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三叠纪伸展作用——来自狼山地区玄武岩的限定 |
惠洁
范立勇
赵伟波
康锐
王宇菲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高Ti玄武岩成因:对峨眉山地幔柱深部活动规律的地质意义 |
王尉
田雨露
秦丽媛
孟凡超
陈骁
张玺华
刘冉
李亚
白晓亮
彭思桥
|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来自红山梁组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李永军
付浩
朱钊
郑孟林
杨高学
王韬
黄家瑄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4
|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玄武岩成因——地球化学和Sr-Nd-Hf-Pb同位素证据 |
孙晶
蒋蕾茵
侯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西菲律宾海乌尔达内塔洋底高原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地幔源区特征 |
陈馨
张国良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辽宁本溪歪头山条带状铁矿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
代堰锫
张连昌
王长乐
刘利
崔敏利
朱明田
相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5
|
|
|
7
|
扬子地台西缘盐边群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锆石U-Pb年龄 |
杜利林
耿元生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周喜文
石玉若
杨铸生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
8
|
全球大陆弧玄武岩(CAB)的特征——与岛弧玄武岩(1AB)和弧后玄武岩(BAB)的对比 |
李玉琼
张旗
王金荣
刘欣雨
陈万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9
|
西准噶尔玛依拉山组志留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杨高学
李永军
刘振伟
杨宝凯
张洪伟
佟丽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10
|
北阿尔金红柳泉早古生代枕状玄武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孟繁聪
张建新
于胜尧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
11
|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田丽艳
赵广涛
陈佐林
王元领
吴世迎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
12
|
马里亚纳海槽扩张轴(中心)玄武岩铂族元素特征 |
曹志敏
安伟
周美夫
郑建斌
漆亮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13
|
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 |
夏林圻
李向民
余吉远
王国强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4
|
|
|
14
|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
白艳萍
陆济璞
唐娟红
唐专红
张能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5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野马去申拉组富Nb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 |
吴建亮
尹显科
刘文
雷传扬
王波
李威
裴亚伦
张伟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16
|
塔西南玄武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二叠纪地幔柱岩浆演化的制约 |
厉子龙
杨树锋
陈汉林
C.H.Langmuir
余星
林秀彬
励音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8
|
|
|
17
|
滩间山群的重新厘定——来自柴达木盆地周缘玄武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高晓峰
校培喜
贾群子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0
|
|
|
18
|
胶莱盆地晚白垩世不同地幔源区的两种基性岩浆——诸城玄武岩和胶州玄武岩的对比 |
孟繁聪
李天福
薛怀民
刘福来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
19
|
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 |
邹天人
曹亚文
徐珏
於晓晋
夏凤荣
陈伟十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
20
|
山东济阳拗陷第三纪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研究 |
沈渭洲
赵连泽
赵明
孔庆友
蔡元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