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商品玉米品种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邬文锦 王红武 +5 位作者 陈绍江 郭婷婷 王守觉 苏谦 孙明 安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8-1251,共4页
现有的玉米种子品种鉴别方法检测时间长,费用高,不易大批量快速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数据快速鉴别商品玉米品种的新方法。先使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得从4000到12000cm-1波段范围的37个商品玉米品种籽粒的漫反射光谱数... 现有的玉米种子品种鉴别方法检测时间长,费用高,不易大批量快速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数据快速鉴别商品玉米品种的新方法。先使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得从4000到12000cm-1波段范围的37个商品玉米品种籽粒的漫反射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进行矢量归一化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干扰,为了找到玉米品种籽粒的光谱特征波段,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差的方法,进而对寻找到的玉米籽粒特征波段光谱做主成分分析(PCA),取能反映玉米品种99.98%光谱信息的前10个主成分。最后使用仿生模式识别(BPR)方法建立了37个玉米品种鉴别模型,对于每个品种的25个样本,随机挑选15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个样本作为第一测试集,其他品种共900个样本作为第二测试集。该鉴别模型对于37个玉米品种的平均正确识别率为94.3%。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建立以近红外光谱为基础的物理指纹品种鉴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仿生模式识别 玉米商品籽粒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仿生模式识别玉米品种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苏谦 邬文锦 +2 位作者 王红武 王库 安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13-2416,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玉米品种的新方法,并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建立了相应的鉴别模型。对7个玉米品种共140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4000-12000cm^-1波段范围内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玉米品种的新方法,并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建立了相应的鉴别模型。对7个玉米品种共140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4000-12000cm^-1波段范围内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归一化预处理,采用固定尺寸移动窗口渐进因子法(fix-sizedmovingwindowevolvingfactoranalysis)寻找特征波段,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到能反映玉米种子99.96%光谱信息的5个主成分,进而利用仿生模式识别(biomimeticpatternrecognition)方法建立玉米品种的鉴别模型。对于每个品种中的20个样本,随机挑选10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个样本作为第一测试集,其他品种共120个样本作为第二测试集。在对第二测试集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99.1%的情况下,对第一测试集中的样本取得了94.3%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玉米品种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仿生模式识别 玉米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翟亚锋 苏谦 +10 位作者 邬文锦 何震天 张宗英 安家爽 董槿 邓新 韩成贵 于嘉林 李大伟 陈秀兰 安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4-928,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9个转基因小麦样品种子分别建立了鉴别模型。对9个小麦样品共225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从4000-12000cm^-1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对原始数... 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9个转基因小麦样品种子分别建立了鉴别模型。对9个小麦样品共225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从4000-12000cm^-1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对原始数据先进行了归一化预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到能反映小麦种子97.28%光谱信息的前10个主成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最后利用仿生模式识别(biomimetic pattern recognition,BPR)方法建立小麦品种的鉴别模型。对于每个样品中的25个样本,随机挑选15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个样本作为第一测试集,其他品种共200个样本作为第二测试集。在对第二测试集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96.7%的情况下,对第一测试集中的样本取得了95.6%的平均正确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转基因小麦种子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仿生模式识别 转基因小麦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玉米杂交种纯度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华军 严衍禄 +8 位作者 申兵辉 刘哲 顾建成 李绍明 朱德海 张晓东 马钦 李林 安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3-1258,共6页
以不同产地和年份的农华101(NH101)玉米杂交种和母本种子为对象,研究了鉴别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光谱采集时间跨度达10个月,运用傅里叶变换(FT)近红外光谱仪器,在不同季节用23天(分五个时间段)采集了这些样品共920条... 以不同产地和年份的农华101(NH101)玉米杂交种和母本种子为对象,研究了鉴别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光谱采集时间跨度达10个月,运用傅里叶变换(FT)近红外光谱仪器,在不同季节用23天(分五个时间段)采集了这些样品共920条玉米单子粒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全部原始光谱用移动窗口平均、一阶差分导数和矢量归一化进行预处理,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降维,采用仿生模式识别(BPR)方法建立模型。通过对光谱预处理校正光谱失真,使样品光谱集在特征空间分布的范围收缩,相对距离增大了近70倍,实现了母本和杂交种子的鉴别。通过代表性样品的选择,提高了模型对光谱采集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变动的应变能力,也提高了模型对样品种子制种时间与地点变动的应变能力,增强了模型的稳健性,使测试集玉米单子粒杂交种和母本种子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5%以上,而平均正确拒识率也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玉米杂交种 纯度鉴别 仿生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化商品玉米籽粒的近红外光谱品种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婷婷 王守觉 +5 位作者 王红武 胡海晓 安冬 邬文锦 夏维 翟亚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72-2376,共5页
