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recovery in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by using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
1
作者 Jinwang Zhang Dongliang Cheng +3 位作者 Jiachen Wang Shengli Yang Xiaohang Wan Xinya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655-1676,共22页
The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SLTCC)mining technology i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steeply inclined thick coal seams.Becaus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coal face in this mining method,a signifi-cant port... The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SLTCC)mining technology i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steeply inclined thick coal seams.Becaus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coal face in this mining method,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top coal is lost at the face end.For reducing the coal loss,the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PRDT)is proposed as a novel top coal drawing technique.Meanwhile,based on the Bergmark-Roos model(B-R model),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recovery ratio of top coal based on the top coal boundary equation and residual top coal amount is proposed.The mechanism of PRDT to reduce top coal loss at the face end is revealed by comparing with single-round sequential drawing technique(SSDT).Physical experiments and in-site observation data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PRD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residual coal near the roof by optimizing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coal boundary.Suggestions for improve recovery ratio in Wudong Coal Mine were given based on its face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 Boundary of top coal Drawing body of top coal Inclined coal s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MINE的无底柱采矿回采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子良 王李管 毕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34,共5页
运用DIMINE软件在三维环境中对某铁矿的无底柱崩落法进行回采设计。首先导入地质剖面图,通过不规则三角网生成地质体模型。然后导入实测巷道数据生成巷道模型。切割矿体及岩体模型形成采场模型,在采场模型中设置炮孔剖面生成爆破边界和... 运用DIMINE软件在三维环境中对某铁矿的无底柱崩落法进行回采设计。首先导入地质剖面图,通过不规则三角网生成地质体模型。然后导入实测巷道数据生成巷道模型。切割矿体及岩体模型形成采场模型,在采场模型中设置炮孔剖面生成爆破边界和扇形炮孔。对炮孔进行自动装药并计算装药量。最后进行炮排和进路出图并计算技术经济指标。通过运用DIMINE软件,快速准确地在三维环境下完成了无底柱采矿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数字矿山 分段崩落法 无底柱采矿 回采设计 爆破设计 三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破矿岩崩落法采场大高跨切割槽形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秦国玉 龚臻 +5 位作者 谭宝会 张刚刚 粟登峰 陈帮洪 王惠芬 张志贵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在采场中形成质量合格的切割槽是保障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采效果的重要基础。以龙首矿西二采区需要在软破矿岩条件下形成切割槽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在切割平巷中先借助楔形炮排掏槽再利用直立平行炮排扩槽的无井成槽方案,并在现场... 在采场中形成质量合格的切割槽是保障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采效果的重要基础。以龙首矿西二采区需要在软破矿岩条件下形成切割槽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在切割平巷中先借助楔形炮排掏槽再利用直立平行炮排扩槽的无井成槽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前期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楔形掏槽爆破质量对于整个切割槽形成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当楔形掏槽跨度一定时,楔形掏槽高度越大,所受的爆破夹制作用越明显;在西二采区矿岩条件下,当楔形掏槽跨度为15 m时,有效掏槽高度为15~18 m,无法满足崩落法采场最末分段需要形成高度27.3 m、跨度75 m切割槽要求。为此,针对该成槽方案展开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加大楔形掏槽跨度、分次完成楔形掏槽以及加大排间微差爆破间隔等关键性改进技术。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改进后的成槽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在矿山开展了工程实践,顺利在崩落法采场形成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切割立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破矿岩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大高跨切割槽 无井成槽 楔形掏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中深孔爆破技术在马坑铁矿的应用
4
作者 王志东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1-14,25,共5页
常规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的分段高度在12~15 m之间,在边角小矿体中,由于远离主矿体,按常规每个分段均布置采切工程,将增大采切比,为解决此问题,马坑铁矿充分利用大型设备的优良性能,向上跨分段施工超深中深孔,在节省一个分段的前提下,实... 常规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的分段高度在12~15 m之间,在边角小矿体中,由于远离主矿体,按常规每个分段均布置采切工程,将增大采切比,为解决此问题,马坑铁矿充分利用大型设备的优良性能,向上跨分段施工超深中深孔,在节省一个分段的前提下,实现采切比、损失贫化率均保持正常水平。以马坑铁矿F2下盘15^(#)~17^(#)矿房为应用地点,通过介绍采准、凿岩、爆破方案,并将爆破效果与设计对比验证,最终应用效果良好,该矿房实际技术参数为采切比32.14 m/万t,损失率6.5%,贫化率8.7%,中深孔每米崩矿量9.19 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 采切比 损失贫化率 超深中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etic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ining engineering 被引量:7
5
