的爆破施工方式是保证水封洞库稳定性和水封性的关键,在某水封洞库进行爆破地震波检测、声波探测,并结合HHT信号分析方法,通过EMD、EEMD分解方法对比、识别并弱化信号模态混叠效应以提高信号分析准确性,最后利用边际谱、瞬时能量谱... 合理的爆破施工方式是保证水封洞库稳定性和水封性的关键,在某水封洞库进行爆破地震波检测、声波探测,并结合HHT信号分析方法,通过EMD、EEMD分解方法对比、识别并弱化信号模态混叠效应以提高信号分析准确性,最后利用边际谱、瞬时能量谱、三维能量谱、围岩松动圈等评价不同爆破方案对水封洞库开挖爆破的影响。结果表明:EEMD-Hilbert分析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EMD分解带来的模态混叠问题,通过EEMD分解重构后的振速时程曲线更加平滑、可靠性更高;通过信号重构后的边际谱分析,发现双侧壁导坑法频带分布在200~380 Hz范围,单侧壁导坑法的频段范围更窄,集中在110~250 Hz之间,两组方案的低频能量均占比较少;双侧壁导坑法瞬时能量合值高于单侧壁导坑法,两组方案瞬时能量均主要集中在首段掏槽孔上,分别占总瞬时能量的41.67%和23.73%,单侧壁导坑法瞬时能量分布更为平均且较双侧壁导坑法更低;通过声波探测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两侧拱腰松动圈范围约1.0~1.2 m,单侧壁导坑法扩挖面、导洞面松动圈范围分别为0.8 m、1.0~1.2 m。通过EEMD-Hilbert与声波探测联合分析可知,单侧壁导坑法相对更适合该洞库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封洞库 爆破方案 EEMD-HHT 时频能量 松动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V色彩提取和色彩调和理论的广西壮锦传统配色的创新应用
7
作者 符晗 张世博 李沁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344,共11页
目的为传统壮锦配色的提取和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升设计的美学价值。方法通过将图像处理与色彩调和理论相结合,首先对图案进行平滑、去噪处理,便于后续的色彩提取;尝试将RGB色彩空间映射至HSV色彩空间,再使用K-means++聚类算法... 目的为传统壮锦配色的提取和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升设计的美学价值。方法通过将图像处理与色彩调和理论相结合,首先对图案进行平滑、去噪处理,便于后续的色彩提取;尝试将RGB色彩空间映射至HSV色彩空间,再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出特征色彩;引入色彩调和理论进行色彩美度计算,调和优化输出新的配色方案;最后使用PAD评价方法验证壮锦图案色彩提取和优化的可行性。结果实验证明了基于HSV进行壮锦色彩提取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同时引入色彩调和理论,在壮锦传统配色逻辑的基础上,对传统配色方案进行了美度优化,并验证了色彩优化应用的有效性。结论为传统壮锦配色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一种基于量化美学的方法,避免较强的主观性,使壮锦的色彩搭配既保留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颜色空间 Kmeans色彩提取优化 色彩调和理论 壮锦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模糊-改进AHP评价——以盘石头水库为例
8
作者 李建林 胡兴文 +3 位作者 张钰锋 邓晓颖 齐玉峰 郝成元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首先,参照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模型,构建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维护管理共4个准则层和18个评价子指标组成的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其次,通过最优传递矩阵对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进行改进,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将改进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盘石头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中最重要的准则层指标是生态效益;在选取的18个评价子指标中,物种多样性、观赏价值、改善城市形象和降低灾害这4个指标的权重较大;所评价的鹤壁市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修复效果为优,方案可行。结论模糊-改进AHP法为生态环境修复及其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石头水库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 最优传递矩阵 改进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运行方案优化研究
9
作者 杨安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8,160,共10页
从低碳视角出发,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性,提出采用大小交路运营模式,以缓解中心城区运力紧张、提高服务质量,并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以全线乘客总候车时间、列车... 从低碳视角出发,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性,提出采用大小交路运营模式,以缓解中心城区运力紧张、提高服务质量,并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以全线乘客总候车时间、列车的行车公里以及碳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假设和约束条件的设定,综合考虑了乘客出行体验、列车运营成本、碳排放量和列车满载率等因素,采用麻雀优化算法求解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大小交路方案与单一交路方案的运营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发车频率和起始站点得出的运营方案,最多减少总候车时间45197.5 s,最多减少碳排放量601192 kg,运输效率略有下降,最大断面满载率最多下降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交路方案 大小交路 麻雀优化算法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
10
