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LP方法的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感知与影响因素
1
作者 苏畅 欧阳聿婧 +2 位作者 陈一秀 田雪 郭诗怡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公众在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感知,厘清公园特征对其影响因素与公众情绪福祉的增益作用,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证与理论参考。【方法】以武汉市14座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爬虫工具获取公园用户评论众包文本数据;... 【目的】探讨公众在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感知,厘清公园特征对其影响因素与公众情绪福祉的增益作用,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证与理论参考。【方法】以武汉市14座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爬虫工具获取公园用户评论众包文本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量化生物多样性感知、情绪福祉感知指标以及情感得分;进一步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生物多样性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公众情绪福祉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公园在生物多样性感知偏好上呈现显著差异。公众对植物多样性和景观类型感知普遍较高,对动物多样性感知相对较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及外来物种和濒危植物识别能力不足。周边环境特征(如公交站点数量、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等)能显著影响公众的生物多样性感知。生物多样性感知会影响公众的情感得分、身心健康感知与生态保护意欲,其中植物季相变化、自然声音等因素对公众情绪福祉具有积极影响。【结论】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感知呈现类型差异化特征;空间尺度与周边设施配置显著影响公众感知;植物季相变化和自然声音促进公众情绪福祉;湿地类公园在多感官体验和心理恢复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生物多样性感知 自然语言处理 众包数据 情绪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幸福感的心理目标实现进程说 被引量:26
2
作者 章凯 林丛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826,共9页
基于当前分析员工幸福感形成机制的自我决定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在分析这4种理论各自的理论逻辑与局限后,以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型为基础,运用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对员工幸福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新的理论探... 基于当前分析员工幸福感形成机制的自我决定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在分析这4种理论各自的理论逻辑与局限后,以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型为基础,运用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对员工幸福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新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幸福感的心理目标实现进程说。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可以整合现有的幸福感理论,对员工幸福感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幸福感 心理目标 自组织 目标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规划政策建议 被引量:9
3
作者 朱菁 陈淑燕 +3 位作者 李赛赛 曹政 张怡文 丁晓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6-673,共8页
幸福感的研究对提升个人健康和社会效益,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出行幸福感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构建了出行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政策建议。文中采用国际公认的研究幸福感的... 幸福感的研究对提升个人健康和社会效益,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出行幸福感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构建了出行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政策建议。文中采用国际公认的研究幸福感的数据库ATUS(American Time Use Survey),首先建立最优尺度回归模型,筛选出显著影响出行幸福感的因素并得到各自的重要性系数;而后,以最优尺度回归输出结果为依据,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得到每个指标的影响权重,从而构建了出行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地描述了不同因素对出行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出行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启示,给出提升出行幸福感的规划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幸福感 因子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规划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焦点化提升体验幸福的积极意义及心理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爱梅 李欣 +2 位作者 熊冠星 孙海龙 谭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02-1810,共9页
去焦点化是指通过操纵个体对焦点以外的非焦点事件或因素的关注,从而减少焦点事件对个体认知判断和情绪影响的一种策略。如何利用去焦点化减少聚焦错觉对体验幸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升体验幸福,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可以... 去焦点化是指通过操纵个体对焦点以外的非焦点事件或因素的关注,从而减少焦点事件对个体认知判断和情绪影响的一种策略。如何利用去焦点化减少聚焦错觉对体验幸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升体验幸福,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去焦点化策略,减少个体对不同类型消极情绪的聚焦错觉,以达到提升体验幸福的目的。其心理机制可从注意分散假设和情感加工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1)一般去焦点化与自我相关去焦点化的比较与探讨;(2)去焦点化对后续体验幸福的影响;(3)重新聚焦对个体体验幸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焦点化 消极情绪 体验幸福 注意分散假设 情感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照料对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苏薇 郑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8-915,共8页
