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kuchiol ameliorates glycolipid homeostasis by reducing inflammation
1
作者 Zhenhua Liu Xiaoqing Xu +5 位作者 Zhenhua Liang Yixiao Chen Qiuyi Wang Wenyi Kang Yan Zhang Bin Co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159-3170,共12页
Inflammatory stimul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worsening of insulin-resistant diabetes.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rapeutic agents that can alleviate insulin resistance by targetin... Inflammatory stimul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worsening of insulin-resistant diabetes.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rapeutic agents that can alleviate insulin resistance by targeting inflammation.Here,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Bakuchiol(BL),a monoterpene phenolic compound first discovered from Psoralea corylifolia L.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 in diabetic mice through anti-inflammation.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BL alleviates 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the 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κB/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xis,consequently enhancing insulin receptor signaling through the c-Jun N-terminal kinase/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pathway and improving glucolipid homeostasis.Furthermore,the insulin recovery achieved with BL(60 mg/kg)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metformin(200 mg/kg).These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support for considering BL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option for insulin-resistant diabetes melli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uchiol DIABETES Insulin resistance PROTEOMIC INFLAM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补骨脂酚的不确定度评定
2
作者 李莉 王继双 王海燕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补骨脂酚的含量,建立不确定度测量的数学模型,评定补骨脂酚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对测量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各个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补骨脂酚的含量,建立不确定度测量的数学模型,评定补骨脂酚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对测量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各个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化妆品中补骨脂酚的质量分数为558.4μ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8.76μg/g(k=2,P=95%)。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样品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选用更为精准的量具,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补骨脂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内涵技术的补骨脂肝毒性成分筛选研究
3
作者 尚慧莹 魏雪 +5 位作者 程宏愽 马增春 涂博丹 肖成荣 刘献 高月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采用高内涵技术筛选补骨脂潜在肝毒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补骨脂中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查尔酮、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宁、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目的采用高内涵技术筛选补骨脂潜在肝毒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补骨脂中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查尔酮、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宁、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酚10种成分的IC_(50)值。在相同浓度药物处理HepG 2细胞24 h后,进行高内涵检测,通过阳性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评价各组细胞活性氧、还原型谷胱甘肽、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4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初步筛选补骨脂中主要肝毒性成分。结果CCK-8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查尔酮、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酚对Hep G 2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52.69、42.72、83.63、42.29、57.43、110.80、1420.00、23.58和25.34μmol·L^(-1)。高内涵结果显示,在20μmol·L^(-1)浓度下,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定和补骨脂酚可显著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异补骨脂查尔酮、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和补骨脂酚均可导致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保护性升高;异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定和补骨脂酚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造成线粒体超氧化物累积。结论异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定和补骨脂酚是补骨脂中造成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主要成分,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异补骨脂查尔酮 补骨脂定 补骨脂酚 肝毒性 高内涵筛选技术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超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诱导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
4
作者 张振海 朱静 +3 位作者 王建安 陈洁 庞颖颖 吴成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9-518,共10页
目的:合成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并探讨其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以补骨脂酚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甲酰化和席夫碱反应获得补骨脂酚衍生物1、2,并经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鉴定其结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补... 目的:合成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并探讨其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以补骨脂酚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甲酰化和席夫碱反应获得补骨脂酚衍生物1、2,并经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鉴定其结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Anex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法检测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法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结果:根据波谱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合成获得1个新结构的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其化学名为2-{(E)-5-[(S,E)-3,7-dimethyl-3-vinylocta-1,6-dien-1-yl]-2-hydroxybenzylidene}hydrazine-1-carboximidamide(衍生物2)。