作者 户佐安 怡智航 +2 位作者 张文豪 郭怡欣 张玉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3-2984,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力与货物作业点容车能力2类能力约束,以及批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时间约束、取送批次和取送车作业的逻辑约束,构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在传统NSGA-Ⅱ中引入灰狼寻优策略,使种群快速向前沿面聚集,设计引入离散灰狼寻优策略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通过分析30、50及70项取送车作业3种规模的算例测试算法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NSGA-II相比,NSGA-II&DGWOS通过引入灰狼优化策略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且随问题规模的扩大体现出更大的时间优势,在70项取送车作业时算法求解时间已缩短12%。此外,灰狼优化在迭代初期有效提升了种群质量,使NSGA-II&DGWOS在最小化车小时消耗方面表现优异,平均节省6%。传统NSGA-II算法由于保持更高的种群多样性,在最小化平均时间不满意度方面平均节省5%。研究成果可为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提供可行的算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铁路货运作业的效率与优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送车作业优化方案 NSGA-Ⅱ&DGWOS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 多批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与运行优化
11
作者 张可佳 赖浩林 +3 位作者 岑程 周沛璇 张孝洪 傅舟跃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生物活性炭(BAC)滤池长期服役存在有机物去除效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为了探究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方案,选取了Z市LC水厂服役12 a的BAC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 生物活性炭(BAC)滤池长期服役存在有机物去除效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为了探究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方案,选取了Z市LC水厂服役12 a的BAC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效果对其运行性能进行分析,并从臭氧(Ozone,O_(3))投加量和反冲洗方式等角度探究优化方案。结果表明:LC水厂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波动,失效的风险较高。生物降解是长期服役BAC滤池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机制,其贡献率为67%,而吸附作用的贡献率仅为33%;当O_(3)投加量为0.36~0.52 mg O_(3)/mg TOC时,LC水厂BAC滤池的运行性能较优,过低、过高的O_(3)投加量均不利于长期服役BAC滤池运行性能的提高;LC水厂表层和中上层BAC在反冲洗前均存在出水TOC升高的现象,使用含0.5 mg/L有效氯的水进行反冲洗有助于改善长期服役BAC滤池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长期服役 有机物 去除效能 总有机碳 臭氧投加量 反冲洗方式 运行性能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据和ADP算法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英杰 高岩 +3 位作者 杨书生 刘托 王平 何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5,204,共11页
铁路线路方案的规划与评价为多目标决策,影响工程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为探讨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工程造价、生态指标和碳排放的多目标线形优化方法。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通过监督分类进行建(构)造物边... 铁路线路方案的规划与评价为多目标决策,影响工程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为探讨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工程造价、生态指标和碳排放的多目标线形优化方法。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通过监督分类进行建(构)造物边界和生态特征的智能识别,建立包含周边复杂环境的耦合约束集。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算法,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线形的智能精细化调整,运用帕累托(Pareto)最优原理处理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关系,将帕累托最优解在三维空间中构建出来,给予决策者更多的决策空间。本方法在华东地区某高速铁路连接线项目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人工选线方案降低建设经济费用2.28%,生态优化和碳排放优化也分别达到2.67%和1.59%。该智能选线方法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不同优化目标的多种线路方案,实现铁路线路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铁路线形优化 多目标动态规划 无人机数据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卓芩羽 陈维亚 +1 位作者 宋宗莹 于晓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9-578,共10页
开行群组列车可以缩短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是提高重载铁路输送能力和减少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的潜在突破口。开行混编群组列车有利于灵活编组列车和适应多样化货物运输需求,但会使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变得复杂。为了优化求解具有“技术... 开行群组列车可以缩短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是提高重载铁路输送能力和减少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的潜在突破口。开行混编群组列车有利于灵活编组列车和适应多样化货物运输需求,但会使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变得复杂。为了优化求解具有“技术站始发直达”特征的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开行方案(包括混编群组列车的列车组群方案、停站方案和运行时刻方案),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启发式求解算法。优化模型引入了货运需求重要度作为参考指标,综合考量货物需求量、运到期限、目的站等级及运输距离等因素,以单位时段内目的站货运供需差额运输成本最小和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约束条件主要考虑了货运供需匹配关系、货物运到期限、线路天窗时间、群组内单元列车数量限制等现实运输组织条件。考虑该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模拟退火非支配排序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for Non-dominated Sorting, SANSA)进行求解。以某重载铁路为背景构建简化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与设计的SANSA算法能够有效获得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的列车组群方案(包括群组数量、组群顺序、组内单元列车数量)、停站方案和运行时刻方案;在满足既定运输需求计划情形下,该求解结果还可用于反馈分析目的站货运需求计划和最晚运到时间设定的合理性,为运输供给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运输 混编群组列车 开行方案 多目标优化 元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eccentric decoupled charge structure on blasting-induced rock damage 被引量:16
