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丹枫 孙悦 +2 位作者 邓筱娟 陈谦 董宝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1-2128,共8页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iPr2C6H3)N C(Ph)CH2CH(Ph)OH(1a),(2,6-iPr2C6H3)N C.(Ph)CH2C(Ph)2OH(1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iPr2C6H3)N C(Ph)CH2CH(Ph)O]2TiCl2(2a),[(2,6-...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iPr2C6H3)N C(Ph)CH2CH(Ph)OH(1a),(2,6-iPr2C6H3)N C.(Ph)CH2C(Ph)2OH(1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iPr2C6H3)N C(Ph)CH2CH(Ph)O]2TiCl2(2a),[(2,6-iPr2C6H3)N C(Ph)CH2C(Ph)2O]2.TiCl2(2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2TiCl2(2c)的合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研究了Al/Ti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和聚合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熔点均在140℃左右.以化合物2a~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发现在β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亚胺配体 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 甲基铝氧烷助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硫杂环双(β-二酮)钛(Ⅳ)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庆 袁泽利 +2 位作者 徐远飞 胡庆红 张铭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5-16,共2页
鉴于含硫杂环基团和双(β-二酮)钛(Ⅳ)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含硫杂环双(β-二酮)钛配合物(Ⅱa,Ⅱb),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双(β-二酮)钛(Ⅳ)配合物 含硫杂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氧基亚胺钛催化降冰片烯与1-辛烯共聚合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嘉锋 倪旭峰 +1 位作者 郑豪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53-1858,共6页
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氯化钛(Ti)、三异丁基铝(Al)和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甲酯(B)组成的三元催化体系实现了降冰片烯(NBE)与1-辛烯(OC)的共聚合,得到NOC无规共聚物.探索了催化剂组成、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氯化钛(Ti)、三异丁基铝(Al)和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甲酯(B)组成的三元催化体系实现了降冰片烯(NBE)与1-辛烯(OC)的共聚合,得到NOC无规共聚物.探索了催化剂组成、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l)/n(Ti)=5∶1,n(B)/n(Ti)=1∶1,n(Monomer)/n(Ti)=400∶1,n(NBE)/n(OC)=5∶5时,于40℃在甲苯中聚合6 h,共聚合产率达到43.7%,2种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NBE=3.01;rOC=0.08.改变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所得NOC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MWD),得到Mw=3.0×104~6.5×104,MWD=1.91~2.45的NOC共聚物.NOC无规共聚物具有饱和的主链结构且带有较长的侧链,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约87~174℃),并对NOC无规共聚物组成具有很强依赖性.NOC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超过300℃,热稳定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基亚胺钛 降冰片烯 1-辛烯 无规共聚物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