家庭照料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因素影响照料者心理健康,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早期研究多关注家庭照料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相关个体水平变量所起的作用,当前研究中逐渐增加了对照料积极方面的关注,同时更加强调背景变量和个体间关系变... 家庭照料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因素影响照料者心理健康,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早期研究多关注家庭照料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相关个体水平变量所起的作用,当前研究中逐渐增加了对照料积极方面的关注,同时更加强调背景变量和个体间关系变量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家庭照料研究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压力过程模型和双因素模型;总结了不同水平上的各种变量分别对照料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途径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家庭照料者研究发展呈现出的两个趋势:理论模型更为整体化、系统化,研究的关注点由个体水平变量转向反映个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变量;并对我国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料者 心理健康 压力过程模型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PACT工艺处理化纤废水尾水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邦 吴浩汀 +1 位作者 周照生 范茂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采用兼氧-PACT工艺对南京化纤厂化纤尾水进行处理,当进水COD为250~450mg/L时,出水COD≤100mg/L,去除率达到80%以上,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关键词 化纤废水 兼氧-PACT工艺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中心工作:市民诉求驱动的基层治理——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锋 王泽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推动了自上而下的党政任务驱动向自下而上的市民诉求驱动的逻辑转变,形成了全域中心工作的治理逻辑。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的实践研究发现,以市民诉求驱动的全域中心工作的工作范围具有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推动了自上而下的党政任务驱动向自下而上的市民诉求驱动的逻辑转变,形成了全域中心工作的治理逻辑。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的实践研究发现,以市民诉求驱动的全域中心工作的工作范围具有全域性与外部性特点,工作时限具有全时性和紧急性特点,动员范围具有全员性与整体性特点,考核形式具有全程性和双重性特点。以市民诉求驱动的全域中心工作的治理逻辑得以可能,主要依赖于市民诉求为先导的社会动员机制、技术平台为支撑的数字治理机制,以及政治统合为协调的整体性治理机制。这些机制有效衔接市民诉求、上级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克服全域与领导注意力有限之间的张力与矛盾,使一套快捷响应民众诉求的治理体系得以建立,但也仍面临群众诉求不规则与群众评价主观化的问题,从而对基层治理秩序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中心工作 市民诉求 “接诉即办” 基层治理 治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小康进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俊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1-56,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小康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就是市场化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民族地区加快小康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小康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就是市场化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民族地区加快小康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需要,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经济国防"的需要。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快小康进程,应实行大通道战略、城镇化战略、特色经济战略、中小企业战略、科教战略、大旅游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康社会 民族团结 城镇化 教育事业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过程”的阐释:比较分析与辩证把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广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对教学过程的质的研究 ,应该吸收借鉴各家之长 ,坚持整体联系的、动态层次的和周期时序的观点 ,将教学过程放到教学本体存在的层面上来理解和把握 。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比较分析 教学存在 教学观 教学本体 教学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兼与房玫先生商榷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曙光 《学术界》 2000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与自然规律不同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是一个在人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它的孕育、形成、展开、实现和失效都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没有人和人类社会也就无所谓社会规律 ,在这个意义... 与自然规律不同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是一个在人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它的孕育、形成、展开、实现和失效都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没有人和人类社会也就无所谓社会规律 ,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社会规律既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对社会规律 ,不仅要从客观性方面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社会历史规律可以区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 ;社会规律是历史性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律 房玫 社会历史规律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与二审具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贞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4,共8页
