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振文 欧阳兆和 +1 位作者 董罡 李瑞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5-848,共4页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状况 ,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 ,应用所筛选的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 14个微卫星基因座 ,通过PCR扩增对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春、重庆和哈尔滨 7个地区 11个厂家...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状况 ,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 ,应用所筛选的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 14个微卫星基因座 ,通过PCR扩增对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春、重庆和哈尔滨 7个地区 11个厂家提供的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分析。结果北京、上海、哈尔滨及广州地区 7家BALB/c小鼠在 14个基因座均呈现一条清晰条带 ,且群体间呈单态性。沈阳、广州、长春和重庆 4个群体有 8个基因座在群体内表现杂合或呈多态性 ;其中沈阳和长春分别在 1个基因座上表现多态性和杂合 ;广州另一群体有 4个基因座出现杂合或多态性 ;重庆群体有 7个基因座表现为杂合或多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微卫星标记 遗传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粉膳食补充对环磷酰胺诱导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明 秦烨 +4 位作者 郝俊宇 吴涛 刘锐 隋文杰 张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3-170,共8页
目的:研究黑蒜粉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动物模型,检测不同剂量(100、300、900 mg/kg)黑蒜粉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抗体生成细... 目的:研究黑蒜粉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动物模型,检测不同剂量(100、300、900 mg/kg)黑蒜粉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半数溶血值、碳粒廓清速率、脾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和IL-12 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黑蒜粉低、中、高剂量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的胸腺指数、抗体生成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脾细胞因子IL-8和IL-12 mRNA的表达量(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提升了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P<0.05);高剂量组则显著增强了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结论:黑蒜粉具有提高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粉 balb/c小鼠模型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外科法分离克隆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小明 窦忠英 +1 位作者 华进联 葛秀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29-133,i001,共6页
目的 使用免疫外科法分离克隆BALB c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 ) ,为进一步建立BALB c小鼠ES细胞系打下基础。方法 用免疫外科法从 4 5枚BALB c小鼠囊胚中分离得到 2 0枚去除滋养层细胞的ICM ,接种在MEF饲养层上 ,使... 目的 使用免疫外科法分离克隆BALB c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 ) ,为进一步建立BALB c小鼠ES细胞系打下基础。方法 用免疫外科法从 4 5枚BALB c小鼠囊胚中分离得到 2 0枚去除滋养层细胞的ICM ,接种在MEF饲养层上 ,使用DMEM(高糖 ) +15 %FBS +0 1mmol Lβ 巯基乙醇 +0 0 1mmol L非必需氨基酸 +10 0 0IU mlLIF +10 0IU mL青霉素 +10 0IU ml链霉素培养液 ,17枚形成典型的ICM集落 (85 0 % ) ,有一枚胚胎传至第 10代。用于全胚培养的BALB c小鼠胚胎共 10 2枚 ,使用与免疫外科相同的培养方法 ,6 6枚形成典型的ICM集落 (6 4 7% ) ,其中一枚胚胎传至第 8代。结果 免疫外科法较全胚培养法有利于小鼠ES细胞的分离与克隆 ;添加LIF(10 0 0IU ml)有利于小鼠ES细胞的分离与传代 (P <0 0 5 ) ;0 0 5 %胰酶 +0 0 0 8%EDTA是较好的ES细胞消化液 ,对细胞综合损伤力小 ,且传代后E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也较高 (P <0 0 5 )。结论 分离得到的ES细胞经形态学观察 ,AKP染色 ,体外分化实验 ,核型分析等证明其具有胚胎干细胞的诸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胚胎干细胞 免疫外科法 分离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BALB/c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易新萍 谷文喜 +5 位作者 李金平 叶锋 马晓菁 唐阳 周超 钟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为建立评价流产布鲁氏菌疫苗株免疫保护力的小鼠模型,选取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n=40):A19免疫攻毒组、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A19免疫组腹腔接种BALB/c鼠A19 5.0×104 CFU,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均接种... 为建立评价流产布鲁氏菌疫苗株免疫保护力的小鼠模型,选取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n=40):A19免疫攻毒组、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A19免疫组腹腔接种BALB/c鼠A19 5.0×104 CFU,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均接种PBS液0.2mL。