作者 Zhang Zongx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4,共8页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inution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mining industry. To reduce such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 an individual operation such as blasting must be increased. By...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inution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mining industry. To reduce such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 an individual operation such as blasting must be increased. By using both new investigations and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1) kinetic energy carried by moving fragments in rock fracture is notable and it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ing loading rate;(2) this kinetic energy can be well used in secondary fragmentation in crushing and blasting. Accordingly, part of the muck pile from previous blast should be left in front of new(bench) face in either open pit or underground blasting. If so, when new blast occurs, the fragments from the new blast will collide with the muck pile left from the previous blast, and the kinetic energy carried by the moving fragments will be partly used in their secondary frag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tic energy Rock fragmentation Open pit blasting sublevel caving mining Energy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回采空间内贫矿资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损开采方案研究
6
作者 谭宝会 王虎 +5 位作者 张志贵 王永定 龙卫国 龚臻 何建元 陈星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做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贫损控制对于矿山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当矿床开采条件复杂、矿石品位较低时,矿石贫损控制难度将会大幅增加,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矿石贫损控制一直是崩落法开采方向的重要关注点。金川龙首矿西二采... 做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贫损控制对于矿山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当矿床开采条件复杂、矿石品位较低时,矿石贫损控制难度将会大幅增加,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矿石贫损控制一直是崩落法开采方向的重要关注点。金川龙首矿西二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仅可布置4个分段,回采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矿石的贫损控制,加之西二采区矿石品位较低但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矿石贫损。针对西二采区的复杂开采条件及贫损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首采分段总量控制出矿、中间分段低贫化出矿、最末分段低贫化出矿+辅助进路回收残留矿石”的组合式低贫损回采方案。以西二采区为工程背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高仿真度的物理放矿模型并对该方案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在暂时不考虑回收最末分段残留矿石的情况下,该方案可使西二采区崩落法采场的矿石回收率达到75.6%,而废石混入率仅为6.0%,在确保矿石回收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矿石贫化。该方案在现场应用后,实际的矿石回收指标与试验结果基本接近,表明该方案在西二采区有限回采空间内实现了贫矿资源低成本、高质量回收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贫矿资源 有限回采空间 放矿试验 贫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非煤矿山顶板事故分析与管理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龙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200-202,共3页
顶板事故在非煤地下矿山事故中占比最多,顶板管理是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统计分析龙岩市2008—2023年共15a的顶板事故情况,总结非煤矿山顶板事故的特点。研究得出,矿井爆破工艺技术水平低及在大暴露空间下进行作业是顶板... 顶板事故在非煤地下矿山事故中占比最多,顶板管理是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统计分析龙岩市2008—2023年共15a的顶板事故情况,总结非煤矿山顶板事故的特点。研究得出,矿井爆破工艺技术水平低及在大暴露空间下进行作业是顶板事故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将中深孔爆破分段崩落采矿法代替空场法,但受到矿石价格影响,该方法成本高,当前可行性低;通过推广应用凿岩台车、撬毛台车等机械工具,严格控制井下采掘作业空间宽度和高度等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努力实现顶板零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顶板事故 顶板管理 中深孔爆破分段崩落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下高分段中深孔采场一次成槽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鸿德 万串串 +1 位作者 刘立顺 杨小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59-66,80,共9页
目的:下向高分段中深孔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矿体或深部高应力环境中的坚硬矿体开采。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快速构建切割槽,为爆破创造自由面和补偿空间。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成槽... 目的:下向高分段中深孔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矿体或深部高应力环境中的坚硬矿体开采。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快速构建切割槽,为爆破创造自由面和补偿空间。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成槽技术,以提高深部厚大破碎矿体的开采效率。方法:本文提出了“分次成井+单次侧向爆破”的切割槽形成方法。为验证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三山岛金矿为工程依托矿山,结合数值模拟、理论计算方法,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深部矿岩不稳固且采用充填体构筑人工假顶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安全、高效地构建切割槽。结论:该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凿岩爆破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爆破扰动,具有良好的爆破效果和广泛的适应性,为类似矿山切割槽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安全高效采矿 一次成槽 九孔掏槽 下向采矿 高分段中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深部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9
作者 孙书彬 江国建 +1 位作者 陆宇超 钟生元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