近年来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农作物品种判别成为农产品检测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新的实用化商品玉米品种判别系统,此系统既能对系统学习过的品种做出准确判别也能对未学习过的品种做出准确拒识。首先采用一阶导... 近年来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农作物品种判别成为农产品检测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新的实用化商品玉米品种判别系统,此系统既能对系统学习过的品种做出准确判别也能对未学习过的品种做出准确拒识。首先采用一阶导数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光谱数据经主成分分析后,根据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建立判别模型。在建立模型时文章使用了基于二维单形的Ψ-3神经元作为覆盖单元,并提出了包含指数的概念以辅助判定样品的唯一归属。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参与建模的品种有较强的判别能力,即使建模品种达到34个时系统平均正确判别率仍达到91.8%。同时对于未参与建模的品种也有较强的拒识能力,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玉米 品种判别 仿生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识别奶粉中淀粉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宁宁 申兵辉 +7 位作者 关建军 赵中瑞 朱业伟 张录达 严衍录 郑煜焱 董成玉 康定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41-2146,共6页
将蒙牛、伊利、完达山三个品牌的奶粉样品掺入不同量的淀粉构成32份实验样品。在跨度近两个月时间内,用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分五天重复5次采集这些样品的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仿生模式识别(BPR)算法对样品进行掺假识别定性分析... 将蒙牛、伊利、完达山三个品牌的奶粉样品掺入不同量的淀粉构成32份实验样品。在跨度近两个月时间内,用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分五天重复5次采集这些样品的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仿生模式识别(BPR)算法对样品进行掺假识别定性分析,并研究了分析的可靠性与模型的稳健性。以90%作为评价分析结果(样品掺杂的正确识别率CAR与正确拒识率CRR)的阈值:将测试结果高于此阈值的所有样品中掺入淀粉的最低含量分别称为样品掺杂的正确识别限与正确拒识限。结果显示:三个品牌奶粉样品分别各自建模时,若用同一天测定的部分光谱数据建立模型,预测该天剩余光谱,样品掺杂的正确识别限与正确拒识限都可以达到0.1%。对于三种品牌奶粉合并后的纯奶粉及其淀粉掺杂样品混合建模时,若用同一天测定的光谱建模与测试,样品掺杂的正确识别限也可以达到0.1%,正确拒识限则为1%;若用不同时间采集的光谱进行交叉测试,正确识别限与正确拒识限都只有5%;若用四天的光谱数据联合建模,测试第五天的数据,正确识别限可以稳定达到1%,正确拒识限可以达到5%。应用两种算法对奶粉中淀粉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有关定性分析对样品掺杂正确识别限和正确拒识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近红外光谱 仿生模式识别 偏最小二乘回归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分析与鉴别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徽蓉 陈新亮 +1 位作者 李卫军 来疆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13-3216,共4页
以玉米种子的4 000~12 000 cm-1波段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鉴别玉米品种的新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研究数据特征,发现近红外光谱在特征空间中具有显著的长条状分布特征,为此我们研究了改变样本点在PCA空间... 以玉米种子的4 000~12 000 cm-1波段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鉴别玉米品种的新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研究数据特征,发现近红外光谱在特征空间中具有显著的长条状分布特征,为此我们研究了改变样本点在PCA空间中的分布对品种鉴别的影响,并提出了归一化主成分分析(NPCA)的特征提取算法,同时还根据近红外光谱的数据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主方向仿生模式识别的分类算法,进一步提高了鉴别正确率。鉴别模型对第一测试集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7.67%,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了98.40%,30个品种中的13个达到了100%的正确识别率;对第二测试集的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了98.90%,有11个品种达到了100%的正确拒识率,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仿生模式识别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PCA/ICA的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安冬 王守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48-145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PCA/ICA的DOA估计方法 .这种方法的建模过程是用在实际环境下采集的训练样本构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且这种方法采用PCA/ICA进行特征提取 ,使数据得到有效压缩 ,可以实现系统实...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PCA/ICA的DOA估计方法 .这种方法的建模过程是用在实际环境下采集的训练样本构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且这种方法采用PCA/ICA进行特征提取 ,使数据得到有效压缩 ,可以实现系统实时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信噪比为 2 0dB和 0dB时 ,该方法的正确估计率可达10 0 % ;在信噪比降为 - 2 0dB时 ,该方法仍有 83%的可识别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DOA估计 PCA ICA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海珍 何伟 +1 位作者 蒋加伏 齐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85-187,19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训练样本矢量确定ψ3神经元的权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权值神经元网络;然后利用神经元网络完成样本在高维特征空间的最佳覆盖;最后根据覆盖结果进行识别、分割。实验结果...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训练样本矢量确定ψ3神经元的权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权值神经元网络;然后利用神经元网络完成样本在高维特征空间的最佳覆盖;最后根据覆盖结果进行识别、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的泛化能力。此外,该算法从"认识"的角度出发,可以有效融合先验知识,能快速准确地从医学图像中分割出感兴趣的区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医学图像分割 ψ3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牛奶中还原奶的近红外检测判别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凯歌 韩东海 孙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147,共3页