免疫后45d,A19免疫攻毒组和非免疫攻毒组BALB/c鼠以3.0×104 CFU剂量的2308强毒株攻击,攻毒后15和45d分别剖杀小鼠,取小鼠脾脏称重、细菌分离、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攻毒后15d,A19免疫攻毒组与未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之间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45d,A19免疫攻毒组与PBS对照组的克脾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未免疫攻毒组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免疫攻毒组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轻于未免疫攻毒组。结果表明,用BALB/c鼠为试验动物,以A19为疫苗参考株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可以应用于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9株 balb c鼠模型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BALB_c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同强 邱立明 +3 位作者 黄菲 徐杨剑雄 王洁 郭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0-122,F0003,共4页
通过腹腔注射的致敏方式建立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Balb/c小鼠模型,探讨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体外鉴定与评价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中国龙虾粗提蛋白... 通过腹腔注射的致敏方式建立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Balb/c小鼠模型,探讨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体外鉴定与评价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中国龙虾粗提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ELISA法测定第二次致敏激发后血清中IgE与组胺水平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同时观察脾指数、小肠组织学变化及激发后的食物变态反应症状。末次激发后1h采血,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IgE含量为236.75(±73.39)μg/L,与阳性对照OVA组无区别,与阴性对照Coca’s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的组胺含量406.55(±232.79)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PCA反应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达到1/16;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和OVA致敏组小鼠脾指数明显大于Coca’s液或正常对照组(P<0.01)且前两组小肠粘膜固有层皆出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建立了一种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通过ELISA测定血清IgE和组胺以及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可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龙虾 balb c 食物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BALB/c小鼠模型建立(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亚明 林继红 +1 位作者 夏荣 兰炯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6-600,共5页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最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最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腹腔连续两天注射环磷酰胺(CTX)2mg,第3天腹腔或尾静脉直接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2×105-2×106/只。定时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CD45,CD13,CD33抗原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显示,4-5周龄BALB/c裸鼠无论通过腹部或尾静脉接种,无论有无CTX预处理,当接种K562细胞数大于2×105/只时,均可在BALB/c裸鼠身上产生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可存活30-60天。结论:腹腔或尾静脉接种大于2×105细胞/只均可产生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有无CTX2毫克/只的预处理不影响4-5周龄BALB/c裸鼠产生人白血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裸鼠 造血干细胞移植 K562细胞 BcR/ABL融合基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BALB/c小鼠肺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焦绪勇 张晗 +3 位作者 尚云晓 何梦博 王莉 王桂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BALB/c小鼠肺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及其受体(CysLTs-R)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肺炎支原体感染组(MP组)和PBS对照组(N组),每组50只,分别于接种后3 d、7 d、14 d、21 d和30 d从各组中...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BALB/c小鼠肺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及其受体(CysLTs-R)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肺炎支原体感染组(MP组)和PBS对照组(N组),每组50只,分别于接种后3 d、7 d、14 d、21 d和30 d从各组中取5只小鼠,取其肺组织,收集肺泡灌流液(BALF),用ELISA试剂盒检测CysLTs的含量;同时将肺脏固定于中性甲醛中,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ysLTs-R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肺组织中CysLTs-R的表达变化。