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
1
作者 星成霞 李永立 +1 位作者 顾融融 胡远翔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离子标液质量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测下限为0.5μg/L。采用水样酸化静置1 h后直接测定并与标准加热消解法测定值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0%,空白值小于0.5μg/L,有效解决了加热消解法空白值高的问题,提高了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小于10μg/L痕量铝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 痕量铝 基体改进剂 空白值 水样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白基质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熙洁 张晓旭 +2 位作者 姜晖 付连浩 刘晓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l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以牛血清、人血清和人血浆作为空白基质制备标准曲线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TC-C18型色谱柱(4.6mm×150mm,5μn),甲醇.0.2%-乙胺缓冲...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l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以牛血清、人血清和人血浆作为空白基质制备标准曲线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TC-C18型色谱柱(4.6mm×150mm,5μn),甲醇.0.2%-乙胺缓冲液(磷酸调至pH3.2)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36nm,去甲万古霉素作为内标。结果3种基质中的万古霉素在3.41-109.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牛血清和人血清作为空白基质制备标准曲线的斜率差异较大,人血清和人血浆作为空白基质制备标准曲线的斜率差异不大。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在3种基质中的提取回收率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以牛血清、人血清和人血浆作为空白基质制备标准曲线对HPLC法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空白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多环芳烃准确度的保证措施 被引量:6
3
作者 罗锡明 刘永刚 +1 位作者 何江涛 王玉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193-198,共6页
针对环境中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极大的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16种多环芳烃(PAHs)在地下水中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影响方法准确度的空白溶剂的选择、标准样品测定、基质加标回收率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的£检验进行显著... 针对环境中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极大的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16种多环芳烃(PAHs)在地下水中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影响方法准确度的空白溶剂的选择、标准样品测定、基质加标回收率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的£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研究区水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宜选用市售纯净水做空白溶剂,基质加标回收率在71.5%~99.7%范围内,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误差在1.0%~17.2%;经系统误差检验确定本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可以达到测定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目的。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说明煤矸石中的多环芳烃随降水淋滤以及酸性矿坑排水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迁移转化机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多环芳烃 空白溶剂 加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件模型的铸件毛坯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华顺刚 许林林 白茂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27-2835,共9页
针对在铸件毛坯生成特征识别过程中交叉特征识别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先通过检索和变化零件属性面邻接矩阵中的元素来识别简单特征特征,然后采用对具有公共面的简单特征进行合并、对没有公共面的简单特征计算其空间是否相邻的方法来识别... 针对在铸件毛坯生成特征识别过程中交叉特征识别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先通过检索和变化零件属性面邻接矩阵中的元素来识别简单特征特征,然后采用对具有公共面的简单特征进行合并、对没有公共面的简单特征计算其空间是否相邻的方法来识别相交特征。对于较小特征的去除顺序问题,通过建立相交特征的依存关系,先去除依存于其他特征的特征,再去除被依存特征。最后对有较高要求的表面增加加工余量,自动选择或由用户选择分型面,生成拔模斜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见模型,该方法可以生成合理的铸件毛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识别 交叉特征 扩展属性面邻接矩阵 加工余量 拔模斜度 铸件毛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二维正交矩形布局问题的动态填空启发式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宝金 贺良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5-1689,1703,共6页
为更高效解决二维正交矩形布局问题,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改进BL算法规则;为寻找布局过程中的空余平面,建立了新颖的图形矩阵化理论。最后提出一种动态填空(DFB)启发式算法,制定了四条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遗传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大... 为更高效解决二维正交矩形布局问题,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改进BL算法规则;为寻找布局过程中的空余平面,建立了新颖的图形矩阵化理论。最后提出一种动态填空(DFB)启发式算法,制定了四条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遗传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大量算例测试显示,DFB算法可达到100%的平面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BL算法的效率,并且可以适用于大规模布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正交矩形布局 动态填空 启发式算法 图形矩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坯优选的初始残余应力平衡性确定性优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晓月 戚浩 +1 位作者 李亮 杨吟飞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124,共9页
大型结构件毛坯初始残余应力的均匀性和批次间一致性很难保障,导致零件轮廓变形幅值高、不确定度高,轮廓变形过程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毛坯优选的初始残余应力平衡性确定性优化方法。构建了“应力–结构–变形”的... 大型结构件毛坯初始残余应力的均匀性和批次间一致性很难保障,导致零件轮廓变形幅值高、不确定度高,轮廓变形过程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毛坯优选的初始残余应力平衡性确定性优化方法。构建了“应力–结构–变形”的力学模型,提取了应力输入模块中的毛坯全尺度应力条件数和局部应力条件数,评估复杂初始残余应力场的平衡性和确定性,研究了应力条件数对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基于应力条件数的毛坯优选和零件位置优选方法,用于筛选具有最优应力平衡和确定特性的毛坯。选取某航空单面长桁结构件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零件位置分别为4 mm(65 mm厚毛坯)和7 mm(70 mm厚毛坯)为70 mm,最优毛坯厚度为7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残余应力 应力矩阵条件数 毛坯优选 零件位置 加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钴和镍背景值测定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42-444,共3页
通过分析方法验证,全程序空白值测定,检出限的建立,标准参考物质批内、批间密码样、平行双样的测定等一系列自控和监控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分析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基体影响 空白值 土壤分析 背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