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本贵 张春玉 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59-2262,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4.20±22.78)mL,对照组为(95.52±25.82)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08±10.65)min,对照组为(62.70±12.5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热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腹痛的病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被引量:71
2
作者 李英 张坤 +6 位作者 韩劲松 姚颖 杨俊芳 陈永康 郭红燕 赵扬玉 种轶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诊治62例CSP,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筛,盆腔MRI确诊,腹腔镜下先分离...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诊治62例CSP,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筛,盆腔MRI确诊,腹腔镜下先分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进行阻断,然后在宫腔镜下清除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妊娠病灶,复查术后血h CG、妇科超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62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及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无中转开腹及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30 ml(P_(25):20 ml,P_(75):100 ml),4例因病灶范围大,术中出血分别为600、600、800、800 ml,其中3例输血。1例因术后h CG下降不满意再次行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术。血h CG术后4~75 d,(30.9±16.9)d降至正常。术后20~75 d,(34.8±11.4)d月经恢复来潮。62例随访4~32个月,(15.8±8.0)月,5例再次妊娠,其中4例足月剖宫产分娩,1例术后再次发生CSP,行宫腔镜病灶清除。结论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治疗CSP疗效确切,是治疗CSP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子宫动脉阻断 剖宫产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婕洁 覃晓 +1 位作者 覃卫玲 黎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电凝组和止血带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LM进行治疗,其中电凝组采用子宫动脉双极电凝进行阻断,止血带组采用止血带阻断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卵巢功能和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电凝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止血带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雌二醇(estradiol,E2)明显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明显升高(P<0.05),术后6个月E2和FS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5),止血带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E2和FSH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E2显著低于止血带组(P<0.05),FSH显著高于止血带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性欲望、主观性唤起、阴道润滑性、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性交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LM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且有利于促进性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阻断 双极电凝 止血带 卵巢功能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