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antaneous measurement for radar target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 被引量:2
1
作者 Yong Liu Yongzhen Li Xueso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968-974,共7页
Adop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simultaneous receiving" operational scheme, instantaneous polarization radar (IPR) can measure target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 (PSM) using only once target echoes in tw... Adop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simultaneous receiving" operational scheme, instantaneous polarization radar (IPR) can measure target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 (PSM) using only once target echoes in two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channels. Firstly, signal model and signal process are advanced under narrowband condition. Secondly, measurement performances of two typical IPR waveform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t last, fiel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using X-band IPR system design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NUDT), China. Compared with results obtained by alternative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scheme, following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ve amplitude measurement results is smaller than 2 dB and that of relative phase measurement results is smaller than 10?, verifying the validity of instantaneous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 alternative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instantaneous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field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计算与分析
2
作者 许苏陈 彭子龙 +3 位作者 周富霖 王重凯 郭有松 唐宇航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3-703,共11页
探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报其声散射和目标强度。以复合材料夹芯层球壳为算例,将上述预报方法计算得到的目标强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得到验证、确认。在此... 探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报其声散射和目标强度。以复合材料夹芯层球壳为算例,将上述预报方法计算得到的目标强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得到验证、确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十字舵声散射快速预报模型,计算、分析了多层复合材料泊松比取值精度以及芯层弹性模量、密度和各层铺层角度等对夹芯层结构十字舵的声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法相结合,较快速预报了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壳体结构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在水下使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代替传统钢质结构,具有良好的声学调控效果;较确切地预报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泊松比应取小数点后三位以上。上述方法及计算结果,供预报、分析水下复合材料多层壳体结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 十字舵 传递矩阵法 曲面板块元 声散射特性 目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atrix计算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邵长城 麻金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479,共5页
本文用T-matrix方法计算了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得到了气溶胶粒子的消光截面、散射截面、吸收截面与气溶胶粒子形状的关系,不同形状气溶胶粒子的有着相同的散射相函数和不同的偏振度,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的散射相函数对其复折射指... 本文用T-matrix方法计算了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得到了气溶胶粒子的消光截面、散射截面、吸收截面与气溶胶粒子形状的关系,不同形状气溶胶粒子的有着相同的散射相函数和不同的偏振度,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的散射相函数对其复折射指数的实部和虚部都不太敏感,而偏振相函数对其实部和虚部都比较敏感.此结论为研究大气辐射传输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尤其是偏振度与偏振相函数的提出为用偏振的方法进一步的反演气溶胶的光学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atrix方法 非球形粒子 偏振相函数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Simulation and Eigen-Analysis for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from Tree Canopy in SAR Imagery
4
