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atment of flotation wastewater using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颖博 林海 +1 位作者 刘泉利 霍汉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80-3587,共8页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ous metallic ore flo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omestication can improv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bility. The BAC reactor obtains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reduction rate of 82.5% for ethyl xanthate and its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lowers to below 20 mg/L.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BAC reactor proves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s at the height of 0 mm to 70 m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moval of flotation reagents. Ultraviolet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thyl xanthate a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by the BAC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IODEGRADATI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氧仪测定水样BOD5的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伟 杨翠英 +1 位作者 徐鑫 刘万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5期25-27,77,共4页
废水、工业废水、地表废水的BOD是用来描述水中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的程度。在污水处理厂和地表水处理系统中,测量BOD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用来检测处理程度的好坏。该文介绍采用氧电极法对葡萄糖溶液、谷氨酸溶液的... 废水、工业废水、地表废水的BOD是用来描述水中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的程度。在污水处理厂和地表水处理系统中,测量BOD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用来检测处理程度的好坏。该文介绍采用氧电极法对葡萄糖溶液、谷氨酸溶液的BOD,进行测定,并与5天培养法(GB7488--87)相比,可简化操作,不消耗药品,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大批试样的同时测定和教学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测定仪 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国刚 王德龙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7,共4页
分析评述了现阶段生化需氧量的实验室和快速测定方法的特点,指出了各类方法的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水质监测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澄湖水体PI、BOD_5与TOC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学宏 顾海东 +1 位作者 邴旭文 杨彩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采集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的下层水样,测定高锰酸指数(PI)、生化需氧量(BOD)5及总有机碳含量(TOC)等水质检测指标,对TOC分别与PI、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BOD5/TOC比值作为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对阳澄湖中湖的水质污染有机物状况进... 采集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的下层水样,测定高锰酸指数(PI)、生化需氧量(BOD)5及总有机碳含量(TOC)等水质检测指标,对TOC分别与PI、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BOD5/TOC比值作为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对阳澄湖中湖的水质污染有机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阳澄湖水体的TOC与PI、BOD5存在显著的相关性,BOD5与PI、PI与TOC以及BOD5与TOC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接近或大于0.800,但相关性存在季节变化,在7月高温季节,相关系数均高于0.900,冬季枯水期其相关系数下降至0.800及以下;阳澄湖中湖的BOD5/TOC值为0.48~0.72,平均0.59,各个季节的变化较大,非养殖季节或雨季的BOD5/TOC比值较低,暗示阳澄湖中湖的污染物成分较复杂,除了养殖活动及生活污水造成的有机污染外,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占有较大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湖泊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随机权神经网络的BOD软测量 被引量:6
5
作者 乔俊飞 鞠岩 韩红桂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1-1460,共10页
针对污水处理复杂系统中关键水质参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难以准确实时预测的问题,在分析污水处理过程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度分析法的自组织随机权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wit... 针对污水处理复杂系统中关键水质参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难以准确实时预测的问题,在分析污水处理过程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度分析法的自组织随机权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with random weights,SONNRW)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机理分析选取原始辅助变量,经过数据预处理,之后采用主元分析法对辅助变量进行精选,作为SONNRW的输入变量进行污水处理关键水质参数BOD的预测.SONNRW算法利用隐含层节点输出及其权值向量计算该隐含层节点对于残差的敏感度,根据敏感度大小对网络隐含层节点进行排序,删除敏感度较低的隐含层节点即冗余点.仿真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方法对水质参数BOD的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好、模型结构稳定,能够用于污水水质的在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权神经网络 自组织 敏感度分析 软测量 生化需氧量(b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测定生活污水BOD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金娜 赵庆良 +3 位作者 袁一星 尤世界 张国栋 孙靖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8-1792,共5页
为缩短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时间,研究了一种基于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快速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的方法.利用葡萄糖作为单一底物,研究电池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二者遵循Monod方程式.在葡萄糖质量浓度小于100mg/L时,电... 为缩短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时间,研究了一种基于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快速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的方法.利用葡萄糖作为单一底物,研究电池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二者遵循Monod方程式.在葡萄糖质量浓度小于100mg/L时,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空气生物燃料电池测定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和曝气池出水的BOD仅需10h,有效缩短了BOD的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有机废水 生化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电气控制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秋萍 白金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0,94,共4页