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MP感染BALB/c小鼠3 d后,即出现间质性炎症改变,7 d后炎症明显,14 d后炎症逐渐减轻并于30 d时基本消退;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N组比较,MP组BALF中CysLTs含量明显增高(P<0.05),于感染后7 d和14 d达到高峰,而后呈下降趋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MP感染后,CysLTs-R蛋白在气管上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组小鼠于感染后3 d、7 d、14 d、21 d和30 d,肺组织中CysLTs-R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N组。结论 MP感染可以显著增加正常BALB/c小鼠中CysLTs及CysLTs-R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半胱氨酰白三烯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balb 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结合比克喘素免疫原制备Balb/c小鼠抗血清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科 孙远明 +2 位作者 黄丽 雷江涛 余红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4-177,共4页
用克喘素(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合制备的3种克喘素免疫原CL6.l-BSA、CL13.2-BSA、CL18.9-BSA(分子结合比分别为6.1:1、13.2:1、18.9:1)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并进行多抗血清效果的比较,... 用克喘素(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合制备的3种克喘素免疫原CL6.l-BSA、CL13.2-BSA、CL18.9-BSA(分子结合比分别为6.1:1、13.2:1、18.9:1)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并进行多抗血清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克喘素免疫原CL13.2。-BSA制备的多抗血清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克喘素免疫原,用其制备的多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好,线性检测范围为1~1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喘素免疫原 制备 抗血清 分子结合比 balb/c小鼠 ELISA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双糖酶法测定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何伟 黄磊 +1 位作者 吕斌 黄承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准确测定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提取物反应,计算相应的酶活性;取不同反应时间(45min,60min,75min),不同显色时间(45min,60min,75min)和不同显色剂用量(2.0ml,2.5ml,3.0ml)按L...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准确测定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提取物反应,计算相应的酶活性;取不同反应时间(45min,60min,75min),不同显色时间(45min,60min,75min)和不同显色剂用量(2.0ml,2.5ml,3.0ml)按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反应的A值作为正交实验的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由正交实验得出,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4.6,水浴75min,显色时间45min,显色剂用量3.0ml;批内酶活性(0.029±0.003)U/ml,CV=2.49%,批间酶活性(0.032±0.004)U/ml,CV=4.19%。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balb/c小鼠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不同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敏 曲娟娟 +1 位作者 王征 朱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7,共4页
为获得高质量BALB/C小鼠的核酸用于荧光定量RT-PCR分析,用某公司的RNA试剂盒、TRIzol试剂、氯化锂分别提取BALB/C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R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用TRIzol试剂在小鼠肾脏组织中获得的核酸片段具有更高的纯... 为获得高质量BALB/C小鼠的核酸用于荧光定量RT-PCR分析,用某公司的RNA试剂盒、TRIzol试剂、氯化锂分别提取BALB/C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R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用TRIzol试剂在小鼠肾脏组织中获得的核酸片段具有更高的纯度及浓度,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三种来源的RNA均具有较好的完整性。RT-PCR方法扩增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H-2K编码基因,3个样品均可扩增出104 bp的特异性条带。试验验证了TRIzol试剂从不同组织中提取小鼠总RNA均可作为RT-PCR的模板,为后续试验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总RNA TRIZOL 氯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和雪貂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的肺组织动态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巍 李彦红 +13 位作者 朱华 徐艳峰 陈霆 李枫棣 鲍琳琳 许黎黎 黄澜 吕琦 袁静 向志光 高凯 姚艳丰 于品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17,I0006-I0007,共7页