作者 Jin, Yaqiu Zhan, Nanxiong Chang, M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2期48-54,共7页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of multi-level, non-spherical scatterers is developed for fully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from tree canopy in SAR imaging at C band. The amplitude functions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 ...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of multi-level, non-spherical scatterers is developed for fully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from tree canopy in SAR imaging at C band. The amplitude functions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randomly spatial orientation are derived by the generalized Rayleigh-Gans (GRG) approximation. The non-diagonal extinction matrix and the Mueller matrix solution are constructed. Numerical solutions of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of four Stokes parameters from random, non-spherical scatterers are obtained. To physically identify polarimetric scattering of the Mueller matrix solution, the coherency matrix and its eigen-analysis are discussed. Functional dependence of the coherency matrix and entropy upon various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s an application, the analysis of AirSAR images at P, L, C band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ximation theory Eigenvalues and eigenfunctions Light scattering matrix algebra Random processe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rees (mathe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Type-Ⅱsuperlattices using the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5
作者 Abbas Haddadi Gail Brown Manijeh Razegh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InAs/GaSb type-Ⅱsuperlattices.Utilizing an eight-band k·p Hamilto⁃...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of strained long-wavelength InAs/GaSb type-Ⅱsuperlattices.Utilizing an eight-band k·p Hamilto⁃nian in conjunction with a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the model effectively incorporates quantum confinement,strain effects,and interface states.This robust and numerically stable approach achieves exceptional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offering a reliable tool for analyzing and engineer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complex multi⁃lay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Ⅱsuperlattices long-wavelength infrared(LWIR) 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electronic band-structure modeling InAs/GaSb heterostructures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bandgap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M方法的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6
作者 陈伟 马琪琪 +1 位作者 杨利霞 薄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了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湍流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等离子体鞘套中电子的运动规律,使其运动过程中能量衰减增多,因此其在0~35 GHz的透射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外部磁场的增大,对左旋圆极化波与右旋圆极化波的传播特性影响相反,这是因为在左旋情况下,左旋圆极化波的旋转方向正好与电子的旋转方向相同,右旋圆极化波相反;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相当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湍流中的传播距离增大,导致更多的电磁波能量被吸收;此外,考虑非均匀磁化情况后,电磁波在0~35 GHz频段内的右旋圆极化的透射系数更大。这些结果为研究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介质的传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湍流 改进的散射矩阵法(ISMM) 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伍卓慧 黄冰佳 +1 位作者 李学勤 王晓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76,共8页
三维荧光光谱因其数据量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因为同时存在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给三维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数据显示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数据处理前期,消除散射干扰对其... 三维荧光光谱因其数据量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因为同时存在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给三维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数据显示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数据处理前期,消除散射干扰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有方法中,对较低浓度溶液和散射峰与物质荧光信号重叠严重光谱的去散射算法的研究相对空白。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减去每次实验获取的溶剂的光谱基线来校正拉曼散射和背景干扰。然后综合考虑散射峰与物质峰的荧光强度和重叠程度将光谱分为五类情况对应三个重叠等级:无重叠、微弱重叠和严重重叠,分别采用置零法、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算法和高斯拟合-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耦合算法对瑞利散射进行校正处理。此方法基于一维插值,仅对单个发射光谱进行研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计算时间较短。