某金矿2#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废石充填采矿法,开采过程中预留大量顶柱和间柱,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矿产资源回收率,提出了上向水平点柱式非胶结充填法、上向水平分层与进路胶结联合充填采矿法以及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并对比了不同采矿方... 某金矿2#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废石充填采矿法,开采过程中预留大量顶柱和间柱,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矿产资源回收率,提出了上向水平点柱式非胶结充填法、上向水平分层与进路胶结联合充填采矿法以及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并对比了不同采矿方法的经济技术指标,得出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明显优于另外2种方案。在矿山的实际应用中,试验采场可为矿山带来经济效益2 871.27万元,2^(#)矿体深部矿石多回收的资源量价值高达3.67亿元,该方法为相似条件的深井矿床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矿方法优选 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开采顺序优化
10
作者 甘德清 孟岐 +1 位作者 刘志义 路燕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一采一、隔二采一、隔三采一,并采用FLAC^(3D)建立矿体模型,对比分析各方案顶板沉降以及间柱稳定性。最后,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与产能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开采顺序判断矩阵,计算得出3种方案的综合隶属度分别为0.86、0.79、0.80,确定间柱宽度15 m(隔一采一)为最优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现最大化生产能力的同时,可保持采场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极厚矿体 开采顺序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间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高阶段采场 间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中存窿矿石回收方法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喻六平 林景尚 和学衡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龙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过程中,原采场存在大量的存窿矿石资源,主要包括覆盖矿石层和下盘三角矿柱。为安全有效地回收该部分资源,分析采空区及存窿矿石分布状况及技术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回收原则,提出了分区回收方案。存窿矿... 龙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过程中,原采场存在大量的存窿矿石资源,主要包括覆盖矿石层和下盘三角矿柱。为安全有效地回收该部分资源,分析采空区及存窿矿石分布状况及技术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回收原则,提出了分区回收方案。存窿矿石回收全过程在基于采空区稳定性及监测监控下进行,并顺利实施,充分解决了崩落法转充填采矿法所遗留的资源损失问题,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同时又能对采空区进行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充填法 存窿矿石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采矿法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国富 张超凡 +1 位作者 张法全 叶金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7,共3页
研究了分段充填采矿法的动力学原理。针对右江河地区铁矿的开采条件,设计了4种分段开采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覆岩及副井在分段采矿时的移动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定配比充填体情况下,4种开采方案副井和覆岩都是安... 研究了分段充填采矿法的动力学原理。针对右江河地区铁矿的开采条件,设计了4种分段开采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覆岩及副井在分段采矿时的移动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定配比充填体情况下,4种开采方案副井和覆岩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采矿法 动力学过程 采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顶煤综放采场冲击矿压形成机制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华君 姜福兴 +1 位作者 温良霞 赵明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15-2621,2628,共8页
应用覆岩空间结构学术观点对孤岛顶煤综放采场冲击矿压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覆岩关键层的岩性、层位、范围等因素,覆岩关键层空间结构分为覆岩空间大结构和基本顶有限矿压结构。孤岛顶煤采场冲击矿压发生机制:①孤岛顶煤综放... 应用覆岩空间结构学术观点对孤岛顶煤综放采场冲击矿压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覆岩关键层的岩性、层位、范围等因素,覆岩关键层空间结构分为覆岩空间大结构和基本顶有限矿压结构。孤岛顶煤采场冲击矿压发生机制:①孤岛顶煤综放采场型空间大结构形成过程是集中压力逐渐增加的过程,是该时间段发生冲击矿压的力源;②采场基本顶形成最下位型空间结构后,随着工作面推进,基本顶块体产生滑落失稳,造成工作面冲击矿压现象。通过对分段来压理论、基本顶结构失稳理论和坚硬顶板预断裂理论对覆岩关键层空间结构运动的控制作用研究,提出采用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分阶段降低放煤率、坚硬覆岩预爆泄压技术、覆岩坚硬岩层破裂的微地震监测技术等方式方法预防冲击矿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 综放采场 冲击矿压 放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铁矿露天转地下三维探采结合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海英 任凤玉 +1 位作者 周胜利 王春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海南铁矿矿石为高品位赤铁矿,矿体形态及其尖灭再现关系复杂,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应用大结构参数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体,为加快其开采进程和有效控制矿石损失贫化,需要快速探清矿体分布及其边界位置。为此,研究海南铁矿三维探采... 海南铁矿矿石为高品位赤铁矿,矿体形态及其尖灭再现关系复杂,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应用大结构参数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体,为加快其开采进程和有效控制矿石损失贫化,需要快速探清矿体分布及其边界位置。为此,研究海南铁矿三维探采结合方法,利用3个分段同时施工的探采结合工程、露天边坡以及分段钻探工程揭露的矿岩信息,快速探测与二次圈定矿体,据此优化采准工程的布置形式与合理位置。生产实践表明:这一三维探采结合方法,提高了矿体圈定的效率与精确度,保障了挂帮矿的高效开采,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体 多分段同时采准 分段钻探 三维探采结合 高效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陶干强 任青云 +1 位作者 罗辉 刘振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68-3772,3779,共6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国内外地下矿山广泛采用的采矿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凿岩、装药以及出矿设备的制约,国内矿山大多采用小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所产生的地压问题十分严重,开采效率低。近年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朝着增大采场结构...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国内外地下矿山广泛采用的采矿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凿岩、装药以及出矿设备的制约,国内矿山大多采用小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所产生的地压问题十分严重,开采效率低。