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小粒径BaAl_(12)O_(19)∶Mn^(2+)绿色荧光粉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岩 蒋建清 +2 位作者 吴直森 张超 于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31-1933,1937,共4页
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VUV激发的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通过对共沉淀条件的控制,获得了Ba2+、Al3+、Mn2+离子的完全沉淀,且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从而避免了高温合成时容易出现的硬团聚现象;在共沉淀产物中加入... 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VUV激发的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通过对共沉淀条件的控制,获得了Ba2+、Al3+、Mn2+离子的完全沉淀,且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从而避免了高温合成时容易出现的硬团聚现象;在共沉淀产物中加入了自行研制的促进剂,不仅使合成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约300~400℃,且有效地控制了BaAl12O19∶Mn2+荧光粉的颗粒大小和形貌,制备出的荧光粉颗粒呈六角片状,粒径1~2μm,且分散性良好。在eλx=147nm激发时,该荧光粉色坐标x=0.145,y=0.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baal12o19:Mn^2+ VUV 荧光粉 P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Al_(12)O_(19)∶Mn^(2+)荧光粉的表面包覆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晓君 段桂花 +5 位作者 赵晓霞 赵学平 崔玉明 申连春 谢宜华 杨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BaAl12O19∶Mn2+荧光粉,利用乳胶法对荧光粉颗粒表面包覆MgF2。对包覆过程中的反应物浓度、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包覆条件,确定荧光粉表面包覆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图、红外光谱等...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BaAl12O19∶Mn2+荧光粉,利用乳胶法对荧光粉颗粒表面包覆MgF2。对包覆过程中的反应物浓度、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包覆条件,确定荧光粉表面包覆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图、红外光谱等对表面包覆的荧光粉颗粒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并在彩色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PDP)上进行涂屏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在BaAl12O19∶Mn2+荧光粉颗粒表面成功地包覆上MgF2 层,包覆后的荧光粉的初始发光亮度下降 1. 6%,而老化 8h后,包覆的荧光粉亮度衰减明显优于不包覆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Mn^2+ 荧光粉 表面包覆 MG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工艺对合成BaAl_(12)O_(19):Mn^(2+)绿色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学林 董岩 +3 位作者 沈超 陈蓉 邵起越 蒋建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36-1438,1441,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并研究了沉淀工艺参数对该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pH值等共沉淀条件,可以获得Al3+、Ba2+、Mg2+、Mn2+离子的完全沉淀,并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沉淀产物经...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并研究了沉淀工艺参数对该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pH值等共沉淀条件,可以获得Al3+、Ba2+、Mg2+、Mn2+离子的完全沉淀,并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沉淀产物经1200℃×1h煅烧后得到松软超细粉体;调节料液中Mg的掺杂量,制备出单相BaAl12O19:Mn2+荧光粉;料液滴加速度,陈化时间对荧光粉的颗粒大小和形貌有很大影响,通过试验给出了最佳滴加速度及陈化时间范围;该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与商用荧光粉相当,粒度可控制在1~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Mn^2+ 化学共沉淀法 荧光粉 P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元素对BaAl_(12)O_(19):Mn^(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岩 张超 +3 位作者 蒋建清 梁步青 刘凯 于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914,共4页