通过对酪氨酸、黄腐酸、萘乙酸和罗丹明B四种典型有机化合物进行实验,评估了该方法扣除散射干扰的有效性。并且与现阶段研究中使用最多的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进行比较,以重叠区域散射校正后的数据对四种有机化合物分别进行浓度回归,此自适应方法所得的平均决定系数为0.9962,相比于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提高了5.04%。同时,通过对比天然有机化合物黄腐酸分别经此方法和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进行散射校正后的三维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更好地保持了物质荧光光谱区域的结构特征,有效地避免了过拟合现象的发生。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模拟突发污染水样进行监测,验证了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瑞利散射 拉曼散射 自适应 去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污泥成分X荧光检测水分影响机制及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滕婧 石垚 +4 位作者 李会泉 刘作华 李志宏 何明星 张晨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9-425,共7页
电镀污泥是金属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电镀污泥约1000万吨,因含有Zn、Cu、Fe、Ni、Cr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同时大量污泥处置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和... 电镀污泥是金属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电镀污泥约1000万吨,因含有Zn、Cu、Fe、Ni、Cr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同时大量污泥处置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传统化学分析测试过程复杂周期长,不利于电镀污泥实时污染防控。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法分析快速简便、费用低廉、可实现原位检测,然而电镀污泥样品含水率高、成分含量不稳定,影响测试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导致关键元素的资源转化效率难以保证、环境污染管控难度高。因此需要分析X荧光检测水分影响机制并探究水分校正方法,以提高EDXRF测试结果准确度。以不同含水率电镀污泥为对象,研究了水分对电镀污泥EDXRF测试过程中光谱本底、散射峰、目标元素特征峰的影响机制,通过目标元素特征峰与瑞利散射峰强度的比值、样品含水率ω0 wt%和目标元素含量Ci%建立水分校正模型,探究了Ca、Cr、Fe、Ni、Cu、Zn目标元素的水分校正方程中的实验修正因子。结果表明,水分抬高了光谱本底改变谱峰轮廓,对低能段、计数小的谱峰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含水率越高,散射峰净强度越大,瑞利散射线更能准确描述散射峰净强度和含水率的关系,目标元素特征峰与瑞利散射峰强度比值与含水率、目标元素含量能够准确符合线性关系。水分校正模型对Cr、Fe、Ni、Cu、Zn五种重金属校正结果准确度较高,校正值与基准值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RMSE均小于0.05,对Ca元素校正准确度较低R2为0.93,RMSE为1.046需增加相关校正因子进一步优化。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再生铜行业电镀污泥处置现场测量的水分校正方法中,在提高电镀污泥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电镀污泥 水分影响 基体效应 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矩量法的风电机无源干扰快速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力 陈新宇 +3 位作者 唐波 唐嘉晖 廖梓榕 刘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748,I0027,共13页
准确快速计算风电机的散射电场,是解决风电机无源干扰的基本前提。采用传统矩量法求解电大尺寸风电机散射电场时,需要极为庞大的计算资源导致难以求解。为此,考虑风电机工作时叶片的周期对称性以及风电机叶片大曲率、复杂的异形曲面,改... 准确快速计算风电机的散射电场,是解决风电机无源干扰的基本前提。采用传统矩量法求解电大尺寸风电机散射电场时,需要极为庞大的计算资源导致难以求解。为此,考虑风电机工作时叶片的周期对称性以及风电机叶片大曲率、复杂的异形曲面,改进了传统矩量法中求解风电机无源干扰的面元剖分方法,引入基于曲面三角面元的矩量法基函数,并且利用叶片结构的对称性简化阻抗矩阵填充过程,准确快速计算出了风电机表面感应电流产生的散射电场,实现了风电机无源干扰的快速计算。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开展了基于电波暗室风电机缩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较为一致。以实际金风GW82/1500型风电机为例,将所提方法计算的不同方位角下风电机叶片无源干扰水平与传统矩量法相比,表明该方法与其吻合良好,所提方法矩阵元素计算内存减少了34.64倍,矩阵元素求解效率提高了37.95倍。为后续广域空间下风电场中大规模风电机阵列动态电磁散射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对称结构 无源干扰 电磁散射 矩量法 分块循环矩阵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极化纯度估计的极化测量定标修正
10
作者 白杨 殷红成 +1 位作者 黄培康 刘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6,共9页
对扩展目标极化散射特性进行测量时,通常期望精确获得宽带高分辨条件下目标各散射中心的极化特征信息,但由于各极化分量散射的信号对测试系统的正交极化通道存在能量泄漏,会严重影响较弱的极化散射分量的测量准确性。基于极化散射测量... 对扩展目标极化散射特性进行测量时,通常期望精确获得宽带高分辨条件下目标各散射中心的极化特征信息,但由于各极化分量散射的信号对测试系统的正交极化通道存在能量泄漏,会严重影响较弱的极化散射分量的测量准确性。基于极化散射测量定标原理与宽带高分辨极化测量表征模型,分析了干扰量的产生原因以及对散射中心测试结果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正交极化纯度估计进而修正复杂目标极化测量结果的方法,并通过对金属球、金属二面角组合和类弹头金属模型3类典型目标的实测,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散射矩阵 极化定标 高分辨 雷达目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OMEGA遥感辐射模型改进与参数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红章 孟庆涛 刘素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2-298,共7页