14
作者 PAN Cheng XIE Li-xiang +3 位作者 LI Xing LIU Kai GAO Peng-fei TIAN Long-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63-679,共17页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achieving an excellent smooth blasting effect.In this paper,the Riedel-Hiermaier-Thoma(RHT)model was employed to study rock mass damage under smooth blasting.Firstly,the parameters of the RHT model were calibrat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SHPB experiment,which were then verified by the existing blasting experiment results.Secondly,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arge structures on the blasting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HT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ccentric charge blasting has an obvious pressure eccentricity effect.Finally,to improve the blasting effect,the smooth blast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The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phenomena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and a good blasting effect was achieved with 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smooth blasting rock mass damage RHT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柏君 张国防 +2 位作者 郑薇 应灵慧 陆小培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高其流动度;3种矿物掺合料在低掺量时均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但在较高掺量时,又降低了其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其中TS和GBFS的降低作用尤为明显;3种矿物掺合料在高掺量时均能明显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TS的提升效果最好;FA和GBFS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28 d干燥收缩率,TS则显著降低其28 d干燥收缩率;综合而言,FA和GBFS最佳掺量范围均为10%~15%,TS为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微粉 提钛尾渣 性能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云雾区协同爆轰超压毁伤威力及分区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溪濛 薛琨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1,共13页
目前,大体量装药是云爆武器的主要发展趋势,单个云爆装置抛洒大体量燃料难度较大,主流解决方案是多个云雾区进行协同爆轰。如何设计云雾区分布使其协同爆轰毁伤威力最大化,是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双云雾区协同爆轰的... 目前,大体量装药是云爆武器的主要发展趋势,单个云爆装置抛洒大体量燃料难度较大,主流解决方案是多个云雾区进行协同爆轰。如何设计云雾区分布使其协同爆轰毁伤威力最大化,是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双云雾区协同爆轰的冲击波叠加效应及其分布结构参数等对爆轰超压场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此定量研究协同爆轰的最大毁伤增益,给出多云雾区分布优化方案及其最大毁伤面积的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两云雾区间距存在最优值,使协同爆轰超压毁伤面积最大,且无量纲化的最优间距是燃料浓度的函数;以相邻两云雾区的最优间距为基础,设计得到多个云雾区呈圆周等间距分布的最优方案,在该最优分布下多云雾区协同爆轰最大毁伤面积与燃料质量的2/3次方、云雾区个数的1/3次方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爆轰 多云雾区 超压场 优化方案 毁伤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盐穴储气库注气方案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刘伟 张引弟 +3 位作者 鲁宇涛 盛钲钦 梁晓博 宋珍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7-1895,共9页
在天然气调峰中,储气库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注气期间若注气方案分配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完成注气任务时压缩机能耗过大,更可能导致部分单井压力变化过大,盐岩溶腔收敛加剧,影响储气库长期稳定运行。通过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现场实际条件... 在天然气调峰中,储气库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注气期间若注气方案分配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完成注气任务时压缩机能耗过大,更可能导致部分单井压力变化过大,盐岩溶腔收敛加剧,影响储气库长期稳定运行。通过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现场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压缩机能耗和同一区块内所有储气井井口压力离散程度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设置储气井任务期内注气量为变量,以管道最大设计压力,储气井最低运行压力和最高运行压力,配套的靶式流量计最大设计流量等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压缩机功耗降低40%以上的同时,地层压力标准差降低90%以上。可见能够通过该方法指导实际生产运行,为储气库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注气方案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 压缩机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斜井爆破施工减振孔减振效应研究