民事审级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审级制度构造体现着不同的司法价值选择,也折射出公正司法程序保障的不同理念。我国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该制度是我国司法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的统一,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率发... 民事审级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审级制度构造体现着不同的司法价值选择,也折射出公正司法程序保障的不同理念。我国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该制度是我国司法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的统一,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级制度 二审终审 公平效率 审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展示的人的发展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82,310,共9页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终极关怀和价值承诺,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它寄托了人类的不懈追求与美好理想,是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马克思在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解为人自身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三种形态理论。即...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终极关怀和价值承诺,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它寄托了人类的不懈追求与美好理想,是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马克思在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解为人自身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三种形态理论。即人的发展将经历以下三个历史形态:"人对人的依赖阶段"、"人对物的依赖阶段"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但在现实社会图景中,当代人还没有摆脱片面发展的境遇。因此,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冷静审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清醒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制度)等维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探索,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寻找到一条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片面发展 终极关怀 价值承诺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谱仪数据处理集群计算系统介绍
13
作者 孙永昭 许冬 +1 位作者 张少强 杨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3-757,共5页
介绍了北京谱仪离线数据处理集群计算系统的结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配置和性能情况,对作业管理软件的使用和集群计算系统的运行性能作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 集群计算 软件系统 离线数据处理 硬件 配置 描述 性能 北京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务热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被引量:61
14
作者 马超 金炜玲 孟天广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7,共9页
公众治理参与的匮乏是城市基层治理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有效引导基层群众参与公共治理有助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北京市的“接诉即办”通过赋能政务热线,让公众以“哨源”“考核者”与“回应对象”三重角色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为市民与政... 公众治理参与的匮乏是城市基层治理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有效引导基层群众参与公共治理有助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北京市的“接诉即办”通过赋能政务热线,让公众以“哨源”“考核者”与“回应对象”三重角色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为市民与政府建构了制度化的链接与沟通渠道。基于对这一基层治理案例的深度分析发现,以党建引领统合资源、以主动回应增强认同、以常态互动维持成效、以技术嵌入促智慧治理,是“接诉即办”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四大机制,为全国范围内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诉即办 基层治理 回应型政府 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与幸福感的关系:基于多元幸福取向的视角 被引量:11
15
作者 傅绪荣 魏新东 +1 位作者 王予灵 汪凤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4-556,共13页