大尺度地表土壤水分信息的获取对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以及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AU-OMEGA(τ-ω)模型是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进行大尺度土壤水分信息提取的常用模型。由于τ-ω模型忽略了植被层的体散射作用,该模型仅适用... 大尺度地表土壤水分信息的获取对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以及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AU-OMEGA(τ-ω)模型是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进行大尺度土壤水分信息提取的常用模型。由于τ-ω模型忽略了植被层的体散射作用,该模型仅适用于L波段,存在C波段适用性差及模型参数无法定量计算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在分析植被冠层对微波散射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反映冠层多次散射作用的辐射添加项对τ-ω模型进行了改进,成功解决了模型在C波段的适用性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模型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模拟数据集,实现了基于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模型ω和τ参数的计算,解决了τ-ω模型中ω参数无法根据遥感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的问题。以玉米冠层为例,在C波段(6.6 GHz),改进的τ-ω模型对地表微波辐射亮温的模拟值与实测数据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模拟误差较改进前有了极大的下降,V极化均方根误差为3.02 K,H极化均方根误差为3.94 K,结果表明了该研究提出的模型改进与参数化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联合光学和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大尺度土壤水分反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 TAU-OMEGA模型 双矩阵算法 体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尺度裂缝地震散射分辨分析
12
作者 冯一琳 魏伟 +1 位作者 付博烨 符力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31,共14页
裂缝储层地震特征的准确识别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探的难点之一,特别是深层礁滩或碳酸盐岩储层,其大部分裂缝都在亚波长尺度,按照传统地震反射四分之一波长几何分辨准则是不能完全分辨的.传统研究裂缝地震响应的方法主要基于各向异性等效介... 裂缝储层地震特征的准确识别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探的难点之一,特别是深层礁滩或碳酸盐岩储层,其大部分裂缝都在亚波长尺度,按照传统地震反射四分之一波长几何分辨准则是不能完全分辨的.传统研究裂缝地震响应的方法主要基于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但由于亚波长尺度裂缝微小且其地震反射弱并存在噪声干扰等问题,故该传统方法逼近精度有限.然而,这类部分可分辨裂缝可在地震散射范畴来分析和预测,本文基于散射聚焦分辨分析理论,提出了表征裂缝系统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波数域散射成像矩阵方法,据此计算了含裂缝与不含裂缝的波数域成像矩阵之间的振幅差异性和结构差异性,从散射能量及其各向异性的角度分析了亚波长尺度裂缝的地震可识别性.均匀和复杂背景介质下的算例表明,振幅差异性随裂缝厚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显著,结构差异性随裂缝角度变化规律更加明显.同时讨论了随机噪声和排列长度等因素对裂缝系统地震散射可识别性的影响.排列长度和噪声对于裂缝厚度响应影响较小,主要影响高角度裂缝的识别,同时要求排列长度大于三倍目标深度才可应用该方法进行裂缝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尺度 裂缝识别 波数域散射成像矩阵 振幅差异 结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降维与K-均值聚类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帆 何选森 +2 位作者 刘润宗 樊跃平 熊茂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聚类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应用广泛,但缺乏直观评价聚类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数据降维和搜寻数据固有聚类数量的处理模式。在数据散射矩阵基础上构造一个增广矩阵,利用线性辨别分析将高维数据变换到最具辨别性的低维特征子空... 聚类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应用广泛,但缺乏直观评价聚类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数据降维和搜寻数据固有聚类数量的处理模式。在数据散射矩阵基础上构造一个增广矩阵,利用线性辨别分析将高维数据变换到最具辨别性的低维特征子空间以实现数据降维。为解决分区聚类算法的随机初始化问题,提出最小-最大规则,避免出现空聚类并确保数据的可分性。对于聚类的结果,计算每个聚类的轮廓系数,通过比较轮廓的尺寸以评价不同聚类数量情况下的聚类质量。对K-均值算法的仿真结果说明,这种处理模式不仅能够可视化确定未知数据所固有的聚类数量,而且能为高维数据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质量 散射矩阵 线性辨别分析 最小-最大规则 轮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调控下的亚波长金光栅反射相位
14
作者 李韵九 韦穗 +3 位作者 郝学锋 葛博群 沈川 屈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5-1453,共9页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是实现光场调控的关键器件。本文研究了一种将亚波长金光栅嵌入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构成的SLM(G-LCoS)器件模型的反射相位特性,该器件模型以ITO透明导电层和液晶构成G-L...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是实现光场调控的关键器件。本文研究了一种将亚波长金光栅嵌入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构成的SLM(G-LCoS)器件模型的反射相位特性,该器件模型以ITO透明导电层和液晶构成G-LCoS中亚波长金光栅的非对称边界。首先运用散射矩阵原理给出了亚波长金光栅反射相位的计算表达式,其次给出了下表面液晶的有效折射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TechWiz 3D软件模拟加电情况下金光栅下表面液晶指向矢的变化,给出金光栅下表面液晶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值。将得到的有效折射率数据导入到FDTD Solutions软件,对该器件结构开展了相关的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综合考虑了上表面的ITO色散情况、金光栅高度变化以及不同电压下液晶有效折射率值,实现了可见光范围内多波长的近2π相位调制。本文研究的器件也为AR/VR显示系统以及全息视频显示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光栅 散射矩阵 液晶有效折射率 相位调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子绝缘体杂质态的研究
15