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A l12O19:M n2+荧光粉,研究了M g,Sr,Eu掺杂元素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 g,Sr的掺杂明显改善了荧光粉的结晶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其在VUV激发下的发光性能;随着M g摩尔分数的增加,相对亮度先升... 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A l12O19:M n2+荧光粉,研究了M g,Sr,Eu掺杂元素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 g,Sr的掺杂明显改善了荧光粉的结晶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其在VUV激发下的发光性能;随着M g摩尔分数的增加,相对亮度先升高后降低,色品性能变优;随着Sr摩尔分数的增加,亮度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色坐标变化不大;Eu的掺杂对BaA l12O19:M n2+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起不利影响,使发光亮度降低、色坐标变差,且使抗热劣化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Mn%2+ 荧光粉 PDP 掺杂 V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熔剂对发光体BaAl_(12)O_(19):Mn结构及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洪广言 曾小青 尤洪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在几种不同的助熔剂的作用下合成了BaAI12O19:Mn发光体,XRD谱显示助熔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结晶成核,而且对基质的不同晶面的生长也有影响.其UV光谱表明不同的助熔剂对其发光的影响不一样,H3BO3不利于其发光,... 在几种不同的助熔剂的作用下合成了BaAI12O19:Mn发光体,XRD谱显示助熔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结晶成核,而且对基质的不同晶面的生长也有影响.其UV光谱表明不同的助熔剂对其发光的影响不一样,H3BO3不利于其发光,AIF3对其发光的提高不大,BaF2则可以较大地增加其发光强度.其VUV光谱显示在150nm附近有较强的激发证实了其可成为用于PDP的荧光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熔剂 baal12o19 发光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Al12O19:Mn2+纳米发光纤维的静电纺丝法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何玲 孙攀攀 +1 位作者 董其铮 孙卫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BaAl12O19:Mn2+纳米纤维,分别考察板间距、喷丝电压及烧结温度等条件对产物制备的影响,从中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最佳样品的合成温度仅为1 100℃,低于传统固相法制备温度约400℃.通过SEM分析得知纤维样品由... 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BaAl12O19:Mn2+纳米纤维,分别考察板间距、喷丝电压及烧结温度等条件对产物制备的影响,从中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最佳样品的合成温度仅为1 100℃,低于传统固相法制备温度约400℃.通过SEM分析得知纤维样品由大量纳米颗粒构成,纤维直径约400nm.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的BaAl12O19:Mn2+纳米纤维,与固相法制备出的产物相比,晶体晶胞参数c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baal12o19 Mn2+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Al_(12)O_(19)高温热稳定材料制备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笃慧 杨乐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BaAl12O19是一种被用于高温催化燃烧的β-Al2O3型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可采用柠檬酸盐无定形前驱体法.它在130℃的分解反映出硝酸盐与自由羰基的相互作用;360℃的分解对应于柠檬酸盐的氧化;在800℃时,Ba... BaAl12O19是一种被用于高温催化燃烧的β-Al2O3型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可采用柠檬酸盐无定形前驱体法.它在130℃的分解反映出硝酸盐与自由羰基的相互作用;360℃的分解对应于柠檬酸盐的氧化;在800℃时,BaCO3分解并生成BaAl2O4.BaAl2O4的产生并没有抑制BaAl12O19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催化燃烧 制备 六铝酸钡 热稳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Al12O19基质中Eu^2+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贺明睿 肖林久 +4 位作者 田彦文 陈永杰 杨瑞琴 李文泽 张丽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9-98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2+掺杂的BaAl12O19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得的荧光粉为六方BaAl12O19单相,其发射光谱为一不对称的宽带发射峰,是由三种晶格位置的Eu2+所产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2+掺杂的BaAl12O19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得的荧光粉为六方BaAl12O19单相,其发射光谱为一不对称的宽带发射峰,是由三种晶格位置的Eu2+所产生的不同峰值的发射峰叠加而成的。详细考察了晶化温度、Eu2+掺杂浓度和Al3+含量的改变对Eu2+进入不同晶格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Eu^2+ 发光特性 晶格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对掺杂Tb^3+/Eu^2+的BaAl12O19荧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贺明睿 肖林久 +1 位作者 田彦文 陈永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Al12O19:Tb和BaAl12O19:Eu荧光粉.