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纯牛奶中是否掺入还原奶鉴别的可行性。考察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和仿生模式识别方法在还原奶检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鉴别,正确判别率为87.5%;利用仿生模式识别方法... 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纯牛奶中是否掺入还原奶鉴别的可行性。考察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和仿生模式识别方法在还原奶检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鉴别,正确判别率为87.5%;利用仿生模式识别方法鉴别,正确判别率为98.3%。由此方法说明:近红外技术可以实现对纯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奶进行快速鉴别;采用仿生模式识别比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法鉴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纯牛奶 还原奶 马氏距离 仿生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模式识别的算法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宪保 陆飞 +2 位作者 陈勇 方路平 王守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运用高维空间几何学和流形学习理论,讨论了仿生模式识别的原理,给出了具体算法设计和基于高维空间几何的实现方法.在不限定流形维数的情况下,对学习样本覆盖方法和测试样本识别方法进行了具体实现,为仿生模式识别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运用高维空间几何学和流形学习理论,讨论了仿生模式识别的原理,给出了具体算法设计和基于高维空间几何的实现方法.在不限定流形维数的情况下,对学习样本覆盖方法和测试样本识别方法进行了具体实现,为仿生模式识别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通过设计的说话人无关语音识别的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取得了比传统识别方法更高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几何体覆盖 高维空间几何学 流形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模式识别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国为 王守觉 刘扬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90-2492,共3页
同类事物特征在高维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几何形体的局部连续(连通)方向和通路的确定问题,以及找到满意的该复杂几何形体的覆盖体,判断高维空间一点是否在该覆盖体内的问题,是在传统的数学分析框架内的不适定难题.本文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 同类事物特征在高维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几何形体的局部连续(连通)方向和通路的确定问题,以及找到满意的该复杂几何形体的覆盖体,判断高维空间一点是否在该覆盖体内的问题,是在传统的数学分析框架内的不适定难题.本文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方法给出了解决以上两个仿生模式识别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技术方法能将同类相近样本归于一个连通几何形体内,能把不同类的相近样本归于不同几何形体内,从而实现具体事物的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连续性 连通性 高维空间 覆盖体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MFCC分析和仿生模式识别的语音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宪保 陈勇 汤丽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2,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FCC系数分析和仿生模式识别的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训练样本MFCC相同分量在各类语音间距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传统选取方法的比较实验,说明在小词汇量的语音识别中,选取合适的MFCC系数,不仅能减小计算量,正确识别率也... 提出了一种基于MFCC系数分析和仿生模式识别的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训练样本MFCC相同分量在各类语音间距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传统选取方法的比较实验,说明在小词汇量的语音识别中,选取合适的MFCC系数,不仅能减小计算量,正确识别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运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中同类样本连续的观点,通过在特征空间中对训练样本进行有效的覆盖,大大提高了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语音识别 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小词汇量连续型语音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守觉 沈孙园 曹文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关键词识别的新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待识别连续语音进行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直接对特征提取后的连续语音进行动态搜索,得到待识别连续语音到各类关键词训练网络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关键词识别的新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待识别连续语音进行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直接对特征提取后的连续语音进行动态搜索,得到待识别连续语音到各类关键词训练网络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动态搜索距离曲线上谷值的大小和数目来判断有多少关键词.通过对小词汇量、不同语速条件下的连续语音的测试,得到了良好的识别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连续语音识别 关键词识别 高维空间点覆盖 小词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与LDA的仿生人脸识别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书仁 邵晶 蒋加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08-211,共4页
针对基于DCT变换与LDA的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低和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也低,以及基于K-L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高和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也过高的问题,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CT与LDA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的方法。通过DCT变换与... 针对基于DCT变换与LDA的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低和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也低,以及基于K-L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高和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也过高的问题,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CT与LDA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的方法。通过DCT变换与LDA对训练人脸样本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核函数将提取的特征映射到高维空间,构建各类样本的覆盖区域,再通过判断待识别人脸特征在各覆盖区域的归属情况来识别人脸。在Yale和ORL人脸库上的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DCT) 线性鉴别分析(LDA) 仿生模式识别 高维空间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和仿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勇 王宪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7期186-189,共4页
