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分析少子复合速率及吸收层对HIT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瑞晨 张研研 +2 位作者 李彩霞 史力斌 史冬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8-494,共7页
采用AMPS-1D程序模拟分析了前后接触少子复合速率以及吸收层的厚度和少子迁移率对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模拟发现,与太阳电池的前接触少子复合速率相比,背接触少子复合速率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吸收... 采用AMPS-1D程序模拟分析了前后接触少子复合速率以及吸收层的厚度和少子迁移率对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模拟发现,与太阳电池的前接触少子复合速率相比,背接触少子复合速率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吸收层单晶硅的厚度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要受到单晶硅隙间缺陷态密度以及背接触少子复合速率的制约.当背接触复合占主要地位时,吸收层越厚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当吸收层隙间缺陷复合占主要地位时,电池的转换效率在某一厚度处达到峰值.吸收层的少子迁移率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也要受到背接触少子复合速率的制约.当背接触复合速率较低时,少子迁移率越大,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当背接触复合速率较高时,少子迁移率越小,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少子复合速率 厚度 少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复合速率情况下IBC太阳电池发射区半宽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涛 陆晓东 +1 位作者 吴元庆 李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8-1692,1698,共6页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N型插指背接触(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单晶硅太阳电池发射区半宽度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背表面复合速率的情况下,发射区半宽度对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开路电压(VOC...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N型插指背接触(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单晶硅太阳电池发射区半宽度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背表面复合速率的情况下,发射区半宽度对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开路电压(VOC)、填充因子(FF)及转换效率(Eff)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背表面复合速率的增大,对于不同发射区半宽度的情况,IBC太阳电池JSC、VOC、FF及Eff均显著降低。当背表面复合速率一定时,发射区半宽度越大,JSC、VOC越高,而FF越低。随着发射区半宽度的增大,IBC太阳电池Eff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点。当背表面复合速率较小(50~500 cm/s)时,最优的发射区半宽度为800μm。当背表面复合速率较高(≥5000 cm/s)时,最优的发射区半宽度为12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太阳电池 发射区 半宽度 表面复合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钝化的HgCdTe非平衡载流子表面复合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咏东 赵军 +2 位作者 龚海梅 李言谨 方家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利用Ar+束溅射沉积技术在HgCdTe表面实现了低温CdTe介质薄膜的低温生长.在同一HgCdTe晶片表面分别用CdTe介质膜、HgCdTe自身阳极氧化膜进行表面钝化.利用光电导衰退测量技术测量了两种不同表面钝化的薄HgCdTe晶片的非平衡载流子(少数载... 利用Ar+束溅射沉积技术在HgCdTe表面实现了低温CdTe介质薄膜的低温生长.在同一HgCdTe晶片表面分别用CdTe介质膜、HgCdTe自身阳极氧化膜进行表面钝化.利用光电导衰退测量技术测量了两种不同表面钝化的薄HgCdTe晶片的非平衡载流子(少数载流子)寿命,并通过光电导衰减信号波形的拟合,得到两种不同表面钝化的HgCdTe表面复合速度.实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CdTe 表面复合速度 碲化镉 非平衡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层厚度对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表面光电压谱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亮 钱芸生 常本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通过求解一维稳态少子扩散方程,推导了含有后界面复合速率和发射层厚度的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表面光电压谱理论方程.通过对发射层厚度分别为1.6μm和2.0μ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GaAs透射式阴极样品测试,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基本一... 通过求解一维稳态少子扩散方程,推导了含有后界面复合速率和发射层厚度的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表面光电压谱理论方程.通过对发射层厚度分别为1.6μm和2.0μ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GaAs透射式阴极样品测试,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基本一致.