18
作者 周航 施成华 +3 位作者 帅建兵 魏永亮 娄义黎 王身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12-2822,共11页
为研究爆破施工掌子面拱部减振孔减振效应,以青岛地铁5号线宁夏路站斜井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斜井爆破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爆破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数值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 为研究爆破施工掌子面拱部减振孔减振效应,以青岛地铁5号线宁夏路站斜井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斜井爆破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爆破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数值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减振孔孔径、孔间距、距爆源距离、布置角度和排数等多个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各减振孔参数对减振效果影响的显著性;基于各减振孔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振孔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将减振孔优化设计方案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子面拱部布置减振孔时,减振率与减振孔间距和减振孔距爆源距离(s>2.5 m)呈反比,与孔径、距爆源距离(s<2.5 m)、布置角度和排数呈正比;各减振孔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减振孔排数、减振孔孔径、减振孔布置角度、减振孔距爆源距离、减振孔孔间距;采用孔径为100 mm、孔间距为300 mm、距爆源距离为2.9 m、布置角度为120°的双排减振孔优化设计方案,实测燃气管道峰值振速为0.473 cm/s,相比于无减振孔,减振率增大近50%,满足目标结构物1.0 cm/s的振速控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因隧道爆破施工振动过大而造成临近结构物产生破坏的工程问题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施工 爆破振动 减振孔 减振规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页岩油CCUS-EOR方案设计及参数优化
19
作者 郭天娇 佟斯琴 +2 位作者 孙文静 刘勇 宫泽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在“双碳”背景下,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EOR)是石油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主要技术手段。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厚,为注CO_(2)提高采收率及CO_(2)埋存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针对目前页岩油一次开发采出程度低、吞吐开发动用范围有限、水平... 在“双碳”背景下,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EOR)是石油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主要技术手段。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厚,为注CO_(2)提高采收率及CO_(2)埋存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针对目前页岩油一次开发采出程度低、吞吐开发动用范围有限、水平井间注气驱替易气窜等问题,结合古龙页岩储层特性,从地质特征、压裂改造及经济成本3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直井造平面缝、井间注CO_(2)线性驱替的方案设计思路。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古龙页岩油注CO_(2)驱替室内实验结果,建立1注2采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直井注CO_(2)驱替古龙页岩油的参数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直井注CO_(2)驱替的最优注采井距为80、120 m;最优注入速度为90 t/d,该方案可实现对古龙页岩基质原油的有效动用。研究成果可为古龙页岩油注CO_(2)开发及CO_(2)埋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CCUS-EOR CO_(2)驱替 方案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模糊VIKOR法的滑坡体治理方案优选研究
20
作者 王飞 赵敬辛 +1 位作者 符浩彬 王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0,共6页
为科学有效对滑坡灾害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决策,在综合集成“人-物-环境-致灾机理”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从经济性、技术性与环境性等层面构建滑坡治理决策系统,考虑决策指标权重属性的区间正态分布信息相比均匀分布的优越性,基于滑坡体... 为科学有效对滑坡灾害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决策,在综合集成“人-物-环境-致灾机理”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从经济性、技术性与环境性等层面构建滑坡治理决策系统,考虑决策指标权重属性的区间正态分布信息相比均匀分布的优越性,基于滑坡体治理方案最大群体效用及最小化个体损失原则,提出滑坡体治理方案优选的区间模糊VIKOR法,首先对滑坡体治理原始决策区间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利用Lingo9.0软件对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得出各治理方案的决策群体效用值与个别遗憾度;最后在不同心态情景下对治理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可有效保证决策者在有限理性心态下的妥协概率解,并以此对滑坡体治理方案进行择优排序。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决策主观偏好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可为滑坡灾害治理优选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治理 区间数 模糊VIKOR法 妥协概率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