生物需氧量(BOD)是一种表征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广泛用于水体检测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概述了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该仪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其用户界面设计为人机友好的视窗模式,... 生物需氧量(BOD)是一种表征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广泛用于水体检测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概述了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该仪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其用户界面设计为人机友好的视窗模式,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实时显示等功能,能够满足水体有机污染快速准确检测的要求,对于我国水质评价、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需氧量 DS18B20温度传感器 单片机 程序模块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D微生物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一锦 夏善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7期5-11,共7页
生化需氧量(BOD)是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对水质监测和生化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构成BOD检测系统的各环节,阐述了BOD微生物传感器中微生物选取、固定化以及换能器等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讨论了目前BOD微... 生化需氧量(BOD)是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对水质监测和生化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构成BOD检测系统的各环节,阐述了BOD微生物传感器中微生物选取、固定化以及换能器等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讨论了目前BOD微生物传感器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微生物传感器 微生物筛选 固定化 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中稀释倍数的简捷确定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曹佳红 黄朝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6-208,共3页
在生化需氧量 (BOD5)的测定中 ,稀释倍数的估计是否适当至关重要。该文根据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判断标准———BOD5/CODcr比值的波动范围 ,将其分为三个区间 ,经过数学推导 ,得出各区间的稀释倍数 ,即n1=0 .57COD/d ,n2 =1.3COD/d ,n3=... 在生化需氧量 (BOD5)的测定中 ,稀释倍数的估计是否适当至关重要。该文根据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判断标准———BOD5/CODcr比值的波动范围 ,将其分为三个区间 ,经过数学推导 ,得出各区间的稀释倍数 ,即n1=0 .57COD/d ,n2 =1.3COD/d ,n3=1.2 3COD/d ,其中d为当天稀释水的溶解氧。这三个稀释倍数可覆盖BOD5整个波动范围。由此 ,根据化学需氧量 (CODcr)可以简捷地确定出稀释倍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衡释倍数 废水 生物处理 测定 化学需氧量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PVA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在去除污水COD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爱文 种延竹 高官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溶剂,制备了PVDF/PVA共混膜。将该膜应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测试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膜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膜的水通量随PVA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牵伸比为1.7... 以聚乙烯醇(PVA)、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溶剂,制备了PVDF/PVA共混膜。将该膜应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测试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膜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膜的水通量随PVA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牵伸比为1.7时,膜的水通量达到最大值;平板膜用清水清洗后,膜的水通量恢复率较高,膜的运行周期经第一次清洗后下降了18 h,经第二次和第三次清洗后,膜的运行周期基本稳定在6~8 h,COD去除率高于90%,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乙烯醇 共混膜 生物处理 水通量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琼 胡蓉 +1 位作者 张书然 杨季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25.24mg·mL-1和12.13mg·mL-1;预测范围分别为28.4~528.0mg·mL-1和16.0~305.2mg·mL-1。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COD的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涛 包木太 +2 位作者 李希明 郭省学 汪卫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35-2039,2057,共6页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的选择标准和目标。重点对工艺处理中的絮凝沉降、生化处理以及膜法处理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中COD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种方法得出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利用生化法和膜处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将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工艺流程 生化法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在水质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文宾 胡献丽 +1 位作者 郑丹 杨兆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生物传感器在水质分析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有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细菌总数、硫化物、有机农药、酚的测定等。同时探讨了生物传感器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水质 生化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生化需氧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金成 李素青 +1 位作者 张性雄 张德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采用透射法采集了污水处理厂废水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采用标准稀释法测得的5 d废水生化需氧量为参考值建立废水BOD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比较了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3种校正方法建立的... 采用透射法采集了污水处理厂废水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采用标准稀释法测得的5 d废水生化需氧量为参考值建立废水BOD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比较了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3种校正方法建立的废水生化需氧量(BOD)预测模型,发现PLS校正模型优于其余2种,其校正相关系数(rc)达0.763,校正标准差为27.7 mg.L-1,预测标准差为29.1 mg.L-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废水BOD快速检测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废水 废水生化需氧量(b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及炼油厂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芳玲 宋绍富 周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8-60,共3页