目的 了解用H7N9禽流感病毒分别感染BALB/c小鼠和雪貂后,其肺部动态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机制研究提供帮助.方法 BALB/c小鼠经鼻腔接种106EID50(50 μL)H7N9禽流感病毒后第1、2、3、5、7、14、28天分别安乐死2~3只小鼠... 目的 了解用H7N9禽流感病毒分别感染BALB/c小鼠和雪貂后,其肺部动态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机制研究提供帮助.方法 BALB/c小鼠经鼻腔接种106EID50(50 μL)H7N9禽流感病毒后第1、2、3、5、7、14、28天分别安乐死2~3只小鼠;雪貂经鼻腔吸入接种106EID50(500 μL)H7N9禽流感病毒后第3、7、14、28天分别安乐死1只雪貂,分别观察动物的临床特征改变,肺组织的大体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察动态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毒分布及肺组织各种炎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感染病毒后的小鼠出现竖毛、嗜睡、死亡等表现,雪貂表现为打喷嚏、鼻腔分泌物、稀便、嗜睡等;大体观察小鼠与雪貂肺组织均可见到暗红色病灶;光镜观察小鼠与雪貂的肺组织均呈现坏死性支气管炎和渗出性间质性肺炎、肺泡炎.感染第2天开始出现炎性病变,7~9 d炎症病变最严重,14 d后逐渐修复吸收,28 d基本完全吸收; 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多,以T细胞增多为主,尤其是CD8+ T细胞两种动物均大量表达.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BALB/c小鼠和雪貂肺组织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感染后7~9 d肺部炎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严重,CD8+T细胞明显增多,14 d后病灶逐渐吸收.该研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该病及进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balb c小鼠 雪貂 肺组织 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和Balb/c小鼠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丹 关立铮 +7 位作者 王晶 崔鹏飞 施建忠 黄建龙 何世成 王昌建 刘道新 邓国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为了解从洞庭湖区鸭子和环境中分离的3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利用这3株毒株对SPF鸡及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毒株均能使鸡感染并排毒,但不引起鸡明显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感染鸡后第3天~第7天在泄殖腔排出... 为了解从洞庭湖区鸭子和环境中分离的3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利用这3株毒株对SPF鸡及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毒株均能使鸡感染并排毒,但不引起鸡明显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感染鸡后第3天~第7天在泄殖腔排出高滴度病毒,且持续至第11天(仅观察到该天),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排毒时间更长。3株H3N8亚型毒株感染小鼠后,能在小鼠鼻甲及肺脏内高滴度复制,但小鼠的体重变化不明显。结果说明3株H3亚型AIV对家禽及哺乳动物感染能力增强,因此加强该亚型的流行病学监测及致病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 致病性 SPF鸡 balb 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与BALB/c小鼠对脓毒症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婕 刘占国 +5 位作者 罗宇维 何懿 顾冬生 王明 郑彦涛 孙尔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C57BL/6与BALB/c两种小鼠对脓毒症的反应能力。方法 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与脓毒症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6h,每组随机选出5只,Bio-plex悬浮蛋白... 目的探讨C57BL/6与BALB/c两种小鼠对脓毒症的反应能力。方法 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与脓毒症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6h,每组随机选出5只,Bio-plex悬浮蛋白芯片系统检测其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10、GM-CSF、IFN-γ和TNF-α的浓度。剩余小鼠用于1周存活率分析。结果两品系小鼠假手术组1周存活率均为100%。C57BL/6小鼠脓毒症组1周存活率为10%,BALB/c小鼠脓毒症组存活率为50%。C57BL/6小鼠脓毒症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BALB/c小鼠脓毒症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57BL/6小鼠脓毒症组分泌的IL-4、TNF-α和IL-10明显升高。而BALB/c小鼠脓毒症组分泌的8种细胞因子较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C57BL/6与BALB/c两种小鼠对脓毒症的反应能力有差异,C57BL/6小鼠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balb/c小鼠 细胞因子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BALB/c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古涛 席泓 +7 位作者 庄羽美 朱一蓓 邱玉华 戚春建 于葛华 李敏 马泓冰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 :构建分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 (idiotype ,Id)的BALB c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 ,建立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开展Id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疫苗的免疫治疗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降植烷和不完全弗氏佐剂间隔致敏 6~ 8周龄BALB ... 目的 :构建分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 (idiotype ,Id)的BALB c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 ,建立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开展Id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疫苗的免疫治疗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降植烷和不完全弗氏佐剂间隔致敏 6~ 8周龄BALB c小鼠 ,继而采用细胞融合技术、ELISA法、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筛选获得分泌Id的阳性克隆 ;体内诱生腹水和体外无血清培养法制备Id ,优球蛋白沉淀法结合凝胶Suphecray 2 0 0过滤纯化Id ;建立荷瘤模型 ,从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诱导DC。结果 :获得 2株稳定分泌Id的BALB c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SB4和SB5 ,Id均为IgM κ ;成瘤率均为 10 0 % ,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期为 (3 0± 4)d。