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junctive treatment with high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ham-controlled study 被引量:21
1
作者 Yue WU Wenwei XU +3 位作者 Xiaowei LIU Qing XU Li TANG Shuyan WU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5年第5期280-288,共9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 人的行为 经颅磁刺激 症状 患者 高频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2
作者 乔雨晨 常红 +3 位作者 范凯婷 于海婷 魏娜 王金丽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89,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情绪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NPI、CMAI、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D患者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可有效降低其激越行为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训练 多感官刺激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慢性咳嗽患者行为言语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玥 田玉凤 +1 位作者 胡志刚 曾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126,共5页
阐述了行为言语疗法用于肺癌术后患者慢性咳嗽的机制、实施步骤、临床应用效果及实施中常用的评估工具。行为言语疗法包括教育、喉部保健及水合策略、止咳技术、心理辅导4个步骤。行为言语疗法的应用可降低患者咳嗽频率、改善生活质量... 阐述了行为言语疗法用于肺癌术后患者慢性咳嗽的机制、实施步骤、临床应用效果及实施中常用的评估工具。行为言语疗法包括教育、喉部保健及水合策略、止咳技术、心理辅导4个步骤。行为言语疗法的应用可降低患者咳嗽频率、改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成本。提出应进一步发挥护士在行为言语疗法中的作用,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术前及社区护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慢性咳嗽 行为言语疗法 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 生活质量 症状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能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照护空间设施优化设计
4
作者 林琳 张佳荦 蔡佳露 《浙江建筑》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在近年有了充分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对失能失智老人行为、心理、生活状态等认知不全面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对失能失智老人的行为进行归纳梳理,并结合典型空间模式与智能化设施进行分析,为今后养老空间设计提供理...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在近年有了充分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对失能失智老人行为、心理、生活状态等认知不全面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对失能失智老人的行为进行归纳梳理,并结合典型空间模式与智能化设施进行分析,为今后养老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失智老人 行为特征 心理需求 照护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玉琦 徐文炜 +5 位作者 程灶火 吴越 顾君 汤莉 季萍 李桂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组(A组)与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组(B组)。治疗前和研究结束时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目的探讨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组(A组)与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组(B组)。治疗前和研究结束时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治疗后的第2、4、6、8周末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中各项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2分以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BEHAVE-AD量表评分两组组内比较,至第4周末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有效率为88.46%(46/52),显著有效率为67.31%(35/52);B组有效率为86.27%(44/51),显著有效率为64.71%(33/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喹硫平 多奈哌齐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群 高之旭 +2 位作者 盛建华 陈美娟 徐维安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期痴呆病人的精神和行为障碍(BPSD)。方法 采用BEHAVE-AD量表对164例住院的老年期痴呆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与妄想多见,且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 目的 研究老年期痴呆病人的精神和行为障碍(BPSD)。方法 采用BEHAVE-AD量表对164例住院的老年期痴呆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与妄想多见,且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 DPSD的发生率极高,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影响,应予重视和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精神和行业障碍 论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冉冉 高静芳 侯群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6期355-357,362,共4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喹硫平组与阿普唑仑组,并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价,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价疗效,采用不良反...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喹硫平组与阿普唑仑组,并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价,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价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阿普唑仑对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效。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7.5%,阿普唑仑组有效率为66.7%,无统计学差异(χ2=1.73,P=0.995)。喹硫平治疗8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比阿普唑仑组明显下降。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较阿普唑仑轻,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头晕和口干。结论喹硫平和阿普唑仑均可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的优势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幻觉症状疗效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阿普唑仑 老年期痴呆 精神和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静 郭桂芳 刘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556-1560,共5页
精神行为症状在痴呆患者中发生率很高,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挑战。非药物治疗是应对大部分精神行为症状的首选照护方法。本文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非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钟华 李建华 沈鑫华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正版(DSM-IV-R)诊断标准的46例住院AD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评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表(CDR)、AD...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正版(DSM-IV-R)诊断标准的46例住院AD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评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表(CDR)、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析BPSD症状特点及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100%,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91.3%)。幻觉发生率以重度AD最高(47.6%),MMSE分值与BEHAVE-AD幻觉分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患者年龄与BEHAVE-AD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分量表分和总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ADL分值与BEHAVE-AD幻觉、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分量表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AD患者BPSD的发生率非常高,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幻觉的出现可作为AD痴呆严重度的预警因素。AD患者BPSD可能与年龄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和精神症状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丽坚 谭艳芳 +1 位作者 覃洁 陈燕玲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痴呆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痴呆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行为管理、躯体不适的干预等个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护理后MMSE评分(12.23±4.91)高于其护理前(10.05±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HAVE-AD、ADL评分为[分别为(12.40±6.13)、(37.98±6.41)]少于其护理前[分别为(25.77±9.67)、(46.6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减慢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药物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丽 张守字 +2 位作者 武海燕 曹萌 张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伴有BPSD的AD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音乐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5)。音乐...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伴有BPSD的AD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音乐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5)。音乐治疗组在服用奥氮平同时辅以跟唱老歌曲的音乐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奥氮平,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BPSD。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音乐治疗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增加、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的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音乐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EHAVE-A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音乐疗法对AD的BPSD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且辅以音乐治疗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痴呆 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金东 周田田 +2 位作者 陈晓芹 王百灵 崔维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7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8年6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的老年性痴呆伴有不同程度精神行为症状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与研...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8年6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的老年性痴呆伴有不同程度精神行为症状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2周。评价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MoCA)、生活能力(ADL)、智力状态(SIL)及精神行为症状(NP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MoCA、SI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ADL、N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喹硫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智力状态及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颅磁刺激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痴呆患者疾病症状与其照顾者负担相关性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高菲菲 尚少梅 +2 位作者 王志稳 张慧 王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了解痴呆患者疾病症状中影响照顾者负担的因素,为制订减轻照顾者负担的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痴呆临床分级量表(CDR)、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问卷(BEHAVE-AD)、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CS-ADL... 目的了解痴呆患者疾病症状中影响照顾者负担的因素,为制订减轻照顾者负担的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痴呆临床分级量表(CDR)、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问卷(BEHAVE-AD)、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CS-ADL)以及照顾者负担问卷(CBI)对15对居家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分别于基线、12个月、24个月时进行资料收集。结果痴呆患者的疾病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与基线相比,24个月时患者的MMSE、ADCS-ADL评分显著下降,CDR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照顾者负担在2年期间保持稳定,负担总分在基线、12个月、24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疾病症状中精神行为症状与照顾者负担在基线、12个月时呈显著正相关(r=0.689、0.543,均P<0.01)。结论居家痴呆患者的疾病逐渐加重,照顾者负担在患者的疾病进程中持续存在,精神行为症状对照顾者的负担有影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进而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居家 照顾者 负担 病理行为 精神行为症状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家庭干预策略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霞 马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本文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与有效护理,以期阐明相应护理干预方法,为家庭干预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家庭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芳 陈静 +1 位作者 薛丽 陆惠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训练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干预周期为8周。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患者的认识及治疗态度进行比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采用大体评定量表(GAS)测定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BPRS评分、G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GA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症,提高了大体功能水平,因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对于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华 沈鑫华 吴爱勤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对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46例AD患者均作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临床痴呆评定表评定,并作头颅CT,脑电图检查。患者之照料者均作一般调...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对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46例AD患者均作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临床痴呆评定表评定,并作头颅CT,脑电图检查。患者之照料者均作一般调查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定。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SCL-90总分除与BEHAVE-AD的幻觉分量表分无统计学显著性相关外,与其他分量表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SCL-90除强迫、精神病性两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外,其他因子分和总分均较常模高(P<0.01);高BEHAVE-AD总分组照料者的SCL一90总分、因子分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均较低BEHAVE—AD总分组照料者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是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分量表分。结论影响AD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B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和精神症状 照料者 心理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状况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恒飞 陈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口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Alzheimer、sisease,AD)的发病率可逐增1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率也缓慢增长。由于我国老年福利院还比较少,痴呆患者多在家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口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Alzheimer、sisease,AD)的发病率可逐增1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率也缓慢增长。由于我国老年福利院还比较少,痴呆患者多在家中由亲属照顾,常年的照顾给照料者带来极大的压力,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也影响了痴呆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有必要找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照料者的情绪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痴呆 照料者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及精神症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钟华 李建华 吴爱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0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及精神症状(BPSD)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46例AD患者在入院当天作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定。以CDR评分将AD分为轻、中、重三组,对不同程度AD患者BPS...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及精神症状(BPSD)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46例AD患者在入院当天作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定。以CDR评分将AD分为轻、中、重三组,对不同程度AD患者BPSD发生率及其BEHAVE-AD量表分值作一比较,并将所有AD患者的MMSE分值与BEHAVE-AD量表分值之间的关系作相关分析。结果幻觉发生率在重度AD有显著性增高;BEHAVE-AD的幻觉分量表分在AD轻、中、重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分值随AD严重度增加而增加;MMSE分值与幻觉分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D患者的BPSD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幻觉的出现可作为AD病人痴呆严重度的预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及精神症状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相芬 孙振晓 +1 位作者 孙波 王晓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阳性检出率及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痴呆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和VD诊断标...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阳性检出率及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痴呆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和VD诊断标准,其中AD患者102例,VD患者1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及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测评。结果 AD和VD患者BPS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16%和8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2,P>0.05)。AD组幻觉、激越、淡漠、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睡眠夜间行为的阳性检出率高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VD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和VD患者BPSD存在差异,对BPSD测评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惠实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使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8周,通过BPRS、MMSE、CDR、ADL、TESS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使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8周,通过BPRS、MMSE、CDR、ADL、TESS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率58.9%(显著进步7例,进步26例,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23例)。其BPRS和ADL分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口服液 精神行为症状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