采用BOD5/CODCr法和瓦勃呼吸仪分别对炼油废水、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和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炼油废水和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而高含盐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极差.在两种评价方法中,BOD5/CODCr法方法简单,... 采用BOD5/CODCr法和瓦勃呼吸仪分别对炼油废水、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和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炼油废水和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而高含盐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极差.在两种评价方法中,BOD5/CODCr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可靠性差;瓦勃呼吸仪法通过测定微生物的呼吸曲线,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可生化性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耗氧量 瓦勃呼吸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欣 甘海明 甘霖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2,共5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水质监测中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BOD)测定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BOD测定中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好氧生化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影响BOD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BOD测定技术,以及BOD与COD、TOC的相关性。
关键词 水环境 有机污染物 生化需氧量 测定 水质分析 b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欣军 邹成龙 孙美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波动大、有机成分复杂且难降解的问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以达到降低印染废水浓度并提高其可生化性的目的.选用市售铁碳填料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波动大、有机成分复杂且难降解的问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以达到降低印染废水浓度并提高其可生化性的目的.选用市售铁碳填料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当铁碳填料质量与废水体积的配比为1∶2,初始p H值为3,废水停留时间为120 min时,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2.74%,B/C比可以提高至0.53.因此,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明显优势,且能够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难降解 铁碳填料 微电解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B/C比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吸附-高级氧化法处理奥里油废水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英 谢文玉 潘向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7-442,共6页
将氯化铁改性粉煤灰(简称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与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以期得到简便而有效的处理奥里油废水(简称废水)的组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 COD 平均为4 600 mg/L、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50g/L、废水 pH 为7~... 将氯化铁改性粉煤灰(简称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与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以期得到简便而有效的处理奥里油废水(简称废水)的组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 COD 平均为4 600 mg/L、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50g/L、废水 pH 为7~9、吸附时间为1 h 的条件下,COD 去除率达30%。采用"改性粉煤灰一次吸附—湿式均相催化氧化—厌氧生物过程—改性粉煤灰二次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时,改性粉煤灰不但具有较好的预处理效果,且还有较好的后处理能力;湿式均相催化氧化的催化剂用量少(Cu(NO_3)_2为2.0g/L)、操作条件温和(2.5 MPa,180℃,pH 5~7,1 h);厌氧生物过程中不需特殊筛选的菌种,易操作控制;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 COD 从4 600 mg/L降至55 mg/L,COD 去除率为98.4%,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油废水 改性粉煤灰 高级氧化 生物处理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文锋 胡友彪 孙丰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2,116,共5页
采用改性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系统自然挂膜方式下生物膜生长形态、微生物组成及系统对微污染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用自然挂膜需3周时间方可挂膜成功,成熟后的... 采用改性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系统自然挂膜方式下生物膜生长形态、微生物组成及系统对微污染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用自然挂膜需3周时间方可挂膜成功,成熟后的生物膜结构稳定,种群丰富,微生物数量较多;系统进入稳定运行期间,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可达83.26%,而对COD_(Mn)、T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相对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94%、39.82%和19.87%;实验期间,在温度较高的月份时,系统对COD_(Mn)、NH_(3^-)N和TN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在温度较低的月份时,系统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 生物接触氧化 改性悬浮生化填料 氨氮 生化需氧量 总氮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市生活污水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桂芳 孟范平 李科林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23-28,共6页
在一年中 ,分 4个季度 (每季度 3天 ,每天 4次 )对株洲市区具有代表性的 4个不同地点的生活污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BOD5 和 Inorg-P;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 ,中午和傍晚前后的浓度较高 ,早... 在一年中 ,分 4个季度 (每季度 3天 ,每天 4次 )对株洲市区具有代表性的 4个不同地点的生活污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BOD5 和 Inorg-P;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 ,中午和傍晚前后的浓度较高 ,早晨和半夜则较低 ,冬、春季节的污水污染物浓度皆高于夏、秋两季 ,居民、餐饮业密集区的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商业区和混合区 ;污水中氮、磷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目前株洲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主要工业污染源废水年排放量相当 ,CODcr、BOD5 总排量均高于后者 ,因此生活污水对湘江的污染压力不容忽视 ;该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 ( BOD5 / CODcr)较好 ( 0 .4~ 0 .7) ,COD/ T-P的比值多在 3 0以下 ,有利于生物除磷 ,因此采用生化处理法可以收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污染特征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无机磷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