结论 :SB4和SB5能持续稳定分泌非自身反应性I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独特型免疫球蛋白 balb/c小鼠肿瘤模型 树突状细胞 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对BALB/c小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俊花 陈慧英 +3 位作者 韩薇 赵志辉 孙真真 郭文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84-159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BALB/c小鼠粪便pH、水分以及肠道营养物质、矿物元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0±2)g的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4组分别为0(对照组)、0.4、1.0和2.5mg·... 本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BALB/c小鼠粪便pH、水分以及肠道营养物质、矿物元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0±2)g的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4组分别为0(对照组)、0.4、1.0和2.5mg·kg-1·BW T-2毒素剂量组,连续灌胃28d。结果表明,1.0mg·kg-1·BW组小鼠粪便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 mg·kg-1·BW组(P<0.05),2.5 mg·kg-1·BW组则显著高于前3组(P<0.05或P<0.01)。粗蛋白、灰分、粗纤维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T-2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其次,与对照组相比,0.4mg·kg-1·BW组矿物元素Ca、Fe、Mg、Na和P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1);1.0和2.5mg·kg-1·BW组Ca、Zn、Mg、K、Mn和P的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和0.4mg·kg-1·BW组(P<0.05或P<0.01),2.5 mg·kg-1·BW组显著低于1.0 mg·kg-1·BW组(P<0.01)。此外,1.0mg·kg-1·BW组氨基酸Asp、Thr、Ser、Glu、Gly、Val、Ile、His、Ala、Leu、Phe、Lys、Arg和Pro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或0.4mg·kg-1·BW组(P<0.05或P<0.01);2.5mg·kg-1·BW组所有氨基酸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同时,T-2的剂量超过1.0mg·kg-1·BW时,小鼠肠道形态结构发生严重损伤,黏膜脱落、绒毛数量减少,与对照组和0.4mg·kg-1·BW组相比,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出现绒毛数量减少、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或P<0.01)。由此可知,T-2毒素处理使肠道黏膜损伤,肠道pH升高,营养物质、矿物元素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且这种损伤和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表观消化率 营养物质 矿物元素 氨基酸 肠道 形态结构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喹莫特对BALB/c和C57BL/6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剑平 谢倩 +3 位作者 陈林 张军峰 史丽云 詹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不同品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BALB/c和C57BL/6两种小鼠品系,分别在其背部涂抹62.5 mg含5%咪喹莫特的明欣利迪乳膏,在涂抹2,4,6 d后,采用PAIS评分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形态学变化;HE染...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不同品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BALB/c和C57BL/6两种小鼠品系,分别在其背部涂抹62.5 mg含5%咪喹莫特的明欣利迪乳膏,在涂抹2,4,6 d后,采用PAIS评分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察涂药局部皮肤病理组织学变化,显微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咪喹莫特涂抹天数的增加,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背部皮肤均逐渐出现鳞屑、红斑、表皮增厚等银屑病样表现。与同时间段C57BL/6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比较,BALB/c小鼠皮损PAIS评分更高(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表皮增厚均更显著(P<0.05或P<0.01)。涂抹咪喹莫特2 d后,两种小鼠IL-23、IL-17A和IL-17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均呈现先高后低的动态变化。其中BALB/c小鼠表达峰值出现于涂药后2 d,C57BL/6小鼠表达峰值出现于涂药后4 d。结论咪喹莫特均可诱导BALB/c和C57BL/6小鼠出现人类银屑病样皮损,其中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更典型,可能更适用于人类银屑病研究,IL-23/IL-17轴的激活是皮损出现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 balb/c小鼠 c57BL/6小鼠 IL-23/IL-17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海伟 史馨瑾 +5 位作者 陈艳艳 钟秋萍 张萌 吕璐 王俊 陈鸿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1-576,共6页