通过引入表面光电压谱积分灵敏度公式,仿真探讨了表面光电压谱在一定体材料参量条件下,积分灵敏度受发射层厚度的影响;发现在体材料参量一定条件下,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具有最佳厚度,同时最佳厚度受后界面复合速率的影响更大,同时GaAlAs窗口层也能很好降低发射层后界面复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电阴极 表面光电压谱 电子扩散长度 发射层厚度 后界面复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内光谱响应测量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逊 刘祖明 +1 位作者 廖华 李景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1-956,共6页
根据发射区电流密度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发射区杂质服从高斯函数和余误差函数分布情况下短波内光谱响应与前表面复合速度的模型,该模型短波波长的选择与扩散结深有关。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扩散条件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进... 根据发射区电流密度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发射区杂质服从高斯函数和余误差函数分布情况下短波内光谱响应与前表面复合速度的模型,该模型短波波长的选择与扩散结深有关。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扩散条件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进行计算,结果与PC1D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太阳电池 内光谱响应 前表面复合速度 连续性方程 高斯函数 余误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IC测定GaP的少子扩散长度和表面复合速度
6
作者 李永良 杨锡震 +1 位作者 周艳 王亚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GaP半导体材料的 p n结进行线扫描 ,得到电子束感生电流 (EBIC)的线扫描曲线 .给出一简单模型 ,对GaP样品n区的EBIC线形进行计算 ,拟合实验曲线 。
关键词 少子扩散长度 表面合速度 电子束感生电流 半导体材料 磷化钙 P-N结 测定 EBIC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方法降低N型碲镉汞材料表面复合速度
7
作者 张立瑶 乔辉 李向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利用微波反射光电导衰退法比较了采用一次阳极氧化和二次阳极氧化的N型碲镉汞材料的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拟合得到了碲镉汞材料表面复合速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二次阳极氧化方法能够更好地降... 利用微波反射光电导衰退法比较了采用一次阳极氧化和二次阳极氧化的N型碲镉汞材料的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拟合得到了碲镉汞材料表面复合速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二次阳极氧化方法能够更好地降低材料表面悬挂键的密度,同时减少抛光引入的表面缺陷能级的数量,从而降低材料的表面复合速度,改善材料的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利于制造出高性能的HgCdTe红外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DTE 二次氧化 少子寿命 表面复合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电势诱导衰减效应表面复合速度机理
8
作者 马逊 李明 +4 位作者 刘祖明 罗熙 王云峰 徐永锋 李国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7-164,共8页
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效应是导致光伏组件输出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PID太阳电池前表面非平衡载流子复合特性,该论文首先分析PID太阳电池表面能带及电场变化情况,利用连续性方程以及电流密度方... 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效应是导致光伏组件输出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PID太阳电池前表面非平衡载流子复合特性,该论文首先分析PID太阳电池表面能带及电场变化情况,利用连续性方程以及电流密度方程建立PID太阳电池表面复合速度S_(pPID)与短波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λ))之间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利用太阳电池常用计算模拟软件PC1D模拟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晶体硅太阳电池IQE(λ),并且采用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计算PID效应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S_(pPID),与未发生PID效应时前表面复合速度S_p以及I-V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短波IQE(λ)测量PID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S_(pPID)时,波长选择范围在310~360 nm之间误差较小;当太阳电池发生PID效应,前表面复合速度增大,前表面杂质浓度低、钝化效果好的太阳电池输出I-V特性下降,对钝化效果差、表面掺杂浓度高的太阳电池输出I-V特性影响较小。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制备抗PID效应组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波长 太阳能电池 PID 前表面复合速度 内量子效率 I-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模拟