研究了添加B3+离子对两种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B3+离子并未改变两种荧光粉的BaAl12O19结构.B3+离子引入后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都有所提高,但对于B...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Al12O19:Tb和BaAl12O19:Eu荧光粉.研究了添加B3+离子对两种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B3+离子并未改变两种荧光粉的BaAl12O19结构.B3+离子引入后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都有所提高,但对于BaAl12O19:Tb发光强度的提高作用更大,而且在其中添加的B3+的有效含量明显大于BaAl12O19:Eu.BaAl12O19:Tb荧光粉中B3+的最佳添加量(摩尔分数)为50%,BaAl12O19:Eu荧光粉中B3+的最佳添加量(摩尔分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3+离子 baal12o19:Tb baal12o19:Eu 晶体结构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和Dy掺杂BaAl_(12)O_(19)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毅 王银海 +3 位作者 胡正发 李亚 彭铁球 赵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4-61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不同的气氛条件下合成了BaAl12O19:Eu2+/Eu3+,Dy3+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XRD)表明:实验得到了纯净的BaAl12O19相结构,Eu和Dy的掺入并未改变相结构。通过比较发现,Eu和Dy掺杂后导致XRD衍射峰向高角度有微小移动,显示Eu和D...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不同的气氛条件下合成了BaAl12O19:Eu2+/Eu3+,Dy3+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XRD)表明:实验得到了纯净的BaAl12O19相结构,Eu和Dy的掺入并未改变相结构。通过比较发现,Eu和Dy掺杂后导致XRD衍射峰向高角度有微小移动,显示Eu和Dy取代晶格中Ba后使面间距发生变化。发射光谱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样品都存在Eu2+的4f65d1→4f7之间的宽带跃迁;空气气氛下合成的样品中Eu2+的宽带跃迁的存在表明样品中发生了自还原现象。Dy3+的加入使样品发光增强,同时样品具备了长余辉特性。还原气氛下合成的Eu和Dy共掺样品的余辉衰减和热释光研究表明所得样品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长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 稀土掺杂 热释光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制备PDP荧光粉BaAl_(12)O_(19):Mn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景晓燕 郑传伟 +1 位作者 王君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锰激活六铝酸钡荧光粉,通过控制金属盐浓度、沉淀温度和体系的pH值,在1200℃焙烧2h后可以得到松软超细粉体.在沉淀Al3+,Ba2+和Mn2+过程中,调节混合液中Ba2+和Al3+的比例在(1.2~1.4)/12可以得到BaAl12O19纯相,α-Al...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锰激活六铝酸钡荧光粉,通过控制金属盐浓度、沉淀温度和体系的pH值,在1200℃焙烧2h后可以得到松软超细粉体.在沉淀Al3+,Ba2+和Mn2+过程中,调节混合液中Ba2+和Al3+的比例在(1.2~1.4)/12可以得到BaAl12O19纯相,α-Al2O3的含量达到不被XRD检出的水平,有别于固相合成法的结论.XRD、TEM、IR分析表明,非晶态物质的存在是导致钡铝比和化学计量数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12o19 荧光粉 化学共沉淀 等离子体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_(2)O_(4)/CaAl_(12)O_(19)∶Mn^(4+)荧光粉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贵 罗琦 +2 位作者 陈茜 刘燕婷 蒙丽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544,共9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xZnAl_(2)O_(4)/CaAl_(12)O_(19)∶Mn^(4+)(xZAO/CAO∶Mn^(4+))混合相红光荧光粉,研究了ZnAl_(2)O_(4)掺杂对CaAl_(12)O_(19)∶Mn^(4+)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在1723 K下煅烧6 ...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xZnAl_(2)O_(4)/CaAl_(12)O_(19)∶Mn^(4+)(xZAO/CAO∶Mn^(4+))混合相红光荧光粉,研究了ZnAl_(2)O_(4)掺杂对CaAl_(12)O_(19)∶Mn^(4+)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在1723 K下煅烧6 h成功合成了xZAO/CAO∶Mn^(4+)混合相荧光粉,随着ZnAl_(2)O_(4)掺杂量的增加依然保持两相共存。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x=1时,ZAO/CAO∶Mn^(4+)具有最大的荧光强度,其值比CaAl_(12)O_(19)∶Mn^(4+)的荧光强度提高了203%。相对于CaAl_(12)O_(19)∶Mn^(4+)荧光粉,ZAO/CAO∶Mn^(4+)荧光粉具有更长的荧光寿命,其内量子效率提高了211%。在298~418 K温度范围内,ZAO/CAO∶Mn^(4+)荧光粉的绝对灵敏度(S_(a))为4.32×10^(-3) K^(-1);在418 K时,最大相对灵敏度(S_(r))为3.65×10^(-3) K^(-1)。该荧光粉在光学测温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光学测温 发光性能 Mn^(4+) ZnAl_(2)o_(4)/CaAl_(12)o_(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SrAl_(12)O_(19)∶Eu^(2+)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胜利 陈征 郭舜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4-606,共3页
