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评估
1
作者 刘少林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亭亭 胡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十三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 评估指标体系 保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保康白竹陡山沱组磷酸盐化微化石新资料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尹崇玉 刘鹏举 +2 位作者 高林志 唐锋 陈寿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6,共10页
周传明(2004)曾报道湖北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含有与瓮安生物群类似的磷酸盐化微化石,包括多细胞藻类Wengania,Paramecia,Thallophyca;大型具刺疑源类Meghystrichosphaeridium,Knollisphaeridium;球状蓝菌类Archaeophycus;丝状... 周传明(2004)曾报道湖北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含有与瓮安生物群类似的磷酸盐化微化石,包括多细胞藻类Wengania,Paramecia,Thallophyca;大型具刺疑源类Meghystrichosphaeridium,Knollisphaeridium;球状蓝菌类Archaeophycus;丝状蓝菌类Siphonophycus,Obruchevella以及新发现的珍珠球藻Bacatisphaera。最近,作者对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进行了重新考察和采样研究。结果除发现上述微化石外,还发现大型具刺疑源类Papillomembrana compta,Appenendisphaera sp.;球状化石Megasphaera inornata,Megaclonophycus onustus以及峡东地区常见的丝状蓝菌化石湖北萨洛米藻(Salome hubeiensis)等。研究表明,本文报道的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的含化石层位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及贵州瓮安上磷矿层下部的微化石层位相当,组合面貌相似。新资料证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出现的疑源类下组合,包括多细胞藻类、大型复杂疑源类、球状化石、球状和丝状蓝菌化石等,区域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具有重要生物地层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磷酸盐化 微化石 保康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紫斑’牡丹生长适应性及结籽性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慧玲 李洪喜 +5 位作者 张建华 张新叶 戴均华 李振芳 周国清 杨彦伶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以湖北省‘保康紫斑’牡丹为材料,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引种栽培的‘保康紫斑’牡丹的生长指标、花性状指标及果荚大小、种子百粒质量、种子含油率等结籽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紫斑’牡丹在不同地区引种种植都能生长,... 以湖北省‘保康紫斑’牡丹为材料,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引种栽培的‘保康紫斑’牡丹的生长指标、花性状指标及果荚大小、种子百粒质量、种子含油率等结籽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紫斑’牡丹在不同地区引种种植都能生长,但若以发展油用牡丹为目的进行人工栽培,最好选择中高海拔地区(1200~2600m)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紫斑’牡丹 海拔高度 生长适应性 花性状 结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野生牡丹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章承林 蔡绍平 +2 位作者 李春民 罗崇德 周玉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65-5067,共3页
该研究在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求证的基础上,论述了保康野生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分布特点及地位,分析了其破坏程度、濒临灭绝的原因和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保康 牡丹 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保康不同海拔高度生态因素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程亮 毕庆文 +3 位作者 许自成 汪健 王豹祥 王得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20,共6页
在湖北保康烟区不同海拔高度选取烟叶和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区生态因素和烟叶质量特点.结果表明,保康烟区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随海拔升高,年平均气温降低,无霜期及≥10℃活动积温减少,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增加;土壤具有较强的保肥... 在湖北保康烟区不同海拔高度选取烟叶和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区生态因素和烟叶质量特点.结果表明,保康烟区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随海拔升高,年平均气温降低,无霜期及≥10℃活动积温减少,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增加;土壤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pH值适宜,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但水溶性氯、有效硼含量较低.种植过程中应及时控氮提钾,补充硼肥,高海拔地区应考虑加施氯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保康烟区 海拔高度 生态因素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地质特征及其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辛建荣 唐嘉耀 张俊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5-78,共4页
着重阐述了湖北省保康县的地质特征及其对资源景观的影响,分析了保康县北部4 个风景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今后开发的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旅游景观 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 保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宝康先生档案利用思想的三大纲领 被引量:7
7
作者 丁华东 张丽娜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章对吴宝康先生的档案利用思想进行探讨,并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利用为纲"的方针和大力提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吴老档案利用思想的三大纲领,希望能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思想引导作用。
关键词 档案利用 利用思想 档案管理 吴宝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佀国涵 饶雄飞 +2 位作者 郭利 曹祥练 袁家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379-5382,5394,共5页