9
作者 潘淼 张寅博 陈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2,共5页
提出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太阳电池的一维模型,多晶硅材料是由物理冶金法提纯的。在接近实际的条件下,计算了晶粒大小和晶界复合速率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要使电池性能达到最佳,... 提出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太阳电池的一维模型,多晶硅材料是由物理冶金法提纯的。在接近实际的条件下,计算了晶粒大小和晶界复合速率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要使电池性能达到最佳,晶粒尺寸需大于5mm;晶界复合速率足够低的情况下,对晶粒尺寸的要求可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模型 晶粒尺寸 晶界复合速度 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探针法测量表面复合速率
10
作者 张峰 葛万来 +1 位作者 沈其英 吴雅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590-1594,共5页
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立了应用光探针的光电(PC)测量方法,应用镜像法和点源产生近似原理建立了物理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光电流与表面复合速率相应关系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可进行电量测量的实验装置.采用此方法... 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立了应用光探针的光电(PC)测量方法,应用镜像法和点源产生近似原理建立了物理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光电流与表面复合速率相应关系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可进行电量测量的实验装置.采用此方法,测量了台面型高压硅半导体器件的无机钝化和有机保护界面的表面复合速率.通过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归一化比较,获得了其表面复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测量 表面复合速率 光探针法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单晶低表面复合速度的获得
11
作者 颜永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提出减低 p- Si单晶表面复合速度参数值的两个行而有效的方法 ,解释了其不同的作用机理 .实验表明 ,经 HF腐蚀处理过的 p- Si单晶 ,自然晾干的表面复合速度测算值比红外灯烘干的测算值低 1个量级以上 ;而对于同一 p- Si单晶 ,置于氮气... 提出减低 p- Si单晶表面复合速度参数值的两个行而有效的方法 ,解释了其不同的作用机理 .实验表明 ,经 HF腐蚀处理过的 p- Si单晶 ,自然晾干的表面复合速度测算值比红外灯烘干的测算值低 1个量级以上 ;而对于同一 p- Si单晶 ,置于氮气氛围之中的测算值要比大气之中的测算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单晶 低表面复合速度 半导体 表面性质 电学性能 氟化氢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GaAs单晶表面复合速度的宽谱光伏测算
12
作者 颜永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56-860,共5页
提出适用于可见光全波段的光伏测算GaAs单晶表面复合速度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掺Si的N型弱简并GaAs单晶(n0=2.0×1017cm-3),其表面复合速度Sp=1.6×105cm·s-1,与有关... 提出适用于可见光全波段的光伏测算GaAs单晶表面复合速度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掺Si的N型弱简并GaAs单晶(n0=2.0×1017cm-3),其表面复合速度Sp=1.6×105cm·s-1,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表面复合速度 砷化镓 光伏测算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rhGH与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对改善Turner综合征患者生长速度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丹 陈红珊 +5 位作者 杜敏联 李燕虹 马华梅 陈秋莉 张军 古玉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比较单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对改善Turner综合征(TS)女孩生长速度的疗效比较。方法:将TS患者分为两组:单用组(23例)单用rhGH治疗,联用组(28例)接受小剂量司坦唑醇联合rhGH治疗。治疗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 目的:比较单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对改善Turner综合征(TS)女孩生长速度的疗效比较。方法:将TS患者分为两组:单用组(23例)单用rhGH治疗,联用组(28例)接受小剂量司坦唑醇联合rhGH治疗。治疗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期间测量或评估两组的生长速度(GV)、依据年龄的身高标准差评分(Ht SDSCA)、依据骨龄的身高标准差评分(Ht SDSBA)、身高标准差评分的增长值(ΔHt SDS)以及骨龄增长与年龄增长的比值(ΔBA/ΔCA)。结果 :单用组与联用组治疗6个月时GV分别为(6.72±2.23)cm/年和(8.29±1.92)cm/年,治疗1年时的GV分别为(6.29±1.44)cm/年和(8.13±1.87)cm/年,Ht SDSCA分别从-3.51±0.99提高到-3.19±1.09和-4.21±1.19提高到-3.43±1.06,ΔBA/ΔCA分别为0.60±0.39和0.77±0.56。