智慧与幸福是人类的普遍追求。智慧与自我实现幸福感(eudaimonia well-being)正相关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同。智慧与享乐主义幸福感(hedonia well-being)是何种关系,仍在争论中。从智慧发展的角度,学者提出了积极人格发展观和发展历程观,... 智慧与幸福是人类的普遍追求。智慧与自我实现幸福感(eudaimonia well-being)正相关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同。智慧与享乐主义幸福感(hedonia well-being)是何种关系,仍在争论中。从智慧发展的角度,学者提出了积极人格发展观和发展历程观,对智慧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结合中国文化及智慧和幸福感的研究进展,提出发展水平观:随着智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个体幸福感的来源、持续时间以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未来宜重点解决两个问题:(1)选择和编制适宜的智慧和幸福感测量工具;(2)澄清智慧与幸福感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幸福感 积极人格发展观 发展历程观 发展水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之认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飞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52,共12页
单位犯罪中认定责任人员的意义仅限于确定单位犯罪中责任主体的范围,而不是在确定责任人员的同时确定其责任大小。单位犯罪不必然存在共同犯罪,在责任人员为一人或者单位犯罪为过失犯罪时不成立共同犯罪。常态下的单位犯罪,数个单位职... 单位犯罪中认定责任人员的意义仅限于确定单位犯罪中责任主体的范围,而不是在确定责任人员的同时确定其责任大小。单位犯罪不必然存在共同犯罪,在责任人员为一人或者单位犯罪为过失犯罪时不成立共同犯罪。常态下的单位犯罪,数个单位职员之间不存在共同意思,单位行为并非数人之间的协力行为,因而欠缺共同犯罪实质条件而不成立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的根源在于"逐利",因而实现单位利益的人员即为责任人员,包括实现单位利益的支配者和加功者两种类型。单位犯罪中存在犯罪因果流程与惯常业务流程的差异。在单位犯罪的支配者利用单位惯常业务流程实现支配单位犯罪因果流程的情形下,基于单位惯常业务合意支配下的业务人员不是基于共同意志支配下的业务人员,不应作为单位犯罪的责任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 犯罪因果流程 惯常业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情到仁:孔子的“过程人情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云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9,共15页
从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过程视角看,孔子和儒家的人情观是一种“情本体”或“仁本体”的“过程人情观”,即从自然人情到仁爱之情的道德转化观。人情转化的方式、路径、过程与目标要放到“人—伦—礼—天”的儒家思想主体框架中才能被完整理... 从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过程视角看,孔子和儒家的人情观是一种“情本体”或“仁本体”的“过程人情观”,即从自然人情到仁爱之情的道德转化观。人情转化的方式、路径、过程与目标要放到“人—伦—礼—天”的儒家思想主体框架中才能被完整理解。它以自然人情/人性为起点,以天地万物为极致,以君子圣人为表率,通过角色、人伦和礼仪的日常实践,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和宇宙连成一体,并用“情为理/礼本”“情理和谐”的理想方式展现出来。以“亲子之爱”或“慈孝之情”为本源的人情/仁爱实践体系,集中表达了这种自然人情的道德实现逻辑及其内在的运行张力。从情到仁、释仁归情,透过人情与仁爱的互通和互释,人→仁情在“人—伦—礼—天”的运行框架中的枢纽位置与秩序意义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 仁爱 君子 成人 人—伦—礼—天 慈孝一体 情仁互释 过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认”:对黑格尔哲学之“悖论性特征”的新读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伽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2,共8页
借由引入"误认"概念来重新分析祁克果对黑格尔哲学之"循环论证"特征所作的批判,则关于黑格尔哲学的悖论性特征的理解将借此被更新。同时,这一概念的引入亦将带来"将黑格尔式的‘悖论性结构’之有效使用范围限... 借由引入"误认"概念来重新分析祁克果对黑格尔哲学之"循环论证"特征所作的批判,则关于黑格尔哲学的悖论性特征的理解将借此被更新。同时,这一概念的引入亦将带来"将黑格尔式的‘悖论性结构’之有效使用范围限定于理解和认识领域"的理论限制作用。"误认"作为一个否定性的环节是完成认识和理解之形成所必须的积极性的中介,而具体的认识或理解过程正需要通过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才能得以最终有效。"误认"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循环论证,其所具备的是一个"辩证的"结构,它具有时间性并外在化于具体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中。祁克果做出批评的原因在于将黑格尔的"误认式的理解发生形式"看作普通的循环论证,这错失了发现黑格尔哲学相对于近代因果观念式思维的一处隐秘突破,即其哲学标志性的"悖论性上升的机制",实际上通过对"无法与人之存在相割断的理解的发生和完成之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悖论性本质"进行肯定,间接凸显了人之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认” 隋环论证 辩证的结构 悖论性特征 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19
作者 刘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由历史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证明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现实社会发展出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虚拟储能系统的建筑能源系统近端策略优化控制方法
20
作者 庄重 段梅梅 +3 位作者 黄艺璇 方凯杰 武泽清 徐延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8期69-75,86,共8页
深度强化学习是实现建筑能源系统(building energy system,BES)优化控制的有效方法,但其实际应用面临模型训练收敛效率低和室温约束越限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考虑虚拟储能系统(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VESS)的BES近... 深度强化学习是实现建筑能源系统(building energy system,BES)优化控制的有效方法,但其实际应用面临模型训练收敛效率低和室温约束越限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考虑虚拟储能系统(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VESS)的BES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惰性特性,构建了建筑VESS模型,并提出了虚拟功率、虚拟容量和虚拟荷电状态3个VESS参数,用以量化热惰性提供的BES可调潜力;在此基础上,将包含VESS的BES模型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定义了相应的状态变量、控制动作、奖励函数和转移函数;最后,采用PPO算法对BES进行优化控制。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BES运行成本和室温越限比例,同时显著提升了优化控制策略的生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策略优化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虚拟储能系统 建筑能源系统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