近年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朝着增大采场结构参数的方向发展,不但有利于改善采场稳定性,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开展采场稳定性分析有利于实现安全、高效开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10 m×10 m、15 m×15 m、15 m×20 m共3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崩落法采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两个不同过程的巷道顶板竖直位移、主应力进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路开挖时15 m×20 m与10 m×10 m的结构参数相比较,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降低了20.1%,最小主应力下降了约18.8%;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竖直位移、主应力值都比进路开挖时小,采场地压得到改善;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过程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和主应力值都随着结构参数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大结构参数能更好地改善采场地压,增强采场稳定性,采用大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结构参数 有限元数值模拟 采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在金岭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明 李立群 赵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1,共3页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是金岭铁矿的一种典型回采方法,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在全矿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采矿法已由最初的低分段发展为后来的高分段,不但为矿山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采矿强度、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安...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是金岭铁矿的一种典型回采方法,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在全矿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采矿法已由最初的低分段发展为后来的高分段,不但为矿山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采矿强度、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安全性等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同时也拓宽了阶段矿房法的标准设计方案,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金岭铁矿 中深孔爆破 低分段 高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分段后退式开采布局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阳升 靳钟铭 +2 位作者 杨栋 胡耀青 段康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提出了承压水上采煤的分段后退式开采布局方法,较详细地从开采方法、突水控制、安全开采参数、数值模拟、矿山压力、构造防水煤柱、防灾救灾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介绍了在太原东山煤矿应用的实践.
关键词 承压水上采煤 开采布局 分段后退式 突水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缓倾斜挂帮矿开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建军 叶义华 +2 位作者 周惠新 光正国 黄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31,共4页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 ,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 ,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 :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 ,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 ,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 ,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 :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 ,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业习惯、管理操作经验和原有的机械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了矿石回收率 ,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挂帮矿 联合开采 分段空场法 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回采顺序的损失贫化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杏保 潘健 +1 位作者 麻雪严 郭进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顺序对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很大影响。大红山铁矿井下受到露天压矿的影响,以70°为压矿界限,必须先回收可采矿体,待解除露天压矿之后再回收被压矿体。目前所研究的损失贫化大多是基于上分段采完再采下分段的情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顺序对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很大影响。大红山铁矿井下受到露天压矿的影响,以70°为压矿界限,必须先回收可采矿体,待解除露天压矿之后再回收被压矿体。目前所研究的损失贫化大多是基于上分段采完再采下分段的情况,对这种先采矿体一侧再采另一侧形成的高落差引起矿石的损失贫化研究甚少。使用实验室物理放矿模拟对上述分期出矿和正常回采顺序出矿的损失贫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分期出矿回贫差指标低于正常出矿7.1个百分点。分析发现正常出矿的矿岩接触面是连续的,而分期出矿被截断成2个不同标高的"V"形接触带,使废石混入面增多,导致贫化率比正常出矿高。研究还发现随着放矿落差的增大,回贫差在缓慢减小。最后建议矿山尽可能地降低放矿之间的落差,或者采用低贫化放矿的方式进行出矿,以保留70°矿岩接触带来控制损失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回采顺序 矿石损失贫化 相似模拟 矿岩接触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坚硬顶板破断对瓦斯涌出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于斌 夏彬伟 喻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43-2249,共7页
针对具有坚硬顶板的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基于坚硬顶板"O-X"破断机理,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坚硬顶板破断回转对采空区的冲击过程,得到破断块体轴向作用力与采空区垮落煤岩碎胀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 针对具有坚硬顶板的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基于坚硬顶板"O-X"破断机理,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坚硬顶板破断回转对采空区的冲击过程,得到破断块体轴向作用力与采空区垮落煤岩碎胀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顶煤放出率及垮落煤岩碎胀系数对坚硬顶板破断回转前后采空区体积变化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周期来压期间采空区瓦斯涌出增加量计算模型,并与现场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破断回转压缩了采空区体积,使采空区高浓度瓦斯涌向工作面,导致周期来压期间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塔山煤矿8214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采空区瓦斯涌出增加量理论计算值为14.5 m^3/min,与现场实测增加量相比误差在1.79%~8.83%,两者结果较为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 坚硬顶板 综放开采 破断回转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