联用组GV及ΔHt SDS均显著较单用组好(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GV与开始治疗的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与单用rhGH治疗对比,联合应用rhGH和小剂量司坦唑醇在改善TS女孩生长速度上更有优势,并且未加速骨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人生长激素 重组 司坦唑醇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rhFSH与果纳芬对排卵障碍患者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艳坤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海南省生殖医学中心 徐雯 +2 位作者 卢伟英 周雪梅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金赛药业)与果纳芬(雪兰诺公司)对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评价国产rhFSH的治疗作用,了解卵泡生长速率及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的规律。方法:将排卵障碍不孕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34例... 目的:比较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金赛药业)与果纳芬(雪兰诺公司)对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评价国产rhFSH的治疗作用,了解卵泡生长速率及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的规律。方法:将排卵障碍不孕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20例,进行促排卵治疗,A组给予国产rhFSH促排卵,B组给予果纳芬促排卵,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B两组的用药总量、平均每日用药量、平均促排卵天数、HCG日≥18mm卵泡数目、优势卵泡平均生长速率、HCG日血E2、LH、P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后6d的P值、排卵率、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1062.5±505.7)(375~2175)IU和(1157.5±470.6)(375~2325)IU;(105.8±28.2)(75~150)IU和(114.9±30.3)(75~150)IU;(10.0±4.3)(5~20)d和(10.4±4.0)(5~20)d;(1.3±0.7)个和(1.3±0.6)个;(1.7±0.2)mm/d和(1.5±0.2)mm/d;(2283.1±2350.0)pg/mL,(6.9±5.4)pg/mL,(1.4±1.2)ng/mL和(2098.2±2454.2)pg/mL,(8.4±5.8)pg/mL,(1.3±0.8)ng/mL;(10.7±0.4)mm和(10.3±0.7)mm;(31.7±37.8)ng/mL和(33.3±29.1)ng/mL;82.4%和90.0%;17.6%和25.0%,66.7%和80.0%(P>0.05)。结论:国产rhFSH具有良好的促排卵疗效,身体反应过程一致,作用不弱于果纳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卵泡刺激素 促排卵 卵泡生长速率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注入水平下少子寿命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15
作者 罗方颖 宋晨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3-567,共5页
实现表面光电压法(SPV)在大注入水平下的少子寿命测量对表面光电压技术的应用和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计算了P型单晶硅片三种复合机制下注入水平与体寿命及表面复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平提高,主导复合机制发生改变,且少... 实现表面光电压法(SPV)在大注入水平下的少子寿命测量对表面光电压技术的应用和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计算了P型单晶硅片三种复合机制下注入水平与体寿命及表面复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平提高,主导复合机制发生改变,且少子寿命并不是一直随注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与杂质能级位置有关,表面复合率则恰好相反。为验证计算结果,对P型单晶硅片进行了注入水平可调的少子寿命测试。通过样品表面钝化,分离体表寿命,分别得到了注入水平与少子寿命和表面复合率的实验变化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在测试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子寿命 表面复合率 SPV 注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风速对深凹露天矿山炮烟排烟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翠 聂百胜 孙殿阁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为探究大气风速对深凹露天矿山爆破排烟时间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深凹露天矿山爆破非稳态数值模型,模拟大气风速为3、6、9、15 m/s和不同爆破位置条件下炮烟扩散场景,研究了不同大气风速对深凹露天采坑内风流场特征和爆破... 为探究大气风速对深凹露天矿山爆破排烟时间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深凹露天矿山爆破非稳态数值模型,模拟大气风速为3、6、9、15 m/s和不同爆破位置条件下炮烟扩散场景,研究了不同大气风速对深凹露天采坑内风流场特征和爆破排烟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爆破位置下,随着大气风速的增大,露天采坑内的风流分布呈现出单复环流向双复环流结构的转变;当大气风速大于6 m/s后,随着大气风速的增大,爆破炮烟排烟时间下降的幅度逐渐减小,大气风速对排烟时间的影响逐渐降低;不同爆破位置下,随着大气风速的增大,露天采坑爆破炮烟排烟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与大气风速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凹露天矿山 排烟时间 复环流 大气风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