作者 蒋欢欢 王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激子绝缘体作为电子-空穴束缚对——激子凝聚形成的宏观相干态,自开展其理论研究以来,一直未能在实际材料中找到明确证据证明激子绝缘体在实验中的实现.理论探究更多新奇体系、寻找更多可实现激子绝缘体的候选材料,仍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 激子绝缘体作为电子-空穴束缚对——激子凝聚形成的宏观相干态,自开展其理论研究以来,一直未能在实际材料中找到明确证据证明激子绝缘体在实验中的实现.理论探究更多新奇体系、寻找更多可实现激子绝缘体的候选材料,仍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以杂质为探针,利用平均场理论以及T矩阵近似的方法,系统地探究了以半导体、普通半金属和狄拉克半金属为母体材料形成的激子绝缘体体系,发现非磁性杂质在激子绝缘体中具有拆对效应,诱导产生束缚态.对于以普通半金属和半导体为母体材料的激子绝缘体,带内及带间杂质散射对束缚态能级位置及数目具有显著调制效应.相较之下,以狄拉克半金属为母体材料的激子绝缘体中的束缚态能级几乎不受杂质散射的影响.此外,杂质束缚态在三种不同母体激子绝缘体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能量特征,在普通半金属和半导体的激子绝缘体中可以产生能量较低的能隙间束缚态,且前者能量更低,而以狄拉克半金属为母态的激子绝缘体中的束缚态能级紧靠能隙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绝缘体 杂质散射效应 平均场理论 T矩阵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兴奋剂检测初筛技术
16
作者 闫蓉蓉 吴婷婷 +2 位作者 陈红 陈佩杰 赵静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生物基质(如尿液、血液、唾液和毛发)中用于兴奋剂初筛的最新研究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通过对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opus等数据库近十年相关文献的系统检索,筛选出符合以下标准的研究:(1)研究对象...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生物基质(如尿液、血液、唾液和毛发)中用于兴奋剂初筛的最新研究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通过对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opus等数据库近十年相关文献的系统检索,筛选出符合以下标准的研究:(1)研究对象涉及使用SERS检测尿液、血液、唾液或毛发中的兴奋剂;(2)采用金、银等功能化纳米基底;(3)文献来源于权威期刊,以确保科学性和可靠性;(4)报告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实际检测效果。结果显示,SERS技术在兴奋剂初筛检测中表现出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和无损分析的优势,但在检测的重现性和特异性方面仍面临挑战,复杂样本中的基质效应可能干扰检测信号。因此,SERS在兴奋剂检测领域的发展应重点优化多功能基底设计和标准化样品处理流程,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实现复杂光谱数据的高效分析和多组分联合检测。通过推进便携式设备的研发,可进一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痕量检测 生物基质 兴奋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人脸识别的两类主成分分析融合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军 张秀琼 +1 位作者 高志升 袁红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4-195,199,共3页
分析了基于总体离散度矩阵和总类间离散度矩阵的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提取人脸特征并进行识别。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性能优于单一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 总体离散度矩阵 类间离散度矩阵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明旱 邵湘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5-207,21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将原始的高维向量分割为低维的子向量组,再对向量组运用Fisher线性鉴别分析。这种处理方法,不但能够解决任意高维下的小样本问题,而且通过选择恰当的子向量维数,可以从向量中抽... 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将原始的高维向量分割为低维的子向量组,再对向量组运用Fisher线性鉴别分析。这种处理方法,不但能够解决任意高维下的小样本问题,而且通过选择恰当的子向量维数,可以从向量中抽取出最有效的特征值。此外,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是Fisher线性鉴别分析和二维Fisher线性鉴别分析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线性鉴别分析 类间散布矩阵 类内散布矩阵 高维小样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张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52-3353,3356,共3页
小样本问题的存在使得类内离散度矩阵为奇异阵,因此求解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的广义特征方程存在病态奇异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镜像图像来扩大样本容量,并采用Sw零空间的方法求得Fisher准则函数的最优解。通过在... 小样本问题的存在使得类内离散度矩阵为奇异阵,因此求解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的广义特征方程存在病态奇异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镜像图像来扩大样本容量,并采用Sw零空间的方法求得Fisher准则函数的最优解。通过在ORL和Yal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人脸识别效果优于传统LDA方法、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以及二维对称主成分分析(2DS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分析 小样本问题 镜像图像 零空间 类间离散度 类内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MLDA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忠宝 王士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9-242,共4页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诸多领域。线性判别分析法寻找的是有效分类的方向。而当样本维数远大于样本个数(即小样本问题)时,LDA便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线性判别分析法的小样本问题,提出...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诸多领域。线性判别分析法寻找的是有效分类的方向。而当样本维数远大于样本个数(即小样本问题)时,LDA便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线性判别分析法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A算法——MLDA。该算法将类内离散度矩阵进行标量化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对类内离散度矩阵求逆。通过实验证明MLD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LDA的小样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线性判别分析(LDA) 小样本问题 类间离散度矩阵 类内离散度矩阵 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