目的用小鼠炎症动物模型分析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方法三株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A/swine/Jiangsu/C1/08(H9N2)(H9C1)、A/swine/Shandong/731/2009(SD731)、A/PuertoRico/8/34(H1N1)(PR8),以1×106TCID50经鼻感染5周龄BALB/c小鼠,观测... 目的用小鼠炎症动物模型分析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方法三株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A/swine/Jiangsu/C1/08(H9N2)(H9C1)、A/swine/Shandong/731/2009(SD731)、A/PuertoRico/8/34(H1N1)(PR8),以1×106TCID50经鼻感染5周龄BALB/c小鼠,观测临床症状,检测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BALB/c小鼠致病性实验中,SD731和PR8病毒引起的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水平及病毒的复制显著高于H9C1,SD731致死率为80%,PR8为100%;H9C1病毒感染伴随着体重的减轻,但小鼠无死亡。结论成功建立了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感染 动物模型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的PCV-2疫苗效力检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林 王艳萍 +1 位作者 谢金文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建立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的PCV-2疫苗免疫效力检验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5只,Ⅰ、Ⅱ和Ⅲ组分别背部皮下1点,背部皮下2点和背部皮下、腿部肌肉2点接种PCV-2疫苗0.1、0.2、0.2mL... 为建立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的PCV-2疫苗免疫效力检验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5只,Ⅰ、Ⅱ和Ⅲ组分别背部皮下1点,背部皮下2点和背部皮下、腿部肌肉2点接种PCV-2疫苗0.1、0.2、0.2mL/只,Ⅳ组空白对照组不接种;各免疫组分别于首免疫后7、14、21d加强免疫一次,免疫后7、10、14、21、28、35、42d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PCV-2特异性抗体,确定最佳免疫途径和免疫剂量。另选取4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免疫组、攻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于二免后14d用PCV-2强毒株进行攻毒,比较各试验组小鼠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相对日增重、PCV-2核酸载量等方面差异性,确定小鼠动物模型检测指标。抗体测定表明,一免背部皮下、腿部肌肉2点免疫0.2mL/只,间隔21d加强免疫为最佳免疫程序,免疫后35d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显著高于Ⅰ和Ⅱ组。对照组小鼠免疫攻毒后出现消瘦、被毛凌乱、精神紧张等临床症状,淋巴结肿胀、出血、肺脏出血等病理变化,相对日增重显著降低,PCV-2核酸载量差异在103以上等临床变化。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建立了PCV-2疫苗免疫效力检验方法,优化了小鼠免疫途径及剂量,确定了相应的检测指标及技术参数,为PCV-2疫苗免疫效力检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动物模型 猪圆环病毒2 疫苗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和ICR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等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翠英 崔秀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为学习记忆的基础研究提供应用信息。方法80只BALB/c和80只ICR小鼠分别分为Morris水迷宫组、跳台组、穿梭组、ROTA-ROD组,每组20例,进行学习记忆能力及行动能力测试。结果水迷宫组在9轮水迷宫...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为学习记忆的基础研究提供应用信息。方法80只BALB/c和80只ICR小鼠分别分为Morris水迷宫组、跳台组、穿梭组、ROTA-ROD组,每组20例,进行学习记忆能力及行动能力测试。结果水迷宫组在9轮水迷宫训练学习期BALB/c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没有明显提高。ICR小鼠从9轮水迷宫训练学习期的第4次开始,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与前3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跳台组ICR和BALB/c小鼠训练前后5 min内错误次数及跳下潜伏期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穿梭组ICR小鼠学习期与记忆期主动逃避次数、被动逃避次数及电击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而BALB/c小鼠训练前后主动逃避次数、被动逃避次数及电击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ROTA-ROD组ICR小鼠的跑步动作维持时间显著高于BALB/c小鼠,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在进行某些学习记忆实验时,使用ICR小鼠优于BALB/c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学习记忆 水迷宫 ROTA-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娟 李硕 +4 位作者 白冰珂 胡燕 李蓓 侯俊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7-50,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10 d、21 d、42 d和63 d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观察两组小鼠被毛外观差异情况,取两小块皮肤组织,... 目的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选择10 d、21 d、42 d和63 d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观察两组小鼠被毛外观差异情况,取两小块皮肤组织,直接镜检毛囊结构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生长至10 d时被毛弯曲,能够与同日龄的正常小鼠加以鉴别。镜检观察21 d、42 d和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毛囊中毛发根数明显少于正常小鼠,被毛稀疏且毛发卷曲明显。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数均显著少于正常小鼠。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处于生长期的毛囊中可见毛发弯曲的现象。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和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小鼠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其皮肤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这为今后研究突变卷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和模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突变 卷毛 皮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