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虎通》与中国哲学传统 |
匡钊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
2
|
汉代章句与《白虎通义》 |
张荣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3
|
《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 |
杨权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
4
|
思想与皇权的协调——论孝观念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转变 |
方光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5
|
大汉帝国的正义观念及其现代启示——《白虎通义》之“义”的诠释 |
黄玉顺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6
|
白虎观会议和《白虎议奏》、《白虎通义》之关系考 |
雷戈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3
|
|
|
7
|
试论《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 |
王四达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8
|
《白虎通》中的谶纬思想 |
曾德雄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9
|
从《白虎通义》的声训条例看其语音特点 |
白瑞芬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0
|
《白虎通》“血缘情感”道德价值论证及其反思 |
冷兰兰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11
|
《白虎通》声训反映的汉代古音现象 |
郭向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2
|
《白虎通义》对董仲舒新儒学的部分发展 |
黄朴民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
13
|
《白虎通》的礼乐教化观 |
苏志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
14
|
元刊《白虎通》新探 |
邵红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5
|
论《白虎通》对制度伦理的阐发及其历史定位 |
王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6
|
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性质新探 |
刘德州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7
|
儒家“三纲五常”的本义、演变及其辨正——以朱熹理学的诠释为中心 |
乐爱国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
18
|
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以《汉书》、《汉纪》为中心 |
傅永聚
范学辉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19
|
谶纬与东汉社会思潮略议 |
张俊峰
|
《河北学刊》
|
2001 |
4
|
|
|
20
|
“三纲六纪”与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形成 |
张造群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