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Y^(3+)掺杂的多孔Na_(3)V_(2)(PO_(4))_(3)/C(记为NVP/C)复合材料,运用XRD、BET、SEM、HR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储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半径较大的Y^(3+)取代NVP晶体结构中的部分...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Y^(3+)掺杂的多孔Na_(3)V_(2)(PO_(4))_(3)/C(记为NVP/C)复合材料,运用XRD、BET、SEM、HR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储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半径较大的Y^(3+)取代NVP晶体结构中的部分V^(3+)导致晶格膨胀,扩大了Na^(+)的传输通道,加快了Na^(+)的迁移。在制备改性样品过程中,Y^(3+)与PO_(4)^(3-)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导电相YPO_(4),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此外,Y^(3+)掺杂使得不规则多边形NVP颗粒球化并且尺寸略有减小。得益于适当的Y^(3+)掺杂量以及均匀的无定形碳包覆层和多孔结构,NVP/C-Y0.10样品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其在5 C高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6.3 m A·h/g,经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2.2 m A·h/g的可逆容量。展开更多
以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碳酸锰、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乙炔黑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x Li Mn PO4·y 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以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碳酸锰、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乙炔黑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x Li Mn PO4·y 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50℃下烧结15 h合成的3Li Mn PO4·Li3V2(PO4)3为结晶良好的两相结构,颗粒粒径较小且分布比较均匀,其在室温、0.2 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44.8 m Ah/g和139.8 m 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30.5 m Ah/g。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Y^(3+)掺杂的多孔Na_(3)V_(2)(PO_(4))_(3)/C(记为NVP/C)复合材料,运用XRD、BET、SEM、HR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储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半径较大的Y^(3+)取代NVP晶体结构中的部分V^(3+)导致晶格膨胀,扩大了Na^(+)的传输通道,加快了Na^(+)的迁移。在制备改性样品过程中,Y^(3+)与PO_(4)^(3-)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导电相YPO_(4),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此外,Y^(3+)掺杂使得不规则多边形NVP颗粒球化并且尺寸略有减小。得益于适当的Y^(3+)掺杂量以及均匀的无定形碳包覆层和多孔结构,NVP/C-Y0.10样品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其在5 C高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6.3 m A·h/g,经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2.2 m A·h/g的可逆容量。
文摘以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碳酸锰、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乙炔黑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x Li Mn PO4·y 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50℃下烧结15 h合成的3Li Mn PO4·Li3V2(PO4)3为结晶良好的两相结构,颗粒粒径较小且分布比较均匀,其在室温、0.2 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44.8 m Ah/g和139.8 m 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30.5 m 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