MTT法结果显示,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MDA-MB-231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中衍生物2对MDA-MB-231细胞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作用24、48、72 h的IC_(50)值分别为(13.11±1.09)、(6.91±1.78)和(2.23±1.32)μmol/L,但对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毒性较低,作用72 h的IC_(50)值为(31.23±1.58)μmol/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衍生物2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衍生物2作用后的MDA-MB-231细胞中Bax/Bcl-2比值增加,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胱天蛋白酶3激活,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且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较小,可作为抗三阴性乳腺癌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氨基胍 三阴性乳腺癌 凋亡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对光老化HSF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国良 姚远 +3 位作者 张宁 郭玮 王瑶 刘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9期11-15,24,共6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诱导的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SF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不进行UVB辐射)、UVB模型组(UVB辐射)、雌二醇组及补骨脂酚低(1μmol/L)、中(10μmol/L)、高(100μmol...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诱导的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SF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不进行UVB辐射)、UVB模型组(UVB辐射)、雌二醇组及补骨脂酚低(1μmol/L)、中(10μmol/L)、高(100μmol/L)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量;采用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细胞COLⅠ、M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确定光老化HSF细胞模型的最佳UVB照射剂量为25 mJ/cm2。与空白组比较,补骨脂酚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及MMP-1、MMP-3、COLⅠ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UVB模型组的细胞活力、COLⅠ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MMP-1和MMP-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MMP-1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LⅠmRNA表达水平下降(P <0.05)。与UVB模型组比较,补骨脂酚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COLⅠ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 <0.05),MMP-1和MMP-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MMP-1 mRNA表达下降、COLⅠmRNA表达上升(P <0.05)。结论补骨脂酚能够促进HSF细胞COLⅠ表达,抑制MMP-1与MMP-3的表达,防护UVB对HSF细胞的损伤,发挥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补骨脂酚 成纤维细胞 植物雌激素 光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路明 左艳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究SIRT1是否介导补骨脂酚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OSCC细胞系分为4组:正常(control)组,补骨脂酚处理(BAK)组,补骨脂酚处理+SIRT1抑制剂(BAK+EX527)组,SIRT... 目的探究SIRT1是否介导补骨脂酚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OSCC细胞系分为4组:正常(control)组,补骨脂酚处理(BAK)组,补骨脂酚处理+SIRT1抑制剂(BAK+EX527)组,SIRT1抑制剂(EX527)组。CCK-8法检测EX527和不同剂量BAK(1,2,5,10μmol/L)对OSCC细胞活力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OSCC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SIRT1、Ac-FOXO1、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OSCC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补骨脂酚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SCC细胞的细胞活力,而补骨脂酚剂量为5μmol/L时效果最佳,因此采用该剂量进行下一步机制研究。与control组相比,BAK组SIRT1、Bax和Caspase 3的表达量、OSCC细胞凋亡率和划痕实验细胞间距明显增加,而Ac-FOXO1、Bcl-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EX527阻断SIRT1信号通路可明显减弱BAK的上述作用(均P<0.05)。结论补骨脂酚可通过激活SIRT1信号通路,促进OSCC细胞凋亡,抑制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通过抑制SIRT3信号抵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路明 姜庆生 +1 位作者 左艳萍 唐成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77-1683,共7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酚(BAK)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影响并探究SIRT3是否介导BAK抗癌作用。方法OSCC细胞分组如下:control组,BAK组,SIRT3-AV+BAK组和SIRT3-AV组。利用腺病毒(AV)感染方法提高OSCC细胞内SIRT3的表达水平。BAK处理正常OSCC细... 目的观察补骨脂酚(BAK)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影响并探究SIRT3是否介导BAK抗癌作用。方法OSCC细胞分组如下:control组,BAK组,SIRT3-AV+BAK组和SIRT3-AV组。利用腺病毒(AV)感染方法提高OSCC细胞内SIRT3的表达水平。BAK处理正常OSCC细胞和SIRT3高表达OSCC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ROS)产量、凋亡率、迁移能力以及SIRT3通路蛋白(SIRT3、Ac-SOD2和SOD2)、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IRT3-AV组OSCC细胞SIRT3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OD2的乙酰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control组相比,BAK组OSCC细胞内SOD2乙酰化水平、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ROS产量、凋亡率明显增加,而细胞迁移能力、SIRT3和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5)。与BAK组相比,SIRT3-AV+BAK组OSCC细胞内SOD2乙酰化水平、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ROS产量、凋亡率明显降低,而细胞迁移能力、SIRT3和Bcl-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骨脂酚通过抑制SIRT3通路,促进ROS产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发挥抗口腔鳞状细胞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口腔鳞状细胞癌 凋亡 活性氧 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炙补骨脂炮制前后三种主要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宇 龚又明 《北方药学》 2013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3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比较补骨脂盐炙品炮制前后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盐炙法对7个不同地区来源的补骨脂进行炮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梯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3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比较补骨脂盐炙品炮制前后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盐炙法对7个不同地区来源的补骨脂进行炮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6nm,测定炮制前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补骨脂酚的含量。