针对人脸图像易受光线和表情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和仿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方法。应用样条二进小波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对得到的细节子图进行融合。在FFT和PCA处理与降维后,用仿生模式识别进行学习和识别。实验结果表... 针对人脸图像易受光线和表情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和仿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方法。应用样条二进小波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对得到的细节子图进行融合。在FFT和PCA处理与降维后,用仿生模式识别进行学习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小波变换 仿生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相位量化与仿生模式的伪装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懿奎 甘俊英 徐颖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98-1504,共7页
伪装条件下的鲁棒人脸识别,目前在人脸识别领域被日益重视,并认为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非伪装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相位量化特征提取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伪装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局部相位量化方法进行对伪装模式下... 伪装条件下的鲁棒人脸识别,目前在人脸识别领域被日益重视,并认为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非伪装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相位量化特征提取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伪装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局部相位量化方法进行对伪装模式下具有较好鲁棒性的相位统计特征提取,进而采用仿生神经元构建高维几何覆盖形体,有效利用了不同类别人脸特征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伪装模式的干扰。在AR数据库及采用警用面部复合软件设计建立的伪装数据库上的仿真实验均表明,与现有主流算法相比较而言,本文所提识别算法在伪装条件下取得了较高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人脸识别 局部相位量化 仿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高阶神经网络说话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妍 金明曦 王守觉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根据一种全新的仿生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并完成说话人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阶神经网络形成的复杂包络在特征空间中构造不同说话人的覆盖区域达到识别目的。相关实验证明,这种新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只要通过少量样本... 根据一种全新的仿生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并完成说话人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阶神经网络形成的复杂包络在特征空间中构造不同说话人的覆盖区域达到识别目的。相关实验证明,这种新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只要通过少量样本的训练即可达到比传统方法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说话人识别 高阶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P的仿生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杰 杨静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4-226,2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 Clustering)和仿生模式识别理论(Biomi-metic Pattern Recognition,BPR)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AP聚类选择代表训练样本,依据仿生模式识别理论构建并划分样本空间,通过...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 Clustering)和仿生模式识别理论(Biomi-metic Pattern Recognition,BPR)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AP聚类选择代表训练样本,依据仿生模式识别理论构建并划分样本空间,通过计算待识样本到各特征子空间的相对距离,根据其所处空间进行分类识别。在因空间重叠造成拒识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基于类条件的后验概率对样本进行相对区别。在Concordia大学CENPARMI手写体数字库与南京理工大学手写金额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分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聚类 仿生模式识别 后验概率 类条件置信变换 手写体数字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PCA与LDA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加伏 袁承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60-163,共4页
就基于PCA与LDA变换的传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低但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低和基于K-L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高但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过高的的问题,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PCA与LDA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新方法。通过PCA与... 就基于PCA与LDA变换的传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低但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低和基于K-L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高但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维数过高的的问题,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PCA与LDA变换的仿生人脸识别新方法。通过PCA与LDA变换对训练人脸样本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构建各类样本的覆盖区域。再通过判断待识别人脸特征在各覆盖区域的归属情况来识别人脸。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线性鉴别分析(LDA) K-L变换 仿生模式识别 高维空间几何形体 同源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