利用相应的金属硝酸盐和尿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 60 0℃的炉温下 ,制备了发蓝光的铝酸盐发光粉SrAl12 O19∶Eu2 + ,产物为六方晶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备Eu2 + 激活的铝酸盐发光粉时 ,适当过量的尿素用量和相对密闭的反应体系... 利用相应的金属硝酸盐和尿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 60 0℃的炉温下 ,制备了发蓝光的铝酸盐发光粉SrAl12 O19∶Eu2 + ,产物为六方晶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备Eu2 + 激活的铝酸盐发光粉时 ,适当过量的尿素用量和相对密闭的反应体系有利于获得纯相和单一发光颜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SrAl12o19:Eu^2+ 铝酸锶 发光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e_(12)O_(19)/SiO_2微晶玻璃陶瓷的柠檬酸盐Sol-Gel合成及其微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海军 姚熹 张良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69-1076,共8页
采用柠檬酸 Sol-gel工艺合成了 BaFe12O19/SiO2微晶玻璃陶瓷,并对其介电常数及其磁导率在100MHz~6GHz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Fe12O19/SiO2微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体系中 Fe... 采用柠檬酸 Sol-gel工艺合成了 BaFe12O19/SiO2微晶玻璃陶瓷,并对其介电常数及其磁导率在100MHz~6GHz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Fe12O19/SiO2微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体系中 Fe/Ba、烧结温度密切相关;其介电常数、磁导率基本都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介电损耗值最大达到0.40,磁损耗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Sio2 微晶玻璃陶瓷 SoL-GEL 微波性能 柠檬酸盐 二氧化硅 钡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e_(12)O_(19)/Ni_(0.6)Zn_(0.4)Fe_2O_4复合材料的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旺军 郑文谦 +2 位作者 赵星 刚骏涛 曹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0-735,共6页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分别在850℃,950℃和1050℃下成功制备了BaFe_(12)O_(19)/Ni_(0.6)Zn_(0.4)Fe_2O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分别在850℃,950℃和1050℃下成功制备了BaFe_(12)O_(19)/Ni_(0.6)Zn_(0.4)Fe_2O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钡铁氧体大部分呈片状,Ni0.6Zn0.4Fe2O4呈颗粒状分散在钡铁氧体周围。与850℃制备的钡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纯相纳米粉体相比,850℃制备的BaFe_(12)O_(19)/Ni_(0.6)Zn_(0.4)Fe_2O_4复合粉体的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介于Ba Fe12O19和Ni0.6Zn0.4Fe2O4之间;饱和磁化强度(Ms=55.61 emu/g)比钡铁氧体(Ms=53.33emu/g)和镍锌铁氧体(Ms=54.13 emu/g)的都有提高。不同煅烧温度制备的BaFe_(12)O_(19)/Ni_(0.6)Zn_(0.4)Fe_2O_4复合粉体,当烧结温度为950℃时饱和磁化强度最大(Ms=64.84 emu/g);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Ni0.6Zn0.4Fe2o4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交换耦合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软硬磁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复合纤维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伟 邢晓桐 +2 位作者 韩秋霞 孟献丰 陆春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3-1050,共8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孔软硬磁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复合纤维,利用综合热重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纤...