结果:盐炙法使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增加,使补骨脂酚的含量减少。结论:盐炙法使补骨脂中的三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酚 盐炙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补骨脂提取物3种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梅 周凡 +2 位作者 希尔艾力.吐尔逊 李治建 曹春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7期12-15,共4页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补骨脂提取物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pic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补骨脂提取物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pic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该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分别在0.0563~0.3379、0.0523~0.3139、0.1280~0.76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6%(n=6)、RSD=1.77%,100.43%(n=6)、RSD=1.45%和99.41%(n=6)、RSD=1.6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补骨脂提取物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含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经蛋白激酶Cε拮抗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垒 杜朝升 +1 位作者 肖军 杨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975-981,共7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BAK)对血管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SIR)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BAK(2,5,10μmol/L)预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 h,接受模拟缺血再灌注(SIR)损伤(缺血45min,再灌注4 h),用CCK-8法...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BAK)对血管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SIR)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BAK(2,5,10μmol/L)预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 h,接受模拟缺血再灌注(SIR)损伤(缺血45min,再灌注4 h),用CCK-8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酶活性测定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膜PKCε、细胞质PKCε、Bcl-2、Bax、cleaved caspase 3和gp91phox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PKCε特异性阻断剂εV1-2阻断该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究PKCε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 BAK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内皮细胞SIR损伤,且10μmol/L剂量效果最佳。BAK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增强细胞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gp91phox蛋白表达量,减少ROS的产生;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的表达,降低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率;并且显著促进PKCε膜转位,而特异性阻断PKCε信号通路可逆转BAK的上述保护作用(均P<0.05)。结论 BAK通过激活PKCε信号通路,进而增强细胞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能力,最终缓解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C EPSILON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对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何 王长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 观察补骨脂酚(BAK)对多柔比星(DOX)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组),多柔比星组(DOX组),补骨脂酚处理组(DOX+BAK组),抑制剂加补骨脂酚处理组(3-TYP+DOX+... 目的 观察补骨脂酚(BAK)对多柔比星(DOX)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组),多柔比星组(DOX组),补骨脂酚处理组(DOX+BAK组),抑制剂加补骨脂酚处理组(3-TYP+DOX+BAK组)。采用腹腔一次性注射多柔比星(15 mg/kg)建立小鼠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急性模型。DOX建模后每日经腹腔给予补骨脂酚20 mg/(kg·d)注射给药5 d。DOX注射前3 d每日经腹腔给予SIRT3特异性阻断剂3-TYP 50 mg/(kg·d)注射3 d。各组小鼠药物处理完成后检测其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心脏组织病理改变、血清LDH水平、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小鼠早期心脏功能明显受损,血清内LDH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鼠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空泡化”现象;小鼠心肌组织ROS的产生及MDA的生成明显增加,并且心肌组织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小鼠心肌细胞SIRT3/SOD2信号通路明显被抑制(P<0.05)。与DOX组相比,DOX+BAK组小鼠心脏功能损伤显著减轻,血清内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鼠心肌细胞“空泡化”现象显著改善;小鼠心肌组织ROS的产生及MDA的生成明显被抑制,并心肌组织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小鼠心肌细胞SIRT3/SOD2信号通路明显被激活(P<0.05)。然而补骨脂酚的上述保护效果均可被SIRT3特异性阻断剂3-TYP显著逆转(P<0.05)。结论 补骨脂酚可通过激活SIRT3/SOD2信号通路发挥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而减轻了多柔比星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 SIRT3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永建 郑权友 王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5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补骨脂酚组,每组15只。糖尿病组和补骨脂酚组进行高糖高脂饲料(HFD)饮食... 目的探讨补骨脂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5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补骨脂酚组,每组15只。糖尿病组和补骨脂酚组进行高糖高脂饲料(HFD)饮食4周后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对照组正常饮食4周后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持续注射3 d。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1周后,三组空腹12 h经口予葡萄糖(2 g/kg),在0、30、60、90、120 min时记录血糖值。糖尿病组和补骨脂酚组随机血糖≥16.7 mmol/L认为建模成功,两组继续HFD喂养8周,补骨脂酚组同时进行补骨脂酚(60 mg/kg)灌胃8周,对照组继续正常饮食8周。干预结束后行小动物超声检测心功能,取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并采用TUNEL染色检测心肌凋亡指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心肌排列紊乱,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补骨脂酚组心肌紊乱现象改善,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减少。糖尿病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Bcl-2水平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及Bax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补骨脂酚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高于糖尿病组,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cl-2及Bax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酚处理可显著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抑制凋亡信号,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糖尿病心肌病 心功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