对2012年保康县烟区采集的450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的烟区土壤的p H、速效磷和速效钾较2002年分别增加了0.6、30.8 mg/kg和147.9 mg/kg,增幅分别达到了8.6%、287.9%和122.3%;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较2002... 对2012年保康县烟区采集的450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的烟区土壤的p H、速效磷和速效钾较2002年分别增加了0.6、30.8 mg/kg和147.9 mg/kg,增幅分别达到了8.6%、287.9%和122.3%;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较2002年分别降低了9.2 g/kg和9.7 mg/kg,降幅分别为26.1%和6.9%。应用主成分分析对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等间距法对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高、较高、适中和低的土壤面积分别占调查总面积的26.7%、19.5%、26.7%和27.1%,各乡镇烟区土壤的肥力综合得分顺序为龙坪镇>两峪乡>重阳镇>店垭镇>歇马镇>后坪镇>马良镇>高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县烟区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保康县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远 戴振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北纬31°21′—32°06′,东经110°45′—111°33′,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已查清该区系共有109科,305属,1018种木本植物。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非常复杂,含有许多古老的科、属、与...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北纬31°21′—32°06′,东经110°45′—111°33′,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已查清该区系共有109科,305属,1018种木本植物。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非常复杂,含有许多古老的科、属、与世界区系有产泛的联系;并显示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交叉过渡。该区系有14个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属占56.3×10^(-2),热带分布属占36.3×10^(-2),中国特有属占6.3×10^(-2),地中海分布属占1×10^(-2),显示温带成分比重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分布 湖北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弢 李新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730-17732,共3页
根据保康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分析提出了保康县生态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花茶联合深加工子模式、磷资源垂直加工子模式、旅游有机结合子模式。针对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 根据保康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分析提出了保康县生态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花茶联合深加工子模式、磷资源垂直加工子模式、旅游有机结合子模式。针对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保康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县 县域生态经济 “三位一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不同等级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琳 刘盼盼 +5 位作者 龚自明 王雪萍 程一方 杨伟 唐前勇 郑鹏程 《茶叶通讯》 2021年第3期469-477,共9页
为了解保康不同等级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收集保康绿茶一级茶样4个、二级茶样4个,联合采用感官审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了其香气成分、滋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一级绿茶的感官总... 为了解保康不同等级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收集保康绿茶一级茶样4个、二级茶样4个,联合采用感官审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了其香气成分、滋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一级绿茶的感官总分均高于90分,二级绿茶低于90分,感官品质得分与市场所定等级一致;一级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值均高于二级绿茶,只有非酯型儿茶素总量略低于二级绿茶;不同等级绿茶中咖啡碱、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含量均值有显著差异,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8个茶样共检测到64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3种、醛类9种、酮类5种、烯类12种、芳香烃6种、酯类15种和其他类4种,其中醇类物质平均含量最高,酯类其次,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酸顺式-3-己烯酯;进一步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60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5.080%,综合了β-紫罗酮、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基戊酸甲酯和顺-茉莉酮的贡献,主要反映绿茶中的花果香及特有芳香;一级绿茶醇类和酯类香气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低于二级绿茶,醛类、酮类、烯类、芳烃类和其他类香气化合物含量均高于二级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滋味成分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保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中低海拔地区‘保康紫斑’牡丹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绍平 杨杰峰 +2 位作者 陈松 蔡蘅 王波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保康紫斑牡丹是湖北省特有的野生牡丹类群,分布在海拔1 100~1 800 m之间,具有结实能力强、果荚大、结籽多、含油高等特点,但原生种植范围局限在高海拔山区,种植面积小,通过良种选育,选出暖湿性家系,采用与木本油料植物、园林观赏树种... 保康紫斑牡丹是湖北省特有的野生牡丹类群,分布在海拔1 100~1 800 m之间,具有结实能力强、果荚大、结籽多、含油高等特点,但原生种植范围局限在高海拔山区,种植面积小,通过良种选育,选出暖湿性家系,采用与木本油料植物、园林观赏树种套种栽培技术,使保康紫斑牡丹在湖北省中低海拔地区能够正常生长,且表现形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紫斑牡丹 良种 低海拔 套种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核桃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英杰 何宗念 赵翠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0-722,共3页