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孔软硬磁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复合纤维,利用综合热重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纤维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软硬磁质量比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下制备的复合纤维具有立体多孔结构,软硬磁质量比为1∶3时,复合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55 m^2·g^(-1)。吸波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吸波剂涂层厚度为3.5 mm时,复合纤维在10.6 GHz处反射损失(RL)值达到-31.9 dB,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RL值小于-10 dB的吸收带宽达到10.5 GHz,覆盖了整个X波段(8.2~12.4 GHz)和Ku波段(12.4~18 GHz),显示出优异的宽波段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0.5Zn0.5Fe2o4/SrFe12o19 静电纺丝法 软硬磁复合 纤维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浸渗法制备CaAl12O19/(MgAl2O4-Al2O3)复相陶瓷
17
作者 易帅 曾鲁举 +6 位作者 邓丽娜 薛飞 谢金莉 刘艳改 房明浩 吴小文 黄朝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66-3169,3174,共5页
采用液相浸渗法制备了CaAl12O19/(MgAl2O4-Al2O3)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原料物质的量比(n(α-Al2O3)∶n(MgO)=1∶1、2∶1、3∶1、4∶1)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的MgAl2O4均不是理论配比,Al2O3含量... 采用液相浸渗法制备了CaAl12O19/(MgAl2O4-Al2O3)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原料物质的量比(n(α-Al2O3)∶n(MgO)=1∶1、2∶1、3∶1、4∶1)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的MgAl2O4均不是理论配比,Al2O3含量不足时,生成了Ca12Al14O33和CaAl4O7。与未浸渗试样对比,生成的低熔点Ca12Al14O33可能促进了MgAl2O4晶粒的生长和发育;板片状CaAl12O19的生成虽然降低了试样的体积密度,但其强度反而增大,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随着复相材料中Al2O3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浸渗法 CaAl12o19/(MgAl2o4-Al2o3)复相陶瓷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e_12O_19/TiO_2替代式多层纳米复合膜的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际常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吸波材料能够吸收、衰减空间入射的电磁波能量,并将其电磁能转换为热能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扰而消失,从而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达到隐身的目的。随着纳米材料成为国际上材料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人们发现磁性纳米粒子、颗粒膜和... 吸波材料能够吸收、衰减空间入射的电磁波能量,并将其电磁能转换为热能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扰而消失,从而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达到隐身的目的。随着纳米材料成为国际上材料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人们发现磁性纳米粒子、颗粒膜和多层膜等纳米材料具有极强的微波吸收特性,而且有可能同时具备宽频带、兼容性好、质量小和厚度薄等特点,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Fe12O19/TiO2替代式多层复合膜(NCMF),并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 微波吸收性能 Tio2 纳米复合膜 雷达散射截面积 磁性纳米粒子 微波吸收特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太平 徐龙君 +3 位作者 刘成伦 王媛 谢昭明 肖中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116-2120,共5页
以自制碳酸锶(SrCO3)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制备了以锶铁氧体(SrFe12O19)为载体的锶磁性光催化剂(TiO2-SrFe12O19)。采用XRD、IR、VSM、N2吸附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磁学特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平均晶粒尺寸... 以自制碳酸锶(SrCO3)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制备了以锶铁氧体(SrFe12O19)为载体的锶磁性光催化剂(TiO2-SrFe12O19)。采用XRD、IR、VSM、N2吸附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磁学特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平均晶粒尺寸在20~30nm之间,比表面积为44.8m2/g,平均孔径为7.09nm,属于介孔磁性材料;饱和磁化强度(Ms)为12.9A.m2/kg,矫顽力(Hc)为120.9kA/m,易于磁分离和重复利用。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脱除率为94.7%,且重复使用3次,催化降解效率不低于88%,表明催化性能稳定,重复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光催化剂(Tio2-SrFe12o19) 表面性能 磁学性能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