通过调查,分析了保康核桃(Juglans regia L.)种植区域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保康核桃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Juglans regia L.)产业 品种引进 栽培管理 保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雅文 高占盈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165,共3页
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传承并创新应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升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外观审美,提高食用菌产品包装的识别度。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襄阳保康香菇为案例,对襄阳保康香菇包装设计中... 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传承并创新应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升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外观审美,提高食用菌产品包装的识别度。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襄阳保康香菇为案例,对襄阳保康香菇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食用菌 包装设计 保康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保康紫斑’牡丹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家旺 陈慧玲 +4 位作者 张新叶 魏涛 张怀龙 杨彦伶 王波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以20个保康紫斑牡丹初选优株为试材,通过对其地径、株高、冠幅、单株产量、种子含油率等生长指标和结籽性状指标的测定及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9株生长及结实性状良好,含油率较高的优良单株,其单株结实量达到340~700 g、含油率达到27.76%... 以20个保康紫斑牡丹初选优株为试材,通过对其地径、株高、冠幅、单株产量、种子含油率等生长指标和结籽性状指标的测定及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9株生长及结实性状良好,含油率较高的优良单株,其单株结实量达到340~700 g、含油率达到27.76%~34.69%可作为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保康紫斑’牡丹 优良单株 选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保康冰雹累积带特征和成雹机制的数值研究
16
作者 敖杰 邱玉珺 +1 位作者 刘晓莉 郭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530-10535,10572,共7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对湖北保康冰雹云进行模拟,分析了保康6次冰雹云个例的过冷水累积带特征,同时对累积带明显和降雹强度大的040706雹云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这6例雹云的形成阶段均存在累积带,累积带...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对湖北保康冰雹云进行模拟,分析了保康6次冰雹云个例的过冷水累积带特征,同时对累积带明显和降雹强度大的040706雹云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这6例雹云的形成阶段均存在累积带,累积带平均维持时间为7 min,厚度为1~2 km,雹胚大部分以冻滴为主;雹胚产生于累积带,靠碰并累积区中的过冷雨水迅速增长,冰雹形成后主要靠碰并过冷云水增长;通过040706、040708和060806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累积带存在时有较大的上升气流和过冷雨水含量,是冰雹形成和增长的有利条件,但雹云整个生命期中存在较大的上升气流,对冰雹的形成和增长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冰雹形成 累积带 机制 湖北保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蜡梅种子出芽率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振伦 刘万义 +2 位作者 王子江 袁朝法 马维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5-78,共4页
湖北省保康县境内 ,沿南河流域和山脉走向 ,绵延数百公里有大片天然次生蜡梅林 ,总面积为 4 6 0 0hm2 ,约有 10 0万株 (蔸 )。石板沟等 7条沟涧 ,发现了 10 0余hm2 蜡梅原始纯林。蜡梅种子是繁育蜡梅的基本生产资料 ,但人们对保康蜡梅... 湖北省保康县境内 ,沿南河流域和山脉走向 ,绵延数百公里有大片天然次生蜡梅林 ,总面积为 4 6 0 0hm2 ,约有 10 0万株 (蔸 )。石板沟等 7条沟涧 ,发现了 10 0余hm2 蜡梅原始纯林。蜡梅种子是繁育蜡梅的基本生产资料 ,但人们对保康蜡梅种子出芽率试验 ,从未进行报导。该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年的种子贮藏对发芽率有很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出芽率试验 保康蜡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与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传宏 李洪喜 +2 位作者 周家旺 屈万芹 杨彦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45-246,共2页
对保康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康县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29种,占湖北省总数57种的50.88%,是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区域。其中一级7种(栽培2种),二级22种(栽培2种)。并对这些重点保护植物的大致... 对保康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康县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29种,占湖北省总数57种的50.88%,是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区域。其中一级7种(栽培2种),二级22种(栽培2种)。并对这些重点保护植物的大致分布情况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香玲’核桃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其竹 熊涛 +1 位作者 张建权 韩兆富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7-39,82,共4页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最大值,700~800 m产量最不稳定,病果率在海拔600~700 m最低;在海拔8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树体平均高度、树体平均地径、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保康县600~800 m区域是最适宜‘香玲’核桃引种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玲核桃 海拔 生长结果习性 保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县食用菌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学雄 刘世军 +1 位作者 王书美 吴吉香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58-59,74,共3页
在保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食用菌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了